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节油的“节油器”

来源 :商界·城乡致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K0803_hlw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节油器市场前景广阔,代理销售,一年内保证能成为百万甚至千万富翁!”最近,安徽省涡阳县的李先生投诉,因轻信合肥一节油器公司的许诺,被骗10多万元。
  据李先生介绍,2006年1月,他在网上贴了一些有意做代理的信息,合肥一家卖节油器的公司看到他的信息后,立即给他打电话,说节油器市场前景广阔,想邀请他做济南的代理商。“他们说只要按照模式销售,一年内保证能成为百万甚至千万富翁”。
  2006年2月底的时候,李先生来到合肥考察。“他们带我参观了一些汽车美容店,店里的人都说节油器很好,有些车的节油比例能达到近三成,每个月都能卖几十个。”李先生说,随后这家公司又对他进行了一系列的“攻势”,最终他签订了代理协议。在交了14400元的定金后,李先生收到了20只样品。他选了10辆车进行试验,然而,一周过去了,没有一辆车出效果。“我打电话给合肥这家节油器公司,节油器公司说是安装有问题,要求重新进行调试。可是调试完再逐车跟踪一个星期后,依然没显示出任何节油效果”。两个星期都看不出节油效果后,李先生非常着急,而节油器公司又称必须跑完2500公里以后才能完成对积炭的清除,从而体现节油效果。之后,有一辆出租车反映100公里能省“0.2个油”(专业术语),这让李先生看到了希望。2006年3月底的时候,李先生按照协议花了72000元买了800只节油器,成为了山东济南的市级代理商。
  “我总共安装了300多辆车,有的车装2只,有的装6~10只,只有7辆车认为有一点点效果,柴油车中没有一辆反映有效果。”李先生说,由于没有节油效果,到5月份的时候,安装了节油器的车主纷纷要求退货。然而,当李先生找到合肥这家节油器公司时,这家公司却要李先生出示产品没效果的证据。然而,“由于找不到测试部门和测试方法,根本不能证明他们的产品是无效的”。
  李先生告诉记者,上当受骗的远不止他一个人。“全国各地至少有100多人受骗,总的金额估计有1000多万。我不仅当初购买产品的钱没有收回,后来又在场地租金、人员工资、办公费用等方面投入了4万多元,现在是血本无归了。”李先生痛苦地说。
  10月,10多个不同地方的代理商联合来到合肥,向这家节油器公司讨要说法。但他们发现,这家公司的办公室已关门,公司的员工都到另一家节油器公司“就职”去了,且不承认与以前的那家公司有关联。记者多次拨打李先生提供的两家节油器公司的电话,都无法拨通。
  记者随后走访了几家汽车用品市场,发现节油器并不多见。合肥汽配城一汽车配件销售商告诉记者,这种产品主要通过网络销售,“要成为代理商,一次性得进货几百只,能骗一个是一个”。
  随后记者上网搜寻,果然发现有很多节油产品在大张旗鼓地兜售,仅合肥就有十几家公司。这些公司都宣称,节油器是采用国外最先进技术,联合国内最权威的研究机构,结合中国路况现状研制而成。在产品功效方面,都号称节省燃油6%~25%,增强动力8%~20%,还能保护引擎、减少积炭、改善尾气。
  根据网上提供的电话,记者分别致电合肥的几家节油器公司,这些公司都表示正在寻求代理加盟商,但却拒绝记者上门咨询,亦不愿意告知公司地址,极其“神秘”。
  而在此之前,央视《每周质量报告》曾对节油器内幕进行披露。据央视报道,一种声称是“美国原装进口”的SOLAVITE节能器,宣称能节油35.8%。但专家通过实验证实,这种产品不但不能节油,在相同条件下反而会增加汽车的油耗。后经进一步调查发现,这种产品并非由美国进口,而是巴西一家公司70多年前发明的一款节流产品,没有任何节能功能。其进入国内后被包装成“节能器”,冒用权威机构检测报告,并以高出进口价30倍的价格在国内销售。
  节能产品评价的国家权威机构——中标认证中心技术委员会委员岳宗文说,到目前为止,还没看到一份真正有节油效果的检测报告,这方面的理论也不够成熟。
  本刊在此特别提醒广大投资者要谨慎对待这些所谓的节油器。
其他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