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心奏响“搬迁”曲 擘画幸福新生活

来源 :中国经贸导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wl124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十三五”时期,内蒙古自治区易地扶贫搬迁对象覆盖全区11个盟市、71个旗县。搬迁的重点地区在大兴安岭岭东南地区、科尔沁沙地风沙区、阴山南北麓风蚀沙化区、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鄂尔多斯半荒漠化草原地区以及阿拉善风蚀沙化区。搬迁人口不仅面临着土地调整难、产业基础薄弱等硬约束,也面临着搬迁群众故土难离、习俗难改等软约束,多重因素使搬迁安置工作成为打赢脱贫攻坚战中最难啃的“骨头”。
  运筹帷幄下好制度“先行棋”
   2016年3月23日,内蒙古自治区政府召开全区易地扶贫搬迁工作协调小组联席会议,专题研究部署全区易地扶贫搬迁工作事宜。2017年5月12日,印发《内蒙古自治区“十三五”时期易地扶贫搬迁规划》,进一步明确了总体目标,细化了搬迁规模和方式、安置方式等,确定了建档立卡贫困人口脱贫“路径”:发展特色农牧业脱贫一批,发展劳务经济脱贫一批,发展现代服务业脱贫一批,资产收益脱贫一批,社会保障兜底脱贫一批。2017年11月29日,印发《支持易地扶贫搬迁项目有关政策的通知》,作出税收优惠、免征森林植被恢复费、经营服务性收费减免重大决策。2018年7月,印发《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三年行动的实施意见》,明确重点实施产业扶贫、就业扶贫、易地扶贫搬迁、生态扶贫、教育扶贫、健康扶贫、危房改造、社会保障兜底、贫困残疾人脱贫、智志双扶等10项精准脱贫重点工程。
   围绕易地扶贫搬迁工程实施、拆旧复垦、后续帮扶等工作,制定出台《全区易地扶贫搬迁工作三年行动方案》等多项政策措施,印发《关于加快易地扶贫搬迁拆旧复垦工作的通知》《关于切实做好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工作的指导意见》等政策文件,为科学规范指导易地扶贫搬迁工作提供了基本遵循。
  击楫勇进草原儿女搬新居
   “十三五”以来,全面完成了全区12.49万建档立卡贫困群众的易地扶贫搬迁建设任务,共建设了易地扶贫搬迁集中安置点1141个,安置住房5.33万套,农村道路1602公里,配套管网1465公里,配套污水及垃圾处理设施3000多个,新建学校、幼儿园、村卫生室、村活动室、广场等1130个,为全区整体脱贫攻坚奠定了扎实基础。
   2019年5月16日,对于乌兰察布市卓资县温都花村72岁的贫困户李玉翠来说是难忘的一天。当天,她在“2018—2019年卓资山易地扶贫搬迁福安、福康小区第二批分房仪式”中抽到了一套心仪的安置房。当她在工作人员的陪伴下走进日思夜想的新楼房时,眼里满是激动的泪花:“昨晚我就梦到住上新楼啦!没想到今天就变成真的啦!真是赶上好时代、好政策了!”小区还配套有便民超市、药房和学校等。
   一枝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在包头市固阳县,易地扶贫搬迁工作让各方都非常满意。从2016年开始,固阳县根据全县村庄布点规划和脱贫实际,依托县城周边及工业园区、乡镇政府所在地及临近交通主干道,一共确定建设了8个易地扶贫搬迁集中安置点。
   走进固阳县城益民小区5期某栋3单元2楼张小喜家让人眼前一亮:干净整洁的客厅一侧是厨房,里面一排整齐的白色橱柜,分布着洗菜池、燃气灶等厨房用具。大小卧室的床和衣柜都是新定制的,卫生间里坐便、洗手池、电热水器、大小洗衣机一应俱全。65岁的张小喜家是因残致贫。5年前,他的老伴突发脑梗,从此瘫痪,张小喜在下湿壕镇的老家靠给别人种地为生。搬迁后,他在县环卫中心工作,每月收入1600元。
   2019年的新春对于呼伦贝尔市阿荣旗三岔河镇新胜村的董翠艳来说别样不同。她心里像灌了蜜一样甜:“我们原来住的地方交通不便、基础设施差,还老担心发生山洪。搬迁后,我家还享受了菜单产业扶贫和入股分红等好政策,一年收入有1万多元呢,日子更有奔头啦!”
  生态优先复垦复绿谋新篇
   富起来,还要绿起来!
   2019年10月17日,内蒙古自治区易地扶贫搬迁拆旧复垦复绿试点项目启动仪式在乌兰察布市四子王旗供济堂镇举行。项目采取“政府组织、部门协同、乡镇实施、群众参与、市场化运作”的模式,扶贫投资公司先期投入项目启动资金7500万元,四子王旗政府负责组织实施工作,四子王旗国源投资有限公司负责承接、管理和偿还项目资金。
   内蒙古自治区按照分类指导、分区施策的原则,指导好拆旧复垦工作,探索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模式,确保“应拆尽拆、应垦尽垦、应绿尽绿”。截至2020年6月,已拆除旧房5.98万套,腾出土地2.88万亩,拆除率和复垦率居于全国前列。另据统计,近两年来,自然资源部门推动15个自治区深度贫困旗县共完成城乡建设用地跨省域节余指标交易7200亩,交易金额22.48亿元;自治区内完成3130亩节余指标交易,交易金额2.52亿元,有力地支持了贫困地区脱贫致富。
   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内蒙古还积极探索脱贫攻坚的新路子,一些贫困旗县立足自身资源禀赋,发展绿色生态产业,绿水青山变金山银山,民族群众靠手艺得收益,古老文化在传承中迎来新生。
   在鄂温克族自治旗民族文化产业创业园,有达斡尔木雕、布里亚特食品、巴尔虎服饰等民族特色企业192家,囊括23项非遗传承项目,2019年为全旗近300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开展特色产业培训。内蒙古不少贫困旗县把民族文化打造成产业,培育出蒙古袍、蒙医药、笤帚苗、蒙古族刺绣等扶贫产业,带动贫困人口“甩穷帽”。
  后续帮扶搬迁群众富起来
   通辽市通过发展庭院经济带动581户搬迁户增收;通过发展脱贫产业,使户均年收入提高2000—3000元;通过就业创业,使人均收入提升2500—4000元;通过发展光伏产业(新建9个光伏扶贫项目),使户均增收1000至3000元。另外,通過产业用房、扶贫车间入股企业、合作社建立利益联结机制,搬迁户以“保底+分红”的方式实现收益。2016年至今,该市累计投入后续产业资金9576万元,脱贫率达到99.8%。    阿拉善右旗大力培育新型职业农牧民,成立新型合作经济组织,发展现代化农业的经济实体,构建科学合理的利益联结机制。该旗按照贫困户意愿确定扶持产业,2016年以来以每户不低于1万元标准,扶持发展舍饲养殖、传统牧业、沙草产业、驼产业、奇石产业、旅游业等,实现产业扶持全覆盖。同时发挥龙头企业带动作用,带动111户搬迁户发展特色种养、旅游、餐饮等产业,引导和鼓励120户搬迁户加入农牧民专业合作社,提高搬迁户抗风险能力。该旗还与“内蒙古沙漠之神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等自治区龙头企业建立利益联结机制,与10多家养驼专业合作社和140多户养驼牧民签订鲜奶收购协议,形成了“公司+基地+合作社+农牧户和贫困户”“党组织+合作社+农牧民和贫困户”驼产业发展模式,扶持带动贫困户58户,有效保证了贫困户生产生活收益。
   各地的帮扶有声有色,涌现出林西县“易地搬迁+扶贫模式案例”、乌兰察布市卓资县“社区扶贫车间就业”等先进典型。在2019中国扶贫国际论坛上,林西县“易地搬迁+扶贫模式案例”荣获“全球减贫案例有奖征集活动”最佳减贫案例。
   林西县建档立卡的贫困人口近2万人,有五分之一居住在偏远山区,一方水土养不好一方人。如何让这些贫困人口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县里对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实行“易地搬迁+产业”的方式,先谋产业后搬迁,让产业围着房子转;对没有劳动能力的,实行“易地搬迁+互助幸福院+光伏养老”的方式,在社会保障兜底的基础上,贫困老人们晒着太阳就能养老。
   在十二吐乡达康扶贫产业园,8000多亩的日光温室蔚为壮观。2017年,贫困户兰国利一家从10公里外的深山沟搬迁到这里,分到了1栋大棚和安置新房,结束了吃水难、行路难的历史。让兰国利感到幸福的,不仅仅是屋里干净的卫生间、配套的锅炉和暖气,还有这栋能“生金长银”的大棚。他算了笔账:1亩大棚一季产1.5万斤番茄,两季能达3万斤,按这两年的番茄均价每斤2.3元计算,每个棚都能纯赚7万多元。
   自2016年以来,林西县整合各类资金3.6亿多元,用于易地扶贫搬迁的安置房、基础设施和后续产业建设,其中后续产业的人均投资力度达到1.89万元。如今,县里以“易地搬迁+产业”的方式,建设集中安置点24个,产业涵盖种养业、旅游业等方面,其中建设日光温室522栋、冷棚236栋,有589户贫困户靠种大棚蔬菜过上了好日子。
   “易地搬迁+产业”,这样的样板正在内蒙古易地扶贫搬迁后续帮扶中不断复制。截至2020年4月中旬,内蒙古自治区共为易地搬迁集中安置点配套建设设施农业、养殖棚圈和光伏等后续产业项目835个,其中,已建成项目728个,完成投资13.25亿元;正在建设项目107个,预计将完成投资6.33亿元。
  勠力同心做好时代新答卷
   如今,内蒙古贫困农牧民正从“住得好”向“富起来”转变。这背后凝结着无数从事易地扶贫搬迁工作人员的难辛跋涉。
   按照内蒙古自治区党委、政府《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三年行动的实施意见》的总体部署,内蒙古自治区发展改革委举全力推进相关工作,完善举措,强化指导,充分发挥牵头协调作用,主要领导亲自挂帅,成立自治区发展改革委易地扶贫搬迁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明确专人专司易地扶贫搬迁工作。牵头建立全区易地扶贫搬迁工作厅际联席会议制度,通过召开工作推进会、实地督导、定期调度等方式,全力抓好项目实施,确保项目按计划推进,打了一个又一个漂亮的搬迁脱贫仗。
   有了制度保障,如何能吃准吃透国家政策,进而精准施政?“培训”!2018年随着易地扶贫搬迁工作职能的转移,一批新人也加入了易地扶贫搬迁事业。为尽快熟悉政策、融入其中,自治区发展改革委多次在全区举办易地扶贫搬迁政策业务培训会、政策答疑会。聘请国家发展改革委相关领导及专家为大家解读易地扶贫搬迁政策,梳理在项目建设和资金管理方面应关注的重点、难点、热点问题,有力推动项目建设。组织盟市、旗县易地扶贫搬迁牵头部门工作人员赴贵州、四川、湖北、广西等省区学习考察,与当地扶贫干部、搬迁群众深入交流,了解易地扶贫搬迁工作经验做法,根据学习调研掌握大量鲜活的一手资料,提出相关工作建议,为进一步做好易地搬迁工作提供决策参考。
   敲定制度“定盘心”,把握政策“方向盘”,推进工作“里程表”……一项项工作、一个个成果,凝结着发改人的心血和汗水;制定计划,上情下达,下情上报,政策宣讲,问题答疑,实地调研,现场督导,加班加点……这些是发改人的常态,他们不辞辛苦,上山下乡,早已将自己的疲乏置之度外,他们拼的正是老百姓的一个安居乐业梦。
   这两年来,扶贫干部丁瑞芳一向心仪的高跟鞋也“退役”了。“搬迁工作千头万绪,为了做好各项工作,让老百姓满意,我们是白加黑,‘5+2’,东村跑西村串。看到老百姓欢欢喜喜搬新家,我们也很高兴,我们的辛苦没有白费!”她激动地说。
   2020年春节,当大多数人沉浸在与家人欢庆新春佳节的美好时光中时,阿拉善阿右旗阿朝苏木查干德日斯嘎查驻村工作队队长郭晶却收拾行李乘车赶往防控一线帮扶搬迁群众。
   李雯旦是从嘎查搬迁到巴丹吉林镇安置点的搬迁户,在镇里经营一家快餐店,李雯旦父亲多重残疾、生活不能自理,弟弟上大学。了解到李雯旦想要开快餐店,郭晶积极帮她争取贷款、参加专业培训、寻找客源,李雯旦很快开起了的快餐店,还经营得红红火火。
   搬迁户吉日格乐有加工石头、做雕刻的手艺,想开店,苦于没有经营场所,了解到这个情况后,郭晶带着他找地方、看房子,帮助置办开店所需用具,让吉日格乐很是感动。春天到了,骆驼、羊容易生虫,搬迁户朝勒孟扣就给郭晶打来了电话:“队长,这么早打扰你啦!我想买点治骆驼、羊的药,常去的兽药店都关着门,哪里可以买到?”郭晶马上帮他联系兽医站,很快就买到了药品。
   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下一步,内蒙古将聚焦完善后续扶持措施,聚焦社區融入、强化服务管理,聚焦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谋划更加壮美的篇章,在宜居宜业中擘画美好新生活,奏响各民族群众全面奔向小康社会的北疆大合唱!
其他文献
解读刘金波缘于《“厕所革命”国家在行动》调研课题,这位小身板的中年汉子,其身上蕴含着无穷大能量,其奋然前行的创业历程和为国争光的品牌创建之路,深深地折服了每一个接近他的人。从某种意义上,他是一位名副其实的传奇人物,在众人习以为常的渔具贴牌阵营中独树一帜,他经历了中国上世纪90年代初贴牌时代转型为自主品牌的时代,让渔具同行看到了希望,探索出一条转型升级的方向,让国际同行看到了中国品牌崛起的力量和发展
期刊
编者按:2015年底脱贫攻坚战打响以来,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易地扶贫搬迁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按照党中央、国務院部署,国家发展改革委会同有关部门和地方,全力推进“十三五”易地扶贫搬迁各项工作,取得了决定性成就。为充分展现各地区各部门在易地扶贫搬迁工作中的经验做法和探索实践,以及取得的显著成效,现推出“十三五”易地扶贫搬迁工作巡礼系列文章。   “十三五”时期,河南省实施了易地扶贫搬迁25
期刊
一、上半年交通运输总体形势与特点  (一)交通投资规模维持高位,投资增速明显放缓  2021年1—5月,铁公水航合计完成交通固定资产投资11579亿元,同比增长14.5%,交通固定资产投资规模依然保持高位,但投资增速进入二季度后开始放缓,4、5月单月交通固定资产投资较上年同期分别下降5%、13%,1—5月增速较一季度放缓39.1个百分点。分方式看,铁路5月份投资收紧,1—5月铁路投资同比下降8.0
期刊
综合交通枢纽是在综合交通网络节点上形成的客货转运中心。随着交通运输与经济社会发展更加精准匹配,通过发挥要素高效集聚、流转和辐射功能,枢纽逐步成为培育经济发展新动能、拓展发展新空间的重要平台。我国多省毗邻地区(以下简称毗邻地区)特别是在中西部地区,往往是老少边穷或生态环境脆弱、自然资源枯竭等特殊类型地区,处于主要城市群范围之外,距离核心城市较远,区域中心城市应成为带动区域发展的增长极,但由于缺乏统筹
期刊
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住房城乡建设部印发《“十四五”城镇生活垃圾分类和处理设施发展规划》(发改环资〔2021〕642号,以下简称《规划》),国家发展改革委和住房城乡建设部有关负责同志接受采访,回答记者提问。   问:出台《规划》的背景是什么?   答:生活垃圾分类和处理设施是城镇环境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推动实施生活垃圾分类制度,实现垃圾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处理的基础保障。“十三五”时期
期刊
“十三五”以来,发生在云南121个县(市、区),占全国搬迁总规模十分之一的迁徙巨变,镌刻在云南跨越发展的历史长河,书写了我国减贫史上的“云南奇迹”。云南省委、省政府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重要讲话精神,坚持以脱贫攻坚统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把易地扶贫搬迁作为全省脱贫攻坚的“五个一批”和“头号工程”,坚持“挪穷窝与换穷业并举、安居与乐业并重、搬迁与脱贫同步”,
期刊
易地扶贫搬迁是脱贫攻坚的“头号工程”和“标志性工程”,是“五个一批”中最难啃的“硬骨头”。河北省牢记习近平总书记谆谆教导,传承红色基因,弘扬“赶考”精神,按照“省负总责、市县抓落实”总体要求,精准施策、合力攻坚,推动易地扶贫搬迁政策在燕赵大地落地生根、开花结果,谱写了生动的实践画卷。  破局——易地搬迁,逐梦小康路上   “十三五”时期,河北省搬迁总规模为30.2万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人口13.
期刊
民族团结进步是保障国家安全、维护社会稳定的重要基石,也是促进各民族共同发展、实现共同富裕的重要保证。习近平总书记在2019年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指出:“要把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全面深入持久开展起来,创新方式载体,推动进机关、进企业、进社区、进乡镇、进学校、进连队、进宗教活动场所等”。这一重要论述,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对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的重视,对新时代全面深入持久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提出了要求
期刊
2021年4月30日,国家发展改革委牵头组织编制的《全国固定资产投资项目代码编码规范》,经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批准,正式以国家标准(GB/T 40058-2021)(以下简称《标准》)公布。为便于各方面准确理解,日前,国家发展改革委有关负责同志回答了记者提问。   问:出台《标准》的背景和考虑是什么?   答: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项目代码制度建设,《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
期刊
近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强城市内涝治理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实施意见》),国家发展改革委有关负责同志接受采访,回答记者提问。   问:请问出台《实施意见》的背景是什么?   答: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新发展理念,坚持人民城市为人民,对城市建设和发展作出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推进形成新型城镇化发展新格局。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增强城市防洪排涝能力,建设海绵城市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