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财产的国际保护及国家责任研究

来源 :华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tring_la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文化财产问题长久以来就是国际社会关注的一个焦点。文化财产是根据其内容来界定的并首先在战争法中提出的概念。从古代到二战期间,文化财产受到了空前的破坏,有被盗、被抢也有被损毁。现存于海外的被盗和被抢的我国的文化财产不计其数,但是我们的追索之路却充满了障碍和坎坷。本文欲从国家责任的角度,探究国家违背保护文化财产国际公约的义务而产生的国家责任,希冀对我国文化财产的追索有所裨益。
其他文献
几年来,全国工信系统创新思路、积极进取,技术改造工作在改革中探索,在艰难中推进,为促进产业技术进步和工业经济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2012年《国务院关于促进企业技术改造的
转型社会中法律社会学研究的问题意识在不同阶段的转换隐喻了当代中国法律发展的基本逻辑:在法律社会学发展的初始阶段,法制现代化是其核心的问题意识。中期阶段的法律社会学开
当BAT们抢占移动互联网入口激战正酣,“雷布斯”的学徒蔡文胜也开始忙着抢道布局.
“伊犁电力公司实施的无电地区配网建设工程给我家带来了很大发展机遇,以前因为没有电,仅靠养羊换来的一点收入养活一家人,想富都富不起来。现在好了,我可以用电动榨油机进行
以互联网的身份跨界做超级电视,成就了贾跃亭“创业板首富”地位。但止是从那时起,人们对其认知衍生出完全分裂的两派。支持者认为他将完成一件乔布斯想过但未能完成的事业,而质
汉字城市的语源揭示了"城"的本质属性:(定居者所属的)大地(土)的自我实现(成)。"城"的这一属性源自维柯的林间隙地原型,因而"城"的原型反映了人类进化、进步的历史及其文脉所在。其中"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