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flex棘突间动态稳定结合腰椎减压融合术治疗腰椎间盘退行性疾病的中期疗效

来源 :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zhcom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Coflex棘突间动态稳定结合腰椎减压融合术治疗腰椎间盘退行性疾病的疗效.方法 回顾分析2010年6月-2011年12月符合选择标准的39例腰椎间盘退行性疾病患者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分为A组(20例,单纯腰椎减压融合)和B组(19例,Coflex棘突间动态稳定结合腰椎减压融合).两组患者年龄、性别构成、疾病诊断构成、病变节段、病程以及术前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上位手术节段及其邻近非融合节段椎间隙高度、椎间孔高度(foramen intervertebral height,FIH)、腰椎活动度(range of motion,ROM)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术前及末次随访时采用ODI和VAS评分评估临床疗效,计算改善率;测量并比较两组上位手术节段及其邻近非融合节段椎间隙高度[前缘高度(anterior disc height,ADH)、中部高度(middle disc height,MDH)和后缘高度(posterior disc height,PDH)]、FIH、腰椎ROM.结果 A组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显著多于B组(P<0.05),两组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992,P=0.328).两组均获随访,A组随访时间33~50个月,平均40.5个月;B组39~51个月,平均42.6个月.两组均未发现内固定物移位、松动或断裂等并发症.两组末次随访时ODI、VAS评分均较术前显著改善(P<0.05);末次随访时,两组ODI、VAS评分以及ODI改善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VAS评分改善率明显优于A组(t=2.245,P=0.031).末次随访时两组间及组内手术前后上位手术节段椎间隙高度及FIH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时,B组邻近非融合节段ADH显著高于A组,MDH、PDH和FIH显著低于A组(P<0.05);与术前比较,末次随访时A组邻近非融合节段ADH降低,MDH、PDH和FIH增高(P<0.05),而B组各指标均无明显改变(P>0.05).末次随访时,A组邻近非融合节段ROM较术前显著增加(t=2.318,P=0.026);两组邻近非融合节段ROM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腰椎间盘退行性疾病,Coflex棘突间动态稳定结合减压融合术中期疗效与单纯减压融合术相当.对于责任节段的邻近节段存在退变、但暂无症状或症状轻微患者,采用该术式可以减缓邻近节段退变.
其他文献
方剂是中医临床治疗疾病的重要手段,是在辨证、立法的基础上选定药物、酌定剂量妥善配伍而成的.方由药物组成,是药物应用的基本形式,但其并非是药物简单的堆砌或相加,它是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