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远的梦幻r——品读席星荃《祖先的村庄》

来源 :文学教育(中)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engbf091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祖先的村庄》是襄阳作家席星荃新出版的一部长篇散文集,非常美妙,读来颇有感想.rn作者从祖先的村庄、门楼上的幻象、少年离开了故乡、少年回到了故乡、姑娘们、乡村的甜味咸味及其他、父亲成为祖先、婶娘八个大部分进行叙写.从两三岁有记忆开始,一直写到如今,很有自传的味道,也有小说的韵味,还有百科全书的风采,却又比它们内容丰富,涉猎广泛,手法颇为新颖.
其他文献
建立健全全国统一的碳排放权交易体系迫在眉睫,在信息溢出视角下深入探究中国区域试点碳市场间价格联动和风险溢出效应能够为构建全国统一碳市场提供理论支持和经验证据.本文运用溢出指数模型对2014年6月19日至2021年5月31日中国七大试点碳市场间收益率和波动率的溢出效应进行了系统性分析.研究发现:我国碳市场整体收益率溢出水平较低,平均溢出指数为10.30%,收益率溢出方向具有非对称性,北京和湖北碳市场具有较强的碳配额定价影响力;我国碳市场整体波动率溢出水平相对较高,平均溢出指数为17.40%,北京、天津和湖北
当前,全球数字经济方兴未艾,对经济社会产生颠覆性影响,数字技术让数字创新深入各行各业,可有效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文章以深圳龙华区为例,提炼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程度的经验事实,借助数字资源,布局数字经济,对产业数字化升级,重构产业空间布局,优化城市空间、人口结构及治理,探索数字作用下以产兴城、以城促产的良好机制,有望解决区域的经济和社会发展难题,实现地区经济和社会跨越式发展.运筹数字协调区域内部发展,为“数字龙华,都市核心”战略的提出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为后发地区利用数字资源在更高层次上平衡经济社会发
新时代教育学视角下的师生关系:“师生关系是人与人之间的特殊复杂关系.①”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以教为主导、学为主体前提下的一种教、授关系,包括师生之间的地位和相互的态度等.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能够更好更快地推进教学事业的发展,也是现阶段我国新时代教育学视角下面临的关键问题之一.本文交代了师生关系的作用及其意义,分析了师生关系的影响因素,提出了如何构建积极师生关系的一些对策.
除土地财政以外,地方税收构成地方政府的主要财源,纳税大户往往在地方社会治理中拥有较强的话语权,有可能获取更多来自地方政府的补贴.基于2008~2019年A股非金融上市公司数据,本文考察了企业的纳税能力对政府补贴效率的影响.研究发现:在绝对数量上,纳税能力越强,企业获得的政府补贴数额越多;在相对数量上,纳税能力弱的企业从政府获得补贴更加困难,容易产生补贴不足,而纳税能力强的企业更容易导致来自政府的补贴冗余.在进一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过程中,在财政压力大的地区,企业的纳税能力造成了更多补贴冗余现象.最后,企
本文从明代白话小说《醒世恒言》中,提取出含有正面描写人物外貌的篇目,将出场的男性人物分为童颜鹤发型、身躯伟岸型和风流俊俏型三类,同时导入相学的观点,探究当时人们对于外貌与性格、命运间的关联性的刻板印象.
干宝的《搜神记》是自《列异传》出现人鬼恋题材的故事后,记录人鬼恋故事数量最多的书籍.本文将对《搜神记》中的人鬼恋故事进行探究,对书中的女鬼形象和女性婚恋观进行分析,得出其颠覆了传统鬼怪形象、传统女性婚恋观和男性与女性间不平等的爱情地位的结论.
2019年3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的讲话指出:“中华民族几千年来形成了博大精深的优秀传统文化,……为思政课建设提供了深厚力量.”习总书记的讲话强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课程思政提供了深厚力量,为课程思政视域下优秀传统文化教学指出了思路.在民族地区,尤其是在西藏地区,对课程思政视域下的传统文化教学进行改革,是西藏自治区高等教育面临的重大课题.
期刊
中国传统文学想要一直继承下去,需要每一代人的传承与弘扬,在传承和弘扬的过程中将中国的传统文学发扬光大.青年一代更是传统文学的传承和弘扬的主力军.但传统文学在校园中的文化建设不能仅仅只是纸上谈兵,更需要找寻其在应有的途径和方法,更要不断地渗透进入校园的生活过程中.如何在传统文学的引领下建设文化校园是现如今的问题所在.本文针对传统文学和文化建设两个方面,浅谈有关文化校园建设的具体途径,分析其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
《落头之谈》《奇怪的再会》是日本著名作家芥川龙之介以中日甲午战争为背景创作的两篇短篇小说.在这两篇小说里,芥川既强调了双方士兵作为战争牺牲品的相同点,又批判了日本军国主义思想.从中可以看出,芥川对日本是战争责任主体的意识在不断强化,对军国主义思想的批判也在不断深化.
也许是屈原故里人的缘故,周凌云骨子里是个诗人.他的长篇散文集《驻村记》(长江文艺出版社,2021年9月),富有诗性写作的特色,他以诗的语言,诗的情感,诗的手法,以发自内心纯净的吟唱,展现一个村庄时代的画卷.我把这部散文集看作是他唱给家乡的情歌.《驻村记》的背景是精准扶贫和乡村振兴,是作者以扶贫干部的身份在第一线工作,而不是以作家身份到农村体验生活,因而他的驻村见闻和经历具有真实可信、生动可读的文学魅力.那个村庄的细节与质感,那些人物的素描与画像,那种民俗的文化与风景等等,在他带有天性的诗人叙事中,像峡江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