敬畏自然,保护生态

来源 :求学·志愿填报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xh691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热点直击】
  2020年以来,世界上有些国家遇到了严重的自然灾害。澳大利亚遭受“蝙蝠龙卷风”,菲律宾塔尔火山爆发,东非蝗灾爆发并蔓延至印度和巴基斯坦……
  【知识链接】
  一、古代中国
  古代中国敬畏自然、保护环境的观念、措施。
  二、近现代和当代中国
  近现代和当代中国在经济建设中治理环境的表现、特征、影响。
  三、世界史
  在世界市场形成的过程中,西方殖民侵略对世界的影响;近代以来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科技进步的表现;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过程中所出现的环境问题以及西方国家所采取的措施;经济全球化的利弊分析及应对措施。
  【命题预测】
  1.古今贯通,纵向考查不同时代生态环境演变的表现、原因、影响及国家所采取的解决措施。
  2.中外关联,横向考查近现代以来中国及西方国家治理环境、加强公共卫生建设的背景、内容、特征及影响。
  【试题猜想】
  【例1】下图为英国漫画家威廉·纽曼的配图作品(1848年),经过夸张想象的手法,“泰晤士老爹”被刻画成一副流浪汉的模样。这反映了( )
  
  A.作者对工业文明持否定态度
  B.现代主义美术作品盛行
  C.社会底层成为环境治理主力
  D.政府亟须增强自身职能
  参考答案:D
  名师点拨:材料反映的是工业文明导致环境污染的问题,但不能说明作者否定工业文明,故A项错误。题干中的“夸张想象”是干扰信息,该作品形成于1848年,应该属于现实主义作品,故B项错误。结合所学可知,社会底层不可能成为治理环境的主力,C项错误。“流浪汉”表明国家需要对其进行重视,所以该漫画暗示了政府亟须增强自身的职能,故答案为D项。
  【例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秦汉两代农耕在西北推广,黄河两岸的草地被清除。水土流失使黄河河床升高,不时泛滥。在清朝大部分时间里,人口压力迫使人们在黄河中游重新开垦脆弱的黄土地,导致黄河南河道每1.89年出现一次灾情。而在其他领域,利益驱使对资源的掠夺也愈演愈烈。随着手工业的发展,对木材的需求不断增加,明清时期,伐木出售成为大宗买卖。同时,国际市场的开放和荷兰殖民者的到来,鹿皮成为出口商品,致使鹿在台湾南部基本绝迹。
  ——摘编自伊懋可《大象的退却——一部中国环境史》
  材料二  美国西进运动之后,人们纷纷移民开发西部土地,在干旱半干旱的草原地区使用先进的犁地工具开垦耕地,让原本缺水的西部更加干旱。此外,政府对西部地区的水资源也疏于管理。19世纪后半期,随着铁路的修建对枕木的需求激增,大量森林被砍伐。面对严重的生态问题,19世纪末20世纪初,美国掀起了第一次环境保护运动,国家公园和自然保护区被开辟,矿产、森林资源得到保护和规划管理,联邦政府開始认识到林业资源的重要经济价值,制定出相关法律制度,承担起对其保护开发的主要责任。第二次环保高潮发生在罗斯福新政时期,期间设立农业调整管理局、田纳西流域管理局等加强对自然资源的保护,同时,把生态坏境建设与经济恢复和促进就业等社会经济目标紧密结合在一起,为战后美国环保实践提供了思想基础。
  ——摘编自徐再荣等《20世纪美国环保运动与环境政策研究》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古代中国生态环境破坏的原因并简析其影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美国出现生态问题的原因,并概括美国环境保护措施的特征。
  参考答案:
  (1)原因:农业的发展;人口增长对耕地的需求变大;商品经济和手工业的发展;对外贸易的诱导。影响:生态脆弱,自然灾害频发;不利于经济可持续发展;阶级矛盾激化,社会动荡。
  (2)原因:民众的环保意识较为薄弱;过度开发自然资源;铁路建设的需要;政府管理的缺失。特点:以政府为主导;强调使用法律手段;设立专门性的环保机构;将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相结合。
  名师点拨:
  “概括”类试题需要考生结合材料内容,先找出要点,再加以概括归纳,不能简单照抄材料。看到“结合所学知识”,考生需调动和运用所学知识,对已有答案进行适当补充。
  (1)第一小问,结合“农耕在西北推广”“人口压力”“利益驱使”“国际市场的开放和荷兰殖民者的到来”可概括得出原因。第二小问,由材料可知自然灾害频发,再结合所学可知当时生态环境的破坏不利于经济可持续发展,而自然灾害频发会加剧阶级矛盾,引发社会动荡。
  (2)第一小问,从“人们纷纷移民开发西部土地”“在干旱半干旱的草原地区使用先进的犁地工具开垦耕地”“疏于管理”“铁路的修建”方面可概括出原因。第二小问,可结合材料中美国的具体措施加以概括。
其他文献
说到写作,不可避免的一个问题就是写作素材的积累,我对于素材积累的方法总结起来就是苏子瞻在《稼说送张琥》中写到的那句:“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也就是广泛地阅读而简约审慎地取用,在深厚地积累之后慢慢地释放或者是使用出来。   所谓“博观”   博观,是一种粗略的了解性积累。报纸、杂志甚至是教科书都可以成为你素材的来源,重点在于你有没有积累的意识。很多时候,历史课本上介绍某个人物时可能只用了寥寥数语
期刊
湖泊是全球水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重要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湖泊的演化会对周边地理环境产生重要的影响,因此,湖泊这一知识点在高中地理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近年来,高考对湖泊这一知识点的考查频率很高,对于即将参加高考的学生来说,需要梳理湖泊的相关知识点,探究解题方法,这样才能获得高分。  一、考情回顾,明确考向  2017—2019年高考地理试题对“湖泊”的考查统计表  高考  卷别 类型 分值 小
期刊
【热点直击】  2018年6月以来,特朗普不顾中方一再提出通过谈判协商解决中美贸易问题的意愿,肆意挥舞单边主义和保护主义大棒,对中国输美产品强征高额关税。2019年5月,中方谈判代表团应美方邀请,抵达华盛顿与美方开展第十一轮中美贸易谈判。2020年1月15日,中美第一阶段经贸协议签署仪式在美国白宫东厅举行。中美全面经济对话中方牵头人刘鹤与美国总统特朗普共同签署协议文本并致辞。刘鹤说,达成第一阶段经
期刊
【热点直击】  2013年,英国首相卡梅伦首次提及“脱欧公投”。2015年,英国政府向下议院提交并公布了有关“脱欧公投”的议案。2017年,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授权英国首相特雷莎·梅正式启动“脱欧”程序。2020年1月31日,英国正式离开欧盟,向47年的盟友说再见。  【知识链接】  一、当代中国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积极参与地区性国际组织的活动,加强维护与周边国家睦邻友好关系的表现。  二、世界
期刊
农业生产是以区域为载体的。一个区域有其自然地理特征,也有其社会经济发展特征。一个区域有类似于其他区域的地理特征,也有不同于其他区域的地理特征。区域有如世界范围的大尺度,也有如中国某个县份范围的小尺度,如2016年全国卷Ⅰ第36题考查的广西横县就是小尺度区域。对农业问题的复习,同学们需要了解不同尺度区域农业生产的特点,理解农业生产的普遍性与特殊性;关注区域地理特征,判断影响农业生产的自然要素与社会经
期刊
高考冲刺:2020年物理命题热點预测
期刊
2018年高考,诗歌鉴赏题依然是语文科目考查的热点题型,从考查的角度看,主要包括形象、语言、表达技巧和思想内容四个方面。其中,表现手法、思想感情是考查的重中之重,考查的次重点是语言和情景分析。什么是诗歌中的描写手法?描写手法就是用形象生动的语言对人物、事件、环境进行具体描绘和刻画的方法,常见的描写手法有虚实结合、动静结合、正面描写、侧面描写、细节描写和白描等。  【知识解读】  一、虚实结合  在
期刊
有些考生写作文,是边想边写,这样容易造成思路中断或中途易辙,作文评分也因此受到影响。  “家贫不办素食,匆冗不暇草书。”越是时间紧张,越不能草率盲目,而应缜密思考,认真操作——借助思维导图,挥就高分作文。  作文思维导图,主要反映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行文的逻辑思路,即段落之间是怎样的逻辑关系,是并列、对比,还是递进;二是主体段落的关键内容,即筋骨句、关键材料。  下面,结合实例谈谈考场作文思维导图
期刊
数列存在性问题中“正整數解”的常用“六招”
期刊
近年来,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高考命题越来越重视对学科核心素养的考查,尤其是历史选择题。因此,掌握学科核心素养成了考生必须具备的能力之一。高中阶段要具备的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包括:史料实证、唯物史观、历史解释、时空观念、家国情怀。  一、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在选择题中的呈现  1.史料实证  史料实证是指“对获取的史料进行辨析,并运用可信的史料努力重现历史真实的态度和方法,以史料分类、史料辨析、史料运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