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征明小楷《草堂十志》对硬笔书法教育的启示

来源 :美与时代·中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u60519909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当今社会,书写一手流利、美观且兼备艺术性的硬笔字是十分有用的技能,因此,硬笔书法教育越来越受到重视。《草堂十志》为文征明小楷的经典之作,其用笔精到,结体舒展,飘逸俊美,符合硬笔书写规律和“雅俗共赏”的标准。基于此,从文征明小楷《草堂十志》的艺术特点入手,结合其基本笔画和结体,对其对硬笔书法教育在审美追求和书写原则方面的启示进行阐述。
  关键词:文征明小楷;《草堂十志》;硬笔书法教育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9年合肥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教研课题“基于中小学教师书写能力背景下的美术教育专业师范生培养研究”(yzyb2019010)研究成果;2020年安徽省教育厅教学示范课“中国画基础”(2020sjsfk14)阶段性成果;2020年安徽省教育厅课程思政示范课程“中国画基础”(2020szsfkc0772)阶段性成果。
  文征明(1470—1559年),原名壁(或作璧),字征明,后以字行,号衡山居士,世称“文衡山”,为明代著名画家、书法家、文学家,与沈石田、唐伯虎、仇实父合称“明四家”。文征明擅绘山水、兰竹、花卉等,能工笔,亦能写意水墨,作品表现出文人超然脱俗的闲情雅逸,奠定了“吴门画派”的基本特点。同时他也尤擅书法,行、草、隶、篆、楷皆工,尤以小楷擅长,当时就有“小楷名动海内”的美誉。他的书法温润秀劲,端庄平和,法度严谨而意态生动,虽无雄浑的气势,却具晋唐书法的风致,笔笔流露出温文儒雅之气,有正人君子醇正清雅之风。
  硬笔书法虽然年轻,但毋容置疑是书法艺术中的一个瑰宝。从事硬笔书法创作和教育的名家多是从毛笔跨界到硬笔,技法和教育教学理论相对比较单薄。对于广大硬笔爱好者而言,书写一手流利漂亮的规范字是绰绰有余,然而要想提高艺术层次,只能研究毛笔书法艺术,追溯历史、取法经典、学习古人。
  一、《草堂十志》的艺术特点
  文征明的小楷《草堂十志》(图1),纵23.2厘米,横28.4厘米,册页,共10页,书写内容为唐代著名画家卢鸿隐居嵩山时,为十处景致所写的题记文字。全文笔风优美,歌咏自然,反映了卢鸿乐于隐逸生活的哲学思想,隐隐中与文征明的思想与心态契合,故而他用小楷精心书写,借此抒发自己的情志,文美字美,千年对话,自然天成。整幅作品用笔遒劲挺拔,温润清秀,结体严谨,婀娜多姿,钤盖有乾隆、嘉庆、宣统内府鉴藏印,是文征明传世之作中的一件精品。
  (一)用笔一丝不苟
  元代书画家赵孟左右(兆页)在《定武兰亭序》的跋文中曾说,“结字因时相传,用笔千古不易”,强调了“用笔”和“结字”的重要性。书法的核心在于线条的运用,有起笔、行笔、收笔三个环节,也是笔画的组成部分。《草堂十志》中笔画的起笔大致分为顺入法和切入法。
  顺入法为毛笔在空中取势,尖锋入纸,如图2所示的“书”字。此字中横画居多,横横等距,长横与短横的起笔为顺入法,入笔迅速,行笔果断。图3的“十”字起笔为切入法,入纸干净爽利,铺毫运笔。起笔的形状有方、圆之分,书写前注重观察位置和方向变化。行笔宜中锋,筋骨匀当。转折处方圆兼用,富于变化。此帖中的收笔分为圆收和方收,圆收即笔锋送到笔画末端时略带回锋之势;方收则为笔锋送到末端便戛然而止,这也是小楷常用的笔法,主要在于其形状小,书写迅捷,所以手上过多的运笔动作要忽略掉。
  书法之妙,全在用笔。小楷的发力是由指尖传送到笔尖,以达到“一搨而下”的效果。因此小楷书写时,用笔要腴,用笔宜清,用笔贵秀,用笔贵于沉静。
  (二)结体中宫收紧
  蔡邕在《九势》中说:“凡落笔结字,上皆覆下,下以承上,使其形势递相映带,无使势背。”文氏《草堂十志》的结体就疏朗而不失紧密,秀雅正和,多采用中宫收紧。如图4的“燥”,左右结构,“火”字旁左放右收,给右边留位置,右边“喿”与左边相穿插有呼应,整个字型中段紧凑实在,四周舒展有序。同时在“燥”的右部三点连成一线,使字型结实。此帖的结字还有一个特点就是字带画意,文氏常常将山水兰竹的画法融入笔画,或穿插萦带,或枝叶相叠,画意横生,如“风舞琼花,鸟鸣竹涧”。
  苏东坡论书有云:“大字难于结密而无间,小字难于宽绰而有余。”这表明写大字要做到小字似的精密,而写小字必要使其宽绰有余。《草堂十志》的单个字在平正中通过阔白、开张、上提、错位等方法,使中部紧密,轻重虚实相称,从而结字活泼,富有动势,寓险绝于平正之中,含秀姿于端庄之内。如茅、紫、会、峰等字。
  (三)章法平和典雅
  古人有言:“字如其人。”文征明为人谨严宽和,做事认真谨慎,恪守儒家中和温柔的审美风范。因此他的书作章法与绘画布局与之有异曲同工之妙,平和典雅是文征明一贯的书画风格。文征明是继元代赵孟左右(兆页)之后对古典书法全面回归与继承一个代表,从书法五体到山水花鸟,涉及古典的方方面面。故清代梁巘说:“文书整齐,少嫌单弱,而温雅圆和,自属有养之品。”
  书法艺术又是线条造型艺术,其字形、大小、奇正、方圆、粗细、轻重、疏密、连断、枯湿等一系列矛盾词,就是我们营造对比统一章法的基本原则和艺术追求。《草堂十志》章法错落有致,顾盼有别,虽在格子中书写,但点画映带关联密切,处理上下左右字的时候注重前后变化和节奏起伏,通篇书法与文章浑然一体,英秀洒脱之气凸显。
  二、《草堂十志》对硬笔书法教育的启示
  师法古人,是中国书画学习的必然途径,所以新兴的硬笔书法也必然向古人经典作品学习。喜好温润清俊书风的硬笔书法学习者,取法和临摹《草堂十志》,是一个不错的选择。此帖的风格取向和笔画结体契合了大众对古典美的审美追求,同时易于掌握书写原则。
  (一)审美追求
  中国书法不仅仅具有文字记载的功能,而且蕴含着中华民族历史上沉淀下来的人文精神。硬笔书法规范、端正、整洁的实用性审美是学生终身学习的基础和目标,所以使学生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掌握一定的书写技能,具备书法欣赏能力,是当今基础教育的课改目标之一。以王羲之、赵孟左右(兆页)、文征明为代表的妍美书风,符合大众对艺术雅俗共赏的审美标准。文氏终生写小楷不辍,作品流传广泛,实用性强,所以其与硬笔书法教育相得益彰。
  (二)书写原则
  硬笔书写技法用“模件化生产方式——以标准化的零件组装物品的生产体系”来学习,同样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从文氏小楷提炼出基本笔画,如横、竖、撇、捺等,再根据每个笔画的基础形态加以分析并强化训练,如横分为长横、中横和短横,短横与中横起笔多用顺入法,长横起笔切入法和顺入法并用。如此类推,并把笔画用于每个书写的字当中,会基本形成与帖中风格接近的风格。字是由笔画、部首等基本元素构成的。在一幅作品中,字是一个个独立存在的单元体,笔画与结体又是字的构成法则和书写规范。整幅作品会通过量化变成具体的笔画技法,最终回归到作品本身。文氏《草堂十志》对硬笔书法的启示为:笔画简约,书写流畅;结体舒展,中宫收紧。如图5所示。
  纵观近年的全国硬笔书法大展,其中师法文氏小楷的获奖作品占了很大一部分,并在逐年递增。笔者从事大中小学生硬笔书法教学多年,以《草堂十志》笔画和结字为基础,继而加以整合和拓展,能够适用于硬笔书法学习的初级、中级和高级阶段,取得了不错的教育教学成效。由此可见,结体飘逸舒展、审美雅俗共赏的文氏书风越来越被硬笔书法学习者所接受。
  三、结语
  文征明对书法的贡献不仅仅体现在书法的表面形式上,还有他那种创新的精神,学古人却不拘泥于古人,独出新意。同时他刻苦的精神,也值得很多人學习。虽然他天赋不突出,但刻苦严谨,对书法热爱和执着,用“千里始足下,高山起微尘”的毅力登上了书法的巅峰。
  参考文献:
  [1]华东师范大学古籍整理研究室.历代书法论文选[M].上海:上海书画出版社,2014.
  [2]雷德侯.万物:中国艺术中的模件化和规模化生产[M].张总,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2.
  [3]刘洪滨.试论当代小学硬笔书法教育中的规律性[D].大连:辽宁师范大学,2018.
其他文献
谭平,1960年生于河北,现为中国艺术研究院教授,博士生导师;1984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版画系并留校任教;1989年至1994年,获得DAAD奖学金留学德国柏林艺术大学自由绘画系。2002年,任中央美术学院设计学院院长;2003年,任中央美术学院副院长。2014年,任中国艺术研究院副院长,中国美术家协会实验艺术委员会主任,国家当代艺术研究中心主任。  “抽象绘画”一词,在传统的理解中,是指经过长
摘要:书法在现如今的社会环境中得到了繁荣的发展,但是在书法如此繁荣发展的背后依旧存在很多问题。书法天地里的“立春”“立秋”以不同的创作角度与多样的表现方式共同丰富了“立春”“立秋”节气的艺术呈现。这些作品不是只為作品而书写,更表达一种新的艺术观念,寻求一种新的艺术表达方式。本文将从“立春”“立秋”中探讨书法蕴含的重要哲学思想及其对现代审美文化的启发意义。  关键词:二十四节气;立春;立秋;书法  
摘要:2009年,威廉·费弗(William Feaver)把弗兰克·奥尔巴赫1952—2008年的绘画集结出版,成为当年最全面介绍奥尔巴赫的出版物,也是当年唯一一本关于艺术家的作品的印刷书籍。威廉·费弗对弗洛伊德的采访很多,但与奥尔巴赫的对谈却堪称稀有。把威廉·费弗与奥尔巴赫的对谈分为绘画题材与实践方式的传承、外出的灵感与日复一日的厚涂、原始的精神与独立的绘画,作出细化分析。  关键词:威廉·费
摘 要:新时代构建精准问责有效机制,是解决当前问责工作中存在问题的迫切需要,是实现纪检监察工作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破除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重要路径。当前党内问责中还存在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主要表现为问责主体缺位与越位错位并存,问责在不同领域、不同地区开展不均衡,问责对象和问责情形的泛化,不重视做好问责工作的“后半篇文章”等。党内问责出现的种种问题,与思想认识不清晰、责任边界不明确、配套机制不
柯律格的《中国艺术》是一部极具代表性的国外学者在中国美术史领域的研究著作,柯律格在此书一改以往传统按照年代更迭研究中国美术史的写法,以前沿的观念全面剖析中国艺术脉
摘要:随着我国教育教学改革的推进,核心素养理念日益深入人心,培养综合素质高的人才已是大势所趋。艺术可以陶冶人的情操,也可以培养人的品格,而且像中国书法还蕴含着丰富的传统文化内容,如果采用合理的教学方法,则可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基于此,介绍文化素养与书法教学的关系,分析核心素养理念下书法教学的重要意义,并探讨核心素养理念下书法教学方法的优化策略,以促进书法教学的发展。  关键词:核心素养理念;书法
春暖花开  万圣之夜  指日高升  慵懒午后  作者单位:  漢口学院
期刊
生长1 35cm×19cm 2019年  生长2 35cm×35cm 2020年  枣 25cm×44cm 2020年  阳光 25cm×32cm 2020年  作者簡介:  王可,重庆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美术历史与理论研究。
期刊
瞬间的记忆 纪洋洋  蔷薇戏蝶图 丁娜  城記系列 靳秀英  逐日 李雪芮  作者单位:  哈尔滨师范大学美术学院
期刊
摘要:中国书法是一种复杂的艺术现象、文化现象。它通过语言这种表现形式与我们整个民族的精神生活紧密联系在一起,成为时代文化的象征。在不断发展的时代变迁中,中国书法已经从单纯的书写形式变为具有审美价值的艺术表现形式。而在现代多元文化的冲击下,要如何实现中国传统书法艺术的传承与创新,是一个需要我们认真思考的课题。围绕我国传统书法艺术的传承与创新进行剖析和探究,分析中国书法艺术传承和发展的重要意义,探讨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