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没规矩”,家长怎么办

来源 :早期教育(家庭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echeng55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家长提问
  老师您好,我女儿6岁,上大班。我一直认为小孩子应该多些自由、少些束缚地成长,所以很少对她立规矩、提各种“听话”的要求。孩子综合能力发展很好,开朗活泼,独立性强。但这种“放养”却让孩子显得“没规矩”,常常让我在公共场合感到尴尬。比如遇到让她不高兴的事情时,不分场合大声哭闹,对周围的成人大声提出抗议;到别人家做客时,喜欢乱翻乱拿,不听成人劝告。想请教您,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自由和规则的度该如何把握。万分感谢!
  杜老师解析:
  您在问题中所提到的“让孩子多些自由,少些规矩和束缚地成长”,是当今社会,特别是年轻高知父母群体中很流行的一种“放养”的教育理念。这种理念的出现和推广与当今父母的自身背景,以及外来思想的引入和风靡都有一定的关系。很多出生于七、八十年代的人,童年在家长严厉的管教下度过,失去了很多自由。这样的家长容易把孩子发展成自己童年的代偿,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在没有理论支持的情况下完全按照自己的经历反其道而行之,从被严厉管教到完全放手不管、从被要求遵从模范到全然不给孩子设立任何参考和界限。这样做的危险是没能把握合适的“度”,须知“放养”并非“放手不养”,而是在充分保证孩子自我发展的基础上适时地进行引导和修正。另一些家长本着想要学习先进教养方式的初衷,可能从各种途径得到了不少的信息,但由于这些资源零碎而繁杂,没能真正地针对孩子的特点和社会环境需要,形成一套客观成体系的教育理念,往往顾名思义或者照搬关键词,导致结果并不理想。这样的家长需要把关注点从外界理论更多地转移到自己的孩子身上,认清孩子内在的性格和兴趣,摸清孩子的节奏,并从孩子的角度出发,找到对他而言最为理想的自由度,在压力过“紧”的时候帮助他们放松,在压力过“松”的时候及时出手给予干预或帮助。
  如果以上两种方法都存在偏颇之处,那么怎样才是最理想的家庭教养方式呢?在心理学的研究领域,父母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四种类型:权威型、溺爱型、拒绝型和民主型。
  ●权威型的家长坚信父母是孩子的唯一决策者,必须从小就严格地控制孩子的走向,通过严厉的管教确保孩子不会走上弯路。他们大多从自己的角度出发,单纯地按照已有的世界观强制要求孩子服从,而忽视了孩子本身的特点、愿望和需求。
  ●溺爱型的家长与权威型的家长相反,他们对孩子表现出更多的爱与包容。遗憾的是很多时候由于过度的迁就而适得其反。他们往往会放弃自己的原则,盲目地满足孩子的各种需要,即使有时觉得不够合理,也会调整自己的坚持和看法来迎合孩子。
  ●拒绝型的家长对于管教或者溺爱孩子都不感兴趣,他们认为孩子的行为与自己毫无关系,不想了解,也不愿参与孩子的世界。他们当中的一些人把孩子送给他人照顾,日常生活中并不多加过问。或者在满足了孩子吃住等最基本的生存需要以后,不再关心孩子在情绪、认知、社会等领域的特定发展。
  ●民主型的家长相信自由与纪律并存。他们允许孩子独立地探索世界,同时也会为孩子设定公平的规则和界限。他们会创造平等的环境,会表达爱,但更看重如何让孩子学会在环境中生存,通过爱他人来爱自己。
  长期的追踪调查表明,拥有民主型家长的孩子在今后的人生发展过程中走得最为顺畅。他们能够感受到来自父母的爱,同时也能够理解父母对他们的期望和社会当中的规则。他们在自身需要与外界环境发生冲突的时候最能够主动地作出有效的调节,在问题解决、社会能力、情绪控制等领域有长足的发展,自我满意度也是最高的。在成年以后,这种儿时从父母教养方式中受到的影响还会被带入爱情与家庭生活中。他们不仅可以意识到自我和家庭成员的需求各有不同,还会积极地创造条件、制定计划,让所有人都能够在合理的家庭模式中保证自我空间的实现。
  反观您的问题,愿意从孩子的角度出发,理解他的兴趣爱好已经是成为民主型家长的第一步,接下来的重点建议在自由与约束之间作出更好的平衡。允许孩子在公共场所表达自己的需求,但同时也要强调他人作为单独的个体也会有自己的需要,唯有遵守群体中的通用法则才能够实现个体需要的最大满足。比如当孩子在公共场合大声哭闹的时候,对他说:“我知道你想要告诉妈妈一些事情,可是大声哭闹并不是最好的方法。从你的哭声中我并不能理解你想要什么,而且如果声音太大的话还会影响到旁边的叔叔阿姨,那个时候我们就必须离开了。如果你想继续留在这里,请轻声趴在妈妈耳边上告诉我你想要什么,这样妈妈就可以很快地帮助你了。”在孩子掌握了这项技能以后,鼓励他对其他人,在其他的公共场所也使用同样的方法来满足沟通的需要。其实很多时候养育孩子就像是在放风筝,家长努力地提供一片广阔宁静的天空让孩子自在翱翔,而在风雨来临或即将偏离方向的时候,又要收紧手中的线,把他们带回自己身边调整修养,以便他们用更强大的翅膀迎接下一次的飞翔。
其他文献
“而”在文言文中当连词用,连接词、短语或句子,起到不同的连接作用。1.表并列关系,相当于“又”、“和”,可译可不译。如《捕蛇者说》中“黑质而白章”,“而”表并列,此句译
期刊
针对井口泄压负荷优化问题,对所开发的优化方法进行安全完整性验证,并对方法中井口数量和风险可接受水平两个边界条件进行了敏感性分析,进而确定了20个井口范围内井口泄压负
应对是辩论或会话的重要表现形式,古今中外的许多伟人为我们树立了光辉的典范。他们的应对,在思维方式上,视野开阔,对答如流;在修辞艺术上,语言得体,幽默生动;在论证方法上,
期刊
中师《现代汉语知识》(修订本)语法部分,在阐释“通过纠正学生的语病引导学生正确运用句子”时,举了这样一个例子:一位教师在《庄稼的好朋友》的教学中,要求学生模仿“青蛙和
期刊
景趣四季的景物,气候有深刻的感受。不少诗人以“春夏秋冬”入诗,给我们留下了别有韵致的诗篇。东晋画家顾恺之,有一首《春夏秋冬》诗云:“春水满泗泽,夏云多奇峰。秋月扬明
期刊
<正>~~
期刊
她的名字叫熊守丽,但是更多人知道她叫“南京肉球妈”。从2011年起,她开始365天为自己的孩子做早餐,天天不重样。后来她开了微博微信,教妈妈们一起为孩子们定制早餐,均衡营养。许
家长开放日活动已经成为许多幼儿园的常规工作,每次活动,从设计准备到组织,教师们都做了充分的思考。在如今倡导家园共育的教育理念下,我们也不断反思:家长开放日活动的主要目
华北石化公司S Zorb装置2013年建成投产,前期运行正常,2014年装置大检修后在掺炼罐区汽油过程中,反应产物与原料换热器出现结垢严重、换热效果大幅降低的现象,为保证正常生产
在韩国,3~6岁的孩子一般会进入公立或私立的幼稚园生活学习,也有很多家长选择将孩子送去儿童之家。幼稚园和儿童之家的区别在于,幼稚园同公立学校一样归教育部主管,儿童之家则归保健福祉部主管。韩国的幼稚园有寒暑假,寒假一般是从圣诞节前放到二月中旬,私立幼稚园和儿童之家会短一些;暑假从七月中下旬至八月末,私立幼稚园会有两周左右的假期,儿童之家则是自行决定,一般一周左右。大家已经了解,韩国学校的寒假比暑假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