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六年级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来源 :教育周报·教育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amsam100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教育的使命,即面向世界、面向未来,使所有学生得到最大的发展。 语文是人类的基础工具学科,在生活的各个方面都需要语文的辅助。老师的使命便是提升自己的教学水平,活跃课堂氛围,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为了提高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教师可以朝三个方面去努力。首先教师应该有饱满的教学热情,如果老师讲课的时候有气无力的,那么学生也很懒散,课堂效率自然很低下。其次老师要善于组织生动的教学语言,用言传身教达到润物细无声,将枯燥无味的内容,有趣化,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这就需要教师扎实的教学水平,丰富的教学经验。最后,老师需要优化教学内容,学生的文学素养各不相同,这就考验教师精心准备的教学内容能不能被大多数的学生接受,将复杂的内容简单化,枯燥的问题生动化,这是当代教师所必须具备的。
  关键词:小学语文;六年级教学;课堂有效性
  一、饱满的教学热情
   司汤达曾说过“在热情的激昂中,灵魂的火焰才有足够的力量把造成天才的各种材料熔冶于一炉。”作为一个合格的教师,饱满的教学热情是必须要有的。用激情四射的话语去感化学生的心灵,营造一种激情澎湃的教学氛围,学生对这堂课的记忆才会更加的深刻。除了恢宏有力的声音,老师还能附带一些动作,感染学生,使学生融入到文章的情境中去。
  在教学过程中,记忆最为深刻的就是六年级上册的第一篇课文——《我们爱你啊,祖国》。当读到“我们爱你,桂林山水的清奇俊秀,杭州西湖的淡妆浓抹,黄山庐山的云雾飘渺,长江黄河的波澜壮阔。”学生们无不惊叹祖国山河的壮美,学生们都立志长大一定要走遍大江南北,饱览祖国秀丽风景。作为老师,心中为这些祖国的花朵而骄傲和自豪。事实证明,学生的情绪很容易被老师所感染,饱满的教学热情有利于学生对有文章更深层次的理解。精神面貌好了,学习效率也不会低。把温馨的话送给可爱学生,把热情的鼓励送给活泼的学生,把无私的关怀送给积极的学生,让学生时刻感受到一个具有教学热情老师的爱。这是一个可爱的人对光荣岗位的坚守,这是一个勤劳的人对教学使命的无私奉献,这是一个热情的人对未来希望的默默付出。
  二、优化教学内容
  现代化教学,最考验教师功底的就是如何将枯燥无味的教学内容,经过自己整理,简化变为通俗易懂的知识,让学生易于接受。因为地区化的差异性,每个地方的师资力量和教学水平多少有些差异,所以学生的接受能力参差不齐。加上学生的生活阅历和年纪轻轻等诸多原因,使得课堂效率低下。解决问题的根本在于老师教学经验的丰富程度和备课的用心程度。在老师的备课过程中,要立足于学生的角度,设身处地用学生的思维去理解课文。从而发现学生在那些地方理解困难,结合各种参考资料和课本,弄明白哪些地方是重点难点,那么老师讲课的时候就侧重在这些地方多花时间。
  对于小学生而言,文言文和古诗是比较难懂的一类课文。其主要原因是古人的语法和所处的文化环境与现代化教育南辕北辙,所以当老师讲解这类课文的时候也十分头痛,要学好文言文,光靠老师课前认真备课是不足以应付的。学生也必须依靠文本内的注释和教科书预习课文,结合社会背景和诗人创作时的心境更易于理解难懂的部分。讲到王昌龄的《出塞》时,“不教胡马度阴山,”这句诗的释义是不能让胡人攻破阴山,占领我们的山河。学生的理解能力有限,老师力不从心,也只好作罢了。小学是学生提升理解能力的时候,为以后的学语文之路做好铺垫,遇到一个善于优化教学内容的教师就显得无比幸运。
  三、生动的教学语言
   语文教师应该有高超的语言驾驭水平,在讲课过程中,能把复杂的问题,用简单明了的话语解释清楚,不要拖泥带水,小心得不偿失,将学生弄得一头雾水。在一整堂课的时间里,学生不可能百分之百集中注意力在教学内容上,开小差是不可避免的。这就明显拉低了课堂效率,还可能会影响老师的教学心情。因此老师可以在适当的时候给学生讲讲有趣的故事和笑话,这样不仅可以活跃沉闷的课堂气氛,还能让学生提高学习兴致。普通话也要标准,如果一个老师满口方言,学生听的稀里糊涂,学习效率自然而然就会低。老师和学生也需要互动,有压力才会有动力,在学生思想懒惰的时候适当提问,让学生有紧迫感,不会那么闲散。也可以试着学生锻炼学生的讲课能力,老师在一旁辅助。一方面让学生体会到教师的不容易,另一方面老师可以更加深入的了解学生对课文哪方面的理解还存在不足。
   夸美纽斯说:“一个能够动听的、明晰的教学的教师,他的声音该像油一样浸入学生的心里,把知识一道带进去。”可见教师语言生动的重要性。另外老师讲课时的语速也要适中,太慢会造成学生的听觉疲劳,太快学生自然就跟不上老师的节奏,学习效果自然会差。老师的语调也是至关重要的,需将不同语调的句子结合起来使用,和谐搭配,达到抑扬顿挫的效果。
   总之,老师应该设法让学生对学习语文充满着兴趣和热情,由被动转为主动,极大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李开荣.如何开展小学语文课堂實践活动[J].新课程:小学,2013(02).
  【2】王丽玲.小学语文课堂有效性教学方式初探[J].福建基础教育研究,2012(06).
其他文献
一、对班主任工作的理解  早在2009年,国家教育部就颁发了《中小学班主任工作规定》,规定指出:“班主任是中小学日常思想道德教育和学生管理工作的主要实施者,是中小学生健康成长的引领者,班主任要努力成为中小学生的人生导师。班主任是中小学的重要岗位,从事班主任工作是中小学教师的重要职责。教师担任班主任期间应将班主任工作作为主业。”  班级管理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的社会活动,这一活动的根本目的是
期刊
同学们,你们初中学习中,一百分的总分能得多少?进入高中学习后,一百五十分的总分,你们一般能够得多少呢?多数同学的回答:初中一百分总分轻轻松松就能考九十几分,甚至满分,而在高中学习中,大多数是很难及格的。甚至部分同学一百五十分总分得六、七十分是常事。其原因是什么呢?今天我浅谈一下你们数学成绩下降的原因及其金融风暴下的数学专业的重要性。  一、高一学生数学成绩大面积下降的原因  (1)初、高中教材的梯
期刊
【摘要】从现阶段我国初中历史课堂教育的总體情况来看,核心素养成为了教学改革的首要任务,基于核心素养下的初中历史课堂必须也要确保其实效性,为了达到这个目的,传统课堂教学模式就需要进行突破和变革,要将学生核心素养作为教学的中心,以此全面推进初中历史教学改革进程。本文就以此为内容,对初中历史课堂教学的相关对策进行几点具体分析。  【关键词】核心素养 初中历史 课堂教学  通过梳理核心素养教学体系,提高初
期刊
1 引言   随着基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进,数学素质的培养也迫在眉睫.在注重显性的数学知识(如基本概念,重要的数学事实,基本技能等)的同时,隐性数学知识(如数学思想方法)也是我们关注的热点.因为,使中学数学教育充满生动活泼的数学思想方法是变应试教育为素质教育的基本方向,是数学学习的一种指导思想和普遍适用的方法.数学思想方法作为数学知识内容的精髓,它能使人们领悟数学的真谛,懂得数学
期刊
在小学教育阶段,数学是一门基础性的学科,同时小学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并应用于生活,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融入生活情境具有十分重要的教育意义。为此,我备课中,对教学内容进行充分了解,把握教学重点,将教学活动与生活情境进行有机融合,使抽象的数学知识形象化,以此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在数学课堂上的参与积极性。那么如何在教学中有效的应用生活情境呢?  一、科学选择,引起兴趣  情境应尽可能接近学生的
期刊
【摘要】小组合作学习是一种高效的课堂教学模式,通过合作学习能够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能够有效激发每一位学生的潜能,让学生能够更加积极地将自己的想法与看法表达出来。在合作学习当中,学生能够更好地认识到自己的长处与不足,能够在交流与讨论的过程中进行优势互补。  【关键词】初中语文合作學习探究  合作学习是当前非常常见的一种教学方式。在合作学习当中,能够有效锻炼学生的理论能力以及实践能力,通过合作的
期刊
内容摘要:对于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来说,新课标下的该种教学方法要求教师更加需要注重教学的实践性,在学生的性格和天性方面的培养也要同时兼顾。  关键词:新课改 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  近几年来,我以当前小学生的生理、心理特征为依据,并从品德与社会学科的特点和基本规律入手,经过反复探索、尝试,逐步确立了新课改下思想品德课堂教学理念。下面笔者就新课改下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谈几点体会,期望与大家共勉。  一、巧
期刊
摘要:近些年,在小学的数学教学课程中,越来越注重数学思维启发与培养,让小学生通过科学的学习方法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喜爱,开发学生的数学思维,对小学生的数学逻辑与数学思维的培养有着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小学生;数学教学;数学思维;启发方法思维是学习一切知识的必要能力, 它是通过自己对知識的理解去学习,能够让学生对知识有着更深刻的理解和认识。一个人思维能力的强弱,不单单与理论知识,学习水平有关,还与学生
期刊
摘要:阅读能力的培养可以提高学生各科的学习及自学能力;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措施:充分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和热情;营造一个良好的阅读氛围;合理选择适合小学阶段学生阅读的书籍;采取多种教学模式展开多元化的阅读教学活动;对学生的阅读情况进行阶段性的检测。全面提高小学生的阅读能力,同时也提高学生语文的核心素养。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阅读能力的培养  阅读能力是小学语文教学要求的
期刊
【摘要】:把生活中的数学素材带到课堂,同时也将课堂中的数学应用于生活,是学生学习的基本要求,所谓“关乎人文,以化成天下。”如此而已吧。  【关键词】:数学 生活实际 情境 创新  新课程的教学观中提到:“生活世界是课程内容的范围,课程内容不应该是单一的、理论化、体系化的书本知识,而要给学生呈现人类群体的生活经验,并把它纳入到学生的生活世界加以组织。”这就是将书本知识生活化,生活知识书本化,二者融会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