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像分析法在水泥早期抗裂性研究中的应用

来源 :建筑科技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mwygah0211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介绍了图像分析法研究水泥早期开裂的原理与可行性,并通过该方法研究了活性矿物对水泥早期抗裂性的影响.结果 表明:图像分析测试方法能够实时监测裂缝发展、定量计算裂缝宽度等参数,精确度高、适用性好;在30℃、相对湿度60%的养护条件下,水胶比0.40,试样尺寸200 mm×200 mm×20 mm时,净浆试样开裂明显;水泥中掺加粉煤灰能抑制浆体开裂,而硅灰会促进浆体开裂,裂缝发展速率存在拐点,早期开裂主要为塑性收缩开裂.
其他文献
以青岛某区的片区开发为例,通过分析行业发展现状及趋势、区域发展背景、项目发展条件等维度,为项目确定以海洋一产为基石,构建海洋一、二、三产融合发展的思路,通过建立产业筛选模型,确定产业发展体系,从而建设一个绿色高效、弹性有机的现代化海洋产业示范区和海洋三产融合发展示范带.
根据污水混凝土构筑物快速修复施工要求和高耐久性要求,研究制备一种高耐腐蚀材料.通过采用快硬硫铝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无水石膏以合适的比例混合,并且为了提高材料的耐久性能,掺加粉煤灰、硅灰以及不同比例的聚合物胶粉来制备.研究结果表明:掺加4%的聚合物胶粉a和0.2%聚合物胶粉b对水泥修补砂浆进行改性,可提高修补砂浆抗侵蚀能力和拉伸粘结强度,制备得到抗蚀系数达到1.2、拉伸粘结强度达到1.7 MPa的高耐腐蚀型修补砂浆,经酸腐蚀浸泡试验验证,高耐腐蚀型砂浆具有较高的耐弱酸腐蚀作用,在强酸条件下对内部混凝土
近年来在国家政策的支持下,装配式建筑持续快速发展,探索装配式建筑的智能建造具重要的科学意义和实用价值.简要介绍我国装配式建筑发展概况和智能建造含义,对智能建造关键技术进行了分析,结合项目实例重点对装配式建筑和智能建造进行了讨论,并进一步探讨了装配式建筑智能建造的发展趋势.
无人机倾斜摄影测量、三维激光扫描等新一代数字测绘技术,相较传统测绘技术,在测量精度、效率和安全性等方面均有较大技术优势,已应用于历史建筑外轮廓模型创建.为创建历史建筑整体实景模型,基于无人机倾斜摄影测量和三维激光扫描技术,研究外业数据采集、影像及点云数据融合建模和修模技术在历史建筑精细化实景模型创建中的应用,并结合具体案例介绍实景模型创建的全过程.结果 表明,基于无人机倾斜摄影测量和三维激光扫描技术的历史建筑数字实景模型创建方法,成功建立了历史建筑的精细化整体模型,解决了存在盲区、纹理细节表达粗糙的问题,
普通的预制混凝土构件的颜色单调、深沉,能够表达出来的观感比较呆板,为增强其装饰效果,通常在构件安装后还要做外装饰,如刷涂料、贴瓷砖、干挂石材等.研究利用混凝土的可塑性和材料构成的特点,通过采取适当的措施,使其表面具有装饰性而达到设计所需的效果,将装饰层与构件做成一体化产品,将装饰混凝土用于预制混凝土构件的生产,不需要再做外装饰处理,可以减少工序、节约工期.装饰混凝土制品工艺简洁、装饰效果朴素、艺术感强;装饰效果能够保持长久不变色、不褪色;且安全可靠,不存在外饰层脱落隐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