置之度外(外六篇)

来源 :红蕾·快乐读写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benlad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西汉末年,刘秀起兵打败了王莽的新朝,又镇压和收编了河北、山东一带的农民起义军,在洛阳建立东汉王朝,做了皇帝。他就是东汉光武帝。
  在东汉建立之初,国内尚未统一,许多地方势力占据某些州郡和东汉朝廷对抗。有的地方势力虽然表示臣服,实际上仍旧保留地盘,并不听命于朝廷,而部分比较强大的农民军也相当活跃。刘秀花了5年多时间,才算打下了一个基本统一的局面,只剩甘肃的阮嚣和四川的公孙述两大军阀仍未消灭。这时,阮嚣表面上已向刘秀称臣,并且把儿子送到洛阳做人质,表示归顺。公孙述自称蜀王,拥兵数十万,盘踞着四川山区。因交通困难,光武帝对这两个人暂不想征讨,决定让苦战多年的部队好好休整一下。据《后汉书·阮嚣传》记载,当时光武帝曾对将领们说:“且当置此两子于度外耳!”意思是:姑且把这两人丢在一边,暂不考虑吧!后来,光武帝终于发兵,先消灭了阮嚣,接着又把公孙述的独立王国攻破了。
  上述《后汉书》所载光武帝那句话,就是成语“置之度外”的来历。
  
  退避三舍
  
  春秋时期,晋献公听信谗言,杀了太子申生,又派人捉拿申生的弟弟重耳。重耳闻讯逃出了晋国,在外流亡十几年。
  经过千辛万苦,重耳来到楚国。楚成王认为重耳日后必有大作为,就以国君之礼相迎,待他如上宾。
  一天,楚王设宴招待重耳,两人饮酒叙话,气氛十分融洽。忽然楚王问重耳:“你若有一天回晋国当上国君,该怎么报答我呢?”重耳略一思考,说:“美女侍从、珍宝丝绸,大王您有的是,珍禽羽毛、象牙兽皮,更是楚地的盛产,晋国哪有什么珍奇物品献给大王呢?”楚王说:“公子过谦了!话虽然可以这么说,可你总该对我有所表示吧?”重耳笑着回答道:“要是托您的福果真能回国当政的话,我愿与贵国友好。假如有一天,晋楚两国之间发生战争,我一定命令军队先退避三舍(一舍等于三十里),如果这样还不能得到您的原谅,我再与您交战。”
  数年后,重耳真的回到晋国当了国君,他就是历史上有名的晋文公。晋国在晋文公的治理下日益强大。
  公元前633年,楚国和晋国的军队在作战时相遇。晋文公为了遵守他许下的诺言,下令军队后退九十里,驻扎在城濮。楚军见晋军后退,以为对方害怕了,马上追击。晋军利用楚军骄傲轻敌的弱点,集中兵力,大破楚军,取得了城濮之战的胜利。
  
  望梅止渴
  
  东汉末年,曹操率领部队去讨伐张绣。当时正是夏天,天气热得出奇,骄阳似火,天上一丝云彩也没有,部队在弯弯曲曲的山道上行走,两边是茂密的树木和被阳光晒得滚烫的山石,让人透不过气来。到了中午时分,士兵的衣服都湿透了,行军的速度慢了下来,有几个体弱的士兵竟晕倒在路边。
  曹操看行军的速度越来越慢,担心贻误战机,心里很是着急。可是,眼下几万人马连水都喝不上,又怎么能加快行军速度呢?他立刻叫来向导,悄悄问他:“这附近可有水源?”向导摇摇头说:“泉水在山谷的那一边,要绕道过去还有很远的路程。”曹操想了一下说:“不行,时间来不及!”他看了看前边的树林,沉思了一会儿,对向导说:“你什么也别说,我来想办法。”他知道此刻即使下命令要求部队加快速度也无济于事。他脑筋一转,计上心来。曹操一夹马肚子,快速赶到队伍前面,用马鞭指着前方说:“士兵们,我知道前面有一大片梅林,那里的梅子又大又好吃,我们快点赶路,到前边吃梅子去。”士兵们一听,馋得直流口水,精神大振,步伐不由得加快了许多。
  这个故事出自《世说新语·假谲》,成语“望梅止渴”,比喻用想象中的事物来安慰自己或他人。
  
  一鸣惊人
  
  战国时期,齐国有一个名叫淳于髡的人。他的口才很好,很会说话。他常常用一些有趣的隐语来规劝君主,使君主不但不生气,而且乐于接受他的许多建议。
  当时齐国的国君是威王,他本来是一个很有才智的人,但是,他即位以后,却沉迷于酒色,不管国家大事,而把一切政事都交给大臣去办理。因此,此时的齐国政治走上邪道:官吏们贪污失职,再加上各处的诸侯也都趁机来侵犯,齐国处在濒临灭亡的边缘。
  虽然齐国的一些爱国之人都很担心国家的命运,但是,由于畏惧威王,没有人敢出来劝谏。
  其实,齐威王是一个很聪明的人,他很喜欢说些隐语,来表现自己的智慧。虽然他不喜欢听别人的劝告,但如果劝告得法的话,他还是会接受的。淳于髡知道这点后,便想了个计策,准备找个机会来劝告齐威王。
  有一天,淳于髡见到了齐威王,就对他说:“大王,为臣有一个谜语想请您猜一猜。谜面是这样:齐国有只大鸟,住在大王的宫廷中整整三年了,它既不振翅飞翔,也不发声鸣叫,只是毫无目的地蜷缩着。大王您猜,这是一只什么鸟呢?”
  齐威王本是一个聪明人,一听就知道淳于髡是在讽刺自己,说自己像那只大鸟一样,身为一国之尊,却毫无作为,只知道享乐。齐威王沉思了一会儿便毅然地决定要改过,做一番轰轰烈烈的事业。因此他对淳于髡说:“嗯,这一只大鸟,你不知道,它不飞则已,一飞就能冲到天上去,它不鸣则已,一鸣就会惊动众人,你慢慢等着瞧吧!”
  从此,齐威王不再沉迷于饮酒作乐,而开始整顿国政。他首先召见全国的官吏,尽忠负责的,就给予奖励,而对那些腐败无能的,则加以惩罚。结果全国上下很快就振作起来,到处充满了蓬勃的朝气。
  齐威王的这一番作为,真可谓是“一鸣惊人”呀!
  
  运筹帷幄
  
  刘邦当上皇帝后,在洛阳南宫摆设酒宴,招待文武官员。刘邦说:“诸位不要瞒我,都要说真心话,我为什么能取得天下?项羽又是为什么会失去天下呢?”有两位大臣马上回答说:“项羽待人轻慢而且好侮辱人,陛下仁厚而且爱护别人。陛下派人攻打城池,夺取土地,把攻下的地方分封给大家,跟天下人共享利益。而项羽嫉贤妒能,对有功的嫉妒,对有才能的怀疑,打了胜仗不给人家授功,夺得了土地不给人家好处。这就是他失去天下的原因。”
  刘邦摇摇头,说:“你们只知其一,不知其二。如果说在军帐中出谋划策,决定胜负于千里之外,我比不上张良:镇守国家,安抚百姓,供给粮饷,保证运粮道路不被阻断,我比不上萧何;统率百万大军,战则必胜,攻则必克,我比不上韩信。这三个人都是人中的俊杰,我却能够使用他们,这就是我能够取得天下的原因。项羽虽然有一位重要的谋士范增,但他却不信任范增。这就是他被我攻灭的原因。”
  “在军帐(帷幄)中出谋划策,决定胜负于千里之外。”刘邦的这句话就是“运筹帷幄”成语的由来。
  
  一字千金
  战国末期,秦国有一个大商人名叫吕不韦,他因在赵国经商时,曾资助过秦庄襄王(名子楚,当时在赵国做人质),又把他的妾赵姬送给子楚为妻,所以等子楚回国继承王位后,吕不韦便被封为文信侯,官居相国。庄襄王在位仅三年便病死了,他十三岁的儿子赢政继位,赢政便是历史上有名的秦始皇。秦始皇为赵姬所生,他继位后尊吕不韦为“仲父”,行政大权全操在吕不韦和赵姬的手中。
  吕不韦养了三千门客作为他的智囊团,设计种种方法来巩固他的政治地位。这些门客各人有各人的见解和心得,把各自提出来的见解写在书里,汇集起来,成了一部二十余万字的巨著,命名为《吕氏春秋》。吕不韦就把这部书作为秦国统一天下的经典。当时吕不韦在秦国首都成阳悬了赏格,说有人若能在书中增加一字或减去一字者,就赏赐千金(合黄金一斤)。
  这段记载见《史记·吕不韦列传》。后人根据这个故事,引申成“一字千金”的成语,用来形容一篇文章的价值很高,或者称赞一篇文章在修辞上特别出色,字字珠玑,不可多得。例如我们读到一位名学者的新作,他提出了一个新的教学方法,不但能提高学生的学识和品质,还能相应提高教师本身的修养水平,对这样一篇价值极高的文章,我们便可说它“一字千金”了。
  
  抱薪救火
  
  战国末期,秦国向魏国接连发动大规模的进攻,魏国无力抵抗,大片土地都被秦军占领了。到公元前273年,秦国又一次向魏国出兵,势头空前猛烈。
  魏王把大臣们召来,愁眉苦脸地问大家有没有使秦国退兵的办法。大臣们由于经历多年的战乱,提起打仗就吓得哆嗦,谁也不敢谈“抵抗”二字。在这大兵压境的危急时刻,多数大臣都劝魏王用黄河以北和太行山以南的大片土地为代价,向秦王求和。
  谋士苏代听了这些话,很不以为然,忙上前对魏王说:“大王,他们是因为自己胆小怕死,才让您去卖国求和,他们根本不为国家着想。您想,把大片土地割让给秦国,虽然能暂时满足秦王的野心,但秦国的欲望是无止境的,只要魏国的土地没割让完,秦军就不会停止进攻我们。”
  说到这里,苏代讲了一个故事:从前有一个人,他的房子起火了,别人劝他快用水去浇灭大火,但他不听,偏偏抱起一捆柴草去救火。这是因为他不懂得柴草不但不能灭火,反而能助长火势的道理。“大王若同意拿着魏国土地去求和,不就等于抱着柴草救火吗?”苏代说。
  尽管苏代讲得头头是道,但是胆小的魏王只顾眼前的太平,还是依从其他大臣的意见把魏国大片土地割让给秦国。到公元前225年,秦军果然又向魏国大举进攻,包围了魏国国都大梁,掘开黄河大堤,让洪水淹没了大梁城,魏国终于被秦国灭掉了。
  这个故事出自《史记·魏世家》。成语“抱薪救火”比喻用错误的方法去消除祸害,结果反而使祸害扩大。
其他文献
我听说过这样一个故事:被父亲怀疑用网络搞非法活动的高二学生刘晓,竞运用在计算机里学到的知识,巧借魔方原理对网络数据进行保密。这项发明让他走进了一个新天地。在全国的“明天小小发明家”竞赛中他一举夺冠,获得七万元的奖学金。  现如今的许多家长,都认为上网会影响孩子学习,所以干脆把家里的互联网络切断了。可是为什么不换个角度去看问题呢?网络其实是个很实用的东西,通过它,人们能查询很多信息,能进行商务活动,
期刊
“孩子,快抓紧妈妈的手。  去天堂的路太黑,  妈妈怕你碰了头,  让妈妈陪你走!”  “妈妈,去天堂的路太黑,  我看不见你的手。  自从倒塌的墙  把阳光夺走,  我再 也看不见你柔情的双眸!”  “孩子,你走吧,  前面的路再没有忧愁。  没有读不完的课本,  也没有爸爸的拳头。  你要记住  我和爸爸的模样,  来生我们还要一起走!”  “妈妈,别担忧,  天堂的道路虽然拥挤,  但却有很
期刊
作家小传    曹文轩1954年出生于江苏盐城农村,在此生活了20年。1974年入北京大学中文系读书,后留校任教,现在是北京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他的作品可以分为两个阶段:长篇小说《草房子》诞生之前的小说为第一阶段,代表作品有《忧郁的田园》、《暮色笼罩下的祠堂》、《红葫芦》、《蔷薇谷》、《少年》、《山羊不吃天堂草》等。这一阶段的作品多为短篇,故事单一,情节简单。第二阶段有《草房子》、《红瓦》、
期刊
妈妈有一双勤劳的手。  妈妈的手是温暖的港湾,妈妈的手写满了时间的沧桑,妈妈的手刻满了岁月的蹉跎,妈妈的手让我懂得了爱。  日复一日,妈妈的手不再白嫩润滑,条条的粗纹布满了她的手背。到底是什么使妈妈的手变成这样了呢?  要知道,在家中,洗衣、做饭、干家务……哪样活儿不是妈妈在默默地干?每当我握到妈妈粗糙的手,看到那双因日夜操劳而不再细嫩的手,我就会感到阵阵心酸和内疚。  记得有一次,因为贪玩,我考
期刊
没有一艘非凡的战舰  能像一册书  把我们带到浩瀚的天地  也没有一匹神奇的坐骑  能像一页诗篇  带我们领略人世的真谛    即使你一贫如洗  也没有任何栅栏能阻挡  你在书的王国遨游的步履  多么质朴无华的车骑  可是它却装载了  人类灵魂中全部的美丽    (赵西恒 荐)
期刊
一直盼着能有一只自己的小狗,没想到这个愿望在前年暑假实现了。那一天,姑姑给我抱来了一只可爱的小狗。  瞧,小狗长得多可爱呀!身子胖胖的,油光水亮,就像洁白的雪花捏成的。只有在眼睛、脊背和屁股上,各长着一块铜钱大小的黑花,好像雪地里开出的几朵黑牡丹!我对它“一见钟情”,便给它取了个有趣的名字——“皮球”。  “皮球”刚见到我时还挺害怕的,两只水汪汪的大眼睛疑惑地望着我,身子还不停地颤抖。为了接近它,
期刊
我非常喜欢音乐,更喜欢弹钢琴。音乐里有优美的旋律,给了我无比的快乐,我是在音乐的陪伴下慢慢长大的。一天,我在家里遐想:如果地球上没有了音乐,世界将会是什么样子呢?  我正这样想着,突然被一股神奇的力量拉进了一座城市。我在这个城市的街道上走着走着,看到了一家叫做“音乐”的比萨店。我走进去一看,这里的音乐设备非常先进,但店铺里却静悄悄的,没有好听的音乐声,更没有我喜欢的钢琴弹奏。  我问服务员:“这儿
期刊
我的家乡在山东省泰安市。这里名胜古迹众多,有驰名中外的泰山、庄重古典的岱庙,也有现代化气息浓厚的市政广场、群山环绕的天地广场……而我最爱风景秀丽的东湖公园。  走进东湖公园,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块巨石,它仿佛从天外飞来,横卧在大花坛中间。它的底座上刻有“锦绣河山”四个苍劲有力的大字。绕过巨石就是一潭清澈的湖水,它晶莹温润,就像一块无瑕的碧玉。树木、楼房以及小桥的倒影清晰可见,阵阵微风在湖面上轻轻飘荡
期刊
从小到大,我曾收到过许多礼物。它们的身上寄托着亲人对我的疼爱和希望,朋友对我的友情,这些礼物还给我带来了快乐与欢笑。其中,我最喜欢的一件礼物是爸爸送我的psp游戏机。这件礼物来之不易,它可是我辛辛苦苦“挣”来的,所以在我心中它是那样的珍贵精美,有着特殊的意义。  那是在四年级的时候,我和爸爸妈妈去一个朋友家做客。我在他家里看到了一台漂亮的psp游戏机(掌上游戏机)。我拿着朋友的游戏机爱不释手,流露
期刊
我经常想起一位风景画家朋友的一句话:有时现场下笔如有神。所谓现场,就是大自然,也就是画家所发现并要描绘的,或面对面正在描绘的大自然。所谓神,就是画家自身的感应,也就是灵感。大自然和画家邂逅,心灵互相呼应。然而光靠大自然和画家融合,还是表现不出来,还要加上神一般的灵感。一切艺术都必须是如此,但现实有时却不尽然。所谓现场——大自然,当然包括季节、时令和画家的身心、情绪等等。严密地说,若仔细观察,一分自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