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多源异构数据融合的船舶目标检测与跟踪技术研究

来源 :水道港口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juny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内河船舶通航密度加大,面向水上船舶智能化安全监管,提出了一种多源异构传感器融合的船舶目标检测及动态跟踪方法,重点分析了图像目标检测和多源数据融合算法。针对图像目标检测,提出了基于边缘检测的三帧差分法与基于混合高斯背景减除法相结合的船舶视频目标检测算法;针对多源异构数据融合,优化了一种正态性隶属度函数计算模糊矩阵的方法,实现了在动态视频修正下的激光点云数据与AIS数据的船舶轨迹特征融合,并通过空间矩阵变换实现投影到同一坐标系,最后利用卡尔曼滤波算法实现了目标的动态跟踪。通过该方法研发了一套基于多传
其他文献
全球癌症负担正在进一步加重,癌痛是癌症病人主要症状之一,可严重影响病人的日常活动和生活质量。癌痛病人常表现为多种类型疼痛的混合,涉及癌细胞、正常组织、肿瘤微环境、神经系统以及免疫系统之间复杂的相互作用,引起癌痛的原因和机制可随病情的进展而发生变化,本文就癌痛的原因、机制以及相关的最新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目的:探究低剂量芬太尼透皮贴剂(12.5μg/h)在阿片未耐受中重度癌痛病人中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自2017年11月至2019年12月在全国11家三级医院开展了一项单臂、非随机、开放、前瞻性的多中心研究,共纳入285例阿片未耐受中重度的癌痛病人。入组病人均给予低剂量芬太尼透皮贴剂(12.5μg/h)进行治疗,每3天进行疼痛评估。治疗前后评估肿瘤病人的生活质量与认知功能,同时记录不良反应及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此研究共完成试验267人,病人的疼痛总缓解率达98.1%。始终使用低剂量芬太尼透皮贴剂(fen
临床上下肢冷觉异常的病例屡见不鲜,其突出表现为下肢发凉、惧冷,即使在炎热的夏季都需要穿秋冬季下衣,令病人苦不堪言。病人经血管外科、风湿科、神经内科和中医科等多学科诊治难以见效。研究报道发现[1~3]:腰交感神经毁损不仅通过扩张下肢血管、建立侧支循环以改善下肢缺血性和神经病理性疼痛,而且可显著增加下肢的温热、舒适感。
带状疱疹后神经痛(postherpetic neuralgia,PHN)是带状疱疹(herpes zoster,HZ)皮损愈合后持续1个月以上的疼痛,是一种慢性神经病理性疼痛。好发于老年人,以胸背部最常见,病人表现为病变疱疹区顽固性剧烈烧灼样、刀割样或针刺样痛,伴局部皮肤感觉异常,往往夜间痛明显,常伴有焦虑、抑郁、注意力不集中、睡眠障碍等精神症状,严重危害老年病人的身心健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