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了就输了呗

来源 :中国经济信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xddqqqqqq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等到韩国人觉醒了,也许麻将也不是我们发明的了。不妨就把它当做娱乐项目而已吧!
  今年7月新华网报道了这样一条新闻。
  欧洲麻将协会最重要的赛事——第五届欧洲麻将锦标赛日前落幕,代表中国参赛的中国国花队没能载誉而归,成绩表上写着——个人最好名次第30名,团体第37名。世界麻将组织秘书长助理姚晓雷表示:“虽然成绩不好,但我们应该看到欧洲竞技麻将的发展非常迅速,他们用我们的规则打败了我们的选手,正好说明中国麻将近年来在世界范围内的普及工作初见成效。”
  记得去年在法国图卢兹举行的法国麻将锦标赛中,中国高校联队获得第四名,一时引发了全民吐槽。今年再次名落孙山,网友基本上是呈炸锅状态了。有说这可能比中国足球更让人汗颜的比赛项目了:那成绩太囧,我不敢看。
  全民吐槽或者是倍儿囧,原因无外乎两个。其一是中国有那么多麻将人口,怎么就培养不出能拿到名次的队伍呢?望大江南北,长城内外,大部分中国人的闲暇都被麻将占去了。据我所知,天寒地冻的东北,每年有一半的时间都是打麻将度过的。川蜀地区,如果走一百米听不到搓牌声你会感觉你走错了地方。
  这就出现了一个悖论。为什么那么好的人口基础,那么多的培训时间,就是打不好比赛呢?我的答案是“规则不同”。众所周知,泰拳是武术界最讲实战的搏击技能之一,但每当遇到中国的散打选手,就大多数以被KO告终。散打作为国际化程度颇高的技击项目,有着详尽而完备的规则,泰拳选手往往是从孩提时代便踢打香蕉杆儿,最终练成金刚不坏之身。但走上国际的赛场上之后,就开始束手束脚。这不能踢,那不能打,练武之人都是急性子,一着急乱了分寸,就被踹下去了。
  麻将也是如此。中国的麻将群体具有功利性,不劳动有时间打麻将的,一般也就打个两毛五毛的,一场下来输赢百十来块就不错了。但真到了国际赛场上,筹码可都是不需兑现的。突然打一亿漂十亿的,心里一下子就慌了。不输才怪。
  调侃归调侃,但这项“运动”普及时的功利化以及规则不一,的确是导致中国国手们在大赛赛场上铩羽而归的部分原因。
  胡适将麻将称为“国戏”。资料上说麻将起源于中国古代的博戏。夏商时,已有博戏,盛行于春秋和秦汉。唐宋时,演进为诗牌和叶子戏。木牌上书以诗韵,博戏时按牌上的韵作诗,称为诗牌——要多文雅就有多文雅的名字。
  据说太平天国期间,陈鱼门主持善后局,与英国驻宁波领事夏福礼交往甚密,常以打麻将为娱。此后,陈鱼门又到上海经商,更以打麻将为交际手段,遂将麻将传给外国人。就像本文开头姚秘书长助理说的那样,虽然成绩差,但却助推了麻将在世界范围内的发扬光大。光荣!
  其实,我们吐槽的原因归根结底还是因为局限在“麻将是我们发明的”上面。其实也没什么大不了,知道足球叫蹴鞠吗?知道阿拉伯人把四大发明都“偷”到西方了吗?发扬光大的好像都不是我们。
  而且,等到韩国人觉醒了,也许麻将也不是我们发明的了。不妨仅仅把它当做娱乐项目,提高幸福指数就行了。
  如果还转不过弯儿,可以讲个段子给你听。说有个好事者问法师:中国麻将在国际赛场上什么时候才能取得让国人满意的成绩啊?法师回答说十年。好事者再问,您是说十年以后中国人在麻将比赛中就能占据巅峰了吗?法师说:“你想多了,我是说输十年,国人也就无所谓了。”
其他文献
改革开放近三十年来,农村经济持续快速增长,各项事业均取得了长足的发展。然而,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社会分化的深化,农村利益关系和价值取向多样化的趋势日益明显,导致农村社会管
【对创业而言既要选对事情,也要把事情做对,两者缺一不可。】  新进入的创业者如何尽可能地规避创业路途上的一些大坑?作为过来人的创业者有哪些经验和教训可以借鉴?我们总结了创业过程中的八大教训以供参考。这八大教训前5个是经营层面的教训,后3个是管理层面的教训。一般来说,管理是服从于经营,经营是选择对的事情做,管理是把事情做对。对创业而言既要选对事情,也要把事情做对,两者缺一不可。  1. 盲目照搬国外
汕头市是一个人多地少,土地资源十分匮乏,农业发展空间极度有限的地区。全市人均耕地不足0.13亩,按农业人口计,人均也只有0.18亩。在这有限的土地资源条件下,汕头市委、市政府不断调
那些成功人士总是迎着羡慕嫉妒恨的虚伪目光,有时候忘乎所以,有时候又无所适从。  最近我的编辑老师们都被韩寒、郭敬明们堵住了嘴。茶余饭后,张口闭口,都是《小时代》、《后会无期》这样的字眼。媒体同仁们也不怎么体谅人,整天票房东、票房西地在那玩数字游戏,他们倒不亦乐乎了,却不时地让同龄人躺枪。  我从十年前就知道,有一种成功叫韩寒和郭敬明。那时候,我甚至为他们所代表的那种个性而点赞。但凡遇到批驳他们的家
以色列气候干旱,土壤贫瘠,2/3的国土是沙漠。然而,在如此恶劣的自然条件下,以色列不仅以6万多农业劳动力养活了全国600多万人口,还可以向全世界出口大量农产品。以色列之所以成功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