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亲的手机

来源 :新闻世界·健康生活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mzz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春节回家,临返城时,像有心思,几次嗫嚅着,欲言又止。我问:“爸,你咋啦?”母亲答过话来:“别理他,这老头越来越像个孩子,真是老小孩儿!”我问妈:“爸到底怎么啦?”母亲拗不过我,半是埋怨地说:“你爸想要个手机!”
  “爸要手机干嘛?都快70岁的人了,一不做生意,二不交友,耳背、眼花、手又抖(父亲患有帕金森氏病),手机用得着吗?再说,买手机还不如装部电话,省下那月租费多买点儿鱼补补身子……”我一连串的话,说得父亲脸色越来越难看。或许母亲怕我说多了,一边催我快返城,一边对父亲说:“老头子,不错吧,孩子不同意你买手机!”
  谁知,父亲冷冷地顶了母亲一句:“就你嘴碎,我是说着玩的!”我急着赶车,没有多问,简单说了句:“爸,没事我就走了!”就离开了家。
  过了些天,大哥回家看父母,父亲要来大哥的手机,观摩一番后,给我打了个电话。一接,他激动地发着颤音说:“我是用你大哥的手机给你打电话。”我问有啥事?“没事没事!”三言两语,挂了!后来,姐夫、小弟回家,我同样接到父亲用他们的手机打来的电话。真弄不明白父亲的心态,是出于孩童般的好奇,还是在乡邻面前炫耀,莫非父亲又患有轻微的老年痴呆症?我不敢去想。
  一天,我接到一个移动公司的朋友约稿征文的电话。正苦于无素材可写时,听到一个朋友说了他乡下亲戚的事。一个乡下老人,子女在外工作,一天老人病死在家中,竟无人知晓,直至三天后才被邻居发现……由此,我写了篇手机和生命息息相关的主题征文。没想到,这篇征文获得一等奖,奖品就是一部手机!
  领到奖品,我的手机自然更换,再回家时,我把旧手机递给父亲。父亲眼睛一亮,一时手抖得更夸张了。随即,他如沟壑的皱纹弯起了好看的弧线。
  我手把手教父亲手机的功能和操作,谁知,父亲嫌繁琐,嘟哝着说:“你就教会我,怎么给你们兄弟姐妹打电话和叫救护车的电话就行了!”
  倏地,我怔住了:“爸,您要打120救护电话干嘛?”
  父亲嗫嚅着说:“其实,我要手机,是为你妈的身体和我临终前准备的。你妈患有心脏病,哪一天她发起病来,我也好喊医生急救呀!再说,你们个个在外忙,我这病身子,说走就走,我怕到那一天,连句话都来不及留给你们……”
  父亲说这些话时,又满足地抚弄起那部旧手机来。而我却泪流满面。哽咽着,掏出获奖得来的新手机:“爸……这才是我要送您的手机!”
  (摘自《家庭生活指南》文/胥加山)
其他文献
今年三月,我动了一次手术。手术过后,我一直迷迷糊糊地昏睡着。  “这是什么鬼医院,连个独立病房也没有。”趾高气扬的女高音,我极力睁开眼睛,只见外表挺斯文的一对男女就立在我的隔床。  “这床单也不知道有多少人在上面躺过。”女的说。“算了,你就别挑剔了。”男的赔着笑脸说。“什么,说我挑剔,敢情睡这上面的不是你。”女的完全得理不饶人。  “医生说你只不过是普通的妇科炎症,可以在门诊治疗,你偏要求住院。”
期刊
秘书走进总经理办公室说:“许总,何其凡刚才打电话说,头疼得厉害,请一天病假。他让我转告你。”   “知道了。”许总说完就放下手中的急件,急急地走出办公室,开着他的桑塔纳向何其凡家奔去。  何其凡妻子姓许。年轻时,何其凡在县城里工作,妻子在乡下独自抚养着儿子,儿子与母亲感情深,随母亲姓许。许总其实就是何其凡的儿子。  许总大学毕业时,在省城开了家装潢公司。几年间,公司发展到近百人的规模。许总也在省城
期刊
阴茎勃起是男子在性成熟后的一种基本的生理功能。一般阴茎勃起在一天里可达五六次,每次短则几分钟,长则几十分钟。这种现象在六七十岁的老年男子身上照样会发生,甚至睡眠中也会自发勃起。  但是,如果阴茎持续数小时甚至数十小时(俗称为金枪不倒),则应谨防是某些疾病作祟。  这种阴茎异常勃起状态通常并不依赖性兴奋,往往在无刺激状态下发生,多见于中年男子。根据发病情况,临床上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类,原发性阴茎异
期刊
没钱有钱不一样    没钱的时候,养猪;  有钱的时候,养狗。  没钱的时候,在家里吃野菜;  有钱的时候,在酒家吃野菜。  没钱的时候,在马路上骑自行车;  有钱的时候,在客厅里骑自行车。  没钱的时候,一群朋友;  有钱的时候,一群保镖。  没钱的时候,买衣服先看价钱;  有钱的时候,买衣服先看牌子。  没钱的时候,开着摩托去显派;  有钱的时候,开着奔驰去买菜。  没钱的时候,装有钱;  有
期刊
上个月我和老婆回家去看望爸妈,还没进门就听见老妈在数落老爸:“你整天只知道看电视,家务活也不做,我简直成了家里的保姆了。”我们进了门,老妈嘴也没闲着,对老爸继续数落:“你这老东西真是越来越不像话了,给孙女买的蛋糕你也要吃几口……”老爸开始还能忍受,后来不胜其烦,霍地站起来说:“我出去走走,一会儿就回来。”“你要去哪里?是不是到外面去会相好的啦!”老妈拦住了老爸。听了这话老爸涨红了脸,又无可奈何地坐
期刊
那天我牙痛得难以忍受,只好坐出租车到医院。  到了医院一看,病人真多,尤其是看牙的,在诊室外面已经排起了长队。医生看完一个病人,等病人出来后,下一个病人才能进诊室。我估计轮到我看病起码要两三个小时,到时候说不准已经到了医生下班的时间了。我牙好痛,央求前面的人让我插个队。一个中年妇女看了我一眼:“大家都是来看病的,你急我比你还急呢!我能忍着痛你怎么就不能忍?”“是啊,总有个先来后到,别坏了规矩。”大
期刊
因为测量仪测出的血糖总是偏高,一名患糖尿病的老太为了降低血糖,就减少了饮食还多打了胰岛素,因为低血糖导致了脑昏迷,差点送了命。  周末,陆先生夫妇去看望岳母。考虑到岳母胡奶奶已经70岁又患糖尿病多年,陆先生就给她买了血糖测量仪。胡奶奶很高兴,心想随时可以知道血糖数值了。此后的几天内,胡奶奶就天天用测量仪测试,但她的血糖总是测得高,不由得心里焦急起来,她就暗地里给自己注射的胰岛素加了量,还将自己的饮
期刊
已经是第三天了,乔一直都躺在特护病房,这是他第五次做切除余留小肠的手术。这次手术所用的时间比预先估计的要长很多,手术后,乔显得既苍老又憔悴,而且,一直都处在昏睡状态,没有丝毫反应。  我坐在他的床边,两个护士不厌其烦地尝试着让他咳嗽,还不停地翻弄他的眼睛,拨弄他的手指,千方百计想知道他是否有感觉。但是,无论护士们怎样努力,都不见乔有任何知觉反应。  万般无奈之下,其中的一个护士将我拉到门外,向我求
期刊
早晨刚一上班,就来了一位病人。那是一位老太太,看样子有六七十岁了,满头白发,身材瘦小,穿着一件旧大衣,一进来就不停地咳嗽。我问了一下老太太的症状,又为她量了体温,有39℃。我诊断老太太是因为感冒引起了咳嗽和发热。我为她开了一些药,嘱咐老太太说:“老人家,你是感冒了,不要紧的。回去服下我给你开的药,还要多注意休息,病很快就会好的!”  老太太接过药方,并没有走,一副欲言又止的样子。  “老人家,您怎
期刊
这是一对恩爱的夫妻。男的是一位小学教师,女的在一家私企上班。他们本来日子过得很平静,不幸的是,男人得了病,是很严重的那种病,所以男人和女人的日子就过得很艰难了。  这天,医院给男人下了病危通知书。医生对女人说,男人这病需要动一次大手术,只有这样才能保住男人的命,这次手术费需要20万元。20万对于女人而言就像是一座难以逾越的大山。家里能卖的都卖掉了,能借的也都借过了,还去哪筹这么多钱呢?这夜,女人拨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