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需要“彼此看见”r——从“空中课堂”教学想到的

来源 :小学教学研究(教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ric_v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直以来,我对像“教育就是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这样的描述持有一定的偏见.这种偏见倒不是否认教育具有这样的意义,而是觉得这样的比喻多少有点令人琢磨不透.因为我一直觉得——特别是站在我所处的小学段及自己任教的数学学科的角度来看待这个问题,教育就是人与人面对面围绕一个问题展开讨论,最后达成共识.在这个过程中,一切都是实打实的,特别是对于教育目标而言,我更加看重的是使对方获得知识上的增量,由此才有基础,进而能更好地理解“仁”“爱”这样更高的思想.
其他文献
面对未来世界的新变化、新挑战,如何设计未来教育?如何重塑教育生态?深圳市龙岗区外国语学校着眼于为了每一个学生的美好成长,面向未来设计思想、设计环境、设计课程、设计团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强调:“抓好青少年学习教育,让红色基因、革命薪火代代传承.”红色基因植根于革命先烈用鲜血染红的泥土中,赓续于一代代人不懈奋斗的事
期刊
[摘 要]启动主题式阅读机制能够为学生提供更多鲜明的阅读目标,帮助学生规划出科学的阅读路线,从而构建真学语文课堂。教师要正视主题式阅读模式的正常运行,通过深潜教材、对比设计、路线规划、读写结合等手段,为主题式阅读学习创造良好条件,为学生顺利进入文本核心提供支撑。  [关键词]主题式阅读;真学课堂;深潜教材;对比设计;路线规划;读写结合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
《古人谈读书》是五年级的一篇文言文.教学这篇文章,不仅要让学生懂得古人读书的方法,学会读书,而且要让学生感受到中华民族文化的博大精深,受到优秀文化的熏陶感染.教学中,
[摘 要]教材是教学的主要凭借,在写景状物类文章描写中,教师以教材为依托,让学生从学会观察、理清顺序、多感官参与以及动静结合等方面研读教材,可以使学生从中习得表达要“言之有物、言之有序、言之具体,言之生动”等习作策略技能,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習作习惯,提升学生的习作能力。  [关键词]统编教材;读写结合;写景状物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
小学语文统编教材独具匠心地设置了“习作单元”.以六上习作单元为例,探析“习作单元”的整体教学策略.具体表现为:内容编排,突显单元教学特点;目标落实,突显阶梯化层递特点;
学生在校的学习和成长不应该全是教师的事情,家长的参与必不可少.家长有知情权,同时也应该负起监督责任.教师与家长有效沟通,更有利于学生的成长和进步,家校共育势在必行.低
本文阐述了SOLO分类理论与古诗教学的融合途径与方法,旨在利用SOLO分类理论引领学生由浅入深地感知、理解古诗,引领学生从浅层思维向深度思维逐步转化,使得学生对古诗的认知与理解每深入一层其思维水平也随之升高一个层次,既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古诗深度阅读能力,也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
几十年来,语文教学的目标一直左右摇摆,这对我们语文教师的成长有不良影响.语文学科就像大杂烩,这些年来,“字词句篇语修逻文”“八字宪法”一直影响着语文教学的思路.任何一
期刊
为了让经典得以流传,通过学习经典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故研发“笠翁对韵微课程”,力求在美读巧背、学而常吟、童心创编、网络分享、课程展示等多种形式中,让“笠翁对韵微课程”散发人文的魅力,让学生们入心学对韵、乐于学对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