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谈“无米之炊”发明法

来源 :发明与创新(综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tycongc20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刊2007年第8期,刊出一篇《“无米之炊”发明法》的短文,作者所谈的“无米之饮”发明法,是有锅无米,怎样去找米,或者是有米无锅,怎样去找锅的发明方法。笔者认为,这并不是真正的“无米之炊”发明法。而真正的“无米之炊”发明法,应该是在无米的情况下,发明家也能做出一飨好炊来。事实上,在已有的发明中,这种发明法随处可见。
  曾冲称象,便是一种“无米之炊”发明法。这里的米是大秤,巧妇是曾冲。他利用等效法,将同一吃水线的一船石头和大象等效;然后运用分解法,用小秤一点点称出石头的总重量,大象的重量使被间接地称出来了。
  日本的发明大王中松义郎也是一位巧妇。日本在战后,经济萧条,能源短缺,冬天取暖成了一个大问题。于是,中松义郎成功地发明了一种无能源取暖器。其方法是利用人力将空气压缩到一个容器内,空气被压缩后发热,于是便成为了取暖器。中松义郎一生有两千多项发明,而他自己感到最满意的还是这无能源取暖器的发明。
  笔者在平时的技术革新和发明创造活动中,也经常用到“无米之炊”发明法。笔者所供职的企业生产一种感应移相器,其移相精度很高,根本无法找到一种高精度的相位计对它进行测试。能否用低精度的相位计测试高精度的产品呢?这显然是一个无米也要做炊的问题。于是,笔者转化问题,将移相器进行一周360相位变化,用另一移相器对它进行相位跟踪,使仪器始终处于15定点测试。仪器360测试精度很低,但定点测试精度却很高。这样就很好地解决了低精度仪器不能测试高精度产品的问题,顺利完成了该产品的测试任务。
  “无米之炊”发明法的精髓是变不能为能。世界上有许多东西都十分复杂,采用正面出击的方法往往劳而无果,但如果采用迂回法、转移法、等效法、分解法等,常常能使问题得到转化,这就是“无米之炊”发明法的神奇之处。
其他文献
目的观察小儿手足口病应用利巴韦林与热毒宁联合治疗的效果。方法随机选取手足口病患儿104例,按照完全抽样法1∶1分成对照组与研究组(n=52),对照组应用利巴韦林治疗,研究组在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