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学习方式转变探微

来源 :祖国·建设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12231967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新课程强调教师要注重学生的自主、探究、合作学习,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学习数学,使学生在获得数学知识与技能的同时,在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都得到充分发展。本文以“三角形的面积”一课为例,让学生用两种不同的方式进行学习,探讨如何实践学生“自主、探究、合作” 学习方式的转变。
  小学数学 学习方式 自主 探究 合作
  新课程强调教师要注重学生的自主、探究、合作学习,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学习数学,使学生在获得数学知识与技能的同时,在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都得到充分发展。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应如何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真正地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呢?下面,笔者以“三角形的面积”一课为案例,让学生用两种不同的方式进行学习,探讨如何实践“自主、探究、合作” 学习。
  【案例一】
  一、情境导入
  1.同学们,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知识?(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你还记住求平行四边形面积的公式吗?那么,这个公式是怎样推导出来的呢?请同学们一边计算这个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一边思考上面的几个问题,好吗?
  2. 大家看看胸前的红领巾,知道红领巾是什么形状的吗?(三角形)如果叫你们来裁一条红领巾,你知道要用多大的布吗?(求三角形面积)这节课老师就和你们一起来研究、探索这个问题。 (揭示课题:“三角形的面积”)
  二、探究新知
  1.启发。要解决三角形面积的计算问题,我们能不能从已学过的图形计算公式中得到一点启发呢?(思考)
  请你们先拿出第一组学具(两个完全一样的直角三角形)。大家可以拼一拼,看能拼什么图形?
  2.分组操作交流
  (1)以四位同学为一组进行合作探索、操作。请同学们观察我们拼出的图形有什么特征?(2)小组展示、交流。问:哪些图形的面积你会计算?(平行四边形、长方形)请同学们思考:每个直角三角形的面积与拼成的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有什么关系。(分组讨论回答)
  3.请大家拿出第二组学具(两个完全一样的锐角三角形)用上面的方法,能摆出几种图形?
  (1)分组进行操作,观察我们摆出的图形,看看它们与刚才的两个直角三角形摆出来的图形有什么区别与联系。(2)小组交流、展示。(3)思考:拼成的图形与三角形有什么关系?如果拼成平行四边形的同学,你们观察一下,平行四边形的底与高和三角形的底与高有什么联系?(4)学生小组讨论、交流、然后总结回答。(5)教师通过幻灯片旋转、平移演示,让学生感知。
  4.拿出第三组教具(两个完全一样的钝角三角形)。用同样方法进行操,交流。从而总结出:两个完全一样的钝角三角形也能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
  5.通过上面的实践操作,请同学们在组内相互说一说,你发现了什么?
  根据学生回答引导总结: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都可以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平行四边形的底就是三角形的底,平行四边形的高等于三角形的高。
  6.让学生大胆尝试,推导说理
  师:根据你们的发现,你能推导出三角形的面积计算公式吗?
  学生讨论回答,自由发言。最后,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总结。
  【案例二】
  一、创设情境
  1.课件演示:森林王国正在举行“我健康,我快乐”趣味运动会,拉拉队员小熊、小猴各做了一面三角形的彩旗,它们激烈的争吵比运动会还热闹,出什么事了?小猴说:“我的彩旗大,看这一边比你的长!”小熊说:“不对,我的彩旗大,因为我的比你的高多了!”可是谁也不能说服对方……
  看到这里,部分同学已经有参与讨论的欲望了:
  S1:“我认为小熊的大一些,因为看上去确实比小猴的大。”
  S2:“我们光是这样看是没有根据的,还记得我们学过的平面图形的面积,就可以用计算面积的方法比较两个平行四边形的大小,如果能知道这两个三角形的面积就可以准确的知道谁的彩旗大,就可以科学地说服对方了。”
  T:“同学们想不想用科学的方法,帮助小猴和小熊解决这个问题?”
  T:(板书课题)三角形的面积
  二、合作探究
  1.学生猜测
  (1)猜一猜:三角形的面积与什么有关?你准备怎样验证你的猜测?
  (2)启发:我们学习新图形的一种很重要的方法就是把新图形与学过的图形联系起来。要探索、解决三角形面积的问题。能不能从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公式推导的方法中,得到一点启发呢?
  板书:新图形←→已知图形
  2.操作探索
  (1)已知图形→新图形
  ①拿出准备好的长方形、平行四边形(见教材第137、139页),分别剪成两个三角形。
  ②小组讨论:比较每个图形剪成的两个三角形,说说有什么发现。
  ③班内交流,得出:剪成的两个三角形完全一样,其中一个三角形的面積是一个长方形或平行四边形的一半。
  提问:想一想,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能不能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呢?
  (2)新图形→已知图形
  ①小组讨论:
  (四人小组)拿出学具袋中的学具,讨论选择哪些学具,如何转化成已学过的图形。
  ②操作探究:
  操作:我们是用 拼成了 。
  讨论:拼成的新图形和原来图形有什么关系?1. ;2. ;3. 。
  ②操作探究:
  A、展示学生的拼摆情况(用两个完全一样的直角三角形、锐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拼成)。
  B、探索、推导公式。
  说说你是怎样操作、转化的?(伴随学生的回答,课件演示)
  板书:拼成的平行四边形的底等于三角形的底。   拼成的平行四边形的高等于三角形的高。
  每个三角形的面积等于拼成的平行四边形面积的一半。
  让学生大胆尝试推导说理。
  根据你们的发现,你能推导出三角形的面积计算公式吗?学生讨论回答,并说说自己是怎样推导的?在学生的汇报中板书:三角形的面积=底×高÷2
  如果用字母S表示面积,字母a、h分别表示三角形的底和高,板书:S=ah÷2
  (3)拓展深化:
  一个三角形转化成已知图形的情况。
  ①剪、拼: ②折 拼成的新图形和原来的图形有什么关系?
  三、巩固运用(练习略)
  四、评价体验
  通过这节课的探索学习,谈一谈你的收获,给自己一个评价。
  教学反思
  上面两个教学案例,反映出学生两种不同的学习方式:第一种学习方式在目前的数学教学中具有普遍性;第二种学习方式则具有先进性和创新性,主要在于案例二体观了新课程所倡导的学习方式。①新的学习方式是基于生活的学习。案例一中的复习引入可谓经典,但是,这样的复习题远离了生活,案例二中的新课引入是别开生面的,同学们不由自主地关注起小猴与小熊的争论,思考着、进行着不同的猜测……并主动参与这个问题的探究。这是学生自己想探究的问题,学生当然会兴趣盎然地投入探究实践活动。长期以来,我们的许多孩子为什么对数学不感兴趣,甚至害怕数学,其中的一个主要原因恐怕是数学离孩子们的生活实在太远了。②新的学习方式是基于探究的学习。 两个教学案例中都有重视学生的操作实践活动,两种操作实践活动在形式上很相似,但存在本质的区别。案例一都是在机械地执行教师的一个个指令,而他们并不清楚为什么要进行这些操作活动以及思考这些问题与今天我们要解决的这个问题有什么联系?而在案例二的整个探究实践活动中,问题是由学生自己提出的,是开放的,目标也是明确的、不同的,思维是发散的,操作是自由的,结论是未知的,是学生探究的方向。在整个过程中学生始终是积极主动的。学生的思维在问题的不断出现与解决的过程中被深化。③新的学习方式是基于体验的学习。案例一的课题是教师直接提出的;学生的操作实践活动也是按教师的指令进行的;三角形面积计算方法得出之后,不是引导学生验证,而是急于巩固练习。而案例二的教学注重让学生亲历发现知识的过程,这样的数学教学不仅让学生获得了数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而且让学生体验了科学探究的方法,很好的培养了学生主动探究、发现知识的能力。④新的学习方式是基于评价的学习。目前数学课堂教学中的评价较多地是由教师对学生的学习做出评价。教师成了唯一的评价主体,这无疑会影响学生学习过程中的自我评价能力的提高。案例二的教学除了教师对学生的评价外,更加重视学生对自己学习活动的反思和自我评价。从某种意义上说,数学的学习是一个从不断自我评价中不断进步的学习。教学中,教师不仅要给学生提供更多的、足够的机会从事思考研究,而且要让学生有更多的機会去自我评价自己发现的“结果”,这样才能更好地培养学生善于认识自己的各种需求、能力、思维品质与策略、态度和行为的反思能力,以及根据反思的结果自觉进行自我调控的能力。
  总之,新课程要求学生的学习应是基于生活、基于探究、基于体验、基于对话、基于评价的方式,教师应引导学生在生活中探究,在探究中体验,并与学生保持平等的对话,发挥多元化评价的功能,以自身教学方式的转变,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推动新一轮课程改革的顺利实施。
其他文献
“综合性学习”是语文课程标准提出的新的要求,它较之以往教学改革的语文活动课和语文实践活动更具综合性、实践性和自主性,综合性学习是形成“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的重要途径。  语文 综合性学习 教学  “综合性学习”是语文课程标准提出的新的要求,它较之以往教学改革的语文活动课和语文实践活动更具综合性、实践性和自主性,综合性學习是形成“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的重要途径。那么,如何进行语文的综合性
期刊
创造一个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采用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做中学,学中用”,从而激发兴趣,学得主动,提高效率。由于教师的素质不相同,教学对象不同,使用教材不同,因而进行趣味教学没有也不可能有固定的模式可循。但趣味教学所探讨的这些方面和所要追求的效果是相同的。  英语 趣味 教学  初中学生这个年龄的特点是:爱说爱动,自我约束、自我控制能力不强。如果教学中忽视这些特点,单纯沿
期刊
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实验本中提到课程的基本理念有:提高生物科学素养,面向全体学生,倡导探究性学习,注重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原苏联教育家维果茨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认为:每个学生都存在着两种发展水平,一是現有水平,二是潜在水平,它们之间的区域被称为“最近发展区”。教学只有从这两种水平的个体差异出发,把最近发展区转化为现有发展水平,并不断创造出更高水平的最近发展区,才能促进学生的发展;美国学者卡罗尔
期刊
三维目标是感知历史、学习历史、理解评价历史的有机结合,是由浅入深,不可分割的整体。因此,只有落实“三维目标”,才能实现历史教学的有效性。  历史 三维目标 教学  三维目标是感知历史、学习历史、理解评价历史的有机结合,是由浅入深,不可分割的整体。因此,只有落实“三维目标”,才能实现历史教学的有效性。那么,如何在初中历史教学中落实三维目标呢?  一、三维目标内涵的解读  1、知识与能力:  基础知识
期刊
创新就是价值,就是财富。一个好点子能使企业起死回生,一个好主意能够立刻解决你面临的困难,一个奇思妙想能使我们的生活丰富多彩。教师应该具有创新思维和创新价值观以及实际的创新方法。除了教育环境和教师自身投入的程度以及班级教学工作基础以外,主要取决于教师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  创新精神 创新思维 创新价值观 创新方法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面向21世纪,要树立全民族
期刊
课堂气氛是指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与学生所呈现的一种心理状态,直接关系到教师的教学效果和学生学习效率。在教学时,教师作为教学的组织者,课堂气氛如何在一定程度上是由教师决定的,教师的教学理念、教学方式、教学手段等都影响着课堂教学气氛。那么,如何营造良好的语文课堂气氛呢?  一、教师的教态促成良好课堂气氛。  教态是教师讲课时的情绪的外在表现,比如,教学心情、表情、体态动作、神态等,是教师开展课堂教学的一种
期刊
在当今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国家的竞争就是科学技术的竞争,科技的竞争就是人才的竞争,特别是创新人才的竞争。目前,中小学对学生进行科学意识的激发、科学思维的训练、科学能力的培养普遍重视不够,青少年对科学的关注程度远远低于其它方面,对科学感兴趣的人数还不到三成。由此可见,对学生进行创新科学素养的培养已迫在眉睫。做为语文教育工作者,应首当其冲地予以重视,结合语文学科特点和小学生的年龄因素,有机渗透和尝试对学
期刊
教学本身是在不断变化、不断创新的,创新教育其实就是把学生的创造力解放出来。教师要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为己任,营造和谐氛围,鼓励学生合作交流,利用反馈信息,设计多样化的练习等方面着手,来转变教师的教学行为和学生的学习方式,真正使创新落实在教学的始终。  小学数学 创新教育  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不竭的动力。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实施创新教育,引导学生主动地创造性地学习数学,是当前小学实
期刊
数学是一门生动活泼的学科。我们在教学中也要根据学科的特点,既要注意培养学生认识运用规律的能力,又要注意防止形成思维定势。  小学数学 思维能力 思维定势  数学语言既是数学知识的载体,又是数学思维的工具,是数学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数学语言的理解和熟练使用是取得数学成绩所必要的。事实上,学生学习数学时遇到的很多困难都是由于不能理解数学语言的意思和不能正确使用数学语言而引起的。因此,数学语言表达训练是
期刊
《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中指出:“语文课程应通过优秀文化的熏陶感染,促进学生和谐发展,使他们提高思想道德修养和审美情趣,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当前有许多初中生感恩意识淡薄。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渗透感恩教育,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初中语文课本蕴涵着丰富的感恩父母教育素材,指导学生在文本阅读中感悟父母的恩情、口语交际中加深对父母的理解、写作练习中升华对父母的感恩、综合实践中来报答父母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