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当今社会,在受到经济全球化冲击的同时,文化发展的局面也逐渐从趋同变为单一。目前,如何建立起多层次、多元化的文化格局,以及如何发展和保存民族性、地域性的文化传统,已经成为各大领域的重要研究课题。其中,设计领域尤为重要。从当今的平面设计作品来看,那些能够清晰体现文化背景的作品,更容易与我们的情感产生共鸣。所有的这些作品无一例外都体现出平面设计的两个重要元素,那就是现代设计理念与民族性的融合和发展,不同地域、不同民族的历史渊源和文化特质在现代设计审美取向下得到继承和发展。
关键词:中国元素 现代设计 设计运用
一 中国元素的内涵和意义
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中国特有的文化元素和内涵是漫漫历史长河发展和沉淀升华的结果,因此有些人员针对不同的中国元素进行着收集和整理工作,以便于能够将这些珍贵的传统资源和文化得以传承和发展。这不仅是对以前文化瑰宝的认知和守护,最关键的还是能够用自己民族的东西影响对本民族的认同感。
传统意义上的中国元素,主要指具有直接视觉冲击力的元素。例如,中国历代器皿上的色彩、图案、文字等,这些视觉特点鲜明的符号都可以称之为中华传统元素。中国历代产生的陶瓷器具,以及到后来出现的彩色陶瓷、各类如意、用作照明辅助的烛台、指示方向的罗盘和司南、博大精深的围棋和棋盘、曾红极一时的鼻烟壶、文人墨客喜欢的字画诗词歌赋等,这些东西都可以称之为中国元素。甚至,可以狭义地将其理解为中国古代悠久而又影响深远的历史文化的一个高度概括。每一个民族在经历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后,慢慢形成本民族独特的传统图案,并用本民族群众认可和接受的艺术文化形式流传下来。中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不同民族的优良文化和传承,都有着深邃的文化内涵,对后世起着重要的影响作用,从而形成了反映中华民族特性的中国传统元素,同时也展现了中国各民族独特的风俗习惯和审美观,深层地展示了一个区域、一个民族独特的文化信念,并被广泛流传且得到各民族人民的认可和赞同。所以,由此可以看出传统文化元素可以从某一个事物,展示其深层次的意义,而这层意义与当今平面设计的元素是高度吻合的,这样传统元素在现代设计中就能找到自己应用的契合点。
设计是一项综合工程,所涉及到的内容一样是有多样化的特征,其可以深入到社会不同阶级的人们所需求的。两者在此基础上具有广泛的一致性。不同需求的思维和丰富的思维方式是设计所需具备的,关于现代设计的发展,想要取得长远的进步,并且不被时代淘汰,对传统元素进行必要的采集和改进,不仅让自身的设计风格,能在内容上更加丰富,同时还起到丰富我们思维方式的作用,而这点对于设计而言是不可缺失的。例如:龙的形象、八卦图、京剧、书法绘画的黑白之道等,都体现了个人的思维方式令人赞叹,可谓是伟大的设计作品。时间的年轮不断转变,历史也在不断更替,对于每一个民族来说,想要在历史发展的浪潮中坚守自己的风格,保持习惯、情感、审美上的相对稳定,是自身进步和发展的必要。风俗习惯是这样的,设计同样也是这样的。从我们的民族节日来说,虽然这些节日在当代人的生活中有所改变,但一直存在不曾消失,只是在方式与内容中更接近现代人的生活习惯。而在这些节日来临时也是设计最繁忙的时候,在设计过程中不但要考虑不同受众的审美情趣和心理需求,同时还要结合不同民族的风俗人情。中华民族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的文化国度,人民在善良、勤奋的民族性基础上对未来生活充满着美好的向往,也有美好的强烈向往,因此在这一漫长的历史长河中,中华民族逐渐出现了一些具有代表性的物品,如相应的文字、吉祥纹饰和图案、吉祥物等。这些元素具有深厚的文化意义,都是在民间老百姓的日常生活中得到提炼和发展的,这些元素不但自成体系,而且常见于我们普通人生活的角角落落。它的发展以及进化历程不但是各民族融合和发展的产物,也是民族文化变更的产物,这不仅展现了本民族独特的文化内涵,也呈现出特征鲜明、民族内部高度认同的特点。人的需求是设计的动力,而人的思想和意识左右着设计的方向。传统节日是满足于人的情感需求,因此设计结合人的这些要求。一直以来,代表“吉祥”意味的图案或元素,很受人们的欢迎和喜爱,在一些大型的活动中常常会见到。例如,除夕等这样的传统节日。再如,结婚生子等这样的喜庆活动等。这些吉祥的图案不仅成为活动常用的元素,更能表达出人们对幸福和谐的美好期待。其实,这就是设计语言的最高境界。因此,我们不能单一的只追求与西方接轨的设计元素而放弃我们中华民族独特的设计语言。
二 中国元素在现代设计中应用的路径
传统元素在现代设计中的应用,不只是单纯的拿来主义,不能把传统元素符号作为简单的复制,甚至是照搬过来使用。使用中国传统元素符号来进行相应的设计工作,是在了解和掌握中国传统元素文化含义的基础上来表达设计师的某种志向,同时要通过这些传统元素把设计师的感情和想法糅合进去;或是对传统元素在现代设计理念的基础上进行创新,使其不仅有传统元素的样子和神韵,而且具有现代设计的思想与方式;或是将传统的设计语言运用于现代设计的图形当中,进而表现出某个民族的志向和观念,同时又满足现代人对现代设计的需要,两者都不可缺。传统元素在现代设计中的运用,重要的在于传统与现代的融合。许多亚洲国家和地区平面设计的发展是我们学习的榜样。就日本而言,他们的现代设计水平在世界范围都是首屈一指的,也别具特色。然而,不管是从传统文化、风俗习惯、情感表达方式、思维方法或者审美水平等方面,日本与中国都有极为惊人的相似之处。那么,为什么两国的设计水平会有如此大的差异呢?深入研究之下会发现,日本现代设计的风格具有明显的朦胧美,用别致的淡雅直接表达出了自己的设计主题。设计内容上不仅结合自己的传统特色,运用了汉字、假名等表现手段,更与国际接轨,融入了不少先进的设计元素。
正是这个现实条件,上述几个地区的设计行业水平才能如此领先,并在国际上占有相当大的市场和影响力。其中,在极具代表性的设计师中,以20世纪七八十年代中国香港地区的韩秉华、靳埭强最有说服力。在他们的作品中能够明显地捕捉到中国元素的存在,同时又能够很好地结合西方先进的设计理念,中西结合,风格特立,给人耳目一新的视觉冲击感。当然,这与香港地区长期以来受到英国殖民统治的历史特点、靠近沿海的地理位置和港口文化丰富多彩等因素有很大关系。对中国目前状况而言,这是一个新的课程,值得设计师仔细思考! 在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中,儒、释、道家的思想对于文艺的创作具有一定的深远影响,而其中道家思想不管是对艺术的创作和艺术家的本身都造成了很大的影响。道家思想主要着重于人与自然的结合,向往天人合一的美好生活,这些思想通过中国传统的绘画、园林建筑以及舞蹈等不同的艺术形式表现出来,从而形成了具有中华民族符号的审美价值观。众所周知,西方美术的主要理念在于强调事物的客观性,注重“写实”和“传神”。在这一点上,中国的传统美术秉持着完全相反的观点。“境生象外”是意境创构一大特征。在造型设计上,中国造型最根本上是意象造型的体现和展示,这种造型方式不仅仅具有具体性的表现形式,同时还具有抽象的文化底蕴,这正体现了中华民族含而不透的文化;它既是绘画图形也是入神的;它是确定也是未定的。作品的意趣有多种意义和不确定性的审美效果。在距今5000多年前,华夏民族为了加强统治,促进地区文明的发展,曾经打造过一条玉龙,这也成为了新石器时代红山文化的一个典型代表。据说,现代华夏银行的行标就是由此而来的。这个行标的设计,将象征手法完美利用,结合了日本设计中惯用的朦胧美,在无声之中将图标中的“意境”表达出来。这个行标的设计理念在于展现中华民族“正腾而起”的民族精神。
意境在于审美。“虚实相生”最早来源于老庄哲学,“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这与佛教所提倡的“无即是有,有即是无”有不谋而合之道,用以来表达忘却自己和外界事物、澄怀味道的最高境界。因此,在中国画中的空白并不是真的白纸一片,宗白华表示:“艺术领域的‘空并非真为空,而是因此而获取‘充实’,由‘心远’接近到‘真意’。”
近几年,在中国内地的设计行业中出现了一个共识,那就是如何充分继承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并以此为基础深入探讨现代平面设计的语言表达能力,继续拓展设计表达的词汇内容。在自己设计的作品中将当代与传统的文化巧妙地结合在一起,出现一批又一批优秀的设计作品和设计师。其中,典型的代表作品就要数2008年北京奥运会标志的确立。这一标志的出现,将上述设计理念充分地展现出来,得到了业内人士以及国际设计界的一致认可和好评。由此可见,中国的传统文化不仅得到了国人的认可,作为东方古老的文化乃至全球文化的一部分,可获取不同国家、不同文化领域的欣赏与认可。这些作品将传统文化完美地结合一起,传统图案以及传统表现手法在现代设计主题和内涵的表现中二者已经达到了完美的结合,浑然一体,以独特的风格面貌融入到当代世界优秀平面设计作品之列,充分地展现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和气质。
我们都知道不管是传统文化还是传统图形都是人类进程的一种产物,但我们深入的研究和探讨传统文化和图形则不是为重复过去,而是结合传统文化的精髓更好地展示现代文化。借鉴传统文化和弘扬传统文化可有效帮助我们在优秀文化传统及历史文明的前提下,更淋漓尽致地展示现代设计的理念和表现手法,使平面设计手法丰富多彩。不管是“传统”还是“现代”,都能设计出令人赞叹的作品,好的作品主要是看设计师们如何更好的将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精髓结合在一起。对于国际设计发展而论,我们的设计在现代意义的传统元素的专门研究与实践还是比较缺乏的。因此,我们应该将传统元素设计为基点,但不能仅仅局限于传统元素,设计过程中将现代理念、现代设计完美地结合其中。
综上所述,即使每一个民族的文化和审美观都不一样,但在一定程度上具有相同点。所谓真正的“中国设计”,就是运用中华民族特有的思维方法,结合传统文化特有的价值观念,将具有华厦民族特色的审美观念融入到设计作品中去。只有这样设计出来的作品,才能称得上是真正具有中国传统特色的好作品。传统文化是现代平面设计得以延续和发展的一个重要部分,中国的平面设计要想在世界的平面设计中占有一定的地位,必须要把持好传统文化与现代设计的关系。人们有理由相信,现在处在发展之中的中国平面设计业,如果以浓郁的传统文化作为肥沃的土壤,扎根于传统,向国际看齐,必将在不远的将来获得更加深远的发展,在国际平面设计行业中占有自己不可或缺的一席之地。
注:本文系2013年河南省科技厅软科学研究计划项目阶段成果,项目编号:132400410986。
参考文献:
[1] 蔡尚亮、苗延荣:《浅谈中国民族传统文化元素在现代设计中的应用》,《艺术与设计》(理论),2010年第2期。
[2] 王静、侯奔奔:《浅谈传统装饰元素在现代设计中的应用》,《文艺评论》,2009年第5期。
[3] 柳国伟:《中国元素在现代平面广告设计中的运用与再创造》,《艺术与设计》(理论),2011年第1期。
(王科,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讲师)
关键词:中国元素 现代设计 设计运用
一 中国元素的内涵和意义
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中国特有的文化元素和内涵是漫漫历史长河发展和沉淀升华的结果,因此有些人员针对不同的中国元素进行着收集和整理工作,以便于能够将这些珍贵的传统资源和文化得以传承和发展。这不仅是对以前文化瑰宝的认知和守护,最关键的还是能够用自己民族的东西影响对本民族的认同感。
传统意义上的中国元素,主要指具有直接视觉冲击力的元素。例如,中国历代器皿上的色彩、图案、文字等,这些视觉特点鲜明的符号都可以称之为中华传统元素。中国历代产生的陶瓷器具,以及到后来出现的彩色陶瓷、各类如意、用作照明辅助的烛台、指示方向的罗盘和司南、博大精深的围棋和棋盘、曾红极一时的鼻烟壶、文人墨客喜欢的字画诗词歌赋等,这些东西都可以称之为中国元素。甚至,可以狭义地将其理解为中国古代悠久而又影响深远的历史文化的一个高度概括。每一个民族在经历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后,慢慢形成本民族独特的传统图案,并用本民族群众认可和接受的艺术文化形式流传下来。中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不同民族的优良文化和传承,都有着深邃的文化内涵,对后世起着重要的影响作用,从而形成了反映中华民族特性的中国传统元素,同时也展现了中国各民族独特的风俗习惯和审美观,深层地展示了一个区域、一个民族独特的文化信念,并被广泛流传且得到各民族人民的认可和赞同。所以,由此可以看出传统文化元素可以从某一个事物,展示其深层次的意义,而这层意义与当今平面设计的元素是高度吻合的,这样传统元素在现代设计中就能找到自己应用的契合点。
设计是一项综合工程,所涉及到的内容一样是有多样化的特征,其可以深入到社会不同阶级的人们所需求的。两者在此基础上具有广泛的一致性。不同需求的思维和丰富的思维方式是设计所需具备的,关于现代设计的发展,想要取得长远的进步,并且不被时代淘汰,对传统元素进行必要的采集和改进,不仅让自身的设计风格,能在内容上更加丰富,同时还起到丰富我们思维方式的作用,而这点对于设计而言是不可缺失的。例如:龙的形象、八卦图、京剧、书法绘画的黑白之道等,都体现了个人的思维方式令人赞叹,可谓是伟大的设计作品。时间的年轮不断转变,历史也在不断更替,对于每一个民族来说,想要在历史发展的浪潮中坚守自己的风格,保持习惯、情感、审美上的相对稳定,是自身进步和发展的必要。风俗习惯是这样的,设计同样也是这样的。从我们的民族节日来说,虽然这些节日在当代人的生活中有所改变,但一直存在不曾消失,只是在方式与内容中更接近现代人的生活习惯。而在这些节日来临时也是设计最繁忙的时候,在设计过程中不但要考虑不同受众的审美情趣和心理需求,同时还要结合不同民族的风俗人情。中华民族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的文化国度,人民在善良、勤奋的民族性基础上对未来生活充满着美好的向往,也有美好的强烈向往,因此在这一漫长的历史长河中,中华民族逐渐出现了一些具有代表性的物品,如相应的文字、吉祥纹饰和图案、吉祥物等。这些元素具有深厚的文化意义,都是在民间老百姓的日常生活中得到提炼和发展的,这些元素不但自成体系,而且常见于我们普通人生活的角角落落。它的发展以及进化历程不但是各民族融合和发展的产物,也是民族文化变更的产物,这不仅展现了本民族独特的文化内涵,也呈现出特征鲜明、民族内部高度认同的特点。人的需求是设计的动力,而人的思想和意识左右着设计的方向。传统节日是满足于人的情感需求,因此设计结合人的这些要求。一直以来,代表“吉祥”意味的图案或元素,很受人们的欢迎和喜爱,在一些大型的活动中常常会见到。例如,除夕等这样的传统节日。再如,结婚生子等这样的喜庆活动等。这些吉祥的图案不仅成为活动常用的元素,更能表达出人们对幸福和谐的美好期待。其实,这就是设计语言的最高境界。因此,我们不能单一的只追求与西方接轨的设计元素而放弃我们中华民族独特的设计语言。
二 中国元素在现代设计中应用的路径
传统元素在现代设计中的应用,不只是单纯的拿来主义,不能把传统元素符号作为简单的复制,甚至是照搬过来使用。使用中国传统元素符号来进行相应的设计工作,是在了解和掌握中国传统元素文化含义的基础上来表达设计师的某种志向,同时要通过这些传统元素把设计师的感情和想法糅合进去;或是对传统元素在现代设计理念的基础上进行创新,使其不仅有传统元素的样子和神韵,而且具有现代设计的思想与方式;或是将传统的设计语言运用于现代设计的图形当中,进而表现出某个民族的志向和观念,同时又满足现代人对现代设计的需要,两者都不可缺。传统元素在现代设计中的运用,重要的在于传统与现代的融合。许多亚洲国家和地区平面设计的发展是我们学习的榜样。就日本而言,他们的现代设计水平在世界范围都是首屈一指的,也别具特色。然而,不管是从传统文化、风俗习惯、情感表达方式、思维方法或者审美水平等方面,日本与中国都有极为惊人的相似之处。那么,为什么两国的设计水平会有如此大的差异呢?深入研究之下会发现,日本现代设计的风格具有明显的朦胧美,用别致的淡雅直接表达出了自己的设计主题。设计内容上不仅结合自己的传统特色,运用了汉字、假名等表现手段,更与国际接轨,融入了不少先进的设计元素。
正是这个现实条件,上述几个地区的设计行业水平才能如此领先,并在国际上占有相当大的市场和影响力。其中,在极具代表性的设计师中,以20世纪七八十年代中国香港地区的韩秉华、靳埭强最有说服力。在他们的作品中能够明显地捕捉到中国元素的存在,同时又能够很好地结合西方先进的设计理念,中西结合,风格特立,给人耳目一新的视觉冲击感。当然,这与香港地区长期以来受到英国殖民统治的历史特点、靠近沿海的地理位置和港口文化丰富多彩等因素有很大关系。对中国目前状况而言,这是一个新的课程,值得设计师仔细思考! 在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中,儒、释、道家的思想对于文艺的创作具有一定的深远影响,而其中道家思想不管是对艺术的创作和艺术家的本身都造成了很大的影响。道家思想主要着重于人与自然的结合,向往天人合一的美好生活,这些思想通过中国传统的绘画、园林建筑以及舞蹈等不同的艺术形式表现出来,从而形成了具有中华民族符号的审美价值观。众所周知,西方美术的主要理念在于强调事物的客观性,注重“写实”和“传神”。在这一点上,中国的传统美术秉持着完全相反的观点。“境生象外”是意境创构一大特征。在造型设计上,中国造型最根本上是意象造型的体现和展示,这种造型方式不仅仅具有具体性的表现形式,同时还具有抽象的文化底蕴,这正体现了中华民族含而不透的文化;它既是绘画图形也是入神的;它是确定也是未定的。作品的意趣有多种意义和不确定性的审美效果。在距今5000多年前,华夏民族为了加强统治,促进地区文明的发展,曾经打造过一条玉龙,这也成为了新石器时代红山文化的一个典型代表。据说,现代华夏银行的行标就是由此而来的。这个行标的设计,将象征手法完美利用,结合了日本设计中惯用的朦胧美,在无声之中将图标中的“意境”表达出来。这个行标的设计理念在于展现中华民族“正腾而起”的民族精神。
意境在于审美。“虚实相生”最早来源于老庄哲学,“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这与佛教所提倡的“无即是有,有即是无”有不谋而合之道,用以来表达忘却自己和外界事物、澄怀味道的最高境界。因此,在中国画中的空白并不是真的白纸一片,宗白华表示:“艺术领域的‘空并非真为空,而是因此而获取‘充实’,由‘心远’接近到‘真意’。”
近几年,在中国内地的设计行业中出现了一个共识,那就是如何充分继承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并以此为基础深入探讨现代平面设计的语言表达能力,继续拓展设计表达的词汇内容。在自己设计的作品中将当代与传统的文化巧妙地结合在一起,出现一批又一批优秀的设计作品和设计师。其中,典型的代表作品就要数2008年北京奥运会标志的确立。这一标志的出现,将上述设计理念充分地展现出来,得到了业内人士以及国际设计界的一致认可和好评。由此可见,中国的传统文化不仅得到了国人的认可,作为东方古老的文化乃至全球文化的一部分,可获取不同国家、不同文化领域的欣赏与认可。这些作品将传统文化完美地结合一起,传统图案以及传统表现手法在现代设计主题和内涵的表现中二者已经达到了完美的结合,浑然一体,以独特的风格面貌融入到当代世界优秀平面设计作品之列,充分地展现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和气质。
我们都知道不管是传统文化还是传统图形都是人类进程的一种产物,但我们深入的研究和探讨传统文化和图形则不是为重复过去,而是结合传统文化的精髓更好地展示现代文化。借鉴传统文化和弘扬传统文化可有效帮助我们在优秀文化传统及历史文明的前提下,更淋漓尽致地展示现代设计的理念和表现手法,使平面设计手法丰富多彩。不管是“传统”还是“现代”,都能设计出令人赞叹的作品,好的作品主要是看设计师们如何更好的将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精髓结合在一起。对于国际设计发展而论,我们的设计在现代意义的传统元素的专门研究与实践还是比较缺乏的。因此,我们应该将传统元素设计为基点,但不能仅仅局限于传统元素,设计过程中将现代理念、现代设计完美地结合其中。
综上所述,即使每一个民族的文化和审美观都不一样,但在一定程度上具有相同点。所谓真正的“中国设计”,就是运用中华民族特有的思维方法,结合传统文化特有的价值观念,将具有华厦民族特色的审美观念融入到设计作品中去。只有这样设计出来的作品,才能称得上是真正具有中国传统特色的好作品。传统文化是现代平面设计得以延续和发展的一个重要部分,中国的平面设计要想在世界的平面设计中占有一定的地位,必须要把持好传统文化与现代设计的关系。人们有理由相信,现在处在发展之中的中国平面设计业,如果以浓郁的传统文化作为肥沃的土壤,扎根于传统,向国际看齐,必将在不远的将来获得更加深远的发展,在国际平面设计行业中占有自己不可或缺的一席之地。
注:本文系2013年河南省科技厅软科学研究计划项目阶段成果,项目编号:132400410986。
参考文献:
[1] 蔡尚亮、苗延荣:《浅谈中国民族传统文化元素在现代设计中的应用》,《艺术与设计》(理论),2010年第2期。
[2] 王静、侯奔奔:《浅谈传统装饰元素在现代设计中的应用》,《文艺评论》,2009年第5期。
[3] 柳国伟:《中国元素在现代平面广告设计中的运用与再创造》,《艺术与设计》(理论),2011年第1期。
(王科,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讲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