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断奶仔猪腹泻、水肿病大肠杆菌F18菌毛a因子单克隆抗体的研制及其初步应用

来源 :中国兽医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lq5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以表达F18ac菌毛参考菌株2134(O157:H19)为研究对象,摸索出了F18ac菌毛表达的最佳条件,采用热洗脱法获得了较纯的F18ac菌毛,并以之免疫小鼠,利用淋巴细胞杂交瘤技术,用直接玻板凝集法筛选出1株杂交瘤细胞株19B4,能稳定分泌针对F18ac菌毛和F18ab菌毛共同抗原表位a因子的单克隆抗体.细胞培养上清对F18ac菌毛参考菌株2134和F18ab菌毛参考菌株107/86的直接凝集价均可达1:8,腹水单抗直接凝集效价可达1:1 024,而与猪源产F4、F5、F6和F41粘附素大肠杆菌菌株、
其他文献
根据GenBank中人源大肠杆菌K-12外膜蛋白基因C(ompC)的核苷酸序列设计引物,应用PCR方法从禽大肠杆菌O2、O78株及它们的融合双价弱毒菌株O2,78(NorrChlr)中分别扩增得到ompC基
对经15代选育的堆型艾美耳球虫(Eimeria acervulina)北京株的早熟株与其毒株的繁殖力和致病性进行了比较研究,证实早熟株的潜酶期比毒株缩短27 h,繁殖力有所下降;对致病性的
将12种鱼类增养细胞用于中华鳖病毒(Trionyx sinesis virus,TSV)的体外感染试 验。结果显示,TSV能使鲤鱼上皮乳状瘤细胞(EPC)、鳗鲡性腺细胞(EG)和草鱼卵巢细胞(CO)产生病变。比较了不同培养温度对TSV感染
将氯霉素乙酰转移酶(CAT)基因与鸡卵清蛋白基因上游调控序列融合,构建了pCAT-3-OVP(鸡卵清蛋白基因5′调控序列)表达载体.将构建的载体与脂质体混合后制备转染液,转染鸡原代
采用病毒分离试验、鸡胚平均死亡时间毒力试验、RT-PCR和F-糖蛋白基因序列测定及基因分析,对1996~2000年从国内不同地区多种禽类中分离到的新城疫病毒(NDV)分离毒株进行了研究
构建了包括人血清白蛋白(hALB)基因的cDNA全序列、内含子1以及山羊β-酷蛋白基因启动子和5’端上游调控序列在内的乳腺表达载体pcDNA3.1-GCALBm,采用直接注射法将其导入哺乳期的奶山羊乳腺组织,然后通过放射
从病蟹体内分离到1株致病菌(H4株菌),经细菌编码鉴定法确定为拟态弧菌(Vibrio mimicus)。对H4株菌及其胞外产物的生物学特性检测结果显示:(1)H4株菌对弧菌抑制剂O/129、多粘菌素敏感
皮肤坏死毒素(Dermonecrotic toxin,DNT)是产毒素多杀性巴氏杆菌(Toxigenic Pasteurella multocida,T^+Pm)的主要毒力因子和保护性抗原。以猪源D型T^+Pm的基因组DNA为模板,用PCR方法扩
将猪链球菌溶血素(suilysin,SLY)基因克隆入原核表达载体pBV220,将重组质粒再导入减毒鼠伤寒沙门氏菌SV4089株,经PCR和酶切鉴定,构建成携带猪链球菌溶血素基因的重组减毒鼠伤
以RT-PCR方法对河南省洛阳地区2000~2002年分别从IBD发病蛋鸡和乌鸡鸡群中分离到的5株和4株IBDV进行了VP2高变区基因的扩增、克隆和测序.核苷酸和氨基酸序列分析发现,9株IBD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