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作文“我把火拿走”导写导练

来源 :作文评点报·高中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ohuon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写作指导】
  这个作文材料,尽管只有简短的几句话,且看似不合规则,却蕴含着丰富的哲理,充满着人生的智慧。我们不得不佩服材料中让·科克多的回答。一幢房子着火了,不管你拿走任何珍贵的东西,火势都不会有丝毫减弱,大火最终还是会把整幢房子烧掉,给房子带来毁灭性的灾难。只有把火拿走,才能真正切断灾难的源头,遏止灾难的蔓延和发展。由此我们不妨展开丰富的联想,如果把一个人的人生比作一幢房子,那么人生的“房子”也有“着火”的时候,也有遭遇灾难的时候。那么,人生的“房子”着火了,该怎么办呢?既然一幢房子着火了,消除火灾的最好办法,就是把火拿走。同样,一个人遭遇了灾难,消除灾难的最佳选择,就是把绝望的心拿走。把绝望的心拿走,才真正切断灾难蔓延和发展的源头,从而在灾难中保住人生的“房子”,使人生不至于在灾难中彻底毁灭。因此,只要我们认真分析作文材料,就此展开丰富联想,尽管材料立意受到了很大的限制,也还是大有内容可写的。
  我们可以从以下角度来构思立意:(1)做事要抓住关键。我们走在崎岖的人生路上,路上會迎来许多棘手的问题。我们不可能在短时间内把它们全部解决,所以,我们要找到最需要的、最迫切的问题解决,这样其他问题也可以一并解决了。因此,抓住事物的关键是根本。(2)选择的智慧。面对人生无数个岔路口,每个人都必须做出自己的选择。事实上,选择有时比努力更重要,因为选择决定着人生的方向,引导着未来的发展,一旦选择出现错误,更多的努力只会带来更大的偏离。从某种意义上说,选择的智慧,是成功的关键。(3)打破惯性思维。创新是心灵中智慧的明灯,创新是脑海里燃起的灵感热火,创新意味着新的思想将横空出世。惯性思维是创新思维的“天敌”,但它并不是不可破除的“魔咒”。只有不被惯性思维锁住灵魂的人才能在不断创新中获得新生。敢于打破惯性思维之门的人才能勇于开启创新之窗。
其他文献
今年郑州市“小升初”试题公布后,引发社会热议,原因是语文、英语试题涉及大量博物馆知识。“小升初”试题取材于有关河南博物院的知识,以专题形式呈现,确实让人感到耳目一新。“博物院套餐”试题能够帮助考生集中注意力答题,还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为考试而考试”,使考生在答题中获得文博知识的熏陶。不过,不少家长纷纷表示“懵圈”,更有家长表示“我跟娃连博物馆大门都没进过”。一些家长的担忧也不无道理。对河南博物院了
期刊
【编辑寄语】   无论成功或失败,只要全力付出,追逐梦想所带给你的阅历是对你青春所失去的快乐最好的弥补。   石城的秋天,太过静谧,太过安详。就像海子的诗:   秋天來到,一切难忘,   好像两只羊羔在途中相遇,   在运送太阳的途中相遇。   碰碰鼻子和嘴唇——   那友爱的地方,   那秋风吹凉的地方。   只是遗憾,因为学业和高考,我失去太多春景,太多秋影,失去夏日的鼻息,失去冬天的眼睛。 
期刊
【论述类文本阅读】  对城市而言,文明弹性是一个城市体在生存、创新、适应、应变等方面的综合状态、综合能力,是公共性与私人性之间、多样性与共同性之间、稳定性与变迁性之间、柔性与刚性之间的动态和谐,过于绵柔、松散,或者过于刚硬、密集,都是弹性不足或丧失的表现,是城市体出现危机的表征。當代城市社会,尤其需要关注以下文明弹性问题。  其一,空间弹性。城市具有良好空间弹性的一个重要表现,是空间的私人性与公共
期刊
【仙吕·醉中天】咏大蝴蝶  王和卿  弹破庄周梦,两翅驾东风。三百座名园,一采一个空。谁道风流种,唬杀寻芳的蜜蜂。轻轻飞动,把卖花人扇过桥东。  【赏析】  王和卿在元代散曲家中,绝对是一个另类。散曲在民间,是非常通俗的。题材内容紧贴生活,毫不装腔作势,生活中有的,作品中就可以描写,也许很粗疏,很肤浅,语言接近口语,内容不避低俗,当然,其中有一些也确实是糟粕,但这确确实实是民间的,是大众的,是原生
期刊
【编辑寄语】   这个世界,从来没有主动给已经陷入黑暗的人,重新触摸光明的权利。   雷鸣打破了寂靜,一道闪电划开一片湛蓝。   透过教室的窗户望向窗外,不知何时,教室里只有她一个人孤零零的身影和窗子上她虚幻的影像做伴。环顾四周,又如往常。“唉,算了,等雨停了再走吧!”她心想道。   独自一人走在回家的路上,树木又一次变得茂盛。又一次最晚离开,她早已习惯,唯一不习惯的,是逐渐变得炎热的天气,是夏日
期刊
【编辑寄语】   只有身处竞争的环境中,你才能活出最好的自己。   生活中有许多与“比”字有关的词语,像对比、比较、攀比等。“比”之中既有积极方面,但同时也有消极方面。因此,我们要学会正确的“比”的方法,不能让攀比等错误的做法主导我们。   “比”能激起我们的上进心,使我们不断地向前走。同时“比”也能让我们知道自己与别人的差距,使我们不孤高自傲。“比”也能让我们意识到自己的长处。所以我们要掌握正确
期刊
语气词主要用来标示句子的各种语气,在古代散文中较为常见,如《醉翁亭记》中的一段:“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在
期刊
最近读《大秦帝国》有点入迷,迷迷糊糊间,梦到了墨家总院的神农大山,又见玄奇带秦孝公嬴渠梁进山。这回不是来墨家解释误会的,而是欣赏人类科技和自然山水完美融合的神农生态村。   时值仲夏,神农大山处处是莽莽苍苍无边无际的绿色。悬崖绝壁上有一条蜿蜒的栈道,栈道上两个身影在说说笑笑中行进。边走边看,孝公对山中奇绝的风光大为感慨。   神农村的民居都用山石砌成,尽量建在树丛或者山岩之下,除了坚固和冬暖夏凉的
期刊
渡桑乾  贾岛  客舍并州已十霜,归心日夜忆咸阳。  无端更渡桑乾水,却望并州是故乡。  【赏析】   这是一首怀乡诗,但却给人以心结难解的尴尬和无奈之感。   “客舍并州已十霜,归心日夜忆咸阳”,写久客并州的思乡之情。“客舍”,客住,作客居住。并州,古九州之一,包括今山西、陕西、内蒙古、河北一带,后各朝代辖区大小不等。诗中所指仅限并州北部桑干河以北之地。“十霜”即十年之意,表明客居之久。诗人不说
期刊
【考场原题】  生態文明建设关乎中华民族的永续发展,优美生态环境是每一个中国人的期盼。  请你展开想象,以“绿水青山图”为题,写一篇记叙文,形象生动地展现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好图景。  要求:立意积极向上,叙事符合逻辑;时间、地点、人物、叙事人称自定;有细节,有描写。  【写作指导】  “绿水青山图”一题,让人想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其命题延续2017年“共和国,我为你拍照”的思路,都是对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