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推理动漫的文化内涵

来源 :今古文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lacier0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近年来,日本推理动漫以日本推理文学为土壤,根植于日本传统文化,用锋利的笔触和缜密的逻辑映射出日本的现代社会文化。在给人们带来艺术欣赏的同时,启发人们对人性及社会现状的思考。本文以《名侦探柯南:零的执行人》为例,探讨日本推理动漫中的传统文化及社会文化内涵。
  【关键词】 动漫;推理;日本文化
  【中图分类号】J95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8264(2021)13-0085-02
  进入21世纪,日本动漫在日本独特的文化土壤和推理文学的共同孕育下,逐步多元化、成熟化。《名侦探柯南:零的执行人》是日本著名动漫《名侦探柯南》系列第22部影视化作品,影片以柯南和安室透为主角,围绕发生在东京的高科技犯罪案展开。以推理侦探为明线、以人性探究和社会发展矛盾为暗线,情节扣人心弦,又激发人的思索。影片以多角度的文化展现获得原作者青山冈昌老师的充分肯定。本文以《名偵探柯南:零的执行人》为例,分析日本推理动漫的文化内涵。
  一、脱胎于日本的推理文化
  (一)以日本推理文学为土壤。在漫长的日本文学史中,推理文学成熟较晚。按文学史家的分类,推理文学隶属于大众文学且不被视为纯文学领域。因此,推理文学很长时间没有得到很好地发展。直至江户川乱步作品《两分钱铜币》的出现,使得推理文学在文坛中受到重视。随着时代的发展,推理文学逐渐形成了独特的风格,经过本格派和变格派的演变,到20世纪中叶,伴随着新生代推理文学作家松本清张的《点与线》《隔墙有眼》的问世,社会派推理小说在文坛中崭露头角并以其新颖的艺术风格和深刻的思想内涵又一次受到日本文坛瞩目。
  与重视推理逻辑的本格派和变格派不同,社会派推理小说以广阔的社会背景为素材,聚焦于日本资本主义社会发展带来的深刻矛盾,隐喻的笔触下蕴含着巨大的精神力量。通过巧妙的构思和具有时代感的思想对焦,将推理小说提升至反映人性、权力、善恶的艺术高度。
  继松本清张的推理小说在社会上名声大噪之后,日本文坛又出现了一位推理新流派小说家森村诚一,他的作品构思精巧、内容客观,直面日本社会的黑暗并对社会发展矛盾进行深刻地分析,映射出日本高速发展的经济环境下,人性泯灭、道德沦丧等社会现象。
  同样是在20世纪中叶,被誉为“日本动漫之父”的手冢治虫通过一系列动画作品将日本动漫推进了大家的视野,侦探类动漫作品在推理文学的助推下悄然而生,涌现出如《鲁邦三世》等一系列经典的侦探推理类动漫作品。可以说,日本推理文学的成熟期与日本动漫的发展期在历史长河中存在着惊人的吻合。日本动漫汲取了推理文学中的精华。日本推理文学中本格派的推理论证、变格派的离奇怪诞、社会派的针砭时弊、新社会派的客观深刻都为日本动漫提供了创作灵感。
  (二)动漫和推理元素结合。日本动漫能够在世界文学和影视作品中占有一席之地并非偶然。随着推理文学不断发展壮大,拥有超人智慧和缜密思维的侦探形象早已深入人心。但是侦探角色在日本以全新的动漫形式呈现在大众面前后展现出独特的生命力。
  “推理”和“动漫”元素的结合,不是单纯的艺术形式叠加,所带来的社会影响力远远超出推理文学。欧美等国作为侦探推理文学或影视作品的发源地,并没有把两种元素相融合。反而在日本,动漫业借助推理文学的创作源泉,迎来了发展的鼎盛期。也可以说,推理文化的积淀为日本动漫发展提供了社会根基,日本动漫使推理文化深入人心。
  《名侦探柯南:零的执行人》将日本推理文学的新社会派写作手法淋漓尽致地展现出来,延续了一贯扎实紧凑的推理风格,与时俱进地融入了高科技犯罪手法,讲述了身为侦探的柯南与公安警察正面发生冲突的故事,曲折离奇的推理环节引人入胜,跌宕起伏的故事情节揭露了日本社会高层的权利斗争,引发人们对真相的探索和对正义的思考。该部影片正是具备了较高的文化内涵才能在社会上引起强烈反响。
  二、根植于日本的传统文化
  推理动漫作品能够经久不衰的原因,除了紧凑回旋的推理剧情外,更让人反复玩味和思考的是作品中所包含的关于人性和社会的深刻主题。《柯南》系列作品中,每一次真相大白都伴随着剧情的反转。看似罪大恶极的反派,在内心深处均有他脆弱和温暖的情怀,由爱生恨、由义生怨。社会环境和道德义理的双重枷锁,构成了正与邪的羁绊。可以说,推理动漫的核心思想不单单是对于案件本身的描写,更上升到了人性和社会文化的精神层面。
  在《零的执行人》中,日本的传统文化思想贯彻始终并成为结局部分的核心主线。
  (一)和文化的植入。《零的执行人》中从安室透构陷毛利小五郎开始,柯南为了自己的爱人小兰,义无反顾地参与到为毛利小五郎平反的斗争中,此时的柯南将安室透视作敌人,但是随着剧情的发展,柯南对亦敌亦友的安室透有了更深的了解,最后与安室透并肩战斗,侦破了案件。纵观《柯南》系列作品,柯南虽然拥有睿智的思考力和敏锐的洞察力,但每一次都必须借助于同伴的协作才能使真相大白。日本推理动漫对于和文化的追求可谓是深入至极。他们认为,不能单独作战,要有团队理念,崇尚团队精神。这样的思想总是有意无意地渗透到日本的文学及影视作品中。
  (二)耻感文化的植入。美国人类学家鲁思·本尼迪克特在其著作《菊与刀》中首次提出了日本人具有“耻感文化”的概念。日本社会中以“耻”为基调,导致了日本人行为作风的两面性。日本文学或影视作品中经常看到既墨守成规又大胆突破、既温文尔雅又性格暴力、既顽固至极又喜欢创新的人物形象。这些看似矛盾的两面性同时集中于人物一身,原因就在于他们对“正确”这一行为的理解依靠于社会上的判断。
  由此不难理解,为什么日本推理作品的结局往往是出人意料的,真正的罪犯都是穿着善良和正义的外衣,看似绝对正直的人物会突然转变成罪魁祸首。在《零的执行人》中,最终的犯罪嫌疑人日下部诚就来自日本的公安系统内部,他在整部作品中均以刚正不阿的公安警察身份出现,维护正义,维护国家利益,是正面人物形象。但是在最后却成了为满足个人私欲不惜伤害无辜百姓的反派。在罪犯心中,只要罪行不败露,他依然可以堂而皇之地做公安警察,依然可以为国家工作,他甚至为了掩盖罪行而秘密地利用职务之便指使他的“协助者”对无辜的毛利小五郎完成指控,这正是日本文化中“耻感文化”的具体体现。这也符合日本人双重性格的特点。双重的价值观形成《柯南》系列推理动漫作品的一大亮点,情节的反转、精巧的构思都以此为创作基础。甚至可以说,文化的植入和渗透赋予了日本推理动漫独特的创作魅力。   (三)独特的“情义观念”。在日本的传统文化中,武士道精神甚至公开提倡复仇。虽然这种传统思想在现代社会逐渐消失,但是日本人坚持人情义理、坚持为爱而生、为情而战的情义观念还在影响着现代社会。
  《零的执行人》中的反面角色橘律师,作为公安警察的协助者充当毛利小五郎的辩护律师“潜伏”到柯南的战队里,他按照公安警察的指示左右案件的办理方向。另一个反面角色日下部诚作为公安警察的一员,与执法机构展开权力斗争。在影片结尾中两位反派却都是坚持着自己的信念,为了报答他人的情义、反抗他们所认为的社会黑暗面。虽然犯罪嫌疑人的做法太过极端,最终受到了法律的制裁。但是这也充分反映出在日本文化中,的确存在这样的“灰色”地带,人的内心并不是“非黑即白”,为了报答恩情、维护内心坚持的义理,他们甚至会选择背叛法律。就像该剧主题曲中所说:“就算化身为恶魔,我也要保护你。”这是该动漫作品在结尾处给人们留下的关于人性的启发。
  日本独特的“情义观念”,使很多文学及影视作品中都涉及了对人性的深度考量,也为作品赋予了更高的思想内涵。
  三、映射出日本的社会文化
  日本推理动漫作为一种文化现象,必然与日本社会有着密切的联系,其中所展示出来的案件是源于社会现实且对社会现象进行了高度的浓缩和升华。在满足人们对案件推理过程的精神享受之外也将日本社会文化融入其中。尽管它所反映出的案件是复杂离奇的,但是通过此类作品可以感受到作者对于社会现实的理解和鞭挞。
  在等级序列观念极其盛行的日本社会,每个人都有着与社会地位相对应的行为和生活方式。每个人都应该在自己的位子上安分守己,获得相应的人生评价。《零的执行人》中,首先对日本警察“公安”和检察“公安”的社会职务分工进行了解释,这也为后续的情节发展埋下伏笔。在等级序列的社会环境下,日本警察“公安”和检察“公安”应该各司其职,共同维护国家利益。但是该部作品呈现出来的却是不遵守等级序列的公安警察形象。作为“零”计划的执行人,公安警察通过协助者的力量,将自己的权利凌驾于法律之上,操纵案件的送检、起诉等一系列环节。当然,在作品最后,违反法律的人也受到了法律的制裁。整部剧用扎实精巧的推理设计,完成了《柯南》系列电影的“无间道”式的反转,引起人们对正义和社会秩序的强烈反思。
  参考文献:
  [1]周粟.日本動漫世界的诱惑所在[J].电影新作,2009,(6):38-41
  [2]金正阳.动画电影《名侦探柯南:唐红的恋歌》中推理美学探骊[J].电影评介,2017,(17):101-103.
  [3]方晓菁.日本推理电视剧初探——基于日本文化视角[J].湖南大众传媒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13):57-62.
  作者简介:
  邓佳,女,汉族,辽宁人,硕士学历,文华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日语、日语教育。
其他文献
【摘要】 当今世界,国与国之间的联系日趋紧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顺应时代发展潮流,提出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这一理念的提出迅速引起了国内外的研究热潮。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有丰富的内涵、有深厚的理论渊源、对当今世界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启示。  【关键词】 人类命运共同体;共同体;全球治理  【中图分类号】A8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8264(2021)13-0
期刊
【摘要】 文化创意作为一种新的文化现象和设计形式,已经逐渐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研究以博物馆文创产品的开发为切入点,将文化创意作为杠杆驱动消费需求,以期拓展博物馆文创产品设计的新思路。要避免仅从文创单向的审美视角出发,以消费需求的角度切入博物馆文化创意设计研究。要围绕消费需求的动向,解析文化创意的消费环境,即同质化产品设计、网红型消费心理。构建文化创意驱动消费需求的设计策略,即挖掘经典符号,叙说文化
期刊
【摘要】 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一个民族或地区传统文化的“记忆”,是寻找文化根源的重要途径,也是增强我国文化软实力的重要因素。传统手工艺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下的一个类别,也是农耕社会传统生活方式的重要组成部分与经济来源。本文将从发展背景、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等几个不同方面探讨传统手工艺文创产品开发的可行性,发掘其深层价值内涵,为后续研究奠定基础。  【关键词】 传统手工艺;文创产品;非物质文化遗产  【中
期刊
【摘要】 “阿诗玛”是我国少数民族民间文学中的艺术精品,它历经了撒尼人世世代代的集体创作,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大批文艺工作者深入民间调查整理工作,以及在此长诗整理基础上的电影《阿诗玛》的摄制,形成了浓厚民族特色的“阿诗玛”文化。在当今这个文化时代背景下,用数字动画形式来表现和传承民间文学、展现民族風俗、挖掘民族风俗特点,同时记录民族政治、经济、文化生活、婚姻制度、民族性格,探讨其文化价值具有非常
期刊
【摘要】 随着综合国力的快速提高,如何在经济发展的同时强化国家的文化力量,使我国真正成为屹立于世界之林的文化大国、文化强国,成为新时代的热点问题。将非物质文化遗产融入文化创意产品之中,用优秀的文创产品来表现非物质文化遗产。本文针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文创产品开发,提出了一些自己的思考。  【关键词】 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创产品;开发  【中图分类号】G1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期刊
【摘要】 花瑶族是湖南少数民族的一个分支,民俗文化相对来说也比较丰富,在歌舞文化方面表现得最为突出。花瑶民俗舞蹈文化目前已经申请成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但在当前时代背景下的长远发展依然不容乐观。本文阐述了湖南花瑶民俗舞蹈文化的具体特征,接着明确了花瑶民俗舞蹈文化的发展现状,最后从加强花瑶民俗舞蹈文化的政府保护力度、实现民俗舞蹈文化与旅游产业的融合、打造花瑶民俗舞蹈文化的传承人模式、疏通花瑶民俗舞蹈文化
期刊
【摘要】 “两论”是毛泽东哲学思想的代表著作,最重要的贡献和意义是奠定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哲学基础。十年建设时期是党史、社会主义建设史和毛泽东哲学思想发展史的重要时期。这一时期社会主义建设既有伟大成就,亦有挫折失误。总体而言,毛泽东以“两论”哲学奠定的实事求是基本原则,分析和解决社会主义建设面临的重大挑战,不仅推动社会主义事业的进步和发展,而且促进“两论”哲学的发展。  【关键词】 毛泽东;“两论”
期刊
【摘要】 当下时代的快速发展,督促着中国画与之同行。自“85思潮”开始,中国画继承与发展问题的讨论就从未间断过,讨论的激烈程度就代表着各方见解的不同,那如何在众多声音中判断中国画未来发展的方向,需要我们更加坚定地把握好传统文化和中国古典美学精神关于国画的创作本质和精神文化内核。一方面需要扎根传统,用最大的功力打入到传统中,在传统中感知国画创作的本质和文化语境。另一方面需要站在宏观角度,从时代、民族
期刊
【摘要】 江西民俗文化积淀深厚、内涵丰富、独具魅力,其汉英翻译是江西非物质文化遗产国际交流与传播的重要途徑。然而,通过考察江西非遗民俗英译现状发现,其存在质量参差不齐、错误频出、译名混乱等问题。而作为新兴的技术,语料库可以显著提升翻译的质量,因此被广泛应用于翻译研究中。因此,本文希望通过建设江西省省级非遗名录民俗类汉英平行语料库,来提高江西民俗翻译的质量,推动江西民俗文化的对外宣传与推广,从而助力
期刊
【摘要】 作为一位世界著名作曲家,德沃夏克的音乐创作当中具有一个鲜明的特点,也就是民族性。其将爱国主义情感寄托在音乐作品创作当中,赋予了音乐艺术作品以灵魂和精神内涵。同时又以其感染着观众和听众,使人们在欣赏音乐艺术作品的过程当中可以获得心灵上的安慰和滋养。本文主要对德沃夏克音乐创作的人生经历背景以及其体现出来的鲜明的民族性展开思考,同时对其带来的启示作用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 德沃夏克;音乐艺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