妥善解决民办教师问题

来源 :基础教育参考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juhui1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随着我国适龄儿童和中小学数量的不断减少以及师范院校毕业生人数的不断增加,民办教师作为我国特定历史时期的特殊群体,将逐步退出历史舞台。文章主要介绍了我国民办教师的现状、存在的问题以及解决这些问题的对策。
  [关键词] 民办教师;现状;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 G45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1128(2008)04-0047-05
  
  一、民办教师现状综述
  
  民办教师产生于20世纪50年代。当时国家无力支撑庞大的教育支出,加之农村人口占绝大多数,许多乡村中小学便采用半公办半民办的制度,即政府派出部分骨干教师,不足部分的教师由乡村自行解决。这不足部分的教师一般从回乡知识青年中挑选,其工资也由乡村负担,或按月、学期、年度领取现金,或与农民一样记工分分口粮。
  民办教师一般承担着与公办教师相同的教学任务,而且大都比公办教师更吃苦耐劳、更钻研进取,因为不这样就会被其他人取代,然而,他们的收入一般只有公办教师的1/4或者更少。为养家糊口,民办教师在教书之余还要种地,他们对教育工作的热爱和执著令人感动,面对常人难以忍耐的贫困与孤独,他们几十年如一日,兢兢业业地履行着教书育人的职责。当外国人对中国“两基”攻坚战所取得的成就表示惊讶甚至怀疑时,他们没有想到,中国有一个叫做民办教师的优秀群体!
  随着我国适龄儿童和中小学数量的不断减少以及师范院校毕业生人数的不断增加,民办教师作为我国特定历史时期的特殊群体,也将逐步退出历史舞台。然而,他们为中国农村教育所作出的巨大贡献,必将被人们永远铭记,他们的业绩将在中国教育史上留下重重一笔。
  党中央、国务院对解决民办教师问题给予了充分关注,并采取了一系列重大措施。1992年8月,原国家教委、国家计委、人事部、财政部联合下发了《关于进一步改善和加强民办教师工作若干问题的意见》,明确提出了解决民办教师问题的五字方针,即“关、转、招、辞、退”。1997年9月,国务院办公厅发出《关于解决民办教师问题的通知》,提出要在加强管理、提高素质、改善待遇的同时,全面贯彻实施“关、转、招、辞、退”五字方针,逐年减少民办教师数量,争取实现“到20世纪末基本解决民办教师问题”的目标,并将其作为加强农村学校教师队伍建设、推进农村教育发展和保“两基”、促“两全”的重大举措。近年来,各级地方政府根据国务院文件精神,在经费及编制等方面做出了积极努力,使一部分民办教师实现了“转正”夙愿,另有一部分民办教师退出教师队伍并得到了一定的经济补贴。截止到2006年底,我国还有44.8万名民办教师。
  
  二、存在的问题
  
  民办教师问题不仅涉及范围广,而且数量大。各地在解决这一问题过程中,由于经济条件、社会环境以及指导思想不同,解决的方式和取得的效果也不尽相同,目前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目前判断一名民办教师合格与否的标准及方法过于片面和单一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解决民办教师问题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中明确提出:落实民办教师政策要坚持考核、考试相结合。考核要以思想品德、工作能力、教学水平和对农村教育事业的贡献为主;考试要以相关学科为主。要根据当地和民办教师的实际情况,对长期从事民办教师工作,在边远地区、贫困地区任教多年,担任学校教学领导工作,以及教学成绩突出的民办教师制定一定的免试政策。各地在落实这一政策过程中,大都程度不同地出现了偏差,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偏重学科知识考试而忽视能力评价
  仅凭一次考试成绩来判断一名民办教师合格与否,进而决定其去留,忽视被考核者的教学水平、师德修养以及经过长期实践磨练而积累的宝贵经验,这显然太过片面和单一。另外,和刚刚走出校门的大学生用同一张试卷、同一个标准进行考试,这对于长期忙于教学、根本无暇准备考试的民办教师来讲,本身就不公平。
  (2)考试内容繁琐而怪异
  一些地方为了从应考者中区分优劣,不惜在考试内容上别出心裁,让应考者一头雾水。笔者曾经在某地民办教师转正考试中看到这样的试题:出题者从指定教材中随意挑出一句话,再随意将其中几个字删去并且以横线代替,一道填空题就这样诞生了。除非应考者能将指定教材一字不差地背下来并能随时记起每句话在教材中的位置,否则,即便是专业教育理论工作者也无从知道答案。我们不禁要问:这种考试的目的、意义究竟何在?今天,许多人的记忆里还留存着当年民办教师们为转正而置全家老小的生活于不顾、拼命工作和学习的情形,以及他们在经历一次次考试后的失望与迷茫。一张用以考核教师称职与否的试卷,本应具有极强的科学性、严谨性和涵盖性,什么人才有资格命题?所命试题要经过什么样的审核与评估程序才能使用?这些问题值得认真对待。
  (3)免试政策随心所欲,而且明显有失公允
  在许多地方都曾经有过这样的规定:某年某月以前参加工作的民办教师可以全部转正。我们姑且不论这种规定的背后是否牵扯到决策者的裙带利益,单就规定本身而言就带有明显的主观臆断的色彩,难道在此期限之前参加工作者就一定是合格教师,而在此期限之后的就一定不合格?确定这些转正条件的依据究竟是什么?这种规定貌似公正,实则毫无道理,其背后折射出的不仅有论资排辈的腐朽意识,还有消极敷衍的成份。
  
  2.国家对民办教师的优惠政策并未真正落到实处,有的地方甚至变相加重了民办教师的生活负担
  《通知》规定,要有计划地将合格民办教师转为公办教师,从1997年开始,国家每年安排20万人左右专项指标,与此同时,进一步扩大师范学校定向招收民办教师的数量,全国中等师范学校每年定向招收民办教师的数量要达到中师招生总数的20%以上,有条件的地区要争取达到30%以上。据不完全统计,从上个世纪70年代到现在,国家下达的“民转公”指标已经超过120万个,这还不包括地方政府调剂的配套指标。不难看出,国家解决民办教师问题的决心是大的,政策也是到位的,但各地在执行过程中却出现了种种不和谐现象。
  (1)有些地方采用“一刀切”方式清退民办教师
  一些地方为了如期完成上级下达的任务,不顾当地实际情况,短时间内对民办教师进行了一刀切式的清退,使一批真正优秀的民办教师不得不离开教师岗位而另谋生计。同时也使农村学校师资更加奇缺,有的学校因为教师不足而使每班学生达到100人左右,有的学校开学一周却不见教师的踪影。由于这些地方一般地处偏远而且比较贫困,公办教师或师范院校毕业生大都不愿意去,为解燃眉之急,当地政府只好重新聘用已经被辞退的民办教师,只不过其名分由“民办教师”变成了“代课教师”(这种现象自1985年开始)。民办教师和代课教师的本质区别在于:如果说民办教师是合同工,那么代课教师就是临时工,其地位和待遇连民办教师都不如。另一方面,国家安排的“民转公”指标并未都真正用于民办教师转正,其原因有两个方面:其一,按个别地方官员直言不讳的说法,这是为了给县乡两级党政机构改革“腾位子”;其二,一名公办教师的工资一般相当于4~6名代课教师的工资,面对教育经费的不足,一些地方为了达到“减人增效”的目的,宁愿聘用代课教师而不愿聘用公办教师。
  (2)民办教师转正或被中师录取代价高
  即使是那些有幸被转正或被中师录取的民办教师,也往往感受到了许多无奈,如某贫困县当年的人均年收入只有600元,“转公”的民办教师却必须交纳1万元左右的所谓“上岗培训费”;某地考上中师的民办教师,接到的是这样一张录取通知书:“入学时须交纳培养费4600元,公寓用品费300元,住宿费1000元,学习用品费400元……共计6420元。”更为荒唐的,是有的地方规定,工作和生活在农村的民办教师,“转公”时要交纳数千元的国家早已明令取消的“城市增容费”!
  (3)被清退民办教师补贴低
  《通知》规定,对辞退人员,地方政府要根据教龄等情况给予一次性的生活补贴,现实情况是,许多地方对被清退民办教师的补贴标准低到令人难以接受的程度,一般是按照教龄每年补贴100~200元不等,而且如此之低的补贴也未必能及时、完全地落实到位。
  
  三、出路与对策
  
  妥善解决民办教师问题,是一件具有高度原则性的大事,这件事不仅决定着民办教师的前途命运,而且决定着农村地区千百万青少年的前途命运,决定着广大农村地区的人才培养和社会进步,必须以高度负责、严肃认真的态度,本着尊重历史、立足现状、面向未来的原则,认真调研,科学决策,多管齐下,区别对待,努力化解当前面对的各种难题。
  
  1.正确判断一名教师称职与否,是解决民办教师问题的前提
  (1)正确看待民办教师转正考试
  各地举行的关于民办教师转正或去留的考试,应着重考察教师是否熟练掌握所教学段及学科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难度应当拔高但不必太高),对教育教学基本问题的观点和态度,对自身专业发展的认识与期待。考试试题的命制要做到科学、严谨,其内容要有较强的典型性和涵盖性,试卷需要经过充分论证,要具有足够的信度和效度。
  (2)组织专家评审组进行评审
  考试成绩是衡量教师专业素质的标准之一,但它不能代表教师素质的全部。除考试外,还要听取当地学生、家长、村干部以及百姓的评价意见;要认真考证教师的学历和专业背景、所发表过的教育科研论文、获得过的奖励和荣誉称号、担任教师的年限和教学经历等等。更重要的是,要有由专家及优秀教师组成的评审组,当场观摩被考察教师的示范课(在一定范围内随机决定授课班级和授课内容),听取被考察教师对所授课的自我反思、自我评价以及当场就专家提问所作的答辩。将以上所有考察项目分别进行量化,连同考试分数一起按照合理的权重计算总分,以此评价一名民办教师称职与否,进而决定其去留。
  需要指出的是,由专家观摩每个被考察教师的示范课并就相关问题进行答辩,这是一项工作量巨大且繁琐的工作,需要投入大量人力和时间,稍有不慎就会演变为走过场或不正当竞争。问题的关键是,能否建立一套严格有效的规章制度及配套措施,最大程度地避免形式主义和不正之风,保证所有工作环节的公开、公正和透明,保障所有民办教师应有的参与权和知情权。只要各地政府充分重视而且措施得力,这项工作完全可以经济、有效地开展起来。我们既不能将复杂问题简单化,也不能将简单问题复杂化。根据目前实际情况,应选择几个地方先行试点,取得成功经验后再全面推广;可利用寒、暑假时间,各地同时集中开展考核;各地专家评审组可比照全国高等院校统一招生考试中异地监考的办法开展工作,即以县为单位按统一规格和标准组建专家评审组,所组建的专家组实行异地对调;各地教育行政部门以及县、乡政府要为本地考核工作的开展提供充分的组织保障;要有严格、规范的考核办法、考核标准和考核流程,以制度的科学、有效及程序的规范、严谨来保障考核工作的正常开展;建立有效的监督和制约机制,考核工作要接受纪检部门、新闻媒体的全程监督,要保证所有环节的公开、公正和透明,要有对考核评价工作的再考核和再评价,以堵塞各种漏洞,排除一些权力组织及个人的非正常干预。
  
  2.妥善安置被辞退民办教师
  对于因确实不称职而被辞退的民办教师,各地政府应设法进行重新安置,无法安置的要一次性发给经济补贴,补贴的额度应充分考虑到当地城市居民平均年收入和民办教师的工作年限,要让被辞退教师在今后一段时间内的基本生存得到保障。补贴款项必须及时、如数发放到被辞退教师手中,防止在任何环节上被克扣或挪用。对于财政拮据、发放补贴有困难的地方,应采取国家负担一部分、地方负担一部分、社会捐赠一部分的办法予以解决。
  
  3.保障民办教师的福利待遇
  严格贯彻和落实《通知》中关于建立民办教师保险福利基金,改进民办教师离岗退养办法,使年老病残民办教师的生活得到保障,有条件的地区,对离岗退养的民办教师可参照公办教师退休的有关规定执行,采取有效措施落实《教师法》中民办教师与公办教师同工同酬的规定,对目前在岗的民办教师,应在提高其工资待遇的同时,尽快为他们建立医疗和养老保险,解除他们的后顾之忧。要在全社会进一步营造尊师重教的良好氛围,通过广开捐赠渠道、发行教育彩票、设立专项教育基金等办法,多方解决教育经费不足、教师工资偏低的问题。
  
  4.妥善解决前一段清退工作中的失误和遗留问题
  任何为了完成上级下达的任务而不分青红皂白地对民办教师实行一刀切式的清退,或以主观臆断、孤立片面的所谓“标准”决定其去留并置其起码生存于不顾的做法,不仅明显违背了党中央、国务院关于解决民办教师问题的精神实质,而且严重伤害了民办教师的感情,伤害了社会的良知、公平与正义。近年来,类似事例经新闻媒体报道后,已经引起社会的强烈不满。遗憾的是,面对各方批评意见,个别地方政府分管领导刚愎自用,甚至恼羞成怒,拒不承认和改正错误,或担心承认错误会引起新的波动。其实,是非曲直自有其客观的衡量标准,公众心里都有一杆秤,承认失误并不意味着会引起不稳定,表面的沉寂并不代表实质上的和谐。虚心接受舆论监督并积极改正失误,恰恰是坦诚、负责和自信的表现,也是赢得社会和公众理解与支持的关键。即使不能做到“闻过则喜”,至少不应强词夺理。要相信,民办教师是最具理性、最能顾全大局的群体,只要实事求是,坦诚相待,他们会充分体谅国家的困难;只要能给他们以应有的回报,即使这种回报微乎其微,他们也会感动不已。
  当前需要做的事情是,给所有民办教师(包括已被清退的民办教师)以公平的竞聘机会,通过科学、公正的考核,让真正优秀的民办教师留在教师岗位并得到应有的地位和尊重,如果是这样,相信他们会更加珍惜来之不易的机会,进一步焕发出蓬勃的热情,把全部心血奉献给学生、奉献给社会;对确实不符合要求而被辞退的民办教师,应制定相对合理的补偿标准并尽快给予落实,让被清退的教师感觉到党和政府没有忘记他们,社会并没有抛弃他们。
  
  四、美好祝愿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
  在曾经漫长而艰苦的岁月里,数以百万计的民办教师不仅自己保持着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而且竭尽全力培养着农村下一代。因为有了他们,我国的“两基”才得以如期实现,国民总体素质才得以明显提高,我们的现代化建设才会取得如此大的成绩。他们没有完全享受过教师的待遇,却担负起了中华民族最神圣也是最艰巨的农村教育重担。他们无愧是农村教育的脊梁,是新时期最可爱的人。在民办教师即将退出历史舞台的时候,我们应该以感恩之心,给他们多一些温暖,少一些冷漠;多一分责任,少一分推诿。
  妥善解决民办教师问题,不仅能在很大程度上缓解目前农村中小学优秀师资严重不足的危机,促进农村基础教育平稳发展及全国教育的均衡发展,而且能为今后教师职业资格准入及教师队伍优化改革提供可资借鉴的思想和经验,可谓关系重大,意义深远。
  
  参考文献
  [1] 储召生.中国民办教师备忘录.中国教育网.
  [2] 林荣芝.民办教师.南方日报.
  作者单位 北京师范大学
  (责任编辑 王永丽)
其他文献
德育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是由学校、社会、家庭及各部分所包含的许多要素组成的。为了更好地完成学校教育工作,必须对德育管理进行整体优化的研究,构建教育管理整体化系统,形成教育工作的良性循环。学校教育是这个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学校教育应通过与各个要素的相互配合,同步进行,形成合力,才能取得  最佳的德育效果。    一、德育常规的建立    1.确定目标。 每学期开学前,德育处都要依据《德育大
自从布什政府2002年颁布实施《不让一个孩子落伍法》以来,美国中小学生阅读与数学测验成绩取得了一定的进步。该法的核心原则是:坚持高标准;实施年度测验;学校要对测验结果负责;争
【正】千年礼乐归东鲁,万古衣冠拜素王。走在曲阜这座东方圣城,古老的城门、恢弘的庙堂、幽深的古巷,甚至每一片残砖断瓦,无不是文明碎片的累积。两千多年前,正是孔子及他的
重症肌无力是一种依赖T细胞的乙酰胆碱受体抗体介的自身免疫性疾病,严重威胁患者的健康,而且也给患者的理产生严重的影响。加强围术期护理是保证手术安全,提高效和降低病死率的
目的探讨脑卒中病程中血清钾、血清钠的改变及其与卒中类型、病情轻重以及预后的关系.方法使用Bekman系统E4ATM钠/钾/氯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脑卒中患者入院次日晨空腹血清
静脉输液是临床最常用的治疗方法之一,特别在危重病人的抢救治疗过程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临床上,头皮静脉穿刺一针见血很难达到100%,特别是婴幼儿及长期住院的患儿,输液往往成
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以为己利他的理论视角对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的行为逻辑进行研究,探究场景中体育“非遗”传承人是如何行动的,揭示体育“非遗”传承人为己利他的行
摘 要:武术与其他的竞技类的体育项目相比,最大的特点是具有极大的观赏性和艺术性价值。从武术正式纳入世界级比赛以来,武术的编排便是呈现百花齐放之态,并且这种趋势在近些年比赛规则的不断变化中变得更加明显。在我国武术中加入独有的民族特色文化是十分必要的,这不仅是武术比赛的需求,也是宣扬中华五千年民族文化的极佳途径。风格各异的民族文化被加入武术后,丰富了武术的内涵,使武术更加大放异彩。  关键词:武术 动
【正】近年来,山东省平阴县第一中学牢固树立"抓精神文明,促全面提升"的指导思想,以"走内涵发展之路、创区域品牌学校、办让人民满意的学校"为目标,通过大力加强文化建设促文
图像学作为20世纪西方最具影响力的艺术研究方法之一,对我国的艺术研究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湖南滩头木板年画是一种极具湘楚地区文化特色的民间艺术,其独特的色彩形式和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