新时代下高中生物课学生生态素养教育

来源 :文理导航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q_w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高中生物课程教学阶段,教师需要培养学生生态素养,促进学生生物综合学习质量的提升。下文就新时代生态保护背景下高中生物课学生生态素养教育路径进行探讨。
  【关键词】高中生物;生态保护;生态素养;教育路径
   随着全球环境日益恶化,生态保护已经刻不容缓。为了很好培养高中学生生态素养,生物教师需要进行有效教学创新,培养学生生态保护的思维意识。
   一、高中学生生态素养培养的意义
   在新时代生态保护背景下,保护生态环境人人有责,为了营造良好的生态保护的社会氛围,校园教育需要做出表率,因为校园是社会结构的浓缩单位,通过校园生态保护氛围的建设,可以在学生的宣传带动下,不断的扩散生态保护意识的影响力。
   在高中校园生态保护氛围建设时,需要从高中生物课入手,通过生物课的教学引导,培养学生生态素养,提高学生生态保护的意识。在生态素养的导向下,学生则可以成为生态保护宣传的载体,推动社会生态保护环境的建设。
   通过对高中学生的生物学科学习情況进行调研可知,很多学生学习生物知识,仅限于理论研究探索,并没有将生物内容合理的运用到实践生活当中,进而使得学生的生物综合学习能力缺失。如简单的垃圾分类,高中学生正处于文化知识学习阶段。在生物、物理、化学等知识的支持下,本可以轻松对垃圾进行分类。但是实际的情况却不尽人意,很多学生并不能准确的进行垃圾分类,充分的说明学生文化知识学习的短板。
   在全社会开展生态环境保护的氛围下,教师通过生物课的教学,主动培养学生生态素养与生态保护意识具有重要价值。不仅可以很好的弥补学生的生物知识短板,同时学生对生物课的学习认知提升到了一定高度,主观认识到保护自然生态环境的重大责任。
   二、高中生物课学生生态素养培养路径探讨
   (一)生物教学内容引导
   在培养高中学生生态素养时,直接有效的方式就是通过生物教材内容进行直接引导。在高中生物课程当中有关于生态环境的教学内容,教师只需要对教学内容进行合理的延伸,引导学生透过生物教材内容认知人类社会生态环境的现状,进而结合实际生活事例逐渐培养学生生态素养。
   例如,在苏教版高二生物必修三教材的第四章“生态系统的稳态”教学时,教师需要对该章节的生物教学内容进行深入研究分析,以便于设计相适宜的教学方案培养学生生态素养。
   该章节的主要教学内容包含两节,第一节主要叙述环境对生物的重要性、生物与环境构成的生态系统、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在第二节中主要讲述了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循环、生态系统中的信息传递、生态系统稳态的维持。通过对教学内容分析可知,每一个教学环节都与生态保护密切相关,但是为了确保学生生态素养的培养教学效果,教师必须将教学内容与实际生活进行直接有效的结合,激发出学生对相关生物内容的探索发现,在探索过程中培养学生生物生态素养。
   在“生态系统稳态的维持”教学时,教师可以直接利用教材内容:农药和《寂静的春天》,开展生态素养培养教学。首先让学生对该篇文章进行阅读,然后提出自己关于生态平衡的观点,并为自己的论点找到更多的论据,通过与学生之间的辩论交流,深入理解认知该篇文章反映的社会生态问题。最后教师则可以延伸拓展部分生活事例,加深学生对生态保护责任的主观认知,培养学生生态素养。具体生活事例有:农药含量超标的水果、农药对大气环境的污染、农药有害物质对人体的损害等。
   教师可以让学生将自己的生物论点与生活事例进行结合,思考不进行生态保护,人类最终是否走向灭亡。为了充分发挥学生的生物思辨能力,培养学生质疑批判思维,教师可以让学生对提出的观点进行辩论,通过学生的辩论得出最终的真理,即生态保护是每一个人类的职责,通过全面保护生态系统,才可以维持生物圈的平衡。在多次辩论与生活事例的教学引导下,学生的生态素养得到了一定培养与提升。
   (二)课外生态保护实践活动的开展
   纸上得来终觉浅,仅靠辩论与课堂解读,还不能加深学生的生态素养,为了让学生的生态素养得到质的提升。生物教师需要依据生物教学内容进行合理拓展,给学生布置实践性的生态保护课题,并让学生组成实践生物学习小组,共同开展生态保护实践探索。同时为了保障学生的实践学习效果,教师可以随机的加入其中一个学习小组,并利用社交软件及时的与其他学习小组进行联系,确保学生的生态保护实践工作得到安全有序的进行,在实践过程中提升学生生态素养。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培养高中学生生态素养时,教师需要从生物课入手,以生物教材内容为导向,结合生活事例让学生进行辩论探索,并在课后实践学习过程中提升自己的生物生态素养。
   【参考文献】
   [1]覃国乐,杨雪妹,李晓东,史沉鱼.新时代生态保护背景下高中生物课学生生态素养教育[J].教育现代化,2019,665:211-214
   [2]赵芳.高中生物教学中核心素养的培养与评价研究[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8,02:5-6
   [3]肖巧玲,汤祺瑛.生命观念视角下生物教材小栏目的价值分析——基于内容分析法[J].教学与管理,2019,06:85-88
  (江苏省东台市安丰中学,江苏 盐城 224221)
其他文献
【摘 要】在初中物理教学中,教师不仅应该去培养学生对物理知识的掌握和对物理实验进行探究,还应该去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只有很好的阅读能力才能够让学生更好的去了解物理问题,对学生的学习是非常重要的。特别是对于农村的物理教学而言更是如此,由于环境和教学资源的限制,导致学生的阅读能力无法得到提高,对学生的学习有着很大的影响。因此,本文就对如何在农村初中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进行分析和研究。  【关键
2005年全国工业饲料总产量为10700万t,其中广东饲料产量为1240万t,占全国饲料总产量的11.6%,居于全国首位。“十五”期间,广东省工业饲料总产量由851万t增加至1240万t,增加了389万t,
从一个基层管理者的角度和实践经验,提出饲料行业大安全战略应包含“原料安全、生产安全、产品安全、管理安全、创业安全”五大安全要素。实现大安全战略。可以使饲料安全提升
【摘 要】新课标建议的议题式教学能较好地调动学习者思维深度参与学习并培养学科核心素养。以《国家权力机关》为例,从模拟未来人民代表大会议题入手,通过经验习得、情境展开、任务设计等方面引领学生走向课程所传递的素养目标,培养制度认同感。  【关键词】议题式教学策略;制度认同;人民代表大会   基于《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2017年版)》建议的议题式教学策略,主要是通过展开议题、设置情境和进行活动等“
【摘 要】思维导图是训练学生思维的一种良好载体和有效手段。Story time板块作为小学译林版英语的重要内容,具有很强的情境性和实践性。在这个板块教学中运用思维导图,引领学生完成词汇、句型的学习,理解文本大意和思想内涵,可以更好的实现小学英语教学目标。  【关键词】小学英语;story time板块;思维导图   在译林版小学英语教材中,story time板块极具特色,是丰富学生英语知识,训练
【摘 要】课堂提问是师生互动交流的重要手段,也是教师全面掌握学生学习情况的方法。在初中化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学习需求,设计具有挑战性、针对性的问题,让学生通过问题来加深对知识的理解。下面就初中化学课堂提问有效性策略展开分析。  【关键词】初中化学;课堂提问;有效性   设问是学生独立思考、解决问题的重要引导手段,在初中化学课堂上,如果教师设置的问题可以充分调动学生兴趣,那么学生就会积极的
【摘 要】初中化学的学习是又一类自然学科的启蒙,这个阶段需要重视构建化学基础知识体系,打造化学学科的核心素养。那么,在农村初中应该如何解读初中化学的核心素养的五个方面呢?又怎样在化学实验的课堂教学中去落实“适应学生个人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呢?农村初中实验条件虽然已经大大改观,但实验现象仍然不能满足大班容量的需求,笔者认为微课是一种改变这种局面的有效途径,本文基于此目的,重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