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生教学理念指导下的语文写作课堂

来源 :学习周报·教与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yhapp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黄厚江先生的“共生教学理念”并不是无根之浮萍,它有着坚实的理论基础,共生理论、和谐思想、对话理论等都是其理论依据,生命力旺盛。在共生教学理念指导下,语文课堂变成了思想自由、交流互助、教学相长的新型课堂,学生成为了真正意义上的语文主人。鉴于共生教学理念的先进性,本文探究了共生教学理念指导下的写作教学,以迸发写作的生命活力。
  关键词:初中;语文;共生教学理念;写作
  培养学生写作能力是语文教学的重要使命,但是一直以来写作教学都缺乏生命活力,很少有学生热爱写作并主动创作。而且,写作课堂上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写作的交流互动较少,写作教学不是在大而空的环境下进行,就是在小而拘的状态下展开。学生极其缺乏关于写作的生命体验,“写作是什么”“为什么写作”“写什么”等问题都没有得到解决。针对写作教学现状,教师要回归共生教学理念,以师生平等合作为原则,共同经历写作生命成长的过程,走好写作的每一步,让学生在充满体验、充满活力、充满变化的写作课堂上茁壮成长。
  一、生命体验
  共生教学理念,共生是理念的思想内核,共指师生共生共长,生指经验、感受、创造的生成,其中“共”是“生”的前提,“生”是“共生”的精神核心。基于此,共生教学理念的写作课堂上教师要组织生命体验活动,让学生进行世界生命的观察与体验,然后立足生命体验写作,激活和丰富写作过程,促进写作生命的健康成长。
  例如,在写作教学“热爱生活,热爱写作”时,我构建了以生命体验为主的写作课堂,让学生去接触大自然,感受生命的美好,从而产生写作认知经验,饱含真情实感地投入到写作之中,感知写作的魅力,建立写作自信心。具体过程如下:
  首先,播放一些与生活场景有关的视频,像红润可口的糖葫芦,一口咬下去,酸甜爽口;像春天大地复苏,小草穿上了青衫,花儿换上了粉装等。用视觉和听觉刺激感官,让学生感受到生活的美好,继而产生体验生活的欲望。其次,以某个主题场景为线索,引导学生到真实生活中去体验,丰富写作素材,积累写作经验。最后,回归课堂,鼓励学生写下所见、所闻、所感,让学生发现写作的简单,认识写作的魅力。在整个过程中,学生从虚拟体验,到真实体验,再到抒写体验,进行了完整的生命体验,从而生发了写作情感、经验,增强了写作的生命力。所以,共生教学理念下的写作课堂要注重生命体验,实现写作教学的高品质发展。
  二、师生交流
  共生教学理念以师生共同成长为基本原则,要求教师与学生建立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在教师主导的情况下交流对话、各抒己见,从而实现教学相长,师生共生。基于共生教学理念,写作课堂上教师要组织师生交流活动,将写作教学变成一场师生之间关于写作内容、写作方法、写作技巧的交流与探讨,悄然让学生变成写作的生命主体,自然形成写作态度与观念,生成写作能力,从而实现写作的可持续发展。
  例如,在写作教学“写人要抓住特点”时,我展开了一场师生之间关于“写人”的对话,促使学生在思想交锋中形成关于写人的一些认知,提高描写人物的能力。
  师:描写一个人物,同学们认为最重要的是什么?
  生:描写五官、动作和说话方式。
  师:可是这样会不会太笼统?每个人都有五官,行动方式也基本差不多,说话也是普通话,怎么突出你写的人物呢?
  生:写他们不一样的地方,写五官中和别人不同的地方,写行动与常人不同的地方,写说话与他人相异的地方,像地方口音。
  师:很好!那具体该怎么写呢?以一个瞎子为例,同学们会怎么写?
  ……
  在整个写作教学过程中,师生交流的形式让学生真正参与到了具体的写作学习之中,自然生成了写人的方法,提高了写作能力。所以,共生教学理念下教师主张师生交流,强化写作教学的生命力。
  三、以“活”激“活”
  共生教学理念生动展示了“活”,活的内容,活的方法,活的过程,活的结果。所以,共生教學理念下语文写作课堂应该是以“活”激“活”的课堂,没有僵硬的教学,只有灵活的生长。具体来说,教师应该只带着一个写作教学主题走进课堂,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临场反应生发出教学内容,有效解决学生的问题,实现学生写作生命的真正成长。
  例如,在写作教学“如何突出中心”时,课堂上,我本来是想用一个问题“如何突出写出中心”来引出提前设计好的教学内容。问题抛出之后,学生回答的积极性竟然很高,一位同学很有见解地讲述了“如何突出写作中心”。针对这种情况,我就没必要再按照原来的教学计划走,而是以这位学生的见解为切入点讲解了对于突出写作中心的个人理解,从而实现了教师与学生思想、认知、观念的交锋,丰富了学生对突出写作中心的认知,提高了写作能力。由此可见,以“活”激“活”,才能真正解决写作问题,实现高效的写作教学。
  总之,共生教学理念是生命力非常旺盛的教学指导理念,语文教师应该深度挖掘共生教学理念,指导学生有效参与写作课堂,实现写作生命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米芯熠.基于共生理念的写作教学策略研究[D].甘肃:西北师范大学,2016.
  [2]吴思.共生写作教学法在初中语文中的应用研究[D].湖北:华中师范大学,2018.
其他文献
摘 要:随着我国教育的不断发展,在开展小学语文教学的过程中,传统的教学方式早已无法将学生学习及发展的需求进行全面的满足。思维导图,作为一种新兴、便捷且有利于学生学习的思维工具,它在我国小学教学中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特别是语文教学。基于此,本文围绕思维导图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进行了分析和探讨,以期可以将语文教学的质量和效率进行最大限度的提高。  关键词:思维导图;小学语文教学;应用  引言:随着我
期刊
摘 要:文学经典是中学语文教材的常客。经典作品本来就是经过时间的不断淘洗,千百年来滋养一个民族气血的精神食粮,陶铸一个民族性格的坚实熔炉。经典是常读常新,与时俱进的。古今中外都对经典的传承极为重视。文学经典是人类文明中不可替代的瑰宝。所谓“文学即人学”,一个民族的文化是否经得住历史的勘验,文学经典是其彰明较著的晴雨表。学校教育是国民教育的基础工程,国民教育与政权的施政纲领息息相关。教材不仅要适应政
期刊
摘 要:新的英语课程标准对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强调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要突出学生的实际能力。但实现这样的教学目标也需要学生的积极配合,为此,英语教师应在突出学生地位的同时,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预习习惯,注重课堂的积极引导和课下的积极自主学习。本文正是基于这“三部曲”来展开详细的论述,希望对初中英语教师教学带来积极的帮助。  关键词:初中英语;三部曲;英语课堂  初中生进行英语学习可以锻炼学生的英语思
期刊
摘 要:随着新课程的不断改革,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成为学校和教师密切关注的内容之一。阅读教学对培养初中生的阅读能力有着重要意义,因此,教师要让学生通过阅读领悟课文的精髓,学会进行深入地分析和品味,增强对文章的感悟和理解,丰富学生的阅读知识。笔者结合阅读教学的经验,提出以下三点提高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效率的优化策略:开展对比阅读教学,深入理解文章内容;创设生动阅读环境,活跃课堂学习氛围;设置问题增加互动,优
期刊
摘 要:“动手、动口,而后动脑”是儿童知识与智慧成长的主要方式,所以动手操作有着重要的学习意义,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教师应该以动手操作为数学教学手段,以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为数学教学目标,实现儿童的自主学习,实现儿童的数学生命发展。鉴于此,本文探究了与动手操作有关的数学教学,激活儿童的数学学习生命。  关键词:小学;数学;动手操作  动手操作有着不可言说的数学教学魔力,是儿童培养数
期刊
摘 要:想要在文本细读中深层次理解文章内容以及情感等,我们就必须要在以“回归文本”作为指导思想的基础上,不断积累泛文本作为教育素材,使学生的知识面和思维方式都能得到有效的拓展与延伸。如何才能将文本细读的魅力在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呢?根据长期的阅读教学经验,笔者仅从以下两点来谈谈自己的理解与感悟,还望诸位同行能够不吝赐教。  关键词:初中语文;文本细读;策略  一、以“回归文本”作为
期刊
摘 要:阅读是学生获取语文知识最直接、有效的一种方法,也是学生必须要具备的一项重要能力。随着语文课程的不断改革,对阅读教学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要求教师加强对培养并提高小学生阅读能力的重视,注重指导学生运用科学的阅读方法,引导学生通过多种方式的朗读去理解文本的大意和内涵,帮助学生获得最基本的阅读素养。笔者基于小学生的实际情况,在本文提出了以下三点培养小学生语文阅读能力的有效策略。  关键词:小学生
期刊
摘 要:新课程倡导高效的课堂,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注重教学方法与手段的变革与创新,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实际变化,聚焦课堂,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彰显教师的智慧,体现语文课堂的魅力。本文以生本理念为指导思想,分析当前高中语文教学现状下的必要性,然后提出了可行的教学方法。  关键词:高中语文;生本课堂;必要性;教学方法  新课改背景下,高中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追求高效课堂,但是从目前的实践情况来看
期刊
摘 要:古诗词文化一直是中华民族文明的精髓。在当今小学语文教学中,让学生学好古诗词不单是语文老师教学的目的,更能够有效提升小学生的综合素养。老师们也应该随着新课程教育的创新变化,去进一步加强古诗词在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教师们要以自己手中的教材为基础,结合小学生不同年龄以及每个人的特点,进行小学语文诗词教学的研讨。  关键词:小学语文;古代诗词;教学研究  古诗词在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几千年的沉淀之中,
期刊
摘 要:教育的根本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随着教育改革的推进,生活化教学法逐步成为小学数学教学中必不可少的一种方法。它不仅能够让学生充分认识到数学与生活之间的紧密联系,更能够培养学生浓厚的数学学习兴趣,并使数学能力得到有效锻炼。基于此,笔者将结合多年教学经验,从“挖掘生活元素、创设生活情境、布置生活化作业”三个角度入手,具体阐述生活化教学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关键词:小学数学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