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健全大学生士兵教育培养机制的调查思考

来源 :教育界·上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tystil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国家和军队相继出台一系列有关大学生士兵的政策规定,有力地推动了兵役制度改革的深入。特别是今年,习主席提出中国梦、强军梦后,召唤着一大批高素质优秀青年特别是大学生携笔从戎。鉴于此,我们对大学生士兵进行了调查。从调查情况看,当前大学生入伍的状况可概括为“三少三多”:一是二本以上少、三本和高职高专多。据统计,来自重点高校和二本以上的不到20%,其他的占80%以上。二是品学兼优的少、素质一般的多。党员、学生会骨干、成绩优秀的不到15%,其他占85%。三是立志献身国防的少、抱着个人目的入伍的多。调查显示,想考学提干的占75%、为减免学费的占30%、为享受优惠政策的占40%。
  一、采取更加灵活务实的教育管理模式,全面提升大学生士兵的军政素质
  伴随改革开放成长起来的新一代大学生士兵,具有值得关注的鲜明特点:一是参军愿望强烈,但功利性思想比较明显。据调查,绝大多数大学生士兵是自愿入伍的,并有在部队实现人生价值的强烈愿望,但部分同志不能正确处理个人发展和军队建设需要的关系,热衷于个人社稷前途和制定成长规划,入伍的目的性、功利性较强。二是价值取向多元,但政治观念不够强。调查发现,半数以上大学生士兵对我党我军的优良传统了解掌握不多,对党的创新理论学习理解不深,对社会上一些不健康的思想缺乏清醒的认识,价值追求多元、多变,宗旨服务意识和牺牲奉献精神明显不足。三是个性特点鲜明,但组织纪律观念较为淡薄。大学生士兵作为改革开放后出生的一代人,有思想、有追求、讲民主,但有的集体主义意识不强,组织纪律观念比较淡薄,有时自我要求不严,个人主义比较明显。四是接受能力较强,但吃苦精神较差。大多数思维比较活跃,接受新事物能力强,都想在部队干一番事业,但缺乏迎难而上、吃苦耐劳的精神和毅力,在面对部队训练任务重、日常管理严、生活条件艰苦、工作标准高等情况时信心不足,容易打退堂鼓。综合分析,其原因主要有三点:一是世界观比较模糊。受市场经济理念的冲击影响,有的人生观、价值观不够端正,个人主义、享乐主义、金钱主义比较突出,考虑和处理问题时,重经济价值和个人得失、轻政治责任和社会义务,重自我价值实现和个人进步、轻国防建设需要和组织要求。二是受社会消极思想影响大。当代大学生处在多元多样化时代,受各种文化思潮和意识形态影响大,接触消极的东西较多,对政治生活关注较少,政治意识比较淡薄。感兴趣较多的是“新概念”“新思潮”“新感受”,认为部队生活单调、老旧、脱离时代。三是优越感比较强。少数人大学生身份意识太强,普通一兵的思想树得不牢,放不下架子,摆不正位置,不愿与其他战士打成一片。
  加强大学生士兵教育管理,必须把握特点规律,突出解决重难点问题,积极引导他们尽快完成从地方大学生向革命军人的转变。
  (一)大力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突出抓好党的创新理论武装
  积极开展党史、军史和改革开放史教育,组织他们系统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增强对党的创新理论的政治认同、理论认同和感情认同,切实打牢高举旗帜、听党指挥的思想根基;突出抓好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培育,深入了解我军的性质宗旨、职能使命和优良传统,帮助他们校正价值追求,自觉把个人理想追求融入部队建设事业;突出抓好法纪条规学习教育,认真组织他们学习宪法、国防法、兵役法和条令条例,强化依法服兵役、当兵尽义务观念和严守纪律、服从命令的意识。
  (二)积极探索工作方法
  针对大学生士兵个性特征,教育管理要因地制宜,对症下药。要正确引导大学生士兵的民主意识,既要畅通发扬民主的渠道,广泛听取大学生士兵对思想教育、组织训练、日常管理等工作的意见建议,又要强化服从意识,引导他们认清严明的纪律是部队战斗力的重要保证这一道理,增强他们遵规守纪的自觉性。利用大学生士兵参与意识强、有一定独立思考能力的优长,积极运用自主式、互动式、启发式的方法,充分发挥他们在教育训练和管理中的主体作用和骨干作用,在自我教育管理中启发自觉、健康成长。
  (三)不断强化普通一兵的思想
  对大学生士兵的教育管理,既要有的放矢,又不能过分强调其特殊性,更不能搞特殊化。在管理上与普通士兵同等对待,不降低标准,不迁就照顾,不独立于其他士兵之外,牢固树立大学生士兵就是普通一兵的观念。在训练上要严格要求,既要发挥大学生士兵的文化优势和专业特长,又要从难从严要求,严格按纲施训,不打折扣,不搞照顾。在表彰奖励上,坚持以能力分高低,以素质定优劣,既大力宣扬大学生士兵典型,又注意调动其他士兵的积极性。还要在部队广泛开展“互帮、互助、互学”活动,引导大学生士兵与其他士兵相互学习、取长补短,共同提高、全面发展。
  二、切实加大培养使用力度,充分发挥大学生士兵的素质优势
  调查中感到,目前在大学生士兵的培养使用上,不同程度的存在以下倾向:一是戴着有色眼镜看待这个群体,不注意发挥他们的特殊作用,看短处多、看长处少,认为他们个人想法多,不服管、不好管,不如其他战士听话,甚至认为是管理上的负担;二是不重视他们的文化优势和专业特长,在定岗定位时,与其他战士同等对待,没有考虑专业对口、用其所长的问题,一定程度上造成人才资源浪费。
  如何发挥好大学生士兵的比较优势,是抓好大学生士兵队伍建设的关键所在,必须着眼部队战斗力建设需要,在提高大学生士兵的培养使用效益上下功夫。
  (一)合理量才使用,确保各尽其才
  要充分发挥大学生士兵专业特长,按照专业对口或相近原则,认真搞好初次分配。综合考虑大学生士兵群体的知识结构、专业特长,按照学用一致的原则,有针对性地分配到相应的专业技术岗位,尤其是要将重点院校毕业、部队紧缺急需专业的大学生士兵(如电子信息、数控技术、机电一体化等),尽可能分配到科技含量高的岗位,力求学用对口,才尽其用。对所学专业与部队岗位需求不够对口的,也要尽可能分配到与其所学专业、个人爱好、发展意向相近或相关联的岗位,以最大限度地发挥其专业和智力效用。   (二)积极搭建平台,充分挖掘潜能
  要注重把一些有专业特长的大学生士兵选拔到军人委员会和共青团这两个群众性组织中担任骨干,让他们在各类组织和文化体育活动中“唱主角”“挑大梁”,激发他们扎根部队的内在动力;引导大学生士兵积极投入到新军事变革中来,吸收他们参加干部骨干教学集训、课题攻关和科目演示,帮助提高其专业素质和组织指挥能力;坚持把重大活动作为培养磨砺大学生士兵的重要平台,注重在野外驻训、海训演习、抢险救灾中给他们交任务、压担子,使他们每参加一次活动、完成一次任务,能受到一次锻炼、得到一次提高。
  (三)注重典型激励,树立鲜明导向
  要大力宣扬大学生士兵先进典型和事迹,教育引导更多大学生士兵爱军习武、爱岗敬业。对德才表现好的,工作成绩突出的,要及时表彰奖励,在选取士官和送学、提干等方面优先考虑。要重视对大学生士兵入团、入党积极分子的考察培养,符合党、团员条件的要及时发展。注重在执行重大任务中不断挖掘培养先进典型,采取身边人讲身边事,用身边事教育身边人方式,不断强化大学生士兵群体自觉学先进、赶先进、当先进的内在动力。
  三、进一步完善激励机制,为大学生士兵成长成才创造有利条件
  随着征召大学生入伍制度化、规模化、常态化发展,大学生士兵将逐渐成为部队军官、士官的重要生长来源。从当前情况看,大学生士兵还存在参军热、留队冷,考学提干热、转改士官冷等现象。据了解,80%的大学生士兵把发展目标定在考学提干上,只有不到20%选择转改士官。出现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除少数是个人因素外,制度机制不够完善、“留住人才”的吸引力不强是重要因素。体现为“三重三轻”:一是重激励入伍,轻激励留队。现行政策在退役后享受优惠政策方面没有按服役期长短区别对待,导致部分同志产生迟走不如早走的想法。二是重前期使用,轻后续发展。一些大学生士兵提干后专业不对口,年龄偏大,发展后劲不足。三是重考学提干,轻转改士官。大学生士兵考学提干的政策规定比较系统规范,但转改士官的相关规定不够完善配套,政策的吸引力不够强。
  通过政策制度调动大学生士兵转改士官、提干的积极性,把更多的优秀大学生士兵保留下来,使其更好地为部队建设服务,是推进大学生士兵制度改革深入发展的关键所在。
  (一)完善大学生士兵提干政策制度,体现“宽选严定”的原则
  目前提干政策的附加条件太多,限制一些优秀人才进入遴选范围,而且附加条件受人为因素影响大,不仅可信度不够高,处理不好还会挫伤其他士兵的积极性。大学生士兵提干应按照“宽选严定”的原则进行,既要重学历又不唯学历,突出综合素质和德才表现,把遴选“门槛”放低,把选拔过程走实;建立提干大学生士兵能力素质联合考察认证机制,规范大学生士兵考察实施办法,把大学生在高校和部队的表现综合评估,并通过指标和程序控制,层层推荐、层层把关,做到公开透明和公正公平,实现优中选优。
  (二)完善在读大学生士兵考学机制,拓宽其成长渠道
  调整在读大学生士兵考学办法,对在读满两年以上、学历层次“二本”以上、服役一年以上的优秀大学生士兵,采取指标控制的办法,参照“2 2”培养模式,不再参加军校招生考试,直接选拔进入军事指挥院校接受两年专业学习,由军校发本科文凭。对学历层次为“一本”的、服役满一年且表现优秀的大学生士兵,经考核考试,也可列入相关高校同届国防生培养计划,带学籍学习,毕业后直接分配到部队工作。
  (三)缩短大学生士兵提干后第一任职年限,增强其发展后劲
  大学生士兵提干,年龄一般比国防生和“合训分流”毕业生干部要大2至3岁,如果没有一定的照顾政策,这类干部将因年龄问题影响在部队发展,这无疑是一种人才资源浪费。对这部分干部,只要素质好,第一任职时间则可缩短,相关政策要有明确规定,使部队在操作上有据可依。
  (四)出台大学生士官优待政策,增强其转改士官的吸引力
  相关优惠政策要体现激励入伍与激励留队相结合。一方面,要增加大学生士官工资待遇,把工资与学历层次挂钩,增加学历津贴,使其工资高于同期非大学生士官。另一方面,要建立有层次、有区别的大学生士兵退伍优惠政策,根据大学生士官的服役年限和德才表现,在退役补贴、就业帮助、自主创业等方面,提供比大学生义务兵退伍更多更好的优惠政策,形成留队时间越长越实惠、现实表现越好越有用的政策导向,让更多的大学生士官愿意留队、安心服役。
其他文献
古诗词教学是高中语文教学的重点,又是教学难点.由于古诗词高度凝练内涵丰富,学生很难理解,容易挫伤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而古诗词是传统文化的精华,具有深刻的思想、优美的意境
越来越多企业投资健康产业rn健康产业涉及医药产品、保健用品、营养食品、医疗器械、休闲健身、健康管理、健康咨询、医疗旅游等多个与人类健康紧密相关的生产和服务领域.在2
期刊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随着世界经济发展的全球化,各国之间的文化交流越来越频繁,西方艺术歌曲开始进入中国市场,由于中西文化之间的风俗、审美等方面的差距,使得西方艺术歌曲只被少数音乐家的所熟识,普
当前高校德育呈现出实效性弱化、地位边缘化等现象,改变当前高校德育现状刻不容缓,要改变现状就要认识到问题的根源并改革创新,从强化师生德育意识、德育课程改革和建设、学
The sea surface salinity(SSS) is a key parameter in monitoring ocean states. Observing SSS can promote the understanding of global water cycle. This paper provi
期刊
“和谐社会”作为一种社会发展的理念,是中国人在一百多年的历史磨难中体悟到的,这个理念的意义对处于转型期的中国社会来说,意义十分重大。我们的生活随着经济的发展,物质文明有
【中图分类号】G623.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2-0252-02  良好的语文课堂气氛能营造一种具有感染力的教育情境,能为教师顺利进行语文教学创造积极的条件,能有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促使他们积极探究知识,获得知识、能力、情感、思维等不断增益,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如何营造一个良好的课堂氛围?只有民主宽松的教学环境,学生才会以愉快的心情钻研问题、启动思维、驰骋
自古以来,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最重要的途径就是“说”,说是沟通的最佳方式.《指南》中指出:“语言是交流和思维的工具.幼儿期是语言发展,特别是口语发展的重要时期.”因此,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