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豆杉护卫神”:百岁老战士的一生守护

来源 :新青年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mMoce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02岁高龄,人间屈指可数。南方红豆杉,国家一级保护植物,世界濒危天然珍稀植物,有“植物黄金”之誉,具有非常高的考古、药用研究价值,在皖南大山里更是鲜见。
  一位老人77年守护自家屋后红豆杉,他用毕生的守望与大爱浇灌哺育,用祖坟边最初两棵红豆杉老树上的果子,竟培育出一片占地30亩、大小多达1000余株的野生红豆杉林,令人啧啧称奇。
  以奇景和富硒闻名的安徽石台县仙寓山镇大山村双坑村民组,有50多户人家依山而居,清一色小楼白墙黑瓦整齐美观。小山村山清水秀空气清新,古树苍翠高山险峰,登上山顶俯瞰山下,但见溪涧纵横深潭峡谷,泉瀑奔流潺潺悦耳,好一处人间仙境!双坑村虽只有200多人,却是来自山东、湖北、河北、贵州、四川等全国10多个省40多个县,各种姓氏有70多个,可谓名副其实的“中国村”。原来,双坑村除了少数原住民,早在红军北上抗日时,因偏远闭塞这里成了先遣队后方根据地,一些受伤寄住在百姓家的红军成了村民。在20世纪三年自然灾害时期,有一些外地人逃荒谋生至此。再者就是80年代,山里来了一批砍伐队员,山好水好空气好让一部分人留在了这里。因村民组住户之间零星散落相距较远,所以他们保留了各自的方言、生活习惯。
  1918年5月出生的邓长根老人生活在仙寓山里一个革命家庭,邓长根的祖父邓志林、父亲邓启和都是革命烈士,在战争年代,负责从敌控区搜集国民党情报。1934年,祖父和父亲先后不幸被捕,在一个月内相继被国民党枪杀。雪上加霜的是,在父子二人壮烈牺牲后,悲伤过度的母亲也病殁,那时邓长根才年仅9岁。孤苦伶仃的邓长根只得投靠邻乡的舅舅。长大后,邓长根参加了新四军,抗战胜利后回到双坑村老家,再也没有离开。每次上自家山场务农,路过屋后两棵日渐健硕的红豆杉,邓长根都会忆起祖父邓志林健在时的殷殷嘱托。原来,小时候祖父每到清明或过年带孙子上坟祭祖时,总指着几棵红豆杉树对邓长根说:“孙子啊,这种树十分稀少,幸运的是它竟然又生长在祖坟边,你将来一定要保护好,好让绿荫世代庇护邓家。”
  先人叮嘱耳畔萦绕。从此,邓长根每天早晚都要爬上屋后的那座山头,摸摸这棵树,再给那棵树培培土,生怕出一点意外。除了看护这两棵红豆杉外,老人还坚持每年收集红豆杉的果实育成幼苗,然后再一棵棵移栽到周边大山上。
  红豆杉的命运也很坎坷。20世纪50年代大炼钢铁时期,这片林子还不大,只有为数不多的几棵合抱大树。人们在一片激进的口号声中,一哄而上,把所有能点燃的东西都用来充作炼铁燃料。无疑,红豆杉也在劫难逃,面临灭顶之灾,这时已担任大队干部的邓长根千方百计和各方博弈周旋,最终使得几棵红豆杉得以保留。在老人精心看护下,红豆杉林子面积在得天独厚的富硒自然环境里不断繁衍扩大,但依然有人觊觎上了它。70年代初,邓长根发现,群众烧柴、建房,都要上山砍树,而被砍伐的树木中竟然有红豆杉。邓长根认为,茁壮成长的红豆杉枝繁叶茂固土保湿涵养水源,是惠及子孙的可持续大财富,绝不能把大自然赐予的财富毁在我们这一代人的手中。此后,邓长根把爱树护树当成压倒一切的大事来抓。他挨家挨户登门,把印有红豆杉图片资料的海报送给村里的人做动员宣传,使群众逐渐树立了爱树意识。

  现代医学研究发现,红豆杉树皮中能够提取当今世界上最珍稀昂贵的抗癌药物成分紫杉醇,可治疗卵巢癌和子宫癌等,而紫杉醇出口到美国的市场价格是黄金的几十倍,厂家每提取1公斤的紫杉醇就获利上百万元。于是,开始有不法商贩打起了这片红豆杉的主意。
  2002年的一个春天,两名浙江人摸进邓家欲以6万元价格收购2棵500年以上红豆杉古树,承诺即付定金5000元。不想邓长根一口回绝,“黑心钱我使不惯!”来人骂他是“芋头”,求买未果只得悻悻离去。半月后的一个雨夜,又有几个行色匆匆的外地人来到邓长根的小屋,愿以每株1000元的价格收购20棵红豆杉树苗。面对巨大诱惑邓长根摇了摇头,他们以为邓长根嫌价格低,一次比一次开价高,最后竟开到了2000元一棵,按照这个价格计算,老人悉心培育的几百棵红豆杉苗价值近200万元,邓长根没想到他的宝贝们这么值钱。但他还是义正词严地警告说:“野生红豆杉苗都是无价国宝,买卖它是犯法的事儿,我不能知法犯法,你们快走吧,否则我要喊人报警了!”见老头如此倔强,那几人耍横威胁说:“老家伙别不识抬举,不卖就把你的红豆杉统统砍掉,让你竹篮打水一场空!”“有种你去砍啊,老子现在就报警,抓住你们这帮兔崽子送去坐牢!”老人说着就往外冲,这伙人一看情形不妙夺门而逃。村上有一位80岁的老人,因经济拮据,抱着侥幸的心理偷着进山盗挖了一棵红豆杉,被邓长根捉住后扭送村部,依照规定不但罚款200元,还罚他栽了50多棵树。那棵被盗挖的红豆杉所幸发现及时,原地抢救性栽植后又成活了。
  经过邓长根77年的努力,保护红豆杉已经逐渐成了双坑村全体村民的自觉行动。如今,村民们房前屋后虽拥有大片山场林木,但全体住户都已经使用上了液化气、沼气绿色清洁能源,不再伐木烧柴靠山吃山。山民们盖房建楼,宁愿多走几里山路到附近的林场买木料,也从不打红豆杉的主意。尽管村上已确定有两名护林员,但是许多村民依然主动担当义务护林员,只要听见红豆杉林中有异响,便纷纷到村委会报告。而今,在邓长根的不懈努力下,红豆杉已覆盖了邓长根屋后的整个山头,达到30余亩。这些“镇村之宝”得到数代村民悉心爱护,从稀稀落落的几棵发展到如今漫山遍野郁郁葱葱的红豆杉茫茫林海。尤其是邓长根祖坟旁那棵近千年古树,树冠华盖如云,直插云霄遮天蔽日,给这个深山小村庄增添了勃勃生机。邓长根老人用他毕生的守望使红豆杉成为仙寓山一道亮丽风景,正是朴实大山人敬畏自然的生存智慧使之长生长存并蔚然成林。
  邓老的长期付出也让他收获了快乐和长寿。常有游客慕名来到老人老宅所在的仙寓山七彩玉谷景区内,聆听着老人的不朽傳奇,感受着林涛的阵阵回应,看着时隐时现的婆娑树影,仿佛眼前有千万条壮观玉龙翩翩低吟,无不感恩大自然对人类的慷慨馈赠。
  不久前,石台县政府对邓长根老人的义举给予极高评价,并授予了他一块“红豆杉护卫神”的烫金牌匾,上书:七十余载,痴情护树;耄耋之年,守望青山。岁月不饶人,如今102岁高龄的邓长根老人右腿有残疾,走路要倚靠一根拐杖。现在邓长根每月仅有100多块钱的抚恤金,同他生活在一起的小儿子邓学毛一家,主要依靠种植茶叶、高山蔬菜为生。虽然体力不支,守护红豆杉的重任老人也交给了小儿子邓学毛,但每天老人都还要亲自上山,看望他的“老朋友们”,坚持到红豆杉林下清理杂树叶。老人家很倔强,每次上山从不愿别人搀扶,每当他爬上山坡,放好拐杖,总会伸出双手抱住丈量一棵棵红豆杉,一旦发现自己一双手臂已经抱不拢时,老人一定会开怀大笑:“老伙计,又长壮了,长大了,我可赶不上你咯。”
其他文献
“我出生在农村,家里有父母、祖父母和弟弟,母亲、祖母身患疾病,家里只有父亲一人赚钱养家,非常辛苦劳累。在哈尔滨银行实习是我第一次深入了解银行,从我实习的那天起,取号、挂失、整存整取、填单子、存折补登、开支、吞钞这些我之前没有接触过的新词汇慢慢融入了我的生活,变成了我输入法里的常用词。感谢哈尔滨银行和希望工程给予我的资助和宝贵的实习机会。”这是来自黑龙江大学法学院大三受助学子的真实感受。  近日,哈
2012年9月,叶天贵以优异的成绩保送至哈尔滨工程大学轮机工程专业攻读博士学位,开始了他的博士研究生生涯。然而,英语基础薄弱的他开始并不顺利,导师给他的第一篇英文文献他甚至连题目的单词都没全看懂,更别提理解论文中的理论、方法和内容了。此时的叶天贵曾一度陷入了恐慌,面对全然未知的领域和博士的“苛刻”毕业标准,他甚至开始怀疑自己的能力,这个博士读的到底对不对。  “容易实现的那不叫梦想,轻易许下的那不
团十八大以来,团黑龙江省委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脱贫攻坚的重要论述精神,充分发挥共青团组织优势,主动对标对表全省打赢脱贫攻坚战三年行动部署,坚持量体裁衣、量力而为、精准推进,助力脱贫攻坚工作取得新成效。 一、坚持党的领导,落实扶贫任务做到高标准   召开全省共青团脱贫攻坚青春建功行动推进会议,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脱贫攻坚的重要论述;团省委党组会议、月例会定期研究扶贫工作。扎实推进
在重庆,有一位68歲的“神骑”老太,用25年骑行经历创造了精彩人生。她走遍全国30多个省市,足迹延伸到欧洲、美洲等20多个国家。她当过北京奥运会火炬手,成为重庆十佳精彩女性以及海峡两岸形象大使。2016年,她骑行巴西奥运会赛场,为中国女排摇旗呐喊。骑行途中,她一直不忘宣传奥运精神和环境保护,她就是被誉为全国骑行“超级之星”的“钢筋铁骨”老太谢厚国。 A.生死骑行,多次遭遇车祸身体多处受伤  谢厚国
国庆七天长假本该放松一下,无奈感冒严重,只得闭门在家。找出几本关于英国皇帝派遣特使马戛尔尼觐见乾隆皇帝的书籍对照翻阅,1793年——两百多年前的场景跃然纸上。其中最为著名的是“礼仪之争”——关于单膝还是双膝跪拜的问题,在民间,流传的则是洋人的膝盖会不会弯曲。  彼时,正值康乾盛世之末,在宝座之上的乾隆爷问英皇特使:你们英吉利国王今年几岁?朕今年八十三岁,望你们国王同我一样长寿。  彼时,英国工业革
徕卡推出纪念版相机  为了纪念“中国摄影家协会”成立50周年,2006年8月21日,中国摄影家协会与香港兴华拓展有限公司在北京,推出了一款“中国摄影家协会成立50周年纪念版”徕卡M7相机和一款纪念版徕卡CM型袖珍相机。M7限量发行51台、 CM型袖珍相机限量发行100台。    徕卡首席执行官向中国摄影家协会领导赠送相机     相机自有独到处  纪念版徕卡M7相机顶部镌刻有毛泽东同志亲笔手书的“
①头肩稳定  跑步過程中,头部和肩部应保持稳定,切忌摇头晃脑。两眼应注视前方,肩部适当放松。  ②身体挺直  从脖颈到腹部的身体躯干应保持自然直立,不要弯腰驼背或刻意挺直,左右摇晃幅度不宜过大。  ③前后摇臂  跑步的时候,自然摆臂十分重要,手的左右摆动幅度不应超过身体正中线,上下摆动不能高过胸部。摆臂过程中,手指、手腕和手臂都应保持放松,肘关节弯曲90度左右,靠近身体两侧。  ④轻轻握拳  跑步
我叫汤龙,是来自友谊县友谊镇富强社区的一名工作人员,患有先天性白化病,视力二级残疾。从记事起,总会听到身边的人说“这孩子长成这样以后可咋过呀”,类似这样的叹息我听到了无数次,也许在旧社会我真的就要没有尊严,丧失自我地度过一生,可幸运的是,我生活在改革开放的时代,是这个时代给予的更多机遇和包容,让我能和正常人一样健康成长、完成学业,在2013年我通过公开选聘成为了一名社区工作人员。  在我的成长过程
极限运动拯救少年  1993年出生的艾尔肯是个维吾尔族小伙子,一米八的个头儿,深眼窝、高鼻梁,微卷的头发在脑后扎成一个小鬏,有社交恐惧症的他走在北京的大街上喜欢带着墨镜。经常有人问他是不是外国人,艾尔肯总是有点害羞地回答:“我是来自新疆的北漂,一名极限运动摄影师。”  极限运动摄影师,简单来说,就是那些跟着极限运动员拍摄的摄影师。艾尔肯最初只是想做一名极限运动员,但是热爱让他改变了初衷,他说:“极
大年三十的牛年春晚,完美落幕。央视主持人朱军在微博上发文爆料称:“我看到今年零点报时之前的台词,应该比彩排时多出了不少时间,但他们用专业素养和过硬能力,分秒不差迎来了2021年的春天。我知道他们此中有多大的压力。”正是朱军这番话,让所有人发现,任鲁豫的救场,有多么难得和优秀。求学路上的“苦行僧”   任鲁豫1977年5月出生于河南省新乡市。任鲁豫年少时,父亲是对他影响最大的一个人。任鲁豫的父亲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