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谐可以如此美丽

来源 :小学教学参考(综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yzy3106jieg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情景一:体育课上玩“追逐跑”,在后面追的学生小邦总是用手指狠狠地戳在前面跑的小兵,遭到小兵的多次埋怨。这是一种没有冲突但是却偶然发生攻击性的行为。
  情景二:技巧课上,小德和小健同时跑向垫子,都想自己先开始。他们为了谁能优先而展开了激烈的争吵。不久,他们开始又推又拽,攻击性由此产生。学生们行为的目的是在区域范围内建立起对物件的控制。遗憾的是,他们为了达到目标而采取的方法是伤害性的。
  情景三:听到哨声,学生们争相跑向集合地点。小强不小心撞倒了小凯。当其他人还没有反应过来时,小强红着脸,跳起来跑进了队伍中。不久,当学生们在教师旁边列好队时,小凯推了小强并说:“看,你就是喜欢这样!”最初,小强的行为只是一个无意性攻击的例子。但是,小凯却自以为这是一种有准备的打击,这种利己主义驱使他给了小强一个回击。在这个例子中,推小强的行为是事先准备好的,并经过深思熟虑而有伤害意图的。由此可见,这是一个敌意性攻击的典型案例。
  有数据表明,70%以上的少年儿童犯罪在学生时期就存在着不同程度的主观攻击性行为。尤其是体育课,由于活动空间和时间更广、更多,学生发生攻击性行为的机会也就更多、更频繁。这就需要我们体育教师在课堂上更为关注这一现象。
  一、合理诉求应予满足
  小学生年龄小,心理发育滞后,自控力缺乏,但表现欲和可塑性较强。我们教师若能对症下药,采取合理、有效的手段和方法,教育效果将事半功倍。
  小志是我所教的一个三年级的男孩,个头在班级里最高,活泼好动,桀骜不驯,是班级里有名的“捣蛋王”。一次整队到操场上课,他轻声跟我说:“老师,今天体育课还打篮球吗?能让我投篮吗?”望着他渴望的眼神,我并没有直接回答他,而是说:“想投篮,行啊,可老师要看你上课的表现,表现好才行。”小志听了用力点了点头。准备活动我安排的是篮球操,拿球时小志似乎看中了某个篮球想去争抢,我对着他摇摇手,使了一下眼色,他立即警觉地缩回了手,拿了离自己最近的一个球回到了队伍中。我跟全班同学说:“今天只要小志上课表现好,在篮球自由练习时就同意他一个人一个球进行投篮练习。”内心投篮的强烈欲望和小伙伴的有效监督使小志较好地约束了自己,上课表现得非常好,进步有目共睹,我也兑现了我的承诺。以后的日子里,我更加注意满足他喜爱篮球运动的兴趣,潜移默化地约束和矫正了小志的攻击性行为。
  二、遇到挫折要敢于战胜
  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总会遇到各种各样的挫折。有的学生能够顺利化解,而部分学生则不能正确对待,甚至喜欢用武力发泄,攻击别人。因此,教师就应通过各种教育手段和方法,让他们形成战胜挫折和困难的信心和能力。
  在体育课上我们可以有意识地进行耐挫教育的渗透。如我在教学中创设了角色扮演游戏——新版“老鹰抓小鸡”。我让学生分别扮演攻击者和被攻击者,体验两者不同的心理感受。这既能够使学生体验到挫折,也能让他们明白攻擊别人产生的错误后果。平时,我在体育课堂上总会安排一些拓展游戏,如“搭桥过河”“齐心协力”“两人三足跑”等,让学生通过具体的活动和比赛来正确理解挫折、合作,从而战胜困难,提升自己的信心,潜移默化地化解学生的攻击性行为,提升学生的健康的心理素质。
  三、树立榜样积极模仿
  小学生的攻击性行为很大程度上源自于模仿。我们不妨巧妙设计,及时换位,让他们在体育课堂上模仿谦让、与人合作、和人分享等社会行为。
  我的做法是,及时发现和挖掘课堂上学生的优异表现和点滴细节,及时公布,大力表扬,从而让学生在心目中确立攻击行为的错误性。一次体育课,我布置学生三个人一组进行“跳短绳练习”,其中两个学生为了抢绳子而产生了争执。小宇的绳子被抢了,但是他没有回抢,只是大声说:“你把绳子还给我,不然我告诉老师了。”旁边的两个同伴也附和:“抢别人的绳子就是不对。”那个抢绳的学生见此景便松了手。我觉得这是个很好的教育契机,就教育和鼓励全班学生要向好的现象和好的同学学习,遇到问题切不可动手以武力解决,而应冷静思考并商量如何解决问题。
  四、完善机制多方合作
  1.和班主任的合作。在学校,班主任和学生接触的机会最多,对学生的教育意义也最大。所以,我们体育教师要加强和班主任的联系与合作,对体育课上具有攻击性行为的学生要多加关注,同时把情况及时反馈给班主任,让班主任加强对学生的教育和管理,效果会非常明显。
  2.和家长的合作。如果学生具有攻击性行为,作为“第一教师”的家长,责任不可推卸。我们可利用家长会、通讯工具、家校通等平台及时跟家长联系,把学生的攻击性行为及时告知家长,与家长明晰攻击性行为及时矫正的重要性以及正确方法,同时更要明确需要家长配合的具体细节。
  总之,体育课上的学生攻击性行为需要我们体育教师善于观察,及早发现,及时跟班主任、任课教师和家长沟通,并用正确的心态来对待,以科学的方法来解决,从而让我们祖国的花朵能够健康发展、茁壮成长。
  (责编 刘宇帆)
其他文献
在新课程精神的指引下,数学教学正发生着巨大的变化:以往枯燥、机械、生硬的数学教学正变得生动有趣,以往的纯接受式的学习正逐渐被发现、探究和接受相结合的教学所代替,在趣味数学的学习中,很多学生有了数学成就感。  数学成就感就是指学生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通过合作、交流、探索,从而获得成功而产生的愉悦的心理体验。当每个学生都能从数学学习中体验到不同层次的成就时,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就会变浓,学习就会更有劲头,
教育公平是人们倾心追求的价值目标,历来受到广泛关注。课堂教学公平又是教育公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教育的实践领域,其公平与否直接影响整个教育领域内公平的实现。因此,关注课堂教学公平就显得十分重要。  一、对课堂教学公平的理解  1.现实的解读  在我们的教学中有这样一种思想:相同的就是公平的。认为教师给学生提供同样的学习机会,学生则利用这种机会,从而取得较高的成就。表面上是给了每个学生均等的学习机会,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直到听了八巨中心小学苏娟老师的译林牛津六年级下册Unit6 《Planning for the weekend》这节英语课后我才对这句话有了具体的了解。苏老师在整个课堂教学中注重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尽可能地让每个学生都参与到教学活动中,让每个学生都能有所收获。听了这节课,我深深地感受到老师的教学方法和应变能力的至关重要。细细品味这节课,觉得有以下几方面值得我学习。
养成教育是培养学生养成良好行为习惯的教育,包括培养学生良好的生活习惯、学习习惯以及待人接物等方面的行为习惯。“养成一种好习惯,一辈子都用不完它的利息;养成一种坏习惯,一辈子都还不清它的债务。”因此,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对学生的成长至关重要。聋校学生特别是低年级学生由于听力的缺陷,与同龄的正常学生相比,存在着对事物感知浮于表面、以自我为中心、抗诱惑力较差等问题。因此,抓住一、二年级这个行为习惯
一节成功的课堂教学应该是精彩的,在师生互动生成的过程中,其间情感的交流、思维的碰撞、创造力的迸发往往会成为课堂上一道道亮丽的风景线。不过,我们却容易忽略另一种精彩——“意外”,“意外”也常常会伴随着教学的始终,有其特有的精彩之处。  【案例一】  教师按照设计好的思路进行音乐课的一个环节——体态律动游戏:学生分组模仿小兔子、小青蛙等会跳的动物,合着音乐在教室里自由律动。突然,有个学生伸直两只胳膊吐
[摘 要]小学品德课堂教学肩负着培养学生道德品质,提高学生道德素质的教学使命。其教育目的的特殊性决定了小学品德课堂演绎必须多样化、情感化,更加贴近学生的心理特点,以培养学生主动思考和明辨是非的能力。  [关键词]小学品德 演绎 德育课堂  [中图分类号] G623.1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6)36-056  小学思想品德课程是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养成教育的主
[摘 要]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实施“三二六”教学模式,需要围绕教学目标展开教学设计,促使学生明确学习内容,提升课堂教学的达成度。  [关键词]小学语文 “三二六”教学模式 目标教学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6)36-002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引入“三二六”教学模式,需要围绕教学目标展开教学设计,从而使教学思路清晰,明确学生的学习方向,
当今的美术教坛上,比较流行的教学方式是“老师讲解,学生听练”的“讲——听——练”方式。这种方式的基本特征是:教师运用通俗的教学语言,授之于学生的听觉系统,从而达到指导学生练习、创作的目的。它成为一种最为常见的美术课堂教学方式。然而,美术是一门独特的艺术,而学生获取艺术灵感的方式是多途径的、立体化的。不同的学生对艺术有着不同的敏感程度,故而仅凭此种授业方式,难以适应不同的授课对象的需求,难以适应不同
借班上课指的是教师置身于一个完全陌生的上课环境,给一批素不相识的学生上课,师生彼此之间不熟悉亦不了解,与常规课堂有着很大的差别。无疑,这给执教者和学生都增加了难度。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1.听课人数的增加。  听课教师人数多,少则十几,多则几百上千。课堂上众多听课教师间点评交流时的议论纷纷会吸引学生的有意注意,干扰学生学习,从而降低学习效率。  2.上课地点的变换。  借班上课大多安排在多功
[摘 要]学生语文能力的提高是以大量的语言材料积累和反复多次的语言实践活动为前提的。古诗词的学习能够扩大学生的阅读面,增强学生的语感。教师可通过诵读积累、唤醒激趣、感悟运用、学习创造等多种途径,激发学生学习古诗词的潜能。  [关键词]古诗词 运用 教材空间 潜能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6)27-005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