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科学发展观统领扶贫开发工作

来源 :老区建设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sy9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用科学发展观指导我们找准扶贫开发事业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的位置,使扶贫开发事业服从于、服务于全面小康的大局,认认真真地把关系贫困人口的事情办实办好,把扶贫开发工作做实做优。
  
  一、定南县的贫困现状
  
  我县2005年贫困户有4033户,人口16583人,占全县农业人口的10.3%。其中重点乡的贫困户有1644户6583人,非重点乡有贫困户2389户,人口10000人,低收入户有7085户,人口30276人,其中重点乡低收入户有4552户,人口19646人,非重点乡低收入户2533户,人口10630人。
  从以上数据看,一是贫困发生率高。我县绝对贫困人口占农业人口的比例比全市6.4%的平均水平高3.86个百分比,二是贫困人口分布发生了变化。非重点乡的绝对贫困人口比重点乡的贫困人口多3417人口。
  其原因是:1、扶贫政策存在缺陷。一是确定重点县(过去称为贫困县)的缺陷。从94年开始重新确认的贫困县,到“八七”扶贫攻坚结束,没有“摆脱”贫困,“昂首”进入新一轮的扶贫开发重点县,这一顶“帽子”一戴就是17年。这些县成为了永远摆脱不了“贫困”的贫困县,事实是这样吗?在全国有一个国定贫困县的年财政收入已突破了10亿元,在陕西省的十强县中属国家贫困县的有三个,在我省、我市也有类似的情况。我县因为在93年农民人均纯收入比国家确定的标准多2元多,而被排除在贫困县之外,这种确认方法让人产生的印象是扶贫部门没有取得扶贫成果,贫困发生是静态的,不是动态的。二是资金扶持的缺陷。“八七”扶贫攻坚阶段因戴与没戴“贫困帽”每年得到的资金扶持的差距平均在5000万元以上,在新一轮的扶贫开发阶段资金扶持的差距就更大。
  2、底子薄。自建国以来,我县得到国家的扶持很少,多数农村交通、水利等基础设施还很落后,如杨坑村花垃组、坑尾组100多群众的生产生活仍然靠一条由100多年前建的宽不到一米的石街路,其艰苦条件可想而知。
  3、群众生活基础差。衡量农村群众生活好坏的一个重点的指标是房子,因为农民只要有钱,第一个愿望就是做房子。在我县农村有70%的农户仍住的是土坯房,有的土坯房已达百年仍有人居住,有的村至今仍无一栋砖混房。
  4、居住库区、深山区的人口较多。我县仍有1449户,7968人群众居住在库区、深山区,那里资源少,生产生活条件恶劣,要改变他们的生活状况,只有实行移民搬迁,但我县又不是移民扶贫工作县。
  5、东江源群众生产受到限制。我县有74.8%的国土面积,83.2%的村,94.1%的人口地处东江源。由于要保护东江源的自然生态环境,群众不能“靠山吃山”,失去生活来源。
  
  二、在扶贫开发工作中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几点建议
  
  坚持科学发展观,必然坚持以人为本,这里的“人”在扶贫工作中就是指贫困群众,当前迫切要解决的是抓好“两个提高”,提高贫困群众的收入,和提高贫困群众的生活质量。
  (一)着力提高贫困群众的收入。
  1、要实现思想观念的转变。一是要让贫困群众树立不甘落后的信心。二是强化自力更生的意识。引导贫困群众摒弃“等靠要”的消极思想,走“自我发展为主,政府帮助为辅”的扶贫之路。
  2、要实现生产观念的转变。围绕提高农民增收本领,大力普及科学技术知识,建立农业科技的示范园、示范点、示范户等基地,让群众不断消化吸收新的信息、技术及生产方法。
  3、要发展壮大扶贫产业。
  产业扶贫是“一体两翼”中的重要一翼,如果扶贫开发中扶贫产业没有得到发展,那么农民收入的增加将是一句空话。
  一是要制定好“十一五”扶贫开发重点村的产业发展规划,在“选”字上下功夫,每个重点村要选定1—2项可行性较强的扶贫产业。
  二是把发展扶贫产业和扶贫项目实施有机结合。每年安排一定的财政扶贫资金,帮助重点村发展产业。在发展产业中应做到“只帮不包”,就是说,财政扶贫资金部分只为产业扶贫基地解决基础设施,为贫困群众提供创业平台,至于发展什么,怎么发展,发展多大规模,则由群众自己决定。这样做有以下几个好处:(1)调动群众参与扶贫项目的积极性,让贫困群众树立“我要脱贫”的思想,(2)增强群众完成的产业扶贫项目的责任心,(3)把产业扶贫项目做强做大。在“十五”期间,我县为帮助重点村塘唇村发展脐橙产业,为该村的脐橙种植规划区新开了10多公里的果园公路,新建了一座通往果园的大桥,交通解决后,该村有60多户贫困户在脐橙种植规划区种植脐橙600多亩。
  (二)着力提高贫困群众的生活质量
  贫困群众生活质量的提高,是实现和谐社会的基础。
  1、抓好自来水工程。我县农村以山区为主,山泉水资源丰富,引用山泉水作为自来水水源方便、成本低。在“十五”期间的重点村岭北镇玉石村,就是引用山泉水实现了全村用上自来水的目标。用上自来水后具有良好的推动作用:(1)增强群众脱贫致富的信心。(2)推动农业产业的发展。(3)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2、抓好“三清三改”,改变村容村貌。要积极开展以“清垃圾,清污沟,清路障,改水,改路,改厕”为主要内容的“三清三改”活动,建立健全好村民议事会制度,使村容村貌在短期内有明显的变化。
  3、抓好新村庄规划建设。要安排资金支持编制新村庄规划,向农民免费提供经济适用、节地、节能的住宅图样,新村庄建设应遵循统一规划,统一建设基础设施,分期分户建设,分年逐户人住的原则,以拆除“空心房”,改造现有房为主,充分保留村庄中的自然、文化景观,实现“一村一景”,人与自然的完美和谐统一。
  4、争取上级把我县列为移民扶贫工作县。我县是全省位于东江源的三个县之一,其它两个县(安远、寻乌)作为重点县已列入了移民扶贫工作县,将我县列为移民扶贫工作县对保护整个东江源的自然生态环境是不可缺少的。
  
  三、在扶贫开发工作中落实科学发展观应处理好“五个关系”
  
  (一)正确处理好依靠我县自身力量和外部力量之间的关系。目前,我县的财力还不是很好,要改善我县贫困群众的生产生活主要还是应依靠外部力量,一是国家应调整确定贫困重点县的指标,使确定的重点县更科学合理,更符合民心。二是国家应调整资金分配政策。让真正的贫困群众获得更多的资金扶持,三是充分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增强群众依靠自身力量实现脱贫的信心。
  (二)正确处理好依靠扶贫系统自身力量与社会力量共同参与的关系。扶贫开发工作是全社会的工作并非由扶贫部门包揽,只有全社会参与扶贫开发,才能加快脱贫致富步伐,一要有部门的技术支持。产业扶贫项目的建设,如果没有技术部门的支持,就会“昙花一现”。二要有部门的资金支持。卫生、教育、交通、水利等部门应将资金倾斜到贫困乡村。三是对村级班子建设的支持。四要动员社会力量参与扶贫开发。建立好贫困档案,让有爱心的社会各界人士有用武之地。
  (三)正确处理好扶持重点县(乡、村)和扶持非重点县(乡、村)之间的关系,统筹区域发展。从上一轮的扶贫工作采看,全国扶持的重点在重点县,我县扶持的重点则在重点乡(村),这种扶持方式是有局限的,在非重点县非重点乡(村)也有贫困人口,有的县贫困人口的比例还比较大。国家在扶持重点县的同时也要关注非重点县的贫困人口。
  (四)正确处理好经济指标(农民人均纯收入)的提高和社会的全面发展的关系。一要让增加群众收入和稳定群众收入同步进行,减少脱贫人口的返贫比例。二要让群众收入增加和生活质量提高同步进行,让群众不仅吃得饱,而且过得好。三重点抓好贫困劳动力转移培训,使群众的技术素质、技能素质、文明素质明显提高。四要让农民家庭生活改善和全村社会事业发展同步进行,完善农村医疗、教育、体育设施,建立农村医疗保障体制,加强村级班子建设,完善村民议事、干事、民主决策机制。
  (五)正确处理好扶持规模企业老板与扶持贫困群众个人的关系,壮大扶贫产业。前几年,通过扶持规模企业老板,我县生猪、脐橙两项扶贫产业已初步形成,许多贫困群众通过在规模企业中一边生产,一边学习,已较熟练掌握这两项生产技术,因此要转变扶持重点,把扶持规模企业老板转到贫困群众个人的方向上来,让贫困群众充分享受到国家的扶贫温暖。
其他文献
中国正处于从"网络大国"迈向"网络强国"的历史进程中,"十三五"规划、"互联网+"行动计划、大数据战略等重要部署都指向了网络社会的有效治理问题。网民作为网络社会中人的属性,与网络社
Google公司推出的“Google Loon”气球网络项目,用漂浮的高空气球作为通讯中继实现地面互联网的覆盖.重点介绍了基于高空超压气球的气球网络原理、Loon超压气球组成结构及各
我院普外科和口腔科于1998年至2004年共收治随吞咽上下活动的非甲状腺颈部肿块42例,均经手术及病理证实,报告如下。
在追朔马克思主义视域下“网络社会治理法治化”理论渊源的基础上,阐述“网络社会治理法治化”的科学内涵。针对我国网络社会治理领域所面临的“网络社会治理过程中缺乏应有的
根据矿区内铝土矿的矿床特征,采用控制测量、1/10000地形图草测、1/10000专项地质测量、1/10000水工环地质草测、钻探、浅井、采样、岩矿试验等常规方法进行找矿工作。
2007年6月24日,湖北清江水电开发有限责任公司向帮扶联系点革命老区五峰土家族自治县的暴雨受灾区捐赠扶贫搬迁资金50万元。
通过对手感的含义和手感训练重要意义的论述,指出手感训练中应注意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训练原则.
为研究气田开采作业中污染物从地表渗入引起的浅层地下水污染,选择某井场气田水下渗引起的地下水污染区域进行抽水试验与弥散试验,并应用国际上通用的MODFLOW和MT3DMS软件对
建筑节能是贯彻国家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国经济工作中的战略重点之一。开展绿色建筑行动,用绿色理念指导城乡建设,明确发展方向,对于转变城乡建设模式和建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