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次被炒的博士

来源 :杂文月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tycongc20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是学营养学的博士,但工作以来,我一连三次被“炒鱿鱼”,我接受不了。
  刚刚毕业时,我被分配到一家国营食品厂。每天上班,換上白衣,我到各部门、各车间走一圈,然后的六个小时,我只能靠打电话、看报纸、写工作日志、喝茶、打招呼度过。上班才两个来月,我们厂的贷款到期了,厂里经营又一直不景气,只好让40%的人另谋生路。厂长很客气地说:“黄博士,是我不好,当初要你,我们是想对上有个交待,您毕竟是博士。我们这么大个食品廠,有个博士也是应该的……但咱们厂的情况你也知道,设备老化、退休的人多、干活的人少,上新品种不可能,那点儿贷款全填了医药费和工资的窟窿了……您是博士,上哪儿都比在这儿强……”
  没让厂长说得更多,我就起身去收拾东西了。临出厂,传达室的老杜头儿喊住我,给我塞了两袋面包,并低声说:“这是厂长让给您留的。黄博士,您……以后常来……”。
  第二次就职,我进了一家日本食品贸易公司。临时负责技术部的工作,连我一共三个人。第一天上班,我费了两个晚上搞好的“就职演说”,被推门而入的副总给“轰”到九霄云外去了。副总临走时丢下一句话:“下班前,把技术部第四季度的‘拓展企划’报给我!”可是,这个“拓展企划”我怎么可能报得好呢?手忙脚乱一天下来,前言不搭后语地拼凑出一篇“企划”。副总接在手里,只扫了一眼就扔在桌上,不屑地望着我:“你不是博士吗……”一周后,我提前拿到了当月的薪水,并且在老总的深躬中,退出了我的第二次就业。
  天无绝人之路,不久,我到一家美国保健食品公司上班了,待遇极佳。这回我学乖了:没报部门经理,只提出任“营养学顾问”。作为“营养学顾问”,我必须不断出席各式各样的促销咨询活动,但“侃山”不是我所长。第一次坐在北京人民广播电台的直播间里,我紧张得牙齿僵硬、手脚冰凉。第一个热线接进来了,我连对方是男是女都没听清楚。我一再叮嘱自己:“别紧张,别紧张……”
  正哆嗦得一塌糊涂的时候,主持人又替我重复了一遍人家的问题。我吱唔着,最终连自己都绕里头了,也没给人家讲明白。此时,全公司、特别是二位老总和董事都在听直播。想到这儿,我的汗都出来了。
  那晚,我一夜没睡……
  第二天一上班,我就被叫进人力资源部,爱笑的女部长对我说:“黄博士,昨天的事,相信您也有所感悟。李总和几位副总都讨论过了,您也许不太适合做咨询,您觉得您适合干什么,您可以选择。”
  沉吟良久,我的头脑飞速运转着,最后说:“我可能更适合查资料、写报告……”第三天起,我被派去查资料。忙了两三天,我终于捧着“半斤多”资料推门进了副总办公室。副总看了半个多小时,直到最后一页看完了,点上一支烟,叹了口气问:“这些都很全了,费了不少心血吧。但是,这些资料还都是死的,对我们的公司和产品有什么启发和借鉴呢?我们请您来,是想让您用您的学识为我们的公司和市场打开局面,提出可行性市场‘消化方案’,可您这些……”
  结果可想而知,我的第三次就业又成了过去时……
  读了21年书,我怎么会一无所能?是我读书读多了?是我这人命不好?我该怎么办?
其他文献
我和老伴都很关心时事,看电视知道2015年末在巴黎开了个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中國贡献很大,与会国最终签署了《巴黎协定》。中国人大常委会于2016年9月3日批准了《巴黎协定》。《巴黎协定》于2016年11月4日正式生效,国家主席习近平致信当时的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表示祝贺。  我和老伴议论,这是世界大事,国家大事,是领导人要管的事;我们已经年逾古稀,还能为这做点什么吗?这毕竟关乎到我们子孙后代的幸福啊
期刊
《庄子·知北游》曰:“人生天地之间,若白驹之过郤。”时光“骏马”的飞驰,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强悍而无情的时光老人,慷慨地将流金岁月中提炼出来的履歷之“银”,公平地“镀”在每个人的乌发之上;一丝丝闪亮的银发,不就是倏忽而过之白驹留下的闪光岁痕吗?宋朝赵师侠《鹧鸪天》有两句古今传颂的名句:“春风解绿江南树,不与人间染白须。”笔者不才反其意而用之:“春风解绿江南树,亦与人须乌镀银。”  由“镀”让人很自
期刊
一个人,一辈子到底挣了多少钱?又花了多少钱?他的那些钱是为谁而花?  有一天,我和王老大讨论这个问题。王老大说,为儿子买房后,口袋里的银子,也就所剩无几了。  王老大今年53岁,他这大半辈子,没有发过什么意外之财,只做过一年小本生意,中过一次最大的奖,也只有10元。  他掰着手指头算了算:儿子上大学用了10万、买车花了15万、结婚用了30万……算来算去,总算不对,也不知道,这辈子的钱,都花在哪儿了
期刊
闲来无事,摸过一张报纸随便翻翻,见其《城事》版上有满当当一栏征婚启事,我便浏览起来。开卷有益。一浏览,我发现征婚启事里蛮有故事。  从1981年“新中国第一条征婚广告”诞生至今,征婚启事已经走过了30多年的历程。30多年来,国家的经济建设、社会发展,人们的经济收入、生活水平、婚姻观念、价值取向,都发生了巨大变化。这些巨变都能从征婚广告里反映出来。  让我们重温一下上世纪80年代初期的一则广告吧:张
期刊
有则生肖故事,说动物们经过多次角逐,决出了12生肖。后边的10个座次,也排定了,只剩最活跃的老鼠和任劳任怨的老牛,没有分出谁一谁二。憑人缘和实力,胜败应该没有悬念。  比赛开始,一街人看到老牛四平八稳地登场了,想起它耕田、拉磨和驮重物,无不心怀敬意。老鼠呢,影子也没寻到。忽然,墙角边“嚯——”一声,老鼠斜里跳上了牛背,引出一街哄笑。老牛有些不自在,抖抖身子,又甩甩尾巴,想让它下来。老鼠愿意吗,顺着
期刊
四时八节走亲访友之外,庄稼人从早到晚在田地里播种耕耘,不大出远门,一来是钱短,路上花销不起,二来农活缠人,摊不起闲工夫。庄子里个别“不成器”的瘦鬼,动不动背个鸡笼匆匆上路,捏锄扶犁的人们便赠他一个头衔:二流子。让那封号鸡毛似地沾着他的鸡笼,轻飘飘、晃悠悠地远去。  旷野路平,自从单车(自行车)兴起以后,情况有变。自行车上,常见那些喜期在即的恋人或新婚燕尔的小两口。他们心照不宣,喜欢同骑一辆车子出门
期刊
牛顿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即宇宙所有物体之间,都有相互吸引的力作用着,任何两个物体之间都存在着一种相互吸引的力量。其实,何止物体之间存在着相互吸引的力量,就是人的精神之间,也存在着相互吸引的力量。而这种精神引力有以下规律:  一、两个精神个体之间,必是同质方能相吸。  二、精神引力不受时空之限制。  三、相互排斥也是引力之一种形式。  四、精神引力推动人类思想之发展与人类文明的进步。  五、精神是高
期刊
人活一生,所做的大小事情不可胜数,但千头万绪的人生,归根结底只做一件事:选择。  人生的一头一尾,大都由别人为你做选择;而中间漫长的生命旅程,就由你自己作抉择。尤其在重要的人生十字路口,你的选择关乎成败荣辱、一生幸福。  18岁成人、投身高考,是报考国内学校还是出国留学,你要作选择。读完大学,是立马工作,还是考研、读博,或出洋深造,你又得选择。  结束学业、踏入社会,不论土博士、洋海归都要找份工作
期刊
杨建民先生这部《昨日文坛的别异风景》,单是书名,便让人眼前一亮。阅读起来,宛如进入一座艺术、文化殿堂,乱花迷眼,五彩缤纷,如饮甘霖,给我莫大的阅读愉悦和精神享受。  这部书稿,凡40篇,30余万字。时间从上世纪初“五四”新文化运动肇始,直到八十年代的改革开放,跨越半个多世纪,人物涉及中国现代文化史文学史近百位名人巨匠:鲁迅、郭沫若、郁达夫、茅盾、叶圣陶、巴金、沈从文、丁玲、郑振铎、夏衍、朱自清、闻
期刊
开篇之前,先讲三个小故事。  故事一:有一对情侣,女的春节小长假的时候去外地与男友小聚。闺蜜听说她是坐了二十几个小时的硬座赶去的,便“关切”地说:“嗨,要换了我男友,他一定会让我坐卧铺去的”。说者无意,听者有心,女友原先还很甜蜜的心情一下子好似被人用冷水从头浇到脚底,以后的几天里她再也甜蜜不起来。  故事二:有个女鞋匠在弄口摆了个摊,中午时分,她男人送饭来,嘴里还不停地赔不是说自己来迟了。那女鞋匠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