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网络教研平台的功能研究

来源 :中国教育技术装备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ongsu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通过对网络教研的简单分析,依据区域网络教研平台的建设目标及理念,设计区域网络教研平台的功能框架及任务组成,以提升区域教学教研水平。
  关键词 区域网络教研平台;功能框架;网络教研
  中图分类号:TP31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1)24-0111-03
  Regional Network of Teaching and Research Capabilities of Platform//Tian Nana,Li Tianping
  Abstract In this paper, a simple analysis of network research, teaching and research platform based on the construction area network objectives and concept, design and research capabilities of the platform area network framework and task components, to enhance regional teaching and research level.
  Key words area network research platform; functional framework; network research
  Author’s address Communication College, Shandong Normal University, Jinan, China 250014
  
  网络教研较常规教研的优越性表现在强调人文性、具有生态观、显示效能化、体现和谐性等。但随着网络教研的推进,其平台建设中暴露出一些问题:1)以信息发布为主要功能,教研交互功能缺失;2)未提供教师协作交流的平台,缺乏教师业务的交流;3)对教师的教学业务支持不够,不具备教研活动组织管理功能;4)缺乏对优秀教学资源的有效管理,不能满足“促进教师日常教学教研活动同区域资源建设有机结合”的目标。
  本文研究区域网络教研平台的功能结构,分析区域网络教研平台可实现的教研功能和可包含的功能模块及各功能模块的构架次序及相互之间的关系。
  1 区域网络教研平台的建设目标及建设理念
  区域网络教研平台以教师专业化发展为目的。立足于以教师为本,提供针对教师个体研修的服务;立足于同伴互助,提供针对团队的协作式学习服务;立足于专业引领,获得多层次的专家梯队支持。为教师群体提供跨学校、跨学科、跨区域交流的服务平台,从而全面提升区域教学教研水平。
  平台立足于构建区域网络教研及教师专业发展的生态环境,为区域内教师的教研业务提供信息化支撑手段,促进日常教研活动与区域资源建设的有机结合。
  2 区域网络教研平台的基本分析及任务功能
  网络教研的最终目的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效益。区域网络教研平台依据的理论是虚拟学习社区(Virtual Learning Community,VLC)理论(指在网络的学习环境中的学习者及其助学者共同构成一个交互的协作学习团体,通过网络及多种学习方式分享彼此的观点,达到学习的目的)和学习共同体(Learning Community)理论。基于网络环境的学习共同体模式强调教研是在网络支持下,通过教师共同体之间的交流,把共同体中个人的隐性知识社会化为共同体的显性知识,然后再内化为个人的隐性知识,使共同体的每个成员得到提升和发展。
  区域网络教研平台构造动态资源生态链:通过区域网络教研平台,教研过程和教研结果与学科知识点及学科资源紧密关联,加上教师的教研交流及评价,进而对资源的质量分析优化创新。随着平台的持续使用,资源生态链形成正向循环,从而为各区域积累形成有价值的特色学科资源库(图1)。
  区域网络教研平台实现对教学的支持:学校提高教学质量,提升办学水平;教师提升专业水准,共享优质教育资源;促进学生发展,教学效率的提高获取学生和家长的支持,进而获得社会认可。
  3 区域网络教研平台结构框架
  区域网络教研平台通过教师协作研修共同体,形成“校本教研”“区域教研”的大研修环境;基于流程驱动的校验模式,促进传统教研网络化以及网络教研常规化;校验驱动,建用并举,构建本地化的学科资源应用环境。平台功能组成如图2所示。
  网络教研平台的功能模块有以下几方面。
  1)教师自留地:区域网络教研平台为教师提供个人的工作空间,对教师业务进行全面整合,提供教师研修的各类服务和工具。
  2)教师协作组,是由几个教师共同组成的交流共享空间。教师在教师协作组中可以组织教研活动,实现资源共享,创设互动交流共享的氛围,积淀展示组内研究成果。教师协作组中,教师可以论坛的形式分组召开教研讨论。群组成员可上传图片等资源,还可将网络课程发布到群组中,及时积淀与展示正在生成的丰富的特色教研资源。建构名师群引领下的教师协作组,既可以让校内、区域内各名师走在一起,又可以吸引或邀请校外名师加盟,实现对教师个体的有效帮助。
  3)区域教研中心:以教师个人的影响力形成的信息网络,以学科、年级协作组形成的学科领域信息网络,以有共同课题、研究方向的群组形成的信息网络,这三个网络形成独特的信息交换网络,从而形成教研的生态发展系统,实现教研的均衡发展。平台能够在个人空间和协作组的基础上形成不同层次的区域教研中心,提供教师间学习交流的空间。
  4)教育资源中心(独立系统):以自留地、教师协作组的建设机制带动区内优秀教育资源的积累,构建一个动态生成的区域特色教育资源库,在资源的建设上倡导“我为人人,人人为我”。
  5)多用户权限管理。平台具有灵活的多用户权限管理机制。
  6)学科资源库,是以服务该学科教师研修为宗旨的工作平台。该功能是通过活动的进行,将使用资源分为引用学科资源和收集资料两种方式,还存在一个同步资源库,由相关教师将学科资源库中与当前版本学期教学进度相匹配的教学资源设为同步资源,方便查询引用(图3)。
  区域网络教研平台的功能框架是一个值得长期研究的课题,随着网络技术和信息技术的进一步发展,许多当前无法实现的功能将会成为现实,所以其他区域在网络教研平台实际架构时还应根据具体的情况对现有的功能框架进行修正。
  参考文献
  [1]赵旵.区域网络教研平台的功能框架研究[J].中国电化教育,2008(11):57-60
  [2]王新美,顾小清.构建网上区域性教师学习共同体的策略研究[J].软件导刊:教育技术,2008,7(6):61-63
  [3]黄冠.基于知识管理的网络教研平台构建研究[D].重庆:西南大学,2008:30-37
  [4]但红光.借助网络平台,深入开展学校教研活动[J].长江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27(2):9-12
  [5]万欣.面向教师专业化发展的网络教研平台使用现状及策略研究[J].软件导刊:教育技术,2008(1):67,70
其他文献
3月1日,上海国际航运研究中心发布《全球港口发展报告2011》。报告显示,中国港口表现强劲,在前十大港口占据七席。但受全球经济走弱影响,全球港口货物吞吐量增幅由之前的14%降至7.3
现代学徒制在欧洲一些国家已比较成熟,而在我国仍处于探索阶段。辽宁林业职业技术学院为将学生培养成职业技能型人才,与多家家具企业进行校企合作,对木材加工专业进行了"订单"
近日,有消息称,鸿海集团或因为夏普股价的大跌而重启与夏普的谈判。目前,夏普(中国)投资有限公司和富士康方面均未对该传闻表态。
如何规划城市道路绿地景观设计是城市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本文在分析城市道路绿地设计的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基础上,探讨了城市道路绿地景观设计原则和城市道路绿地的功能与作
导语:笔者是《中国教育技术装备》杂志的忠实读者,该杂志下旬版刊出的文章笔者每篇必仔细阅读,许多高校(含普通高校和高等职业学校)教师在文章中谈论运用教育技术与多媒体教学的情况,其依据是建构主义的学习理论。我们想说,高校教学要慎用建构主义。    10.3969/j.issn.1671-489X.2010.02.013    建构主义的建立与发展  建构主义是在行为主义、认知主义之后发展起来的学习理论
本文通过建立含耐火砖模型和函数加载有限元模型对大型回转窑筒体变形和应力的计算结果进行了详细分析。
正如一位农业专家所说,我国农业只有产业物流,没有物流产业。在国外,流通环节唱主角的批发商大多是资金雄厚、规模庞大的物流公司;国内,受上游种植与下游终端渠道分散的影响,农产品
伴随着信息社会的到来,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得到了蓬勃发展,越来越多的企业引入了办公自动化系统,这也为企业的档案管理工作创造了基础。但在对我国各类大中小型企业
主体结构检测是建筑工程质量控制中的关键步骤,历来受到一线施工企业与质检部门的重视。近年来,建筑工程主体结构检测的方法日渐多样化,在实际应用中,不同的方法有着不同的应
目前,一份战略合作协议的签订,使晋江陆地港正式成为厦门港的“物流基地”和“喂给港”。今年,该陆地港集装箱吞吐量有望突破4万标箱,基本全部从厦门港进出:而在未来若干年后运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