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通过启发式教学提升幼儿学习能力探讨

来源 :大东方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zwya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当前,对于如何提升幼儿学习能力方面的研究已越来越受到关注,启发式教学在幼儿阶段教学的运用已越来越频繁。那么,作为幼儿园老师来讲,应该如何通过启发式教学提升幼儿学习能力呢?带着这一想法,笔者通过查阅相关资料,并结合自身从事幼儿教学实际经验出发,探索如何通过启发式教学提升幼儿学习能力的策略。
  关键词:启发式教学;幼儿;学习能力
  前言
  受幼儿智力发育水平以及生理心理发展规律影响,幼儿的学习过程更多呈现为无目标的各种游戏活动。这就需要幼儿教师运用启发式教学,积极引导幼儿,通过活动培养他们动手动脑的学习习惯,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进而培养他们的综合素质。
  一、启发式教学在幼儿教育中的运用原则
  首先,要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调动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动性。幼儿的学习主要是建立在浓厚兴趣之上的自觉自愿,因此不能对他们进行灌输式教育。启发式教学最大的特点就是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自主学习,这正符合幼儿的心理发展规律。
  其次,启发式教学重在培养幼儿独立思考的能力。素质教育的最主要目标是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培养他們利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幼儿教学中应用启发式教育,要从小培养幼儿独立思考的能力,培养他们创新意识和个性化差异下的独特思维方式,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
  再次,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启发式教学的精髓就是引导,具体来说就是通过教师对幼儿的引导,培养他们积极动手解决问题的能力,鼓励他们勤于实践勇于创新,从小培养他们动手动脑的学习习惯。
  二、启发式教学在幼儿教育中的运用策略
  (一)贴近幼儿生活,适应幼儿心理规律
  我们所说的学前幼儿就是三至六岁年龄段的儿童,这一年龄段的幼儿生理和心理发育还处于初始阶段,发展水平还不高。他们活泼好动,爱玩爱闹,喜欢音乐、舞蹈,特别喜欢情节紧张而又夸张的童话故事,也喜欢生动有趣的卡通形象。因此,教师在启发式教学的过程中,要注重符合他们的年龄特点,适应他们的生理心理发展规律,创设贴近他们生活的活动情境,激发幼儿兴趣,吸引幼儿注意力,培养、提高其各方面素质。
  例如,在科学活动“认识神奇的鸡蛋”时,教师没有必要向幼儿讲解鸡蛋的构造,只需要通过有趣的活动让幼儿在玩耍的过程中认识到:鸡蛋在石头上一磕就破,而放在手里怎么握都不会破。教师采用击鼓传花的游戏形式,鸡蛋传到谁的手里谁就用力握一下,看谁能够握破。游戏的最后,鸡蛋仍然是完整的,老师再选一个小朋友让他把鸡蛋在砖头上磕破。通过这些游戏,在幼儿的心里埋下探索与研究的种子。
  (二)参与幼儿游戏,扮演无知形象
  在幼儿的学习过程中,他们更希望老师是他们身边的一个和他们别无二致的小朋友,而且和他们一样懵懂无知,他们不喜欢先知先觉、无所不能,比他们强的小朋友。因此,在教学游戏中教师要尽量扮演一个无知的天真可爱的小朋友,这样才有利于运用启发式教学方法引导幼儿去思考、实践、学习。
  例如,在“风娃娃 ”活动的探索环节中,教师要带领着幼儿们一边游戏一边读童话,而且教师要扮演活泼可爱的风娃娃,他吹吹这里吹吹那里,吹掉了小明的书,吹跑了小华的蝴蝶结。这个时候,教师就要停下游戏向幼儿提出问题:想一想风娃娃还为我们带来什么麻烦?他有没有为我们做过好事呢?这样就启发了幼儿的思维,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兴趣。幼儿就会大胆发言,说出许多风娃娃做的坏事,同时也会想到更多风娃娃做的好事,从而拓展了幼儿的思维,培养了他们认识事物的能力。
  (三)创设生活情境,思考生活现象
  在幼儿教学实践中,教师引导幼儿游戏、活动都要有教学目的,要体现出教学价值,要有积极意义,不能仅仅为了调动幼儿的兴趣而一味地打打闹闹。教师要积极为幼儿创设贴近他们生活的活动情境,通过一些身边的现象引导幼儿去思考、去动手、去实践,培养幼儿一边动手一边动脑的学习习惯,培养他们积极实践努力创新的精神。
  例如,在“片片树叶故事多 ”的语言学习环节,课前教师要布置家长多带幼儿去公园,观察各种树叶的形状,收集各种不同种类的树叶,模仿画出各种树叶,做树叶手工。教师在课堂上一边展示幼儿的手工作业,一边引导幼儿朗读诗歌《落叶》,并且要求每一个幼儿结合自己的树叶作品讲一句话或一个小故事。幼儿通过树叶联想到自己的生活细节,一定会有许多话要说。这样培养了学生的发散思维和想象力,为学生的想象插上了翅膀。
  (四)幼儿动手操作,获取生活常识
  因为幼儿年纪尚小,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考虑到幼儿的学习方式和特点,让幼儿直接感知、实际操作、亲身体验来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如,在“小小运水工”科学活动中,教师可让幼儿尝试用不同的工具运水,杯子、碗、玩具筛等。当幼儿尝试完后,教师可适当提问:为什么玩具筛运不了水呢?怎样才能让玩具筛运水呢?教师通过提问的方式去启发幼儿尝试和探索。教师提问时一定要注意方式,可直接问,也可以间接问,层层推进地问等。有的幼儿会在筛子下面垫个东西,但是发现水还是会慢慢流出来,幼儿又尝试把袋子套在筛子外面,发现水流到了袋子里,于是有些幼儿把袋子套在了玩具筛里面,这次终于可以运水了。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引导幼儿在动手操作中思考问题,鼓励和肯定幼儿的各种尝试,启发了幼儿的思维能力。
  三、结语
  启发式教学的关键在引与导,也就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为幼儿创设能够引起争论的问题,能够激发幼儿发散思维的生活情境和激发幼儿自主学习能动性、创新意识、创造能力的活动,通过这些活动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参考文献
  [1]黄翠珍,在看图讲述中培养幼儿的发散性思维[J].学周刊,2018-12-17
  [2]蔡怡惠,幼儿园语言活动游戏化的思考[J].学周刊,2018-12-17
  [3]赵慧霞,浅谈幼儿园开展多米诺游戏对幼儿发展的意义[J].学周刊,2018-12-11
  [4]王金秀,幼儿园美术活动游戏化的思考[J].学周刊,2018-12-11
  (作者单位:宁海县实验(闻裕顺)幼儿园)
其他文献
摘 要:色彩有一种神奇的力量,合理的使用可以给空间增添很多活力和生命力,而北欧风格软装设计中的色彩更完美的印证了这一句话,北欧风格软装设计中明快的色彩,带给人一种静谧、祥和的氛围,温和又不失自然。正是因为这样才有越来越多的人喜欢北欧风格的软装设计。  关键词:北欧风格;软装设计;色彩应用  在现在的室内装修行业,北欧风格的室内设计是受大众追捧的装修风格,简洁的设计,明快的色彩,舒适的家居氛围,木色
期刊
[教学目标]  1.交流《朝花夕拾》的相关故事和人物。  2.结合具体文段分析“阿长”的“母爱”和“藤野先生”的“父爱”般的温暖。  3.体悟《朝花夕拾》的写作目的:在精神家园里取暖。  [教学过程]  一、阅读反馈  师:一首歌中唱道:那片笑声让我想起我的那些花儿,在我生命每个角落静静为我开着。今天我们一起走进鲁迅生命中的那些花儿,聊一聊《朝花夕拾》。  读完《朝花夕拾》,你从书中读出了……  
期刊
摘 要:从古至今人就是群居动物,不是孤立的个体,他是家庭的一员、社会的一员、甚至可以说是人类文明的一员,家庭是社会文明的基本单位,中国人的伦理观念以家庭为基础建立,这也是中国人家庭观念较重的原因之一。但随着人类进步,一些激进的年轻人提出 “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认为“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是封建社会毒瘤、对“门当户对”的爱情更是嗤之以鼻,但是抛开现实的理想化的爱情真的存在吗?  关键词:门当户
期刊
摘 要:中国几千年的历史文化孕育出了大量的民间美术作品,其中蕴含着美学价值和文化价值。中国当代油画立足于传统文化,借鉴和运用民间美术的艺术特色,探寻创作的灵感。本文将结合中国油画艺术的发展历史,分析民间美术对中国油画的重要性,浅谈中国当代油画创作对民间美术的借鉴与运用。  关键词:中国当代油画;民间美术;借鉴;运用  民间美术作品源于生产、生活实践,是广大人民群众创作的一种重要体现。中国当代油画创
期刊
爱情是传统文化中亘古不变的话题,文学作品中的女人是爱情的主角,他们追求婚姻自由与爱情平等。中国戏剧大师曹禺的成名作《雷雨》中的蘩漪与俄国文学巨匠列夫·托尔斯泰《安娜·卡列尼娜》中的安娜,她们都是美丽端庄、高贵典雅、自然真诚的上流社会的妇人,都有着看起来令人羡慕的家庭生活。然而在作品中我们清晰地看到她们为爱留下的足迹,是那样的令人为之扼腕、叹息……安娜与蘩漪都是传统文化作品中可歌可泣的悲剧人物,坎坷
期刊
摘 要:在20世纪50年代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率先提出的关于对艺术教育的具体措施和要求,笔者结合在美国为期半年的音乐教育课堂引发对中国中学音乐教育的思考:1、课堂上师生关系在教学机制上的重要性;2、提高以学生为主体的主动性在寓教于乐上的重要性;3、大力提高音乐教师专业素养在教学结构上的重要性;4、提倡多种乐器参与教学活动,提高教学效率,增加学科趣味性;提高对音乐学科的重视,强调在教育结构上的平等性。
期刊
摘 要:熟悉各种材料的结构和功能,进而掌握绘画的各种技巧,只有充分掌握了必要的绘画材料与技法,才能奠定个人作品风格,才能保证其作品的永久魅力以及艺术价值。作品风格的形成是与绘画材料和技法的创新进步密不可分的。  关键词:材料;技巧;作品风格;忻东旺  从乔托、波提切利、提香、达·芬奇、伦勃朗、鲁本斯到安格尔,我们不难发现,大师作品中显露出那种珍珠绸缎般的质地,富于柔润、典雅、高贵的神秘气质,其特有
期刊
摘 要:风景油画是一种油画的艺术形式,随着近百年的发展,逐渐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绘画风格。本文介绍了我国风景油画的发展历程,分析了风景油画中意境的作用以及影响绘画中意境构成的因素,并阐述了绘画中意境的表达途径,以期提升我国风景油画的整体质量。  关键词:油画艺术;风景油画;意境美  在中国的绘画发展史中风景画作为一种十分重要的绘画形式,占据了一类单独的艺术形式。我国的风景油画发展较晚,更加重视绘画
期刊
摘 要:书法鉴赏教育是书法教学中的重要内容,对丰富学生书法艺术知识、提升学生书法艺术素养、激发学生书法艺术兴趣具有促进意义。素质教育推广的今天,书法鉴赏教育在各大院校中备受歡迎。然而,在书法鉴赏教育开展过程中去存在一定的问题,导致书法鉴赏教育质量不高。对此,本文着重分析书法鉴赏教育在书法教学中的应用现状,提出书法鉴赏教育在书法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关键词:书法鉴赏教育;书法教学;艺术  引言  书
期刊
摘 要:中国绘画在中西文化碰撞中的发展这一话题在20世纪时引发了很多学者的讨论,当时的学者对这一问题主要持两种态度,其一是国画改良和中西融合派,主要主张用西方的写实主义或现代主义来改造中国画;其二为弘扬国光或坚守传统派,主张传统中进行自我变革,在继承中进行创新。到21世纪,这两种态度对中国绘画的发展依然具有很大的影响力。  关键词:中国绘画;中西文化;自我发展  一、外师造化,中得心源  中国绘画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