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设计开发一款适用于广大农村地区的巡回医疗车,以有效解决偏远地区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看病远等问题。方法:在轻型客车基础上进行系统设计、合理布局,集成装备心电图机、洗胃机、血液分析仪等常规医疗检查化验设备,设计开发供氧、供电、消毒、照明、空调等配套设施。结果:该款车型可满足偏远农村地区一般性巡回医疗、健康普查的作业需要,具备了现场诊疗、检查化验、健康普查等多种功能。结论:经过实车验证,该设计方案是可行的,可有效提升县级卫生机构的辐射能力和医疗水平。
关键词:巡回;医疗车;设计
引言
近年来,国家财政不断加大对医疗卫生事业的投入,特别重视对偏远农村等欠发达地区的初级医疗卫生体系建设。为了有效解决交通不便,居住点分散,医疗网点布局不足以辐射的偏远农村地区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看病远等问题,设计开发一款适用于广大农村地区的巡回医疗车就显得非常迫切了。
本文介绍的是一款在轻型客车基础上专业改装而成的农村巡回医疗车。该款车型可满足大多数农村地区的不同路况和气候条件,具备良好的动力性、通过性、舒适性。具备了现场诊疗、检查化验、医疗普查、健康教育等多种功能,装备了心电图机、便携式B超、除颤监护仪、洗胃机、血糖仪、心肺复苏包、血液分析仪、尿液分析仪、生物显微镜、综合医疗箱及折叠诊断床等常规医疗检查化验设备,可满足一般性巡回医疗、健康普查的作业需要。
1.结构设计
该款巡回医疗车在设计开发时,选取了国内比较有代表性的江铃全顺长轴中顶轻型客车为基础车型,利用其厢体作为主要空间而专业改装成医疗舱。为了保证医疗舱的内部空间,全新设计开发了相应的医疗车专用顶盖,在保证车辆整体造型美观大方的同时,也把医疗舱的内部空间拓展至:3050×1700×1780 mm (长×宽×高)。
1.1总体布局设计
该款巡回医疗车通过设置在B立柱的中隔板,把整车分为前后两部分,前部为驾乘舱,布置有驾驶员座椅及双人副驾驶员座椅,均安装有三点式安全带;后部厢体为巡回医疗舱,而医疗舱又分为四个工作区域,左前部为化验工作区,右前部为检查工作区,左后部为接诊工作区,右后部治疗工作区。具体布局如图1所示:
1.接诊区 2.简易隔帘 3.移动工作椅 4.化验区 5.驾驶舱 6.治疗区 7.检查区 8.中隔板
图1 总体布局设计示意图
1.2医疗舱左侧布局设计
医疗舱左侧根据巡回医疗的工作要求进行合理设计,前部为化验工作区,后部为接诊工作区。从前往后依次设计有:化验工作台、洗手池系统、接诊工作台、医生工作椅等。而左侧顶部安装有顶部储物柜和文件插袋。在化验工作台的内部依次设置了B超、血液分析仪、除颤监护仪、综合医疗箱等医疗设备设施,并配备一只附加蓄电池。具体布局如图2所示:
1.文件袋 2.顶部储物柜 3. B超仪 4.座椅 5.污物桶 6.接诊工作台 7.洗手池
8.综合医疗箱 9.血液分析仪 10.除颤监护仪 11.附加蓄电池 12.化验工作台
图2 医疗舱左侧布局设计示意图
1.3医疗舱右侧布局设计
医疗舱左侧根据巡回医疗的工作要求进行合理设计,前部为检查工作区,后部为治疗工作区。从前往后依次设计有:检查床、供氧系统、治疗椅等。在检查床的内部以次设置有:心电图机、洗胃机、心肺复苏包等医疗设备设施,同时还布置了暖风机及外接电源绕线盘。
具体布局如图3:
1.文件袋 2.扶手杠 3.检查床 4.洗胃机 5.氧气吸入器 6.心肺复苏包
7.心电图机 8.电缆绕线盘 9.暖风机 10.氧气瓶 11.治疗椅
图3 医疗舱右侧布局设计示意图
1.4医疗舱顶部布局设计
医疗舱顶部根据巡回医疗的工作要求进行合理设计,依次设计有:交直流照明系统、紫外线消毒灯、输液瓶夹持器、车载顶置空调及原车空调通风管道等。具体布局见图4:
1.长条照明灯(直流) 2.圆形照明灯(交流) 3.原车空调通风管道 4.中隔板
5.输液瓶夹持器 6.车载顶置空调 7.紫外线消毒灯
图4 医疗舱顶部布局设计示意图
2.功能设计
2.1供氧系统:由两只十升氧气瓶、两只减压阀、一套氧气终端和一套湿化器组成;
2.2消毒系统:设计开发了带智能延时功能的紫外线消毒灯,控制方式为开启消毒灯上的电源及开关后,30秒后紫外线消毒灯开启,半小时后自动开闭。
2.3对讲系统:设计有隐藏式对讲系统,可为医疗舱与驾驶舱提供无障碍对讲服务。
2.4医疗舱内饰:设计开发了高分子复合材料,可直接用消毒药水进行冲洗,消毒;
2.5医疗舱地板:设计开发了双层结构地板,9mm厚的防腐木板,在木板表面按要求铺塑胶地板,这样既加强了密封,又保证了车体保温性能
2.6各类标识:各种开关、手柄和指示器的标示醒目,便于观察,其名称、字母、图形等符合通用规范的规定
3.电气设计
3.1外接电源系统:配外接市电插座及市电转换器220V±10%、50Hz,功率≥800VA.驻车时可使用外接电源,配有50m电缆绕线盘带漏电开关。
3.2逆变充电系统:设计开发了工频正弦波1000W充电逆变一体机,该逆变电源为专用车载电源,该电源可满足瞬间感性负载设备用电需求;行车时,可先于满足原车蓄电池供电,当原车蓄电池电压≥13.8V时,智能充电系统将原车蓄电池与辅助蓄电池导通充电,可保证车辆的随时启动电量。驻车时,当外接市电接入车内时,医疗舱内220V用电将转为与市电连通,医疗设备直接使用市电,避免亏空蓄电池电量,节省车内用电。
3.3医疗舱照明:两套照明系统,常规照明采用220V照明;应急照明采用12V长条日光照明。医疗舱光照度大于100lx,工作区光照度大于350lx。
3.4电器插座:根据医疗设备和仪器布置,配置4只组合插座,可接12V和220V电源。
3.5空调暖风系统:该车设计有两套空调暖风系统,行车时启动由原车自带的车用空调系统和暖风系统;停车医疗服务时采用外接电源系统供电的车载顶置空调进行空气温度调节。
3.6电气安全设计:设计有中央配电箱,交流供电线路均设有漏电、断电、接地保护装置。
4.外观设计
为了提高对周边行人及车辆的警示效果,该款巡回医疗车在车辆顶盖上设计有一套长排LED爆闪警灯及六只内嵌式蓝色爆闪灯,驾驶舱内设计有警报器系统,警灯符合GB/T 13954 特种车辆标志灯具的技术要求,警报器符合GB8108车用电子警报器的要求。
整车外观喷涂红色彩条,并在左右驾驶室门、左右尾门及前引擎盖上贴红十字救护标识,在车身两侧贴“农村巡回医疗车”字样。具体效果如图5:
1.爆闪灯 2.车载顶置空调 3.医疗车专用顶盖 4.长排警灯 5.后射灯 6.车身彩条 7.太阳纸
图5 外观设计示意图
5.结语
经过实车验证,该款巡回医疗车的结构设计、功能设计、电气设计、外观设计是可行的,可有效提升县级医疗卫生机构的辐射能力和医疗水平,为偏远地区的农民群众提供方便快捷的医疗服务,不断完善偏远农村地区的医疗卫生服务網络。
参考文献:
[1]李雪君.开展山区巡回医疗的实践体会.基层医学论坛,2012.29
[2]匡绍华,高学成,杜冰.组建国家医疗队赴“老、少、边、穷”地区开展巡回医疗工作体会.中国医院,2013.01
[3]孙超,刘铁军.野战巡回医疗车研制.医疗卫生装备,2001.03.
作者简介: 饶良星(1976-),男,江西南昌人;职称:工程师;学历:本科,主要研究方向:医疗车、救护车、警用车、房车等多类改装车的设计开发。
关键词:巡回;医疗车;设计
引言
近年来,国家财政不断加大对医疗卫生事业的投入,特别重视对偏远农村等欠发达地区的初级医疗卫生体系建设。为了有效解决交通不便,居住点分散,医疗网点布局不足以辐射的偏远农村地区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看病远等问题,设计开发一款适用于广大农村地区的巡回医疗车就显得非常迫切了。
本文介绍的是一款在轻型客车基础上专业改装而成的农村巡回医疗车。该款车型可满足大多数农村地区的不同路况和气候条件,具备良好的动力性、通过性、舒适性。具备了现场诊疗、检查化验、医疗普查、健康教育等多种功能,装备了心电图机、便携式B超、除颤监护仪、洗胃机、血糖仪、心肺复苏包、血液分析仪、尿液分析仪、生物显微镜、综合医疗箱及折叠诊断床等常规医疗检查化验设备,可满足一般性巡回医疗、健康普查的作业需要。
1.结构设计
该款巡回医疗车在设计开发时,选取了国内比较有代表性的江铃全顺长轴中顶轻型客车为基础车型,利用其厢体作为主要空间而专业改装成医疗舱。为了保证医疗舱的内部空间,全新设计开发了相应的医疗车专用顶盖,在保证车辆整体造型美观大方的同时,也把医疗舱的内部空间拓展至:3050×1700×1780 mm (长×宽×高)。
1.1总体布局设计
该款巡回医疗车通过设置在B立柱的中隔板,把整车分为前后两部分,前部为驾乘舱,布置有驾驶员座椅及双人副驾驶员座椅,均安装有三点式安全带;后部厢体为巡回医疗舱,而医疗舱又分为四个工作区域,左前部为化验工作区,右前部为检查工作区,左后部为接诊工作区,右后部治疗工作区。具体布局如图1所示:
1.接诊区 2.简易隔帘 3.移动工作椅 4.化验区 5.驾驶舱 6.治疗区 7.检查区 8.中隔板
图1 总体布局设计示意图
1.2医疗舱左侧布局设计
医疗舱左侧根据巡回医疗的工作要求进行合理设计,前部为化验工作区,后部为接诊工作区。从前往后依次设计有:化验工作台、洗手池系统、接诊工作台、医生工作椅等。而左侧顶部安装有顶部储物柜和文件插袋。在化验工作台的内部依次设置了B超、血液分析仪、除颤监护仪、综合医疗箱等医疗设备设施,并配备一只附加蓄电池。具体布局如图2所示:
1.文件袋 2.顶部储物柜 3. B超仪 4.座椅 5.污物桶 6.接诊工作台 7.洗手池
8.综合医疗箱 9.血液分析仪 10.除颤监护仪 11.附加蓄电池 12.化验工作台
图2 医疗舱左侧布局设计示意图
1.3医疗舱右侧布局设计
医疗舱左侧根据巡回医疗的工作要求进行合理设计,前部为检查工作区,后部为治疗工作区。从前往后依次设计有:检查床、供氧系统、治疗椅等。在检查床的内部以次设置有:心电图机、洗胃机、心肺复苏包等医疗设备设施,同时还布置了暖风机及外接电源绕线盘。
具体布局如图3:
1.文件袋 2.扶手杠 3.检查床 4.洗胃机 5.氧气吸入器 6.心肺复苏包
7.心电图机 8.电缆绕线盘 9.暖风机 10.氧气瓶 11.治疗椅
图3 医疗舱右侧布局设计示意图
1.4医疗舱顶部布局设计
医疗舱顶部根据巡回医疗的工作要求进行合理设计,依次设计有:交直流照明系统、紫外线消毒灯、输液瓶夹持器、车载顶置空调及原车空调通风管道等。具体布局见图4:
1.长条照明灯(直流) 2.圆形照明灯(交流) 3.原车空调通风管道 4.中隔板
5.输液瓶夹持器 6.车载顶置空调 7.紫外线消毒灯
图4 医疗舱顶部布局设计示意图
2.功能设计
2.1供氧系统:由两只十升氧气瓶、两只减压阀、一套氧气终端和一套湿化器组成;
2.2消毒系统:设计开发了带智能延时功能的紫外线消毒灯,控制方式为开启消毒灯上的电源及开关后,30秒后紫外线消毒灯开启,半小时后自动开闭。
2.3对讲系统:设计有隐藏式对讲系统,可为医疗舱与驾驶舱提供无障碍对讲服务。
2.4医疗舱内饰:设计开发了高分子复合材料,可直接用消毒药水进行冲洗,消毒;
2.5医疗舱地板:设计开发了双层结构地板,9mm厚的防腐木板,在木板表面按要求铺塑胶地板,这样既加强了密封,又保证了车体保温性能
2.6各类标识:各种开关、手柄和指示器的标示醒目,便于观察,其名称、字母、图形等符合通用规范的规定
3.电气设计
3.1外接电源系统:配外接市电插座及市电转换器220V±10%、50Hz,功率≥800VA.驻车时可使用外接电源,配有50m电缆绕线盘带漏电开关。
3.2逆变充电系统:设计开发了工频正弦波1000W充电逆变一体机,该逆变电源为专用车载电源,该电源可满足瞬间感性负载设备用电需求;行车时,可先于满足原车蓄电池供电,当原车蓄电池电压≥13.8V时,智能充电系统将原车蓄电池与辅助蓄电池导通充电,可保证车辆的随时启动电量。驻车时,当外接市电接入车内时,医疗舱内220V用电将转为与市电连通,医疗设备直接使用市电,避免亏空蓄电池电量,节省车内用电。
3.3医疗舱照明:两套照明系统,常规照明采用220V照明;应急照明采用12V长条日光照明。医疗舱光照度大于100lx,工作区光照度大于350lx。
3.4电器插座:根据医疗设备和仪器布置,配置4只组合插座,可接12V和220V电源。
3.5空调暖风系统:该车设计有两套空调暖风系统,行车时启动由原车自带的车用空调系统和暖风系统;停车医疗服务时采用外接电源系统供电的车载顶置空调进行空气温度调节。
3.6电气安全设计:设计有中央配电箱,交流供电线路均设有漏电、断电、接地保护装置。
4.外观设计
为了提高对周边行人及车辆的警示效果,该款巡回医疗车在车辆顶盖上设计有一套长排LED爆闪警灯及六只内嵌式蓝色爆闪灯,驾驶舱内设计有警报器系统,警灯符合GB/T 13954 特种车辆标志灯具的技术要求,警报器符合GB8108车用电子警报器的要求。
整车外观喷涂红色彩条,并在左右驾驶室门、左右尾门及前引擎盖上贴红十字救护标识,在车身两侧贴“农村巡回医疗车”字样。具体效果如图5:
1.爆闪灯 2.车载顶置空调 3.医疗车专用顶盖 4.长排警灯 5.后射灯 6.车身彩条 7.太阳纸
图5 外观设计示意图
5.结语
经过实车验证,该款巡回医疗车的结构设计、功能设计、电气设计、外观设计是可行的,可有效提升县级医疗卫生机构的辐射能力和医疗水平,为偏远地区的农民群众提供方便快捷的医疗服务,不断完善偏远农村地区的医疗卫生服务網络。
参考文献:
[1]李雪君.开展山区巡回医疗的实践体会.基层医学论坛,2012.29
[2]匡绍华,高学成,杜冰.组建国家医疗队赴“老、少、边、穷”地区开展巡回医疗工作体会.中国医院,2013.01
[3]孙超,刘铁军.野战巡回医疗车研制.医疗卫生装备,2001.03.
作者简介: 饶良星(1976-),男,江西南昌人;职称:工程师;学历:本科,主要研究方向:医疗车、救护车、警用车、房车等多类改装车的设计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