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体寄生虫学教学改革初探

来源 :中国电力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angguoxun372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为了适应人体寄生虫学的学科发展以及新的医学教学模式,为新时期培养能适应我国发展的创新型医学人才,对人体寄生虫学进行了初步的教学改革探索,主要采取了调整课程结构,多元化的教学方法,多媒体的应用以及实践课的改革,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人体寄生虫学;教学改革;医学
  作者介绍:石晶(1968-),女,河北昌黎人,黑龙江护理高等专科学校,高级讲师;王金花(1963-),女,内蒙古通辽人,黑龙江护理高等专科学校,高级讲师。(黑龙江 哈尔滨 150036)
  中图分类号:G64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1)19-0116-02
  
  人体寄生虫学是医学院校检验专业的重要专业课程,同时又是预防医学和临床医学的主要基础课程之一。但是,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卫生条件的改善以及医疗水平的提高,寄生虫病的感染人数逐渐下降,过去的一些常见寄生虫病已逐渐淡出了人们的视线,再加上该专业课程的教学时数逐渐减少,学生对于人体寄生虫学这门课程越来越不重视,针对这种状况,医学寄生虫学教育工作者应该面对挑战,适应新的医学教学模式,更新教学内容,提高教学质量,进行人体寄生虫学的教学改革,为新时期培养能适应我国发展的创新型医学人才目标而努力。笔者在人体寄生虫学的教学中,为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培养学生综合能力,提高教学效果,进行了初步的教学改革探索。
  一、课程结构的调整
  当前我国人体寄生虫学的课程结构还是20世纪初的教学体系,多年来一直以我国“五大”寄生虫病为课程主题,以寄生虫的形态学、生活史、致病性为主要内容来讲解,已不符合预防工作、临床工作所应具备的寄生虫病知识和实用技能的要求,与新的教学体系发展不相适应。为了适应医学科学发展及医学模式的发展,笔者对于人体寄生虫学的教学结构进行了调整。[1]首先我国的五大寄生虫病,除疟疾、血吸虫病在我国还有较高的感染率,钩虫病在我国的感染率已很低,而丝虫病、黑热病在我国已被基本消灭,针对这种现状,除疟疾、血吸虫仍需要重点详细讲授外,其他三种虫体指导学生自学,上网查阅资料了解我国解放初期的现状即可。另外,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卫生条件的改善,以及人们在饮食上追求时尚,使得我国目前像蛔虫、蛲虫等一些过去感染率高的常见寄生虫的感染率明显下降,而像旋毛虫、肝吸虫、广州管圆线虫等食源性寄生虫感染率明显上升,再加上宠物热的升温,饲养宠物家庭逐渐增多,导致像弓形虫、包生绦虫等人畜共患寄生虫病感染出现抬头,因此增加了目前感染率处于上升趋势的寄生虫的教学时数。同时,由于寄生虫病具有地方性流行的特点,针对黑龙江省的地域情况,对于像姜片虫等在黑龙江省(以下简称“我省”)没有发生过感染的寄生虫,只将其作为了解内容。面对新时期的新情况,应该根据教学时数以及培养对象的不同调整教学大纲。在教学内容方面,力求国际化、现代化和突出重点,及时补充新的研究内容。同时,注重与其他学科的联系,将人体寄生虫学与解剖学、免疫学、病理学、分子生物学和生态学等学科有机地联系起来,融会贯通,完善和丰富教学内容。
  二、采用多元化教学方法
  课堂教学是学生获得知识的主要手段,如何提高课堂质量是每位教师需要深思的问题。为了提高寄生虫学的教学质量,笔者采取了多元化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2]人体寄生虫学传统的讲授方法,就是按照寄生虫的形态、生活史、致病性、诊断、流行与防治原则这样的顺序来讲授,长此以往很难激发起学生学习的兴趣。笔者在教学中采取了启发式、竞赛式、诱导式等多种教学方法,收到很好的教学效果。例如在讲授日本血吸虫时,虽然血吸虫病是我国的五大寄生虫病之一,目前我国的发病率也很高,但是由于我省地处北方,根本没有血吸虫病的感染,学生对血吸虫的了解可以说知之甚少,如何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和能动性就显得尤为重要。为此笔者在电视上录下了《健康之路·走进血吸虫病村》的影像资料,通过这段影片向同学们真实地展现了我国洞庭湖一带村庄血吸虫病的感染情况以及患者的临床表现。观看此片后学生就会主动提出问题,为什么长江流域会有那么多血吸虫病的感染者,而我省没有此寄生虫病的感染?为什么影片中的患者会枯瘦如柴、肚大如鼓呢?为此学生的求知欲就会迅速上升,产生了学习的兴趣,带着问题全身心投入到课堂中,主动探求问题的原因,从而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也锻炼了学生判断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再如讲授绦虫纲这一章节时,由于这一章节的内容具有相通性比较好理解,就以猪肉绦虫为例进行讲授,将该虫的知识点进行整理,然后让学生根据猪肉绦虫的特点自学绦虫纲其他虫种,将学生分成五组进行知识竞赛,知识竞赛分为必答题、抢答题、分值选答题等,让每个同学都参与进来。为了这次教学竞赛,同组同学分工负责,上网查阅了大量的绦虫纲虫体的相关资料,相互梳理总结知识点,组内同学先进行知识点的考核,這种授课方式大大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也培养了学生协调合作的能力。竞赛过程中气氛异常活跃,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教师必须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方法,才能激发起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教学效果。
  三、多媒体教学的应用
  人体寄生虫学是一门十分重视形态学的学科,传统的教学方法使用的教具是大量的挂图、照片,应用起来不仅繁琐、浪费教学时间,而且视觉效果也不够理想,往往教师使用了大量的文字描述寄生虫的形态结构,而学生仍难以理解、记忆,继而容易导致学生失去对本学科的兴趣。随着现代化教学手段的发展,集图、文、声、像为一体的多媒体教学为学生提供了多感官刺激,[3]使抽象概念形象化,使枯燥的内容生动化,微观世界宏观化,这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寄生虫的生活史是一个复杂的动态过程,学生理解起来比较困难。如何使学生掌握生活史,一直以来都是困扰教师的问题,无论教师如何讲授,学生理解起来都感到困难。随着多媒体的应用,可以利用FLASH将生活史制作成动画,使学生看到寄生虫生活史变化的全过程,利于学生理解。例如在讲授蛔虫的生活史时,利用FLASH将蛔虫生活史制作成动画,从蛔虫的受精卵开始,演示蛔虫的生长、发育过程,同学们可以看到蛔虫在人体内是如何游移的,都经过了哪些组织器官,在何处进行的蜕皮,蛔虫在游移的过程中又是如何慢慢长大的,游移的过程会伤及哪些组织器官。通过这个过程的演示,同学们对于蛔虫的生活史一目了然,有一种茅塞顿开的感觉。在教学中还充分利用多媒体播放电视录像、电影等,在直观、形象地表达科学内容的同时,做到生动活泼、引人入胜。寄生虫的致病性是整个教学中的难点,尤其一些重要虫种的致病机理又较难理解。如在讲授丝虫一节的理论课时,教师讲解丝虫引起的主要疾病是象皮肿,象皮肿的临床症状表现是皮肤变粗变厚,皮皱加深,并可有棘刺和疣状突起,外观类似于大象的皮肤。无论教师如何描述学生都感到很模糊,难以想象。笔者通过播放《丝虫》教学片,让学生们看到真正的象皮肿患者是什么样的,看到后学生们一片惊呼,对象皮肿的症状表现一目了然,可以说是终身难忘。多媒体教学把书本上枯燥、生硬的文字变成栩栩如生的画面,使学生加强理解,便于记忆。多媒体的应用使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更加丰富多彩、形象生动,更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刺激,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同学们在较短的时间内接受较多的知识,有利于提高学习效率。同时,多媒体的应用有利于发挥教师授课技巧,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课堂参与意识,体现了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
  四、实践课的教学改革
  人体寄生虫学实践课教学是教学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实践教学是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意识,促使学生形成科学世界观的主要手段。为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具有扎实的实践操作技能和积极的创新思维能力的综合人才,必须对实践课教学进行改革。过去由于客观条件的限制,寄生虫实践课多以看标本玻片为主,理论课上教师讲授了虫体的形态结构,实践课老师将准备好的实验用片发给同学,教师指导学生辨认,这样的教学方法,一是有的学生对理论课的内容已经淡忘,镜下查找较困难,另外经常以这种形式上实践课,抑制了学生的热情,实践课效果很差。基于这种现象,笔者采取了学生观察玻片前,先用多媒体演示本节课要观察的虫体形态结构特征,提问学生说出该虫体虫卵在临床上最具有诊断意义的特征是什么,再指导学生观察标本玻片。对于学过的寄生虫虫卵玻片,笔者会随时发给学生一张混合虫卵的片子,根据老师的要求找出指定虫卵,而且每一节实践课都纳入实践考核成绩中,让学生重视每一节课,而不是考试之前“抱佛脚”。这样就大大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为了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笔者在实践课中要求学生利用已掌握的寄生虫检验方法,对自己的粪便进行一次检查,笔者要求每一位同学都用直接涂片法、饱和盐水漂浮法、离心沉淀法、碘液染色法四种方法进行检验操作,检查出寄生虫病的同学要说明是哪种检验方法查出的,让学生讨论以上四种检验方法的优缺点。另外笔者还进行了蠕形螨的检查,并进行本班同学蠕形螨感染率的调查,这充分调动了学生动手动脑的积极性,锻炼和培养了学生主动获得知识和实际应用的能力。
  在人體寄生虫的教学过程中,笔者从以上四个方面进行了初步的探索改革,也取得了相应的成果。但仍处在探索阶段,教学改革本身是在老师和学生相互配合、相互理解的基础上开展的,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从更多方面着手,加大教学改革进程,使人体寄生虫学教学水平迈向一个新台阶,为培养出更优秀的、具有强竞争力的医学人才而努力奋斗。
  
  参考文献:
  [1]周书林.医学寄生虫学教学改革探讨[J].山西医科大学学报,2010,(9).
  [2]祝晓莹,寄生虫学教学中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J].山西医科大学学报,2010,(2).
  [3]周云,等.多媒体技术在人体寄生虫学教学中的应用[J].山西医科大学学报,2008,(4).
  (责任编辑:麻剑飞)
其他文献
摘要:“电机学”是电气工程专业留学生的一门重要专业基础课,因来自不同国家的留学生所接受的基础教育和所处的成长环境不同,课堂教学与国内学生存在较大差异。为提高教学效果,深入分析留学生的特点,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考核制度等方面进行改进和探讨,对留学生“电机学”课程全英语教学实践进行总结,同时为留学生教育提供一些参考。  关键词:留学生;电机学;全英语教学   作者简介:王旭红(1969-),女,湖南
期刊
摘要:结合当代高校教学改革的总体趋势,针对材料科学工程专业的教改提出了“大材料”(Material)教育背景下开放式(Open)个性化(Individuation)的人才培养模式(简称MOI人才培养模式),简述了该模式的由来、总体思路及培养理念,并探讨了该培养模式的基本举措,通过本模式的运行,旨在为国家培养高素质的材料工程应用复合型专业人才。  关键词:材料科学工程;教学改革;MOI人才培养模式;
期刊
摘要:“信号与系统”是电子信息类专业的核心技术基础课,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对培养电子信息类合格人才有重要意义。针对目前非重点本科院校的教学现状和存在的问题,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几个方面进行了教学改革与实践。实践表明,改进的教学方法和手段能够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信号与系统;傅里叶变换;MATLAB;分层次教学  作者简介:王光艳(1975-),女,河北曲周人,天津商业大学信息
期刊
摘要:运用激励理论、社会认知理论和绩效考核理论提出改进青年教师教学绩效的理论方法。认为设置详细且有挑战性的目标有助于增进青年教师的教学动机,适时的教学绩效考核反馈有助于青年教师改进教学行为;满足青年教师期望的教学奖励可以激励青年教师承诺教学目标;自我效能在教学目标与教学绩效反馈中起到不容忽视的调节作用。  关键词:青年教师;教学绩效;激励;目标设置;自我效能  作者简介:金辉(1981-),女,江
期刊
摘要: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保证了“工作过程结构的完整性”,有利于培养学生职业行动力,但不同的课程所处的层次不一样,职业要求不一样,能力培养的侧重点不同,重点对此进行分析,阐明引导文教学法适合于第二层次课程教学,侧重于方法能力的培养,并以教学实例进行了说明。  关键词:工作问题;能力培养;引导文教学  作者简介:常荣胜(1973-),男,江苏泰兴人,新疆克拉玛依职业技术学院电子电气工程系,讲师。(新疆
期刊
摘要:培养大学生创业能力对提高个人素质、促进社会经济发展有至关重要的作用。目前,大学生参与创业的人数比例逐年增加,然而高校在如何培养大学生创业能力方面尚未成熟。从通过增强创业教育课程、完善实训体系以及培养大学生心理品质等方面来加强高校创业教育、帮助大学生创业方面进行较为详细的阐述。  关键词:高校;培养;创业;实训体系  作者简介:杨博(1983-),男,河北邢台人,华北电力大学电子与通信工程系,
期刊
摘要:介绍了“应用流体力学”课程的基本情况,提出了一种比较理想的教学模式,针对教学过程中反馈的信息分析其原因,从课程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考核方式等优化的角度提出了对教学改革的理解,最后分析指出了课堂教学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关键词:流体力学;教学改革;教学模式   作者简介:苏新兵(1976-),男,陕西礼泉人,空军工程大学工程学院,副教授;胡孟权(1972-),男,浙江嵊州人,空军工程大学
期刊
摘要:“电子技术基础”是电学相关专业的基础课程,在后继相关专业课中起着重要作用,但由于该门课程知识点多,内容抽象较难掌握,部分学生难免产生厌学情绪,为此从改进教学方法、加强教材参考书建设、及时更新教学内容以及加强教学质量监控等方面对“电子技术基础”的教学改革进行了研究和实践。  关键词:电子技术基础;教学手段;教材参考书;教学质量监控  作者简介:鲁明芳(1982-),女,湖北宜昌人,三峡大学科技
期刊
摘要:针对数字电子技术学时少、内容多且电子技术革新快而书本知识陈旧等特点,有必要在理论教学中引入案例教学法。从数字电子技术教学现状分析,通过与传统教学方法的对比,阐述了案例教学的特点,提出两种教学法应优势互补的观点。同时结合理论和教学实践,深入剖析了“案例教学法”在数字电子技术课程教学改革中的应用。在数字电子技术课堂教学中引入案例教学法,符合数字电子技术这门学科的特点,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
期刊
摘要:培养大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是高等教育最根本的任务,然而传统的“传道、授业、解惑”的教学方式不利于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要真正把大学生培养成能够不断提高自我素质,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人才,理想的教学模式之一是研究性学习。现将研究性学习应用于“证券投资学”课程,探讨以培养学生实践能力为目标的“证券投资学”教学模式改革。  关键词:研究性学习;证券投资学;课堂教学;实践教学  作者简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