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泽仁:杏林悬壶传福音

来源 :今日华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ubil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犹是少年时,他将热情的眼光投向了传统中医。
  因缘际会的人生舞台,他先后变换着不同的角色。
  在担任公职人员时,他忠诚执法,为民服务;
  退休后,他拾掇起中医事业,妙手仁心,治病救人。
  对梦想的执着,是前行的动力,
  他以坚守的姿态延续着杏林佳话,
  赠医施药,回馈社会,
  他以热诚的奉献播洒福音。
  这就是徐泽仁医师,
  医德为本,医技为用,
  在弘扬中医精粹的路上他始终是鞠躬尽瘁。
  燃情中医 执着于斯
  徐泽仁医师与中医有着特别的渊源。他回忆说:“尚在十二三岁时,因为母亲有一次生病了,我陪同她去看中医,在诊所里看到了中医的治疗过程和中草药,当时自己对中医治疗是抱着怀疑的态度。”因为怀疑,所以想一探究竟,年幼的徐泽仁即买来中医入门和治疗方法等书籍,开始了对中医学的研究,而自此也激发了他对中医学的兴趣,并慢慢认识到了中医的治疗原理与功效,结下了不解之缘。
  少年兴致,埋于心间,徐泽仁医师一直没有间断过对中医的学习与研究,在通过书籍阅读拓展知识的同时,他还进修了中医师公会所开办的一些医学课程。囿于当时中医行业在香港的地位比较低,他概叹没有机会进行系统的学位课程学习。不过功夫不负有心人,徐泽仁医师得知国内厦门大学海外教学学院开办了中医全科学位课程,于是立即前往求学。那时还是上世纪八十年代,徐医师作为厦门大学海外教学学院第一届医学本科毕业生,顺利完成学业。
  徐泽仁医师对中医的学习与钻研凭的是兴趣与坚持。那时他的身份是香港海关公职人员,在忠于职守、爱岗敬业的工作坚守下,他挤下空闲时间学习中医,并积极利用中医医术帮助他人,从二十多岁起就帮人看病,免费问诊,至如今已是坚持了四十载。2001年,香港开始推行中医注册制度,徐泽仁医师利用工余时间到香港大学修读中医学专业证书课程,并注册成为认可的中医师。完成课程后适逢政府第二期自愿退休计划施行,徐泽仁医师申请加入,并于2005年提前退休。
  退休后的徐泽仁医师全身心投入到了中医诊疗事业,在粉岭开办了中医诊疗所,以一颗仁心服务市民。徐医师常说,自己抱着怀疑的心态接触中医,与中医结缘的四十年来,他感受到了中医为民众身心健康服务的重要性,他希望能将这中华传统精粹传承发扬。徐泽仁医师医技精湛,诊所墙上挂满的答谢牌匾即可佐证,而被传为佳话的病案更是比比皆是。曾经有一位在船厂工作的工人因为重机器砸到腿而受伤,送到医院后医生动手术实施了接骨,在医院住了很长时间,但病人始终觉得疼痛难忍,一直不见好,后来经朋友介绍到徐泽仁医师的诊所治疗,经开药调理后,疼痛感消除了,慢慢恢复了健康。“这位工友说之前疼痛实在很难受,在我这边治疗好了之后他非常开心,特意送了牌匾感谢。看到能用所学帮助到他人,我也觉得很欣慰。”
  赠医施药 回馈社会
  这么多年行医,令徐泽仁医师印象深刻的病例不在少数。他讲到,曾经有一位病人患糖尿病很严重,又上了年纪,引发了全身痕痒疮疡等并发症,身体虚弱,捱的很辛苦。看过很多西医都没什么效果,后来又找过几位中医,疗效也不明显。“经人介绍,这位病人到我这里问诊,吃了几副中药后,效果很明显,一段时间调理后,好了九成。今年过年,他和太太带上儿女一起来给我拜年,说之前看过了八位医生都没用,所以非常感谢我的治疗。”徐泽仁医师感慨地说,“中医有几千年的历史,在改善病人体质、调节机理上,作用相对西医要显着。西医采用的是化学药物,治疗效果很快,但其消化也会加重肝臓代谢,特别是老年人的身体受不了,而中医采用的是中草药,消化代谢比较简单,容易被吸收,副作用小。但西医的长处在于可以借助仪器进行精确的检查与诊断,所以两者各有长短,作为一名医者,要秉持以保障病人利益为先的原则,在中西医治疗上取长补短,互相结合,以达到更好的医疗效果。”
  徐泽仁医师表示,中医在医治一些疑难杂症及慢性疾病等方面有自己的优势。“九十年代曾有一位病人被确诊为肺癌,西医表示做手术治愈信心也不大,面对只剩下三个月生命的诊断,病人甚至都开始放弃了。后来到我这边医治,吃过几副药后身体有了好转,不仅浮肿消除了很多,精神也逐渐恢复,后来他到医院那边复诊时,西医都表示惊奇,被确认为三个月的生命竟然可以维持两三年。所以那位西医打听到是经我这边的治疗后,将我开的处方要了过去,他们希望能借此帮助更多的患者。”此外,徐泽仁医师还帮助过一位淋巴瘤患者重获健康。“这位病人患良性淋巴瘤,之前找了很多中西医都没效,找到我时她的精神已经很不好了,还说自己被折磨得想自杀,在我这边诊断后,不仅身体恢复了很多,精神也逐渐好转。”这还是七八年前的事了,后来徐泽仁医师的诊所搬动,这位患者因为淋巴瘤复发,四处求医无效,后通过街坊辛苦找到徐医师,吃过他开的药后,病情得到了治愈。“也许有些人会认为中医很神奇,其实这也是几千年发展累积的精髓。每每想到能以中医医术救助他人,看到病人身体恢复健康,我就觉得自己的付出很值得。”
  每个周末,徐泽仁医师都会坚持开展赠医施药的公益举措,帮助有需要的人。而这么多年,他行医应诊费用全免,只收药费,只为将所学服务劳苦大众。同时,他还担任了中华中医师公会副理事长、香港中医师权益总工会学术主任等职,热心服务,回馈社会,与同仁一起为推动中医发展、培养中医人才而尽心尽力。
  医德为本 弘扬精粹
  徐泽仁医师崇尚中医悬壶济世的古风,坚持以医德立身。他常说:“行医以医德为先,医德重于医技,这也是历代宗师的倡导。在求学时,院长的第一堂课就是阐述医德的重要性,我至今仍深记在心。医者的第一要务是医好病人,努力提升医术,以更好地帮助病人,保障民众身心健康。”这也是徐泽仁医师一直遵循的行医宗旨。
  在徐泽仁医师的理想中,将中华传统医学发扬光大是不变的追求。他乐于分享,积极传授,培育桃李。作为华夏书院中医学培训部临床首席创办导师,他受委任为注册医师带教,帮助他们提升技能,及帮助全港中医考注册执业审核试,更好地服务市民。徐泽仁医师之前还编写了一本药物学书籍,将中医四百五十多味药以歌曲形式编写,精确简洁说明每味药的药性和功效,查询起来方便快捷,得到了学生的喜爱和行业的认可。上世纪九十年代香港卫生署在系统规范中医知识时,就以徐泽仁医师的此本药物著作作为蓝本。在推广中医知识的道路上,他始终是倾尽心力。
  周一到周六上午,徐泽仁医师在诊所忙碌地接待病人,闲暇时间他坚持运动和阅读,延伸中医知识。谈到香港中医行业的发展,他表示中医的地位现在得到了极大的提升,发展也出现了创新。“如现在不仅有草药,还推出了免煎中药,主要是为了方便都市生活人群。在市场竞争上,大家都以积极的心态面对,做好自己的本分,发挥各自的特色,互相尊重,不断进步,共同为市民健康做出贡献。”这亦是徐泽仁医师所乐于见到的。
  从一位奉公执法的公职人员到妙手仁心的医者,徐泽仁医师抱着坚定的生活兴致,转换着不同的角色,坚守服务社会的理念。未来,他希望能继续提升医疗质素和服务水凖,为更多的市民树起健康的保障,于杏林悬壶中传播福音!
  【徐泽仁先生主要职务及履历】
  注册中医师
  中华中医师公会副理事长
  香港中医师权益总工会理事兼学术部主任
  华夏书院中医部临床带教导师
  香港海关前贸易管制主任
其他文献
他年轻有为,自强不息,  勤拓事业基石,心繫社会冷暖,  是一位“创二代”,  更是一位积极投身服务社会的青年人。  有人说,他犹如春天里的一树竹,  那一抹青葱,点亮了这个世界的美好。  因为他的行动,湧动着爱,  他的关注,闪耀着智慧,  他的热情,温暖了长者们的心,  他的肩膀,承受着青年人的担当!  这个世界拥有了他,  就拥有了一股顽强的、青年人的正能量!  自强不息 天道酬勤  莫景泷
期刊
年轻时,他意气风发,精力旺盛,  勇接新挑战,他一丝不苟,  护一方稳定,是他肩头不容懈怠的责任。  退休後,事业、服务依旧马不停蹄,  他将自己定位为“社会新人”,  新的人面对新的生活,  总有着一股子新的劲头,  努力地让生活充满新意。  在一个不断前进的意识中,年龄从来不是阻碍,  他用行动向世界诉说着他的承诺——永不言休。  永不言休  黄南乔先生出生成长的时期,正值英国管治香港,也就是
期刊
自1985年进入黄大仙区区议会担任区议员,  黄金池先生敢言敢做、高效办事,  一心为民,  连续三届自动连任区议会主席,  24个互助会在其领导下,  解决民生问题,  贡献的品质,  如影随形。  沟通为乐的贡献之歌  黄金池先生多年延续的善心,如同一棵朝气蓬勃的幼苗,逐渐长成茂盛的大树,往越来越大的范围洒下爱的荫凉:“在没有做议员之前,我们也进行一些老人服务、青少年服务。年轻的时候,一位不识
期刊
克里米亚的灯光,  白衣天使的光辉,  燃起护理事业与现代护理教育之火。  传承百年,温暖香江,  唤起人文关怀的层层暖流。  无形的灯在手,  庞曹圣玉博士播散善良与贡献,  传递仁者医者爱人者的情怀,  爱的道路上,闪耀先贤之光,薪火相传。  护理病患四十年  弗洛伦斯·南丁格尔,时人称为“提灯女神”,世界上第一个真正的女护士,开创了护理事业先河,“5·12”国际护士节设立在南丁格尔的生日这一
期刊
他,逾半个世纪致力於拯溺工作,  不但积极参与救生积德、拯溺运动,  更踊跃协助祖国弘扬救生运动!  他,发起创办了香港拯溺总会,  带领该会秉承救人救己的互助精神,拯溺救生。  截止2011年,该会登记在册的抢救人数高达32058名,  拯救了成千上万的宝贵生命!  佛教言,“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  而他的浩翰功德,更是无法计量!  韦锦潮先生主要职务与履历  孔教学院副院长  香港拯溺总
期刊
紫荆花开,闪耀香江。  商界女将,半边天下。  带着新一代香江女性的才情与气度,  何绮莲律师长袖善舞,活跃於两岸四地,  利用专业知识在跨境法律服务方面表现卓越,  亦远见於两岸四地市场的协作与机遇,  牵头成立金紫荆女企业家协会。  她精明幹练,将东方女性的端庄典雅  及西方女性的真率潇洒把捏得恰到好处,  展现了新一代香江女性的巾帼风范!  两岸四地,巾帼一家  开拓商贸,回馈社会  随着时
期刊
【本刊讯】2012年香港青年工业家奖暨杰出工业家奖颁奖典礼,15日假香港会展隆重举行。财政司司长曾俊华主礼,商务及经济发展局局长苏锦梁为特别嘉宾。晶苑集团主席罗乐风荣获今年“杰出工业家奖”,家得路美国天然健康食品有限公司执行董事及总裁陈家伟、鸿利达模具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蔡俊杰、天虹纺织集团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兼行政总裁洪天祝,以及香港万美集团远东区总裁戴麟,获颁“2012香港青年工业家奖”。  曾俊
期刊
裨益香江杏坛,支持国粹发展;  中西交融合作,共筑健康之道。  叶旭祥博士退休後的再次进取,  细微的分类、跨行业的突破,  进入新的行业,爭取新的荣光。  提出新的观点,促进新的合作。  疗效独特的中医  由化学老师转型为註册中医,既是偶然也是机遇,因为药疗知识建立於化学知识的基础之上。因此,叶旭祥博士离开讲坛後,又成为香港大学学习中医的学生,加上其家族有中医的背景,於是得心应手习得中医国粹。 
期刊
【本刊讯】2012年11月23日,高氏港澳宗亲联谊会庆祝成立暨第一届理事就职典礼假尖沙咀龙堡国际酒店隆重召开。高克明担任第一届理事会会长,高章义、高永乐担任常务副会长,高聪群、高锦端、高晓荣担任副会长,高铭宣担任理事长。当晚,来自两岸四地及海外的高氏宗亲纷纷聚首,济济一堂。  在就职典礼上,会长高克明先生介绍该会2008年开始酝酿,2009年成立筹备小组,经过大量研究和联系,并于2012年举行了一
期刊
艺术的发展需要土壤、空气和阳光,  身为香港艺发局主席的王英伟先生,  以突破性思维,思考艺术,  以商业性眼光,看待艺术,  以多方位扶持,培育艺术,  从环境、空间、交流活动、政策倡议等出发,  开创全新的发展模式,培育了一大批艺术人才,  大力推动了香港艺术的开拓与创新,  旨在使香港成为一个充满生气、  创意和多元化艺术之国际大都会!  携手艺术 寻求发展  香港艺术发展局(艺发局)创立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