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拟单性木兰不同透光度下生长特性研究

来源 :中国绿色画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a239831983f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云南拟单性木兰为木兰科拟单性木兰属,是云南特有树种,属国家二级保护植物。本研究以云南拟单性木兰幼苗为材料,通过不同程度遮荫处理,设置透光率分别为100%NS、37.3%NS、13.9%NS、7.1%NS四个梯度,对其生长规律进行研究。结果表明:
  根据云南拟单性木兰幼苗苗高地径在进入快速生长期前,在37.3%NS下生长速率较大的规律,苗期需荫,可对其进行透光率为37.3%程度遮荫;后期喜光,宜进行全光照栽培。
  【关键词】:云南拟单生长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生活环境也越来越注重,云南拟单木兰对土壤要求不严,适应性强,是非常优良的园林城市绿化树种、优质用材、天然无污染的新型香料原料,具有十分高的经济开发利用价值[1~2]。
  1实验地点及研究方法
  1.1实验地概况
  本次实验地为南宁市广西大学林学院苗圃,地理坐标为东经108°17′,北纬22°51′位于南宁市西部。实验地设施齐全,供水充足,土壤为壤土,含砂量较少,四周无其他遮荫物,适宜进行光照胁迫实验。
  1.2实验设计
  选取长势平均的幼苗分为四组,每组12个重复,共48株。四组分别置于室外苗圃地三层遮光布、二层遮光布、一层遮光布、无遮光布下培育,釆用LI-6400XT便携式光合作用测定仪,经不同季节晴朗天气分别测定三层遮光布、二层遮光布、一层遮光布及全光照条件下光照强度,并用三个遮光处理下测得的光照强度分别比上全光照条件下的光照强度,得出对应的透光率为7.1%、13.9%、37.3%、100%四个梯度,每日等量浇水,不定期除草,不施肥。
  1.3测定方法
  经过遮光处理的48株幼苗,培育数日后,按1~48进行编号,每15天左右逐一测定其苗高和地径,并记录植株死亡株数。用钢卷尺测苗高,精确度为0.1cm,游标卡尺测地径,精确度为0.01cm。得出数据后用Excel和spss进行分析处理。测定在2014年完成,日期分别为4月16日、4月26日、5月26日、10月8日共五次。
  2结果与分析
  从幼苗整个生长过程可看出,幼苗生长呈规律性生长,且不同遮光处理生长规律也不同。苗木的生长特征可直观地反映出苗木对环境的适应程度。同时也为后面生理和光合特性提供参考数据。
  2.1苗高生长规律变化
  四个处理下的线性回归方程系数均为正值且随着透光率的升高而增大,其中在100%NS下回归系数最大。而在整个实验期间,在透光率为7.1%下生长的云南拟单幼苗苗高净生长量为为10.2cm,13.9%下为17.6cm,37.3%下为18.2cm,100%下为39.3cm,它们的生长速率关系为100%>37.3%>13.9%>7.1%。四种不同程度透光度下幼苗均在5月下旬出现快速生长现象,而后在最炎热的6-10月份生长较快。生长较快期间,在透光率为100%条件下生长的幼苗生长速度远大于其他透光度的幼苗,在此期间,其他三种透光度下幼苗生长量大致相同。
  自5月开始,云南拟单开始进入生长期,生长期之前,在37.3%的透光率下,幼苗长势较好,生长期开始后进入快速生长期100%透光率下幼苗长势好,生长快,净生长量最大。
  2.2地径生长规律变化
  四个处理下的线性回归方程系数均为正值且随着透光率的升高而增大,其中在100%NS下回归系数最大。而在整个实验期间,云南拟单性木兰幼苗在透光率为7.1%条件下地径净生长量为0.16cm,在13.9%下为0.21cm,在37.3%下为0.25cm,在100%下为0.44cm,其生长速率大小关系为:100%>37.3%>13.9%>7.1%。与苗高生长规律大致相同,在5月下旬出现快速生长现象,6—10月份为快速生长期。快速生长期,在透光率100%条件下生长的幼苗生长速度远大于其他不同程度遮光处理的幼苗。
  由此,可见云南拟单性木兰幼苗苗高生长和地径生长规律在不同透光度处理下基本一致。在5月份开始进入生长期。生长期之前,在37.3%透光率下生长幼苗地径较大,长势良好,进入快速生长期后100%透光条件下幼苗地径生长最快,生长量也最大。
  2.3生长指标的差异性分析
  通过对四种遮荫处理条件下生长的云南拟单性木兰幼苗的不同时期苗高地径增长量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比较组间差异的显著性,从而分析遮荫是否对幼苗产生影响。
  4月16日~4月26日的苗高地径差值的组间差异性均十分显著,4月16日~5月16日苗高差值组间差异不显著,而地径差异十分显著,即四种处理的云南拟单幼苗的苗高和地径指标在第一個时间段内的差异性十分显著,第二个时间段内苗高差异不显著,地径差异十分显著,综合说明遮光对幼苗苗高地径的生长量影響较大。
  4月16日~5月26日与4月16日~10月8日的苗高地径差值的组间差异性均十分显著,即四种处理的云南拟单幼苗的苗高和地径指标在这两个时间段内的差异性都十分显著,说明遮光对幼苗苗高地径的生长量影响较大。
  结合苗木整个实验期的苗高地径的生长特点,在幼苗进入快速生长期即5月份之前,遮光对苗高地径的增长量有显著性影响,且在37.3%NS条件下幼苗长势均比其他条件下的好。因此,对于云南拟单性木兰在广西引种栽培时,在幼苗养护期间,在保证足够的水肥和及时除草抗病虫害的同时,要注意给幼苗适当遮荫,六月份以后便可全光照继续栽培,使苗木达到最适生长状态。
  结论
  研究发现,经过四种不同透光度处理的一年生云南拟单性木兰幼苗的苗高地径生长呈“S”型曲线,整个生长期规律为由慢变快再进入稳定生长期,具有明显的阶段性,属于全生长期类型。幼苗期生长主要由自身生长特性决定,在水肥适宜的条件下,光照和温度对苗木的生长有一定的影响。纵观整个实验期间,可见云南拟单幼苗属阳性树种,苗期需荫,后期喜光性趋强。因此,在幼苗生长缓慢期,4~5月份可对幼苗进行适当遮光,避免光照太强烈产生光合抑制作用影响幼苗生长;进入6月份快速生长期后在去除遮荫设施,使苗木得到充足光照,从而快速生长。
  【参考文献】
  [1]徐加汉,李达孝,李玉媛. 云南拟单性木兰生物生态学特性及其城市绿化的作用[J]. 云南林业科技,2002,02:31-33.
  [2]郝佳波,司马永康,徐亮. 云南拟单性木兰的地理分布与气候因子的关系[J]. 西部林业科学,2007,02:105-109.
  作者简介:万一(1991.07),男,汉,河南信阳人,大学本科,主要从事林业调查工作
其他文献
【摘要】:我国作为农业大国,在全面推进现代农业建设发展步伐的过程中,畜牧业作为农业的中轴产业,对于整个大农业的可持续发展而言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笔者针对当前我国畜牧业发展的现状进行了分析,进而结合所存在的问题,为如何实现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提出了对策,以供参考。  【关键词】:如何推进;现代畜牧业;发展  【导言】:随着科技和互联网的蓬勃发展,现代畜牧业迎来了发展的新契机,但也面临着种种挑战和困难。
期刊
【摘要】:橡胶坝工程建设会从一定程度上对施工现场的行洪河道泄洪产生影响。为了防止橡胶坝影响泄洪工作的正常运行,需要在充分了解橡胶坝影响内容的基础上,对其进行优化调整。本文以某橡胶坝工程为例,对橡胶坝对行洪河道泄洪的影响进行分析和研究。  【关键词】:橡胶坝;行洪河道;泄洪;影响  【前言】:结合我国实际情况可知,近年来我国洪涝灾害的发生概率发生了一定的变化。作为预防、应对洪涝灾害的基础设施,行洪河
期刊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城镇化进程的加快,生活垃圾的产生量呈不断增长的趋势,本文从城市生活垃圾处理现状入手,分析了我国城市生活垃圾的主要构成成分,探讨了当前垃圾处理方式以及其中存在的诸多问题,并就此提出我国生活垃圾处理的建议。  关键词:城市生活垃圾;处理技术;管理对策  引言  面对城市化进程中城市环境的日益污染,如何破解城市生活垃圾问题,如何更好的从生活垃圾分类处理上实现减量化、资源化、
期刊
【摘要】:本文簡介了生态浮岛的基本概念和应用范围,阐述了构建生态浮岛时的植物选择、填料选择等技术要点。并从富集作用、吸收作用、降解作用及控制藻类生长,微生物的协同效应等5个方面解释了生态浮岛对水质净化的机理,指出了生态浮岛在未来水环境整治中的广阔前景。  【关键词】:生态浮岛;浮岛构建;水质净化  生态浮岛构建技术是从在人工湿地的思路上发展而来的,是一种结合了现代农艺和环境工程的浮水植物技术,通过
期刊
【摘要】:耐候钢板作为一种独特的金属材料,因独特的结构形态特征与表现特性,近几年风靡国内外,被越来越多的运用到各个方面,并引导了公众审美意识的改变,表现了对于历史的尊重。其广泛应用,已成为现代景观的流行趋势。在现代景观中,景观设计师们更应充分发挥耐候钢的属性和优势,挖掘其应用。同时随着材料科学及其他设计领域的发展,应善于发现和利用新材料,从而使景观设计师可以从更广泛的角度寻找创作空间,使我们的设计
期刊
【摘 要】:在城市化進程不断深化的过程中,经济发展速度也随之加快,这虽然能够带动城市快速发展,而问题也逐渐显现,如果该类问题长期得不到解决,将会对城市发展造成滞后性影响,与此同时,生态环境也会迅速恶化,这与可持续发展目标的深化与落实情况难以相符,因此对城市污水的處理方法及发展趋势进行研究及探索是刻不容缓的,只有这样才能进一步促进城市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目标的实现。本文通过对污水处理方法的优劣对比,对其
期刊
【摘要】:本文对当今乡村旅游设计存在的问题,通过调查总结和理性地分析,希望找到在保护当地乡村环境同时又可适度发展当地乡村旅游资源的良性循环的发展策略,减少由于旅游开发对乡村地区自然生态环境的破坏,从而推动乡村地区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乡村景观旅游景观设计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乡村旅游”在全国范围内快速兴起并迅速发展成为人们最喜爱都休闲娱乐的方式之一。近年来伴随着它
期刊
[摘要]:陕西位于中国西北部,分为陕南、关中、陕北三大区域,是中华文明重要发祥地之一。漫川关古镇地处陕南,它是陕南历史文化演变的缩影,现存陕西最具规模的明清建筑群。将漫川关古镇地域景观特色进行分析,对于保护和发展陕南地区传统城镇具有很大的帮助。  [关键词]:陕南古镇;地域景观;古镇格局;  1、漫川关古镇格局  古镇的选址要与周围环境相协调、相适应。《阳宅十书》开篇就对选址环境作了概括:“人之居
期刊
[摘 要]:本文着重讲述运用栅格化对小河山乡进行森林资源二类调查,结合栅格化影像图的特征和野外森林资源调查的具体情况,最终得出该乡森林资源的种类、数量、质量与分布情况。  [关键字]:森林资源; 栅格化; 影像图; 调查  栅格化影像图作为林业资源调查的新手段,已广泛应用于贵州省森林资源调查。本文选取了瓮安县小河山乡的栅格化影像图数据和野外调查资料,介绍栅格化影像图在森林资源二类调查中的具体的操作
期刊
【摘要】:在当下中国城镇化进程快速发展过程中,越来越多的土地被人们所利用,但古墓周边的土地并没有体现出它们应有的价值。想要提升古墓周边土地的利用价值需要采用景观的方式,在景观规划设计的过程中,场地的设计尤为重要。所以,课题研究的主要对象为在保护古墓前提下的公园场地设计,想要通过对二者结合的研究使公园的景观设计更加合理,更加和谐。为以后不可移动文物的保护及周边土地的开发利用提供合理的理论支撑。  【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