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外膜肺氧合技术对重症患者体内达托霉素药代药效学的影响

来源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tcargo14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体外膜肺氧合治疗(ECMO)对重症感染患者达托霉素药动学/药效学(PK/PD)的影响.方法:入选24位重症感染患者其中ECMO组和非ECMO组各12例,静脉滴注达托霉素500 mg qd,待药物达稳后于不同时间点采集静脉血,测定血药浓度,计算并比较组间药代动力学参数,使用蒙特卡罗模拟评估达托霉素相同给药剂量下在不同人群中的靶向达成概率(PTA),通过应用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的达托霉素MIC分布计算累积反应分数(CFR).结果:ECMO与非EC-MO组患者静滴达托霉素500 mg qd后,Cmax分别为(85.5±25.4)μg/mL和(79.4±29.2)μg/mL,AUC0-24分别为(674.2±267.2)mg·L-1·h和(952.9±304.5)mg·L-1·h,t1/2分别为(10.9±2.1)h和(11.6±4.3)h,Vd为(0.21±0.12)L/kg和(0.150±0.061)L/kg,CL为(13.3±4.7)mL·h-1·kg-1和(9.2±3.4)mL·h-1·kg-1,AUC0-24和CL在两组间存在显著性差异,增加其余各药动学参数无显著性差异.蒙特卡洛模拟结果表明,当MRSA对达托霉素敏感性下降时(MIC≥1 mg/L),ECMO组PTA值和CFR值均小于90%.结论:体外膜肺氧合装置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达托霉素于重症感染患者体内的药代动力学特征.对于绝大多数行ECMO重症患者来说,当MIC≥1 mg/mL时,标准给药剂量的达托霉素无法有效覆盖MRSA所致感染,需要增加给药剂量以保证达托霉素CFR>90%.另外,建议此类患者实施达托霉素的治疗药物浓度监测,同时临床上应根据MRSA病原菌对药物的敏感性调整给药方案结论.
其他文献
目的 评价两种不同牙龈翻瓣设计(舌向四角瓣与传统三角瓣)对下颌低位埋伏第三磨牙拔除术后反应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0年9月至2021年4月就诊于青岛大学附属青岛市市立医院口腔医学中心的53例要求拔除双侧下颌低位埋伏第三磨牙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临床自身对照临床试验设计,将患者两侧患牙一侧采用舌向四角瓣,另一侧采用传统三角瓣法拔除.记录两组手术时间、术后疼痛、张口受限、面颊部肿胀的发生情况,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舌向四角瓣组手术时间长于传统三角瓣组(P<0.05).术后第3天,舌向四角瓣组肿胀程度明
目的 探讨动脉血乳酸联合血清高迁移率族蛋白B1(high mobility group protein B1,HMGB1)、肾损伤分子-1(kidney injury molecule-1,KIM-1)检测对新生儿窒息后急性肾损伤(acute kidney injury,AKI)的评估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至2021年6月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116例窒息新生儿临床资料,根据是否发生AKI分为AKI组(45例)和非AKI组(71例).检测患儿动脉血乳酸及血清HMGB1、KIM-1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