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五”R&D占比GDP的多面问题

来源 :中国科技财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obaihuo19799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R&D经费与GDP的比值不仅是反映科技投入规模的指标,也是反映一个国家、地区经济发展方式的指标。世界主要创新型国家这一指标长期保持在2%以上,其中多数国家保持在2.5%以上,而发展中国家多在1%以下。在“十五”和“十一五”两个五年中,该指标均未达到规划目标。温家宝总理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R&D/GDP是“十一五”没有完成的目标之一;他在回答记者提出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难点”时指出,决定一个国家发展的是教育和科技,R&D/GDP这个指标比GDP更为重要。
  根据“十二五”规划调研情况,我们发现各省“十二五”规划目标的设定与完成国家目标的要求存在一些差距。综合考虑各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和科技资源禀赋,我们建立模型对R&D/GDP国家目标进行了分解,并提出了各地区“十二五”R&D/GDP规划目标的建议
  
  “十二五”地区R&D/GDP目标完成情况
  
  由于我国区域发展的不平衡,科技资源的分布也存在较大差异。为了便于分析,根据2009年各省R&D经费、R&D/GDP指标、地区经济总量三个指标,我们将31个省市划分为四个方阵,它们所占R&D经费份额如图所示。(见图1)
  


  第一方阵完成情况良好,半数省份将超过其规划目标。第一方阵江苏、北京、广东、山东、上海、浙江六省是我国科技资源集中的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也在全国前列,属于经济科技大省。2009年,六省R&D经费支出占全国总量近六成,平均R&D强度达到2.13%,江苏、上海已经提前完成“十一五”规划目标,广东、浙江也十分接近目标,2010年可以达到或超过目标,山东和北京距离目标有一定距离,2010年接近目标
  第二方阵完成情况尚可,基本达到或接近目标。第二方阵辽宁、四川、湖北、陕西、天津五省多是传统的科教大省,科技资源较为丰富,R&D经费支出占全国总量近二成,五省的平均R&D强度为1.77%。2009年,湖北已经完成“十一五’’设定目标,天津接近其目标,2010年可以达到或超过目标,辽宁和四川距离目标还稍有距离。
  第三、四方阵多数未达目标且差距较大。第三方阵河南、湖南、安徽、福建、河北、黑龙江六省多为中部地区的经济大省,2009年,六省平均R&D强度为1.05%。2009年,只有安徽接近设定目标,其他省市距离目标较远。第四方阵多是中西部地区经济科技相对薄弱的省区,经济、科技基础相对薄弱,平均R&D强度仅为0.82%,2009年,只有山西和江西接近其设定目标,其他十二省市距离目标较远?
  
  各省R&D/GDP规划目标编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经济科技大省目标制定较保守,对完成国家目标的支撑不够,第一、二方阵几乎集中了全国近八成的研发经费,除了京、津、沪三个直辖市外,其他省的研发强度目标都与国家规划目标持平或低于国家目标。从调研中发现,这些省份普遍重视研发投入的强度,些省市将这一指标列入了相关岗位的领导考核指标,也正因如此,它们在编制规划目标时相对保守。因此即使这些地区完成了各自的目标,但国家总体目标仍难以完成。
  第三、四方阵设定目标偏高。脱离经济发展现状、第三、四方阵当前所处的经济发展阶段决定了它们的R&D强度还处在一个较低的水平、这也是符合经济、科技发展规律的。然而,一些省市制定目标时只是简单的照搬了国家总体目标,而没有考虑自身的经济发展阶段,以及科技投入的现状。而且对于制定的规划目标也没有明确的考核任务,因此制定的目标大大偏离了其实际能力发展的范畴,没有完成预期目标也在情理之中。
  
  制订R&D/GDP规划目标需要考虑的因素
  
  1.要考虑地区经济发展阶段
  R&D经费强度指标不仅仅是反映科技投入的指标,还与一个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密切相关。通过分析2009年各地区人均GDP与R&D/GDP的关系,我们发现两者呈明显的正相关关系。从图2中可以看出,北京、陕西在回归线上方偏离较远,这是由于两地的科技投入不仅体现当地经济发展的需求,而且更多地受到国家科技资源布局的影响内蒙古则在回归线下方偏离较远,也反映了内蒙古作为资源大省,目前经济快速的增长仍主要依赖资源要素的投入,研发投入相对较低。而其他省份基本分布于趋势线附近,(见图2)
  


  按照世界经济论坛以人均GDP划分经济发展阶段的观点以及当前我国经济发展阶段的特点,第一方阵和第二方阵的部分省市正在向创新驱动经济发展的阶段迈进,尤其是北京、上海和天津三个直辖市人均GDP已经超过9000美元,它们将更多地依靠知识创造和应用,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从而驱动经济的长期、持续增长。综上,各地区在设定地区R&D经费强度目标时,要把本地区经济发展的水平和阶段作为目标设定的参考依据。
  
  2.要考虑地区的科技资源禀赋
  地区研发投入强度还与国家对利技资源的布局以及本地区的资源禀赋有关,如北京,作为国家政治、经济、文化中心,集聚了包括中科院在内的多家大型中央科研院所以及大批研究型大学,陕西、四川等省受国家安全战略布局的影响,军工科研院所相对集中,天津、上海作为老的直辖市,经济发达且科教资源丰富,湖北省从历史上看教育、科技资源也较为丰富。这些省市在设定R&D/GDP目标时,不仅要考虑自身经济发展阶段,同时还应重点考虑中央和地方财政对其投入情况,以及自身的资源禀赋。
  
  3.要考虑与国家目标相衔接
  各省在制定目标时不仅要考虑本省的发展情况,还要充分研究国家规划目标的宏观部署,要从国家整体的角度,考虑制定的目标如何与国家目标相衔接,为完成国家目标贡献力量。经济科技发达地区一般应高于国家目标,欠发达地区则可以低于国家目标,避免冒进式的提出不符合实际发展情况的目标,这样才能使规划目标真正发挥引导激励的作用。
  
  关于地区“十二五”R&D/GDP目标的建议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提出2015年R&D/GDP的预期目标为2.2%。国家目标的实现是建立在各省的目标完成基础上的。据此,综合考虑各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和科技资源状况,我们建立模型对R&D/GDP国家目标进行分解,提出各地区“十二五”R&D经费强度目标的建议。
  
  1.第一方阵多数省份R&D/GDP指标超过2.5%
  第一方阵的六省市相继开始进入后工业化阶段,2015年,它们的人均GDP均将突破1万美元大关,预示着它们应该率先进入创新驱动经济发展的阶段。按照创新型国家建设进程的要求和国际经验分析,届时它们的R&D/GDP应达到2.2%以上,具体各省的R&D/ GDP目标建议见表1。从目前第一方阵各省规划征求意见稿看,四个省设定的规划目标比我们建议的目标偏低,江苏低0.2个百分点,北京低0.3个百分点,上海低0.2个百分点,广东低0.1个百分点。按近五年的发展趋势分析,北京、上海R&D/GDP已经处在高位,R&D经费增速开始放缓,完成目标的难度稍大,但是由于两市在国家政治、经济中的特殊地位,国家发展对两地的战略需求将是两地R&D投入增长的重要动力。(如表1)
  


  
  2.第二方阵多数省份R&D/GDP指标超过2.2%
  第二方阵多是传统的科技资源大省,2015年,辽宁和天津的人均GDP将超过1万美元,而陕西、湖北、四川的人均GDP水平可能会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但是由于这三个省拥有丰富的科技教育资源,如果能利用好自身的资源禀赋,其R&D/GDP指标是能够提高到全国平均水平以上的。其中天津、陕西、湖北三省R&D/GDP要超过2.2%,具体各省市目标见表2。目前,湖北设定的规划目标比我们建议的目标低0.3个百分点。五省中辽宁、陕西和四川完成目标有一定难度,辽宁作为重要的老工业基地,“十二五”时期应该更多利用现代技术改造传统产业,依靠科技创新,调整产业结构,转变发展方式。陕西是西部地区科研院所集聚的重要地区,但是受经济发展水平的限制,R&D经费增速放缓;四川也是辐射西南地区的重要科技资源大省,这两地的R&D经费增长还需要较多依靠中央和地方财政投入的增加。(如表2)
  


  
  3.第三方阵多数省份R&D/GDP指标超过1.8%
  2015年,第三方阵多数省的人均GDP在6000 7000美元这个阶段,处在工业化的中后期阶段,它们的R&D强度应该超过1.5%,具体各省目标见表3。目前,征求意见稿中的目标普遍比我们建议的目标偏高,河北高0.4个百分点,福建高0.4个百分点,河南高0.3个百分点,湖南高0.2个百分点从近年R&D经费增长趋势看,除福建外,其它5省市完成表中的建议目标难度不大,而且有进一步将规划目标提高的空问;2015年,福建的人均GDP将接近1万美元,对科技的需求将大大增加,R&D经费投入的增速应该进一步提高。(如表3)
  
  4.第四方阵多数省份R&D/GDP指标超过1%
  2015年,第四方阵多数省份人均GDP在3000-6000美元这个阶段,多省份处于工业化中期,建议各省的目标要与经济发展阶段相适应,不宜太高,具体各省区目标见表4。目前,征求意见稿中的目标比我们建议的目标高出较多、从我们给出的建议目标看,各省若能保持近五年R&D的增速,多数省份可以完成建议目标。其中,吉林完成目标的难度稍大,吉林也是重要的老工业基地,在国家经济发展方式加快转变的大趋势下,也要加大研发投入,促进传统产业的升级、内蒙古将是这一方阵中人均GDP过万美元的省区,依靠资源要素优势,内蒙古经济将快速发展,但发展面临的资源、环境瓶颈也将突显,未来内蒙古要更多依靠利技创新来完成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如表4)。
其他文献
2010年7月,教育部发布了《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以下简称《教育规划纲要》),这将为教育行业IT投资增长提供有利支撑教育行业信息化在“十二五”时期将快速发展,加快教育信息化进程,是教育改革发展的必然要求,体现了中央和各级政府对教育信息化的高度重视。  计世资讯(CCW Research)《2011年中国教育行业信息化建设与T应用趋势研究报告》显示,2010年
期刊
近来,杭州众泰汽车事件还未尘埃落定,但早已被媒体传得沸沸扬扬、  2011年4月11日,杭州市武林路段一辆正在运营的纯电动汽车发生意外自燃事件,所幸未造成人员伤亡,但该事件的发生使纯电动汽车蒙上了一层阴影。  为了进一步了解事故原因,本刊记者专程致电杭州市经委机械处处长魏兆宏,但魏处长表示:“正在开会讨论这件事情,事情的结果还未出来,结果出来之前不好说,还是等结果出来后才方便说。”  截止到记者发
期刊
早在我国先秦时就有“情发于声,生成文谓之音”之说。声学作为一门经典学科,始终是最具生命力的学科之一。它对当代科学技术的发展、社会经济的进步、国防事业的现代化以及人们物质与精神生活的改善与提高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王文,博士,副研究员,硕士生导师,德国洪堡学者,中国声学学会会员,中国仪器仪表学会传感器分会理事,lEEE会员。多年来在通向科学高峰的路上,他品尝着希望与困难,交融着荣耀与汗水,不断
期刊
马克思说:在科学上没有平坦的大道,只有不畏劳苦沿着陡峭山路攀登的人才有希望达到光辉的顶点。这句话在中科院生物物理研究所徐建兴教授身上体现得淋漓尽致。  徐建兴教授花费毕生的精力,专注于呼吸链酶系结构与功能研究,孜孜不倦地求索,在线粒体基础研究与医学应用的结合上打开了一扇门,引入了新思想,取得了具有开拓性的研究成果:他以实际行动谱写了一曲科技创新的赞歌。    矢志不移潜心科研    徐建兴教授数十
期刊
第一届上海国际车展于1985年7月3日在上海工业展览馆(今上海展览中心)开幕。开幕的第一天共有两万多人参观了车展。当时的报道称,“这是一次展示80年代汽车工业新成就,谋求汽车工业交流与合作的盛会”。参展厂商来自22个国家和地区,共328家厂商参加,展馆面积一万平方米。整个展会共分为5个展区,其中中国汽车工业展区展出了桑塔纳轿车、天津大发微型车、南京依维柯货车等中外合资汽车企业的产品。在当年的车展中
期刊
在全球能源价格高企的时代,各国日益认识到新能源汽车的开发和应用是实现经济结构转变、实现绿色环保的关键。相对燃油汽车百年的发展史,新能源汽车还处于起步阶段,各项技术未达到成熟,如何保障安全是发展新能源汽车过程中需要优先考虑的课题。西方发达国家注重从安全标准、安全法规、安全技术和安全培训等方面确保实现新能源汽车“安全永远第一”    全球新能源汽车竞争日趋激烈    随着全球经济的复苏,从经济衰退中走
期刊
在荒郊野外,他探寻着宝藏;18年的艰难探索,使我国的地质找矿工作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他和他的团队选择了以天为盖地为庐的生活,行走在祖国的大江南北,为神秘的大山揭开了面纱,让一座座山峦起伏、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宝库重见天日。公而忘私的精神,为我国矿产资源探索带来了希望。为党分忧,为国尽忠,为民造福,他在从事矿产地质研究与找矿勘查工作中,用创新智慧浇铸起一座座金色的丰碑。    积极进取不忮不求为工作 
期刊
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SolidOxide Fuei Cell SOFC)是通过电化学反应将燃料中的化学能直接转化成电能的发电技术。该技术具有效率高、CO2排放少、无噪声、无NO2、SO2等酸性废气排放等优点,被称之为21世纪的一种绿色发电技术。上海硅酸盐研究所王绍荣研究员多年来一直坚持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的研究,取得了重重突破。    SOFC技术成果显著    由于SOFC的运行温度使得燃料的内部
期刊
7月13日,科技部发布了《国家“十二五”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简称《规划》)。今年是“十二五”开局之年,基础科研的战略部署将极大影响我国在2020年实现建成创新型国家的目标。在我国多方面的基础科研布局中,生物医药产业可以说在新兴产业中处于相对劣势的地位。  在《规划》中,国家明确生物医药方面要重点在药物创制、新型疫苗、抗体药物及规模化制备、疾病早期诊断等关键技术和生产工艺方面取得突破,并获得40项
期刊
在商贸界,她叱咤风云,演绎了神话般的经商故事;在管理上,她运筹帷幄,带领企业快速发展;在科研上,她敢于挑战,勇立新能源领域潮头,开启新能源华丽篇章。她就是八九+年代无锡商界的风云人物,现任江苏安捷机电技术有限公司董事长王梁晨女士。  王梁晨,1955年1月出生,毕业于大学本科会计专业。她具有较强的组织管理能力、创新开拓意识和极强的商业谈判技巧。历年来,先后被评为“优秀经理人”、“统战工作先进个人”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