颅内外高流量搭桥术治疗巨大海绵窦动脉瘤

来源 :中华神经外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ohan52132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高流量搭桥术治疗巨大海绵窦动脉瘤的可能性及治疗经验和教训.方法 通过游离、移植小腿部大隐静脉;暴露颈部颈总动脉、颈内外动脉颅外段和翼点入路开颅手术,显露颈内动脉床突上段(1例)或大脑中动脉M1,M2段(4例),然后进行颅内外血管吻合术.结果 4例术后7-14 d行脑DSA和(或)CTA复查证实搭桥血管通畅良好.4例患者术后头痛症状均消失,3例复视患者中2例症状消失,1例无缓解;2例视力下降者均改善;术后1例搭桥的大隐静脉因急性血栓形成而发生脑梗死昏迷,术后10 d死于肺部感染.结论 采用颅内外高流量搭桥术治疗是治疗某些巨大海绵窦动脉瘤的有效方法,但这种高流量动脉搭桥术仍有一定的风险性,应进行术前脑血流动力学评价,严格控制手术适应证.
其他文献
目的:研究银翘散对流感病毒FM1感染小鼠的保护作用及作用机制。方法:将实验小鼠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组、病毒唑组及银翘散大、中、小剂量组,分别观察实验小鼠行为状态、死亡
目的 探讨老年人Meige综合征的A型肉毒毒素(BTX-A)重复治疗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对48例老年Meige综合征患者进行BTX-A重复治疗12次或12次以上,在第1次、第6次及第12次治疗前
目的探讨虹膜睫状体炎时灰白色细碎KP和角膜内皮细胞形态影像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急性虹膜睫状体炎患者31例(40只眼)。采用TOPCONSP-2000P型角膜内皮显微镜,Auto模式或Manual模
采用生物矿化交替沉积法制备了胶原蛋白-壳聚糖/羟基磷灰石复合组织引导再生膜材料,用红外光谱、X射线衍射、扫描电子显微镜及INSTRON-5865力学实验机等方法对膜材料性能进行
背景:硝酸银负载珊瑚羟基磷灰石是一种具有抗菌性能的新型植骨材料,在国外已有大量的研究报道,但国内对其研究仅处于起步阶段.目的:制备载银珊瑚羟基磷灰石人工骨材料并观察
目的 调查哮喘儿童过敏原,进行家庭管理指导,提高哮喘儿童生活质量.方法 皮肤点刺检测哮喘儿童过敏原.对过敏原阳性的患儿设计家庭管理指导方案并监督实施,并对接受家庭管理
炎症本身属于机体的一种保护性反应。气道由于其特殊的解剖位置,与外界保持密切而持续的接触,经常暴露于各种损伤性刺激因子,而频繁发生炎症反应。哮喘作为气道的一种慢性炎
目的 观察Ⅰ型胶原(COL Ⅰ)和Ⅲ型胶原(COLⅢ)在H2O2诱导的肝星状细胞(HSC)凋亡后的变化.方法 用流式细胞术检测100 nmol/L的H2O2诱导HSC不同程度的凋亡;应用半定量逆转录-聚
目的 了解上海地区甲氧西林耐药的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的耐药性及分子流行病学特点.方法 从上海5所医院收集140株MRSA,采用琼脂稀释法和肉汤稀释法检测其耐药性;利用PCR方法
免疫老化(senescence)是机体代谢过程中的一个必然阶段,免疫系统参与机体正常的老化过程,是机体衰老的主要调节系统之一。随着年龄的增长,免疫细胞发生增龄性改变。T淋巴细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