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上的花和雪中的炭

来源 :做人与处世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nChu4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同事的女儿今年刚上高中,她就说自己早已备好了给闺女去美国念大学的费用——一百万元。我听了不禁虚汗直冒,呃,一百万,工薪阶层的我们得省吃俭用存多少年?刚甩摔房奴帽子的人,“鸭梨山大”啊!
  想想我的女儿小草莓再过五年也面临着上大学了,到时,她要是吵着出国去,我拿不出来她留学的费用怎么办?这个问题我和老公早就面对过,在她还是个不知天高地厚的小学生时,她就扬言要去美国留学。我和老公对视了几秒,相顾无言,然后统一口径对她说:“留学,可以啊,只要你自己能考到带奖学金的。否则,我们只要你在国内上一所好点的大学就很开心了,外国的月亮也不见得就比中国的圆,关键还是靠自己。”
  另一位同事的儿子正在读大学,目前正吵死吵活地要出国留学。说身边的同学都出去了,他表示强烈的羡慕嫉妒恨,所以让父母把给他准备娶媳妇的钱先拿出来供他留学。还说留学回来不管混得好与不好,将来都绝不找他们再要一分钱。同事说,我才不答应呢!我的儿子我了解,他在国内成绩就不优秀,出国留学的动机又不纯,只是为了面子,等到他在国外混了几年下来,钱败光了,学业无成,成了方鸿渐第二,再回到国内,已是男大当婚的年龄,没钱没房的,我不能眼睁睁地看他山穷水尽。到时,还不得我们做父母的帮他,那时到哪儿弄这么些钱去!
  现在中国的父母为了让孩子受最好的教育,绝大多数别说砸锅卖铁,就是卖车卖房都愿意。有位朋友,夫妻俩年收入加起来也就十万元,让孩子留学新加坡,一年的费用就花光了他们俩的年收入。为了供孩子留学,难不成父母要把脖子扎起来不吃不喝?一问,原来还有爷爷奶奶也出手相助。闺密阿瑞,今年就让自己12岁的儿子独自去美国上初中了。裹挟在纷纷让孩子出国留学的浪潮中,我也相当困惑迷惘。可是,孩子将来留不留学我真不是很上心,如果非要砸锅卖铁才能让她出去,我肯定第一个跳出来反对。首先要像我的第二位同事那样,能看清自己孩子到底适不适合出国留学。网上有帖子反映中国有的留学生,因为在国外精神空虚、无所寄托,成天打麻将混日子,几年后留学归来一事无成。一个“海龟”朋友告诫,看一个孩子能不能在国外生存,不仅要看他的学习成绩,还要看他的适应能力、独立能力。想起前几天报纸上刚登过的一则新闻,一个女生做了七年的留学梦,终于实现了,结果在英国只待了七天,吃完所带的方便面后,打电话给妈妈,“再不回来我就要死了”,遂结束了七天的留学生涯。
  作为父母,谁不想给孩子最好的?我早想好了,等小草莓长大了,我就顺其自然、力所能及地帮她吧,既不会力所不逮地为了她留学而从牙缝里挤钱,降低一家人的生活质量,也不会阻挡她今后想扬帆远征的步伐。孩子将来的人生,还是要靠她自己去奋斗的。
  当娘的我,最想做的事,就是在孩子自己奋斗的途中,前程似锦时,成为锦上的花;寒流来袭时,化为雪中的炭。真的,仅此而已。毕竟我们做父母的,替代不了孩子的人生。
  编辑 邱文瑾
其他文献
友情破裂,伤口还在隐隐作痛,感觉遭人暗算、被人抛弃、孤立无援,信任感荡然无存。“下一次我绝不会这么开放不设防,”你自言自语,“再不会冒受到如此伤害的险,对任何人的了解不到一定深度绝不会再动感情。”你垒起高墙、不再吐露心声、谈论情感、畅谈梦想,随着时间的推移,与任何人的交往都变得很压抑,“我不会再相信任何人。”经历了对自己来说很重要人物的背信弃义,我们大多数人都会变得更加小心,但是无论怎样,我们还是
1  单位要穿职业装、高跟鞋。这对于穿惯了休闲装的小文来说,是一件棘手又痛苦的事情。她向往自由,追求个性。在还没毕业的时候,她看到银行职员或者餐厅职员穿着职业装,她都会默哀一阵。她从来都没有想过自己有一天也会穿着“一身黑”在办公室招摇。所谓一身黑就是黑色外套、黑色裤子、黑色鞋子。  年轻人看起来没有一点朝气,小文讨厌一身黑。好在办公室制度不是十分严格。穿了几天一身黑之后,她果断在网上买了一件天蓝色
七岁,我与邻家男孩打架,被抓得满脸伤痕。垂着头回家,她看着我,摇摇头,叹息道:“你何时才能长大?”  九岁,我捧着一张满是红叉的试卷回家,所有的骄傲碎了一地,我只是哭,隐约听见电话里她长长的叹息。  十一岁,暑假,她接我去广州。我的叛逆期来得早,身上总透着股倔劲儿。所以这短暂的相聚也总要和她争执,更多时候,她会悄悄躲开我。  十二岁,学校组织留守儿童给父母寄信。我草草乱画几笔,胡乱写的几句我想她回
这是我做老师的第一天。我怀着愉快的心情走进教室,然而,眼前的一幕霎时令我目瞪口呆:在教室后面的角落,一个男孩将另一个男孩摁倒在地。“听着,你这个笨蛋!”底下的那个大吼,“我才看不上你妹妹呢!”“你给我听着,最好离她远点!”上面的那个男孩威胁道。  我挺直自己矮小的身板,呵斥他们不要打架。一时间,所有学生的眼睛都盯着我。我知道我看起来不够威信。两个男生互相怒目而视,又瞪了我一眼,慢吞吞地回到各自的座
欣赏过齐白石作品的人都会被他雄浑健拔的用笔、滋润淋漓的用墨、浓艳泼辣的用色而震撼和折服。他的章法看来似乎信手拈来,随意而成,极为简括大气,给人一种随意、洒脱、一挥而就的感觉。但实际上却并非如此。  一次,齐白石的朋友到他府上拜访。正巧齐白石在书房画画,这位朋友得到过齐白石的赠画,但还未曾当面看过他作画。于是,他好奇地走进书房,静立一旁看齐白石作画。  没想到,眼前的景象却与想象中常出现的拈笔作画、
华罗庚自1979年在英国讲学获得巨大成功后,世界各地的大学纷纷向他发出邀请。  在伯明翰讲学时,他接受了作家梁羽生的访问,当梁羽生请他谈谈以后的讲学打算时,他说:“我已经收到十几个国家的邀请,为此,我准备了10个数学问题,至于到哪个大学讲什么专题,我的打算是,A大学是以函数论著名的,我就到A大学讲函数论;B大学是以偏微分方程著名的,我就在B大学讲偏微分方程……”  梁羽生称赞他艺高人胆大,华罗庚却
快樂劳动节
期刊
“我刚吃了50片安眠药,我不想活了!”  2014年2 月11日深夜11时许,河南省郑州市新闻广播电台情感类节目 《今夜不寂寞》刚直播,一个年轻女孩的电话就打进了直播间,开始讲述她的不幸遭遇。  女孩对主持人张明倾诉说,她爱上了一个男人,交往了一年后,才意外发现男人已有家室,可是这时她已经怀上了男人的孩子。当她把怀孕的消息告诉男人时,男人却不再接听她的电话,也拒绝见面。男人的家人和朋友也都打上门来
1945年初。冯玉祥将军曾送给画家郝石林一幅字:“爱人如己”。郝先生提起这件事,感慨道:“我想,这既是他的处世准则,也是对我的鼓励与鞭策”。(《名人传记》1998年第一期)。  在郝先生这篇题为《辅导冯玉祥学画记》的回忆录中,讲了冯玉祥将军同情流亡学生,关心壮丁疾苦,为百姓排忧解难不辞劳苦的几件事。小事琐细,却足以表现冯玉祥将军体恤民情、爱人如己的高尚情操,有一件小事:一次他听到东边高台上邻居小孩
像大多数青春期叛逆的孩子一样,我总觉得父母思想落后,和他们有代沟,要么对他们大吼,要么干脆不理他们。  上初中的时候,周一至周六在全封闭式的寄宿制学校度过。周六傍晚一放假,我就像脱了缰的野马狂奔回家,第一件事是打开黑白电视看动画片,对于父母的唠叨充耳不闻。一天,看动画片正起劲,我妈在边上和我说话,我爱理不理,突然她姿态放得很低,用很讨好的声音说:“你看你的,你随便嗯几声应付我就好。”  由于收不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