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轮问路,径满芬芳

来源 :少年博览(阅读与写作)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enjianhao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书虫:你喜欢运动吗?跑步、骑车、打羽毛球什么的。
  小樱:我可以选择睡觉吗……
  书虫:可有些人,因为双腿残疾,终生与轮椅为伴,连站起来都是一种奢望。
  小樱:我知道有这么一位作家,轮椅并没有限制他思想的脚步!
  “有过我的车辙的地方也都有过母亲的脚印”
  “那时她的儿子还太年轻,还来不及为母亲想,他被命运击昏了头,一心以为自己是世上最不幸的一个,不知道儿子的不幸在母亲那儿总是要加倍的。”
  都说没有真正的感同身受,没有人会切身理解你所经历的。但如果一定要有这么一个人能够理解你的绝望,痛苦着你的痛苦,那个人,一定是母亲。史铁生的母亲,就是这样一个承受着儿子双倍痛苦的人。正青春时,他双腿瘫痪,还未飞翔时,便被折断了翅膀。病痛的折磨以及对人生的绝望,让他脾气暴躁,喜怒无常。而母亲,看到青春年华的儿子每天歇斯底里地捶打着双腿,生怕儿子会失去对生活的希望,她总是央求着儿子:“北海的菊花开了,我推着你去看看吧。”这一句,更像是母亲对儿子生存意识的呼唤。
  当史铁生整日去地坛,母亲送他出门时常常念叨:“出去活动活动,去地坛看看书,我说这挺好。”这不仅是对儿子说的话,更是她对自己的安慰。后来,听到地坛中散步的老人说:“没想到园子有这么大。”史铁生才意识到,数不清多少个晚归的黄昏,母亲在园子里留下多少匆匆的步伐。
  多年以后,当儿子在写作上有所成就,母亲沉甸甸的爱终于呵护出成果时,她却再也看不到了。
  我们都是残疾人
  毫无疑问,史铁生是个残疾人,他摇着轮椅走了三十多年。但是,他没有回避身体不便这个事实,也没有回避身体上的病痛这个问题,而是选择用自己敏感的心灵去感受痛苦,正视它,拥抱它,甚至沉思它,想象它。他从自己出发,却不限于自己,而是思考着整个人类都关心的问题:人活着到底是为了什么?
  或许正是因为身体被局限,他才选择用理性、用沉思来看待这个世界,思想反而走得很远。史铁生的文字里,我们看到了他对孤独的阐释,对死亡的理解:我们想跟别人沟通,但总有些孤独感说不出口,无法跟別人分享;我们都想好好活着,但是死亡无可避免,这是所有人最后的结局。我们注定无法满足我们所有的欲望,这就构成了史铁生所理解的一种人类的残疾状态。他对这种问题的思考和探索,在同时代作家之中是特别深刻的。
  身残志坚,成为写作者的典范固然足够励志、足够感动,但,身处泥淖时却仰望星空,思考整个人类的问题,这才是史铁生真正令人钦佩的地方。写作,已经不仅仅是他活下去的理由,更是拓宽他生命长度和深度的最好方式。
  一本书的时间
  关于文本——
  1. 著名散文《我与地坛》鼓励了无数的人。深圳中学生杨林在该文的鼓励下,走出了车祸带来的阴影,以《生命的硬度》一文夺得了一个全国作文大奖。
  2. 地坛公园又称方泽坛,在北京安定门外,是明世宗以后明清两代皇帝每年夏至祭祀土地神的地方。地坛始建于明代嘉靖九年(公元1530年),是中国现存最大的祭地之坛。坛内总面积37.4公顷,呈方型,整个建筑从整体到局部都是遵照中国古代“天圆地方”“天青地黄”“天南地北”“龙凤”“乾坤”等传统和象征构思设计的。地坛现存有方泽坛、皇祇室、宰牲亭、斋宫、神库等古建筑。
  地坛公园1925年辟为“京兆公园”,1928年改称“市民公园”后荒废,1957年恢复称“地坛公园”。
其他文献
我一直希望,能和珊妮有一场完美的旅行。  可能是看了太多的公路电影,和许多中学时代的女孩一样,我希望自己可以快快长大,不用再为考试和补课发愁,不用再把秋裤偷偷藏在书包里,不用再躲在被子里偷偷看小说。  我希望能开车去旅行,和珊妮一起,到黄昏的海边,看金色的太阳落入海面,把海水染成童话的颜色,直到青色的天空染上灰蒙蒙的洋红色,最终变成繁星点点的黑色。  那片海域,没有灯光,没有其他车辆,没有手机信号
期刊
什么样的时光是最温暖的呢?我认为一家人在一起相互陪伴、相互鼓励的时光就是最温暖的。  从小到大,妈妈和我在一起的时间最多,也最为我费心。我不爱运动,妈妈就买了一个蹦床讓我跳。可我还是不怎么感兴趣,于是她想尽办法激发我的兴趣,手举一根小木棍站在高处让我去抓棍子。有时妈妈突然把棍子往高处一举,让我扑了个空,我第一反应有些不快活,随后又忍不住和妈妈一起哈哈大笑起来。欢声笑语中,我不知不觉已经运动了二三十
期刊
作为现代艺術的创始人、当代西方最有创造性和影响力的艺术家,全世界前10名拍卖价最高的画作里,毕加索的作品占了4幅。他甚至是第一个在生前亲眼看着自己的作品被收藏到卢浮宫的画家。  毕加索可能是这个地球上最不想长大的老男孩。他曾经说过,“我花了4年就能画得像拉斐尔,却花了一辈子去学怎么画得像个孩子。”因为童心是世界上最珍贵的东西。成年人的想象也许能够胜在繁复,但孩童的想象力却可以天马行空,不受束缚,依
期刊
【小草老师茶话会】  “最讨厌写景作文了!”小韬同学气鼓鼓地出现在小草老师面前。他拿着空白的作文稿纸,狂抓头发,气急败坏。  许多同学在写景时,除了“风景如画”四个字以外,脑子里只有一连串的省略号,然后飞过一群尴尬的乌鸦。  可你们知道吗?打开写作秘密之门的钥匙,就在我们的课本中。包括写景作文这块难啃的硬骨头,我们也能够从课本中找到答案。  【小草老师小课堂】  主 讲:小草老师  选用课本:五年
期刊
小时候最喜爱看《三国演义》,场面波澜壮阔,情节跌宕起伏,引人入胜。特别是蜀国丞相诸葛亮,运筹帷幄,料事如神,令人佩服。给我印象最深的就是他发明的“木牛流马”,一个用木头制作的机械,居然能像真实的动物一样搬运物资,看来孔明的机械学水平已经远远超过了西方的达芬奇等巨匠,甚至超出了现代人的水平。在那个生产力还比较落后的时代,这是多么不容易呀!可后来我在历史书中偶然发现,诸葛家族在历史上是出了名的小心谨慎
期刊
最先来到春天的是那一声春雷,声音不大,可却像一个闹铃,唤醒了春姑娘,唤醒了新的一年。  听到春雷后,布谷鸟便飞上了枝头,“布谷、布谷”地唱起了動听的歌,叫农民伯伯开始春种。春雨也听到了召唤,淅淅沥沥地落了下来,浇灌谷物、蔬菜。  “轰”,夏天的雷声赶来了,在天上怒吼着,让地上的植物、动物胆战心惊。“哗”,夏天的暴雨来了,它可没有春雨那么温柔,一挥手,一排排豆大的雨点就像子弹一样向大地砸来,不一会儿
期刊
春天到了,我家露台上的紫藤花开始打苞了。春风吹来,粗壮的枝杆上,吹鼓了一个个褐色的小花苞,像一块块小小的宝石,可爱极了。  紫藤花和一般的花可不一样,大多数花都是先抽叶子再开花,而它却先开花再抽叶子。在这个小花苞里,正酝酿着一场花的盛宴,令人期待。  一场春雨过后,我惊喜地发现,紫藤花苞脫去了褐色的外衣,露出了浅浅的紫色。这些小花苞上长着细小的绒毛,圆圆的、尖尖的,远看像一盏盏紫色的小灯泡。它们大
期刊
我心目中的经典之一是余华的《活着》。在《活着》中,我看见了普通人的乐观和堅强,看见了苦难的意义,看见了生命的柔韧,看见了岁月那不动声色的力量。如果你的阅读理想和写作追求还不够清晰,那么可以读一下余华的《文学或者音乐》,大作家也有他的私人经典榜单!或许,你可以从中受到启发。  这个世界上有许多伟大的人,他们的名字也许并不为人熟知,甚至比不上那些十八线的小明星!但他们为这个世界往更好的方向发展做出了巨
期刊
旭日初升,天边泛着淡淡的霞光,恬静而又美好。  你坐在摇椅上,身体稍稍倾斜,怜爱地看着身下的种子,微笑着。  这,是刚播种下的。你想啊,被霞光温柔以待的种子必将有一个美好灿烂的未来,但现实总不让你轻易如愿以偿……  野兽肆虐,想趁你不备,将它撕咬个痛快!  野草缠绕,想趁你不备,就掠走它的生命!  荆棘丛生,它们包围种子,想让种子主动认输!  一切,都逼迫着种子死亡!不停地逼迫着!凶狠地逼迫着! 
期刊
当我踏着坚实的脚步迈进初中时,身前是一片广阔而浩远的天地,身后是那一去不复返的小学生活和同学们灿烂如花的笑靥。小学生活是记忆中最美的一片金色海滩,海滩上那片最闪亮的贝壳值得我永生珍藏。  小学的同桌是个“人见人爱,花见花开,车见爆胎”的美丽而泼辣的女孩。我俩总是一言不合就“打架”。  那天,“世界大战”又在我俩之间爆发了。  不知道谁对谁错的老师把我训了一顿,我怒气冲冲地从办公室走回班级,进座位时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