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花苜蓿产沼气潜力研究

来源 :安徽农业科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andr0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以紫花苜蓿为发酵原料,在恒温30 ℃条件下进行批量式沼气发酵试验。结果表明,6%发酵浓度的紫花苜蓿发酵历时34 d,发酵体系出现酸化时,在微生物自动调节下,pH能够很快恢复,产气未受到任何影响。当提高紫花苜蓿的发酵总固体含量到8%,发酵体系表现出相同的规律。紫花苜蓿的产气潜力为936 ml/g TS,1 094 ml/g VS。
  关键词紫花苜蓿;沼气发酵;pH;发酵浓度;产气潜力
  中图分类号S181.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0517-6611(2014)14-04394-03
  Study on Potential of Biogas Fermentation with Medicago sativa
  ZHANG Lijuan, ZHANG Wudi et al (Yunnan Normal University, Kunming, Yunnan 650500)
  Abstract The biogas production yield was studied by using Medicago sativa as raw material. The fermentation was conducted batch by batch at constant temperature 30 ℃. The results indicated the total fermentation time was 34 d when the fermentation concentration was 6%. Fermentation liquid became acidic but could be restored to normal quickly with the reaction of adjustment in the anaerobic microbe. The biogas yield of Medicago sativa didn’t be in the influence of pH value. When the fermentation concentration was 8%, the law of fermentation was the same as the above results. So in can be obtained that the biogas yield of Medicago sativa was 936 ml/g TS and 1 094 ml/g VS.
  Key words Medicago sativa; Biogas fermentation; pH; Fermentation concentration; Biogas potential
  在世界苜蓿生产大国中占第5位[1]。紫花苜蓿作为品质优、产量高、适口性好的牧草饲料为全球畜牧业做出重大贡献,并且长期种植苜蓿有改良土壤的作用,因此紫花苜蓿在我国生态建设中也有重要作用[2]。随着生物技术的快速发展,人们对紫花苜蓿的传统利用从优质牧草扩展到很多方面,其中以苜蓿作为生物反应器来生产疫苗、工业酶制剂和工业可降解塑料以及一些重要的药用蛋白等研究已经取得了很大进展[3]。另外,对紫花苜蓿的生物活性成分及其功能也有一些研究,发现其富含优质膳食纤维、食用蛋白、多种维生素(包括维生素B、维生素C、维生素E)、10种有益的矿物质以及皂苷、黄酮类、类胡萝卜素、酚醛酸等生物活性成分,因此可以作为功能食品及医药等[4]。
  目前对紫花苜蓿的产气潜力研究尚未见報道。为此,笔者以紫花苜蓿为原料,探究其产气潜力,为实现紫花苜蓿资源化利用、提高其能源转化效率提供理论依据。
  1材料与方法
  1.1材料发酵原料为紫花苜蓿,采自丽江市永胜县火龙果种植基地,经测定其TS(总固体)含量为23.17%,VS(挥发性固体)含量为85.61%。接种物为取自实验室以猪粪为原料富集的接种物,经测定TS含量为16.59%,VS含量为67.15%。
  1.2试验装置采用实验室自制的500 ml的批量式发酵装置,装置示意图如图1所示。
  注:1.温控仪;2.交流接触器;3.水槽;4.电热管;5.热电偶;6.循环水泵;7.发酵瓶;8.玻璃三通;9.集气瓶;10.计量瓶。
  图1沼气发酵试验装置1.3方法
  1.3.1原料预处理。将紫花苜蓿清理后切碎成长度小于2 cm的小段,以便其与接种物充分混合均匀。
  1.3.2试验设计与料液配比。试验分别设置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分别设3个平行。为保证试验的一致性,进行单瓶配料。料液配比如下:6%试验组120 ml接种物,18 g紫花苜蓿,加水补足至400 ml;8%试验组120 ml接种物,52 g紫花苜蓿,加水补足至400 ml;对照组120 ml接种物,加水补足至400 ml。采用自动控温装置恒温30 ℃下厌氧发酵,每天定时记录产气量及火焰颜色。
  1.3.3测试项目及方法。
  1.3.3.1产气量。采用排水集气法测定,每天定时记录各组的产气量,以各组3个平行的平均产气量作为各组的表征产气量。同时采用火焰颜色比色卡法[5],根据火焰颜色和气相色谱仪(GC6890A)确定气体中的甲烷含量。
  1.3.3.2TS与VS。TS与VS采用常规分析法[6-7],测定原料接种物,以及发酵前后料液的TS、VS。TS在(105±5)℃的电热恒温干燥箱(202型)中烘干至恒重,利用TS计算公式[7],求出TS;VS在(550±20)℃箱形电阻炉(SX22.512型)中灼烧至恒重,利用VS计算公式[7],求出VS。
  1.3.3.3pH。采用pH 6.4~8.0的精密pH试纸。   2结果与分析
  2.1产气情况每天记录紫花苜蓿的产气量并测定甲烷含量,得出产气量、甲烷含量与发酵时间的规律,结果如图2所示。
  由图2可知,对于6%TS发酵浓度试验组,整个沼气发酵过程历时34 d,日平均产气量为114 ml,共出现3个产气高峰,最高产气量为460 ml,最高甲烷含量达72.7%,发酵过程符合沼气发酵的一般规律,产气量逐渐上升,达到最高峰后再逐渐减少,直到发酵结束。紫花苜蓿发酵启动较快,在第2天产气量就达到第一个高峰,但是点燃火焰颜色为淡蓝色,经测定甲烷含量为49.5%。在发酵体系水解性细菌的作用下,体系在第9天出现酸化,pH为5.5,产气减少,但是体系酸化期较短,到第11天产气恢复,pH为6.5,直到沼气发酵结束,体系的pH一直维持在沼气发酵正常范围内,未再一次出现酸化,说明紫花苜蓿是较好的沼气发酵原料。为进一步确定紫花苜蓿发酵过程中pH的变化,同时进行了8%发酵浓度的发酵。由图2产气曲线可知,8%发酵浓度下发酵表现出与6%发酵浓度一致的规律,只是酸化期延长,随着pH恢复,产气又逐渐恢复正常,最高产气达480 ml,发酵体系稳定,发酵时间超过6%发酵浓度下的发酵,在确定发酵料液浓度时要考虑原料的总固体含量及使用量。
  图2产气量、甲烷含量随发酵时间的变化曲线2.2产气速率对整个试验过程中累积产气量随发酵时间的变化规律进行统计,结果见表1。
  3结论
  (1)以紫花苜蓿为发酵原料,30 ℃下进行批量式沼气发酵试验,6%发酵浓度的试验组产气潜力为936 ml/g TS,1 094 ml/g VS。整个发酵过程中发酵体系第9天出现酸化,不需要外源物质的调节,发酵体系能够很快恢复,并一直保持在正常的pH范围。进行8%发酵浓度的试验组发现同样规律,但是酸化期延长,pH对紫花苜蓿沼气发酵的影响很小。利用紫花苜蓿为发酵原料是可行的,避免了体系出现酸化问题,为紫花苜蓿后续利用提供了理论依据,能源利用率更高。
  (2)紫花苜蓿与其他的植物性原料的产气潜力比较,在组成成分相似的条件下,紫花苜蓿具有发酵时间短、TS产气潜力高的特点,若将紫花苜蓿用于实际的沼气工程中,HRT较短,发酵罐体积小,可以较小的投资成本获得更高的能源转化率,而沼气发酵后的残留物可作为优质能有机肥用于还田,实现紫花苜蓿的综合利用。
  参考文献
  [1] 罗志成.北方旱地农业研究的进展与思考[J].干旱地区农业研究,1994,12(1):4-13.
  [2] 张国盛,黄高宝,张仁陟,等.种植苜蓿对黄绵土表土理化性质的影响[J].草业学报,2003,12(5):88-93.
  [3] 韩利芳,张玉发.紫花苜蓿作为生物反应器的研究现状及应用前景[J].草业学报,2004,13(2):23-27.
  [4] 卢成,曾昭海,張涛, 等.紫花苜蓿生物活性成分研究进展[J].草业科学,2005,22(9):28-31.
  [5] 江蕴华,余晓华.利用火焰颜色判断沼气中甲烷含量[J].中国沼气,1983,1(3):28.
  [6] 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沼气发酵常规分析[M].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1984:19.
  [7] 张无敌,宋洪川,尹芳,等.沼气发酵与综合利用[M].昆明:云南科技出版社,2003:101-102.
  [8] 张啸,杨斌,马煜,等.香蕉杆厌氧发酵产沼气的实验研究[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31(S1):119-221.
  [9] 查国君,张无敌,尹芳,等.菠萝皮厌氧发酵产沼气的实验研究[J].能源工程,2007(1):41-43.
  [10] 邱凌,王晓曼,邱玉桥,等.不同草坪草废料厌氧发酵试验研究[J].中国沼气,2009,27(5):15-17.
  [11] 杨红,尹芳,张无敌,等.玫瑰秸秆产沼气潜力的试验研究[J].湖北农业科学,2013,52(17):4086-4089.
  [12] 杨红,马煜,张无敌,等. 康乃馨秸秆发酵产沼气潜力的试验研究[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31(S1):81-84.
  [13] 孙树贵,任广鑫,翟宁宁,等.中温下3种落叶厌氧发酵产气量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0,38(19):10164-10166.
  [14] 郭德芳,李秋敏,刘丽春,等. 不同温度下芦荟皮厌氧发酵产沼气的实验研究[J].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33(3):6-11.
  [15] 李永波,郭德芳,张建鸿,等. 西番莲果皮发酵产沼气潜力的实验研究[J].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33(3):12-16.
  [16] 张建鸿,杨红,郭德芳,等.不同温度下滇池蓝藻沼气发酵的实验研究[J].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33(3):17-21.
  [17] 阮越强,刘丽春,郭德芳,等. 菠萝蜜废弃物沼气发酵的实验研究[J].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33(3):22-25.
  [18] 杨斌,李彦,张无敌,等. 废弃烟叶厌氧消化的实验研究[J].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32(3):28-32.
  [19] 马煜,张无敌,尹芳,等.小桐子种子产沼气潜力及其能源转换效率的研究[J].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3):20-24.
其他文献
摘要 不同采摘季节对铁观音品质影响较大,茶多酚、咖啡碱、氨基酸是决定茶叶滋味、香气、汤色等品质的重要成分。以不同季节的清香型铁观音鲜叶及毛茶为原料,研究其茶多酚、咖啡碱、游离氨基酸含量随采摘季节变化的特点。结果表明,铁观音由鲜叶加工成毛茶,茶多酚减少率及游离氨基酸增加率由高到低次序均是:夏茶、秋茶、春茶;咖啡碱减少率由高到低次序是:春茶、秋茶、夏茶。不同采摘季节铁观音鲜叶及毛茶的茶多酚、咖啡碱、游
期刊
摘要[目的]对生活中常见的几种十字花科蔬菜中芥子碱硫氰酸盐含量进行测定。[方法]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检测芥子碱硫氰酸盐的条件,并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十字花科蔬菜白萝卜、红萝卜、青萝卜、紫甘蓝、西兰花、花椰菜、大白菜、小白菜、卷心菜、油菜、油麦菜中的芥子碱硫氰酸盐进行定性、定量分析,并初步考察白萝卜中芥子碱硫氰酸盐稳定性。[结果]HPLC结果显示,几种十字花科蔬菜中白萝卜、红萝卜、青萝卜、紫甘蓝、西兰花
期刊
摘要[目的]研究不同蛋形指数对孵化率、受精率等的影响。[方法]分别将240枚“淮南王”土鸡种蛋按其蛋形指数不同分成Ⅰ组(1.17~1.29)、Ⅱ组(1.30~1.34)和Ⅲ组(1.35~1.53)3组进行孵化试验,然后测定其孵化率、受精率情况,研究“淮南王”土鸡不同蛋形指数对孵化效果的影响。[结果]试验Ⅲ组受精率最高,为98.75%,分别比试验Ⅰ组、Ⅱ组高出5.00个百分点和1.25个百分点,但差
期刊
摘要[目的] 寻找鸡球虫保护性抗原基因,为研究基因功能和研制抗鸡球虫疫苗奠定基础。[方法] 将纯化的堆型艾美耳球虫孢子化卵囊于兔皮内多点注射,制备堆型艾美耳球虫抗血清,用间接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其效价,进行免疫学筛选。利用PCR对获得的阳性克隆进行初步鉴定。[结果] 间接酶联免疫吸附试验结果表明堆型艾美耳球虫抗血清检测结果呈阳性,初步筛选到的疑似阳性斑经3次复筛后获得6个阳性克隆,1
期刊
摘要农作物秸秆是重要的可再生资源,秸秆未被充分利用,既浪费资源又对环境造成严重污染。对秸秆利用的方式进行了初步分析,认为秸秆的能源化利用是目前秸秆利用中应用范围最广、适应能力最强的一种途径。以目前秸秆利用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作为影响因素,经过对能源化利用技术的详细分析,认为秸秆热解气化技术在提高秸秆利用率方面具有明显的比较优势,适于在具有条件的城郊或农村地区进行大规模推广。  关键词秸秆;热解气化
期刊
摘要开发广谱、高效、低毒、低残留的新型农药一直是农用化学品领域的研究热点。主要从作用机制和对环境的影响等方面综述了部分新型农作物杀虫化合物和产品的研究进展。  关键词杀虫剂;新型化合物;农作物  中图分类号S48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0517-6611(2014)14-04260-05  Advances in Researches on New Pesticides of Crops  WA
期刊
摘要[目的]探索云南省主栽烤烟品种中主要多酚化合物含量的差异。[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了云南地区普遍种植的4个烤烟品种烟叶样品中6种多酚化合物的含量, 并对检测结果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试验得出,各烤烟品种的多酚物质含量相对稳定,并按照一定的规律逐渐递减,其中红大的多酚类物质绿原酸含量明显高于其他品种。4个烤烟品种烟叶中多酚物质莨菪亭含量都低,检测值存在較大变异。烟叶中芸香苷含量品种间差异
期刊
摘要 [目的]测定贵州金沙方竹笋的氨基酸组成和含量,为其品质评价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微波消解及2,4二硝基氟苯法进行柱前衍生,HPLC测定了金沙县金佛山方竹笋中的氨基酸种类及含量。[结果]试验得出,方竹笋中检测出14种氨基酸,总含量为246.21 mg/g(干重);其中人体必需氨基酸和呈味氨基酸分别占氨基酸总量的44.05%和58.90%。[结论] 金沙县金佛山方竹笋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值得深
期刊
摘要[目的] 為预防和治疗肉鸡腹水综合征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运用图像分析仪对低温处理组和常温对照组肉仔鸡的肺小动脉进行定量检测,动态观察低温诱发肉鸡腹水综合征发生发展过程中肺小动脉的形态学变化,并探讨低温诱发的肺血管重塑与肺动脉高压间的关系。[结果] 通过组织病理学观察发现低温组血管内膜及中膜细胞增生、肥厚,外膜弹力纤维和胶原纤维增生。低温组肺小动脉膜厚度占外径的百分比(mMTPA)显著高于常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微量元素肥料对小麦生长发育和产量的影响,为合理施用微肥提供参考。[方法]以洛旱7号和洛麦22为材料,在小麦拔节中期、抽穗前(拔节末期)叶面喷施微肥,研究喷施微肥对小麦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微量元素含量以及生物学产量的影响。[结果]施用锌、铁、硒3种微肥对小麦产量均有所提高;对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表现为喷施3种微肥后小麦千粒重、穗粒数、穗数均较对照有不同程度的增加,喷施锌肥和硒肥较显著提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