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针对学生入校时英语水平在客观上存在的差异,遵循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对大学英语教学进行了分层教学,分层教学效果显著。在实施分层教学过程中应该注意班级管理,考试管理,教学成果评估,课堂教学与英语等级考试之间的关系等问题。
关键词大学英语分层教学因材施教
近年来,随着高教体制由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的转移,大学英语教学面临着新的挑战,学生入校时的英语水平参差不齐,这种明显的差异不仅存在于班级与班级之间,而且还存在于班级内部。如果继续沿用传统的方式将他们安排在一个教学层次,即教师使用相同的教案和相同的内容,学生在相同的时间学完相同的内容并达到相同的教学目标,其结果必将是英语基础好的学生因“吃不饱”而降低了他们的求知欲,使他们无法树立正确的学习目标;基础差的学生“吃不消”,因而挫伤了他们的自信心,使他们厌学,甚至放弃英语。尽管许多英语教师都努力改进教学方法,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但效果不明显。针对大学英语教学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因材施教,分层教学”,呼之欲出。
一、分层教学的具体实施
因材施教,分层教学犹如春风给高校大学英语教学带来了生机,注入了活力。大学英语分层教学的具体做法是,在新生入学后,对新生实施测试。根据测试成绩并参考高考成绩,将学生分为A、B两层次。在选用教材方面,以学生认知能力和教学要求为依据,不仅考虑到学生的实际水平,同时还考虑到教师的特点、教学的目标甚至教学方法的选用,因为教材、教师、学生以及教学方法之间是相互制约的,合适的教材才能有利于学生的进步。比如,对于起点低的B层次班级,选择从语音起步的预备教材开始;而起点高的A层次班级则不拘泥于一本教材,尽可能提供更多学习材料及课外参考书,让他们课外阅读。在教学方面,对A层次班级的教学可继续沿用原有的教学方案,即:教学任务在一年半内完成,周课时数为四学时。第一学期侧重训练学生的听说技能,同时不断扩大他们的词汇量,加深他们的语法知识。第二、三学期进一步提高学生们的听说读写技能,努力培养他们的英语应用和交际能力。不同的是,强调学生们的听力训练和课堂教学信息量的增加,为达到这一目标,我们每两周安排一次听力课,在语音室进行,在课堂上运用多媒体现代化教育手段。对于B层次班级的教学,则需要加大改革力度。由于学生英语基础差,接受能力和消化能力相对慢,根据因材施教,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调整教学方案,对课程内容和进度,作了相应的修改。此外,为激励学生学习英语的动机和信心,在英语教学的小范围内实施“滚动式”竞争机制,即:根据每学期考试成绩及语言实际运用的能力,作为决定学生下一学期就读哪一层次班级的依据。这样“学有余力”的学生可进入高一层次班级学习,同时原来在高层次班级的学生也仍然需要奋发努力,以免“掉队”,降入下一层次班级。滚动的管理机制,使不少基础差的学生改变了在自然班里破罐子破摔的态度,在相互争中更多的人看到了差距,找到了努力的方向。新的教学模式打造了学生自主学习和个性发展的平台,在不同程度上促进了学生的个性发展。
二、分层教学中应注意处理好的几个问题
(一)做好分层教学的考试管理工作
考试是教学质量检验和促进的重要措施之一。科学的考试结果可以为教学提供良好的反馈信息,有助于教师了解学生的情况和学习效果,进而相应地修正教学方法。同时,还可以帮助学生进一步明确教学要求,改进学习方法,达到学习目标。每学期考试要求严格把关,统一命题,特别要注意实施分层教学后的前一阶段测试,从不同水平的考试要求逐步过渡到用相同的试卷来衡量A、B层次班级的学习水平,使不同基础的学生都能达到教学大纲所规定的教学目的和要求;实行教考分离,充分提高考试的信度和效度,让成绩优秀的学生升级选读,成绩差的学生留级重修,学生的积极性调动起来,从而推动了因材施教的教育原则的进一步有效实施。
(二)做好分层教学的班级管理工作
分班教学打乱了学生的自然班形式,管理上易出现混乱、松散的现象,学生的集体意识和团队协作精神相对削弱。如若仍然实行大班教学,人数太多,课堂秩序会受到影响,学生逃课、早退行为会相应增多。为便于班级管理,要尽量使分班后的新班学生的组成不要过于分散,不要包含太多不同自然班的学生,同时,每个新班的学生人数不能过多,一般最好在30~40人之间为宜。
(三)正确处理分层课堂教学与英语等级考试的关系
英语等级考试是英语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检查学生应用英语的综合能力的手段之一。实践证明,它对大学英语教学起到了推动作用,有利于鼓励学生积极上进,也有利于教师检查教学成果,但这不等于要片面追求及格率或唯等级考试论。现在,题海战术,忽视学生两个能力培养的不良之风有所抬头。因此在分层教学实践中,要力求克服这些不良倾向,始终把培养学生实际语言交际能力放在首位,向课堂45分钟要效益。要充分了解各层次教学的要求、教学计划和实施办法,做到心中有数,统筹安排,课前精心备课,课后细致检查,在课堂上要注意找到教学的兴奋点,激发学生的闪光点,把书本上的死东西变成实践交际的活东西,让分层教学的课堂实践为英语等级考试奠定基础。
课题名称:职业能力导向下的大学英语多元分层教学实效研究,编号:ZD15169
参考文献:
[1]孟冬梅.英语分层教学中激励机制的运用[J].教学与管理,2006(36).
[2]贾荣香.大学英语实行分层教学是“以人为本”教学理念的具体体现[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5(24).
[3]柯艳,李水清.大学英语分层教学的实践与思考[J].温州大学学报,2005(05).
[4]陈琳霞.大学英语分层教学的重要性[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5(01).
(作者单位:长春光华学院)
关键词大学英语分层教学因材施教
近年来,随着高教体制由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的转移,大学英语教学面临着新的挑战,学生入校时的英语水平参差不齐,这种明显的差异不仅存在于班级与班级之间,而且还存在于班级内部。如果继续沿用传统的方式将他们安排在一个教学层次,即教师使用相同的教案和相同的内容,学生在相同的时间学完相同的内容并达到相同的教学目标,其结果必将是英语基础好的学生因“吃不饱”而降低了他们的求知欲,使他们无法树立正确的学习目标;基础差的学生“吃不消”,因而挫伤了他们的自信心,使他们厌学,甚至放弃英语。尽管许多英语教师都努力改进教学方法,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但效果不明显。针对大学英语教学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因材施教,分层教学”,呼之欲出。
一、分层教学的具体实施
因材施教,分层教学犹如春风给高校大学英语教学带来了生机,注入了活力。大学英语分层教学的具体做法是,在新生入学后,对新生实施测试。根据测试成绩并参考高考成绩,将学生分为A、B两层次。在选用教材方面,以学生认知能力和教学要求为依据,不仅考虑到学生的实际水平,同时还考虑到教师的特点、教学的目标甚至教学方法的选用,因为教材、教师、学生以及教学方法之间是相互制约的,合适的教材才能有利于学生的进步。比如,对于起点低的B层次班级,选择从语音起步的预备教材开始;而起点高的A层次班级则不拘泥于一本教材,尽可能提供更多学习材料及课外参考书,让他们课外阅读。在教学方面,对A层次班级的教学可继续沿用原有的教学方案,即:教学任务在一年半内完成,周课时数为四学时。第一学期侧重训练学生的听说技能,同时不断扩大他们的词汇量,加深他们的语法知识。第二、三学期进一步提高学生们的听说读写技能,努力培养他们的英语应用和交际能力。不同的是,强调学生们的听力训练和课堂教学信息量的增加,为达到这一目标,我们每两周安排一次听力课,在语音室进行,在课堂上运用多媒体现代化教育手段。对于B层次班级的教学,则需要加大改革力度。由于学生英语基础差,接受能力和消化能力相对慢,根据因材施教,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调整教学方案,对课程内容和进度,作了相应的修改。此外,为激励学生学习英语的动机和信心,在英语教学的小范围内实施“滚动式”竞争机制,即:根据每学期考试成绩及语言实际运用的能力,作为决定学生下一学期就读哪一层次班级的依据。这样“学有余力”的学生可进入高一层次班级学习,同时原来在高层次班级的学生也仍然需要奋发努力,以免“掉队”,降入下一层次班级。滚动的管理机制,使不少基础差的学生改变了在自然班里破罐子破摔的态度,在相互争中更多的人看到了差距,找到了努力的方向。新的教学模式打造了学生自主学习和个性发展的平台,在不同程度上促进了学生的个性发展。
二、分层教学中应注意处理好的几个问题
(一)做好分层教学的考试管理工作
考试是教学质量检验和促进的重要措施之一。科学的考试结果可以为教学提供良好的反馈信息,有助于教师了解学生的情况和学习效果,进而相应地修正教学方法。同时,还可以帮助学生进一步明确教学要求,改进学习方法,达到学习目标。每学期考试要求严格把关,统一命题,特别要注意实施分层教学后的前一阶段测试,从不同水平的考试要求逐步过渡到用相同的试卷来衡量A、B层次班级的学习水平,使不同基础的学生都能达到教学大纲所规定的教学目的和要求;实行教考分离,充分提高考试的信度和效度,让成绩优秀的学生升级选读,成绩差的学生留级重修,学生的积极性调动起来,从而推动了因材施教的教育原则的进一步有效实施。
(二)做好分层教学的班级管理工作
分班教学打乱了学生的自然班形式,管理上易出现混乱、松散的现象,学生的集体意识和团队协作精神相对削弱。如若仍然实行大班教学,人数太多,课堂秩序会受到影响,学生逃课、早退行为会相应增多。为便于班级管理,要尽量使分班后的新班学生的组成不要过于分散,不要包含太多不同自然班的学生,同时,每个新班的学生人数不能过多,一般最好在30~40人之间为宜。
(三)正确处理分层课堂教学与英语等级考试的关系
英语等级考试是英语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检查学生应用英语的综合能力的手段之一。实践证明,它对大学英语教学起到了推动作用,有利于鼓励学生积极上进,也有利于教师检查教学成果,但这不等于要片面追求及格率或唯等级考试论。现在,题海战术,忽视学生两个能力培养的不良之风有所抬头。因此在分层教学实践中,要力求克服这些不良倾向,始终把培养学生实际语言交际能力放在首位,向课堂45分钟要效益。要充分了解各层次教学的要求、教学计划和实施办法,做到心中有数,统筹安排,课前精心备课,课后细致检查,在课堂上要注意找到教学的兴奋点,激发学生的闪光点,把书本上的死东西变成实践交际的活东西,让分层教学的课堂实践为英语等级考试奠定基础。
课题名称:职业能力导向下的大学英语多元分层教学实效研究,编号:ZD15169
参考文献:
[1]孟冬梅.英语分层教学中激励机制的运用[J].教学与管理,2006(36).
[2]贾荣香.大学英语实行分层教学是“以人为本”教学理念的具体体现[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5(24).
[3]柯艳,李水清.大学英语分层教学的实践与思考[J].温州大学学报,2005(05).
[4]陈琳霞.大学英语分层教学的重要性[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5(01).
(作者单位:长春光华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