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拿结合颈椎牵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60例

来源 :按摩与导引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unjf20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键词 颈椎病,神经根型 推拿治疗
  
  颈椎病是中老年人的常见病、多发病,但是随着人民工作与生活习惯的改变,颈椎病的发病年龄有年轻化趋势。大多数的患者经正规的非手术治疗,可获得临床治愈。近3年来,作者采用推拿结合颈椎牵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60例,疗效较好,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诊断标准所有患者均符合1992年第2届颈椎病专题座谈会上制订的颈椎病诊断标准:①颈痛伴上肢放射痛;②受压神经根皮肤节段分布区感觉减弱,腱反射异常,肌萎缩,肌力减退;③牵拉试验、压头试验阳性;④颈椎x线可见椎体增生,钩椎关节增生明显,椎间隙椎间孔变小;⑤CT可见椎体后赘生物及神经根管变窄。所有患者人选时除符合上述诊断标准外,同时排除伴随有明显的脊髓压迫、颈椎椎体滑脱、明显的椎管狭窄及伴老年骨质疏松及严重心脏病和高血压者。
  1.2 一般资料本组60例神经根型颈椎病病例均为门诊患者,其中男33例,女27例;年龄最小者16岁,最大者65岁;病程最短者3个月,最长者10年。
  
  2 治疗方法
  
  2.1 推拿疗法患者取坐位,医者立其后,先施用滚、按、捏拿等手法放松颈肩背部,重点施术于痉挛的软组织及痛点周围。然后采用按揉手法按揉颈部穴位:主要按揉风池、缺盆、扶突、天柱、肩井、天宗、肩中俞、肩外俞及颈部阿是穴等,点按上述穴位后再用拇、食二指掐入肌间隔中提弹胸锁乳突肌、斜方肌上部及肩胛提肌;最后用颈准提拉旋扳法扳颈椎:患眷仍取坐位,颈稍前屈,术者用一肘部托住其下颏部,手则扶住其枕部,另—手扶住患者肩部,托扶头部的手用力,在将颈项部向上牵引的同时把患者头部作被动向患侧旋转至最大限度后,再作略向上的提拉旋扳法。
  2.2 颈椎牵引 采用枕颌带持续牵引法牵引,患者取坐位,将牵引带下方置于颌部,后方置于后枕部,依据患者x线片变化,患者的体质,症状表现确定牵引角度及牵引的重量和时间。颈椎曲度加深,后缘增生明显,根据症状显著者,采用前(曲)屈位牵引;颈椎曲度变直或反张,后缘增生不明显,症状明显者,采用后仰位牵引;颈椎曲度正常或基本正常,采用中立位牵引。牵引重量初次为3-5kg,以后可根据实际牵引情况进行逐步增加,但最大牵引重量以不超过患者体重的1/6为宜。牵引的时间一般初次20分钟,以后可增加至半小时。每天牵引1次。
  10天为1个疗程,疗程之间休息3天,共治疗1-3个疗程。
  
  3 治疗结果
  
  3.1 疗效标准根据《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中关于颈椎病的疗效标准拟定如下:临床痊愈:主要症状体征(主要症状包括上肢麻木、颈项与肩臂疼痛、颈项活动不利及颈部压痛,主要体征包括椎间孔挤压试验与臂丛神经牵拉试验阳性)消失,能正常工作、生活。显效:主要症状体征基本消失,劳累后反复,但不影響正常的工作、生活。有效:主要症状体征改善,生活部分自理,不能持续工作。无效:主要症状体征无好转。
  3.2 结果本组60例中,按上述疗效标准,达临床痊愈15例,显效22例,有效10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95%。
  
  4 讨论
  
  神经根型颈椎病是颈椎病中最常见的一种类型。多由颈部急慢性软组织损伤颈椎间盘退变,致局部出现渗出、水肿、无菌性炎症,在自我修复、吸收过程中产生粘连、增生等病理变化从而引起椎间隙狭窄,压迫或刺激脊神经根,引起神经根型颈椎病。可见,神经根型颈椎病的病理特点主要是由颈椎钩椎关节增生、关节突骨赘及损伤肿胀的软组织共同形成混合性的突出物,对神经根产生机械压迫和化学刺激的双重伤害,从而引起典型的放射性神经痛。目前,对于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治疗,多采用非手术治疗。
  推拿治疗是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有效方法。推拿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作用机理在于:推拿能松解粘连,拉开变窄的椎间隙,扩大椎间孔,使椎体滑脱复位,恢复颈椎正常的生理曲度,纠正后关节错缝,改变骨赘物和神经、血管的相对位置,缓解对神经根的压迫,解除肌肉和血管的痉挛,改善血液循环,增强局部血液供应,消除炎症水肿,从而缓解临床症状。颈椎牵引是目前国际上一致公认的用于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有效方法。通过适度重量的颈椎牵引,同样可以缓解颈部肌肉的痉挛,松解神经根与周围组织的粘连,增加局部血流,改善和促进局部组织的血液循环,消除水肿,牵引还可以通过扩大椎间隙及椎间孔,以减轻神经根的压迫和刺激,从而有利于局部损伤组织的修复。将二法合而用之,故能产生较好的临床疗效。
其他文献
摘要:且的:探索脊柱骨折脊髓损伤并截瘫的治疗。方法:人为的使实验鼠脊柱骨折脊髓损伤并截瘫后,用自行研制的传统的F.S药物伤处即手术处皮下肌注治疗。
期刊
摘要 宣氏软组织压痛点强刺激推拿法是宣蛰人教授自上世纪六十年代创用软组织松解手术,从治疗腰痛、腰腿痛发展到治疗头、颈、背、肩、臂、腰、骶、臀、腿病的临床实践的不断发展和深入,在发病学、病理学、生理学、诊断学、治疗学、症像学和预防学等七个方面取得了卓越的成效,为压痛点强刺激推拿和密集型压痛点银质针针刺疗法治疗慢性顽固性软组织损害疼痛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和实践依据。压痛点强刺激推拿,针对发病机理“痛则不松
期刊
摘要 目的:观察分期针刺加TDP治疗儿童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的疗效。方法:将249例周围性面神经麻痹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186例),对照组(63例),2个疗程后进行疗效评定。结果:治疗组愈显率(93.01%),总有效率(100%),对照组愈显率(57.14%),总有效率(82.54%),两组比较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分期针刺加TDP疗效优于西药疗法。  关键词 面神经麻痹 针灸治疗
期刊
摘要 目的:观察推拿配合身痛逐瘀汤对急性腰扭伤腰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0例急性腰扭伤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5例,分别采用推拿配合身痛逐瘀汤与单纯推拿疗法进行治疗,两组治疗前及治疗3天及10天后均采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法)对腰痛程度进行评分。结果:两组治疗3天与10天后与治疗前比较,腰痛VAS记分均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3天与10天后观察组腰痛vAs记分
期刊
摘要 本文运用“俞募配穴通腑法”治疗反胃是建立在中医整体观念及脏腑经络的生理、病理基础上。采用辨证论治。因为背为阳,胸腹为阴,五脏募在阴,而俞在阳,俞募配穴法可起到“阴病治阳,阳病治阴”的作用;华佗夹脊提捏法可通调一身气血,使脾气上升,胃气下降,水谷纳运协调,气机升降相阴,阴阳燥湿相济,起到补虚泻实,和胃降逆,从而恢复胃肠功能,达到治愈本病的目的。  关键词 反胃 按摩治疗 俞募配穴通腑法 华佗夹
期刊
关键词 胃炎,慢性 推拿治疗    慢性胃炎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之一。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生活节奏的加快,吸烟、酗酒、精神压力,不当减肥等不良因素的增加使本病的发病率有上升及年轻化趋势。笔者自2001年至2007年运用推拿疗法临床诊治本病56例,取得较满意疗效。先总结如下。    1 临床资料    本组56例。男35例,女21例;年龄最大68岁,最小16岁;病程在1-3年的28例,3-5年
期刊
摘要 目的:探讨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两种内固定的手术适应证和手术方式选择。方法:62例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给予动力髋部螺钉(DHS)内固定术32例和股骨近端交锁髓内钉(PFN)内固定术30例,记录两组术中、术后的多项相关指标并予以统计学分析。结果:PFN组与DHS组相比,在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负重时间方面均表现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DHS和PFN均是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有
期刊
关键词 近视,假性 按摩治疗 药贴治疗    假性近视属功能性近视,并非是真性近视,由于过度调节引起视力疲劳,造成睫壮肌痉挛,晶状体变得更凸成像落在视网膜前,视力下降,如不及时治疗,就会形成真性近视。眼科界普遍认为:“治疗不如预防,晚治不如早治”,而我在临床工作中,采用按摩+中药贴,治愈了不少此类患者,疗效好而无副作用,现将自己的一点心得介绍如下:    1 病因    看书、学习、看电视、玩电脑
期刊
关键词 颈椎病,椎动脉型 按摩治疗 穴位注射治疗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本组患者115例,其中男56例,女59例;年龄最小23岁,最大68岁,平均年龄53岁;其中,司机10例,医护人员10例,教师13例,财会人员20例,行政干部10例,设计人员15例,退休人员18例,其他19例;病程1月-20年;疗程最长60天。最短14天,平均28天。  1.2 参照1993年全国第二届颈椎病
期刊
摘要 目的:介绍以手法配合内服中药为主的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新疗法。方法:运用旋牵复位手法、内服中药。结果:经6-24个月的随访,365例中除17例无效外,其余均收到不同临床疗效,有效率达95.3%。结论:旋牵手法是一种改良后的新的治疗颈椎病方法,能改善局部血液循环,纠正颈椎错位和后关节素乱,使突出物回纳、改变与神经根型的空间关系,使颈椎恢复相对稳定的力学平衡状态,间接地解除肌痉挛。使软组织损伤得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