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氨酯预聚物与巯丙基三甲氧基硅烷的反应动力学

来源 :合成橡胶工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yai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用FTIR原位测定方法研究了聚醚型聚氨酯预聚物与巯丙基三甲氧基硅烷(KH-590)的本体反应动力学。结果表明:该反应级数为二级;无催化剂时,反应活化能为144.7kJ/mol;80℃下,其表观反应速率常数K为2.35×10-5kg/(mol·s)。FTIR测定与NCO端基滴定所得结果完全一致。
其他文献
从反应注射成型过程对混合器的结构设计、操作条件等的要求出发,对碰撞式混合器的设计和使用应注意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探讨,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办法和处理措施。
综述了橡胶/橡胶共混物动态硫化的研究进展,介绍了并用橡胶采用动态硫化技术时,橡胶品种及硫化体系的选择原则,对动态硫化共混橡胶的性能进行了描述。
用密机将9种多官能团不饱和单体分别与CR在80℃混炼8min后,于130℃,15MPa条件下在平板硫化机上压制成0.5mm厚的试样。该试样用电子加速器产生的1.00MeV电子束辐照引发硫化反应。
从短纤维表面预处理剂和短纤维预处理方法这两个角度阐述了短纤维预处理技术的开发和研究进展。介绍了通过反应加工手段原位生成短纤维的技术和短纤维与橡胶间的直接粘合技术
在100份的乙烯-丙烯酸酯弹性体中,用过氧化物硫化,以氢氧化铝和氢氧化镁并用作阻燃剂,以硬酯酸锌作填料的表面处理剂,以煅烧陶土作填充补强剂,制作了低烟无卤阻燃电缆护套料,成品电缆性
用抽提、示差扫描量热仪、扫描电镜和拉伸试验等方法,研究了粉末丁睛橡胶(P-NBR)与以过氧化二异丙苯、三烯丙基异氰尿酸酯和MgO组成的交联体系对PVC/HDPE(50/50)共混物的增容-交联协同作用。单独加交联剂
用数学模型法对1万t/a氯丁橡胶生产厂乙炔二聚合成乙烯基乙炔的外循环鼓泡式反应器和直筒标准型鼓泡式反应器进行了放大设计。结果表明,当反应器原料进口压力相同时,外循环型鼓泡式
采用氯磺化聚乙烯作主体骨架材料,并用一定量的乙丙橡胶,用过氧化物作硫化剂,HVA-2和TMPT作助硫化剂,氢氧化铝作阻燃剂,硬脂酸锌作表面处理剂,用硬脂酸锌进行表面处理的煅烧陶土以及LEE白滑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