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极承接产业转移 调整优化产业结构

来源 :北方经济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t_l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承接发达地区产业转移,是我区调整优化产业结构,推动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重要途径。为了解全区各盟市承接产业转移及能力建设情况,自治区发展研究中心近日组织相关人员赴赤峰市进行了专题调研。赤峰市承接产业转移的一些做法值得学习和借鉴。
   一、赤峰市承接产业转移取得的成效
   近年来,赤峰市把承接产业转移作为推动科学发展,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途径,依托资源和区位优势,积极调整承接思路,加强承接能力建设,承接产业转移实现了突破性进展。2006-2010年,全市累计引进区外(国内)资金1180.1亿元,年均增长26.56%,是“十五”时期的1.1倍。其中,从京津冀地区引进资金570亿元,占引资总量的48.3%;从东北地区引进资金317亿元,占引资总量的26.7%。产业转移为赤峰市经济发展注入了勃勃生机,进一步优化了产业结构,延伸了产业链,带动了就业,增强了工业经济发展的后劲。
   (一)促进农牧业产业化水平的提高
   通过引联重组、提档升级,使全市农牧业产业化呈现快速发展态势。一是通过引进江苏雨润集团200万头生猪屠宰加工、宏发百万头(只)肉牛肉羊屠宰及深加工、凌志公司马铃薯加工、草原华宇蔬菜加工、万德脱水蔬菜加工等一大批项目,使全市农畜产品加工业得到较快发展,加工转化增值能力进一步提升。2010年,全市主导产业原料基地农畜产品加工转化率达到65%,比“十五”期末提高6个百分点。二是产业转移使全市农牧业产业集约化水平进一步提高,基地建设规模进一步扩大。 2010年,全市已建成100亩以上设施蔬菜小区1470处,千亩以上设施蔬菜小区245处;肉羊存栏万只以上的村嘎查247个;肉牛存栏千头以上的村嘎查194个;高标准奶牛养殖小区达到123处。三是带动了农牧户参与产业化经营,促进了农牧民增收。目前,全市通过产业化带动农牧户已达到64多万户,比“十五”期末增加16万户;2010年全市农牧民人均来源于产业化经营的纯收入达到3200多元,比2005年增加1700多元,增长了1倍多。
   (二)促进了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
   赤峰市承接产业转移引进的项目中,既有资源深加工、劳动密集型的服装加工类项目,也有技术密集型的精密仪器加工、装备制造项目,这些项目实现了承接产业转移与优势产业的有效衔接,同时也促进了全市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如喀旗引入总投资2亿元的亚鼎铜业铜材深加工项目,右旗引入总投资59.2亿元的中电投煤制甲醇项目,林西县引入总投资2亿元的东北特钢钼制品深加工项目,使全市资源型产业得到进一步延伸。松山区引入总投资8亿元的国电联合动力风电设备制造基地项目,阿旗引进总投资7.2亿元的中国大唐、华锐风电、山东中凯新能源装备制造基地项目,以及翁旗引进的鸿宇精密机械加工等项目,使全市机械制造加工业实现了历史性突破。
   (三)带动了就业
   通过承接产业转移,一大批服装加工、机械制造等劳动密集型企业落户赤峰,带来了更多的就业机会,使一大批农民工返乡就业。如红山经济开发区,入园企业达95家,已安排就业2万多人。翁牛特旗的玉龙、梧桐花等工业园区,目前投产企业已安排就业2000人,如果园区项目全部投产,安排就业人员将达到1万人以上。
   二、赤峰市承接产业转移的主要做法
   近年来,赤峰市各级党委、政府把承接产业转移列入重要议事日程,主要领导亲自抓,探索出卓有成效的承接产业转移新途径。
   (一)统一思想,充分发动
   近年来,赤峰市各级党委、政府一直探索加快工业发展的新途径,面对发达地区迫切寻找产业转移的新形势,对全市产业布局和产业发展重点进行了重新审视和分析,对发达地区的产业转移项目进行了全面梳理和研究,分析产业转移动向,找准产业调整走向,把握产业转移重点。几年来,全市上下统一思想,形成了强大的工作合力,承接产业转移工作也实现了较大的突破。
   (二)注重园区建设,打造承接产业转移的强势载体
   没有一个好的承接载体,再好的区位也无法承接产业转移。近年来,针对新一轮产业转移的趋势及特点,赤峰市积极探索园区建设新模式,全力主攻园区建设,提高园区承载能力。一是积极推进“一区多园”、“园中园”建设进程。按照“工业向基地集中、企业向园区集中”的总体要求,全市12个旗县区规划建设了10个工业开发区、工业园区,并分设了近30个工业集中区或专业化园区。二是加快专业化、特色化园区建设。根据各地区资源优势和产业基础,确定各园区产业发展方向及承接重点。目前,克旗煤化工园区、大板煤电化园区、锦山铜产业园区、翁旗玉龙机械制造园区、喀旗和美建材园区、宁城塞飞亚和红山文钟食品加工园等一批产业特色鲜明的园区已经形成,专业化、链条化、配套化、集群化发展的势头逐步显现。三是全力加强园区基础设施及配套设施建设。按照“统一规划设计、分步实施”的方式,各旗县区加快完善工业园区供电、供水、供气、污水处理、道路、环保、通信、物流、消防等基础设施,积极完善工业园区出入通道建设,加大配套设施的投入。通过上述措施,全市已有自治区级工业园区4个,市级工业园区8个,自治区级循环经济园区2个,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1个,这些园区为赤峰市承接产业转移提供了重要支撑。
   (三)围绕产业转移需求,制定了具有吸引力的优惠政策
   在全面落实国家、自治区相关政策的基础上,制定出台了《赤峰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赤峰市承接发达地区产业转移实施方案的通知》(赤政字[2010]149号),明确了财税、金融、土地、环保、工商、人才等方面的政策保障措施。在财税支持方面,对符合国家《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 2005 年本)》中鼓励类的项目,其主营业务收入占企业总收入 70% 以上的内资企业,经税务机关认定,在 2010 年底前,减按 15% 征收企业所得税。符合国家最新颁布的高新技术企业标准,经省级以上管理机构认定的高新技术企业,所得税减按 15% 征收。在金融支持方面,市本级及各旗县区设立和壮大融资性担保公司,每年安排一定数量的风险补偿资金,为转移企业融资提供担保服务。驻市各银行业金融机构建立健全承接企业贷款的 “ 六项机制 ” ,简化授信程序,缩短审批时间。在土地保障方面,鼓励转移企业进入经济开发区和工业园区,其所需工业用地采取出让方式供应,按国家规定的最低标准收取土地出让金。固定资产投资 1000 万元以上转移项目,土地出让收益由市及各旗县区财政视转移企业投资强度和预期收益以不低于 50% 的比例作为项目支持资金用于支持企业发展。在环保方面,环境总量指标优先支持产业转移项目。环评审批上优先受理产业转移项目。在工商方面,对转移企业注册登记,依法可以简化的程序一律简化,符合当场登记条件的当场登记。在人才方面,鼓励产业转移企业引进和聘请高层次经营管理人才和专业技术人才,着力解决外来人才住房、子女教育和社会保障问题。大力发展职业技能教育,鼓励产业转移企业与学校开展技能人才合作培训。此外,各旗县结合本地实际,也出台了各项优惠政策。翁牛特旗制定了扶持工业企业健康发展的实施意见、工业园区企业入驻优惠政策、招商引资奖励办法等规范性文件,从制度上营造良好发展环境。
   (四)增强服务意识,着力改善投资环境
   投资环境的优劣,不仅决定了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发展的速度和潜力,也决定了其是否具备吸引外来资金、技术和人才,促进资源集聚的能力。近年来,赤峰市突出了服务比招商更重要的理念,着力改善投资环境,靠服务留住项目。一是建立项目审批 “绿色通道”。针对项目审批手续繁琐的问题,建立了一整套吸引客商投资的服务体系。如翁牛特旗集中清理34项行政审批事项,建立了“一个窗口受理、一个部门代办、一次费用收取、一周内办结”等服务制度。二是积极解决企业建设发展中的困难。在贷款融资方面,组建了小额贷款公司,建立园区投资公司,尽最大努力为企业协调解决贷款问题。在企业用工方面,积极引导城乡富余劳动力到园区企业就业。同时,引导市内学校立足服务产业发展,调整办学思路,推进校企合作。
   (五)加强区域合作,积极搭建承接产业转移平台
   近年来,赤峰市积极改变传统的分散招商模式,按照“突出重点区域、突出重点产业、突出园区特色”的招商原则,不断创新招商方式。一是加强与东三省、京津冀等地区的交流与合作。多次组织各旗县区招商部门赴上述地区学习考察,并先后与大连、唐山、天津等地区政府及相关部门对接,就工作机制互访、友好区域合作等事宜达成了共识。二是组织重点项目推介会。先后在沈阳、大连、唐山、天津等市组织召开了大型赤峰投资合作对接洽谈暨重点项目推介会,吸引客商来赤峰考察、投资。三是组织各旗县区招商部门负责人参加西洽会、长三角地区产业转移与民间资本合作暨产业聚集区招商选资对接项目洽谈会、东北四省区合作行政首长联席会议等多个区外大型招商活动。通过组织和参加大型推介活动,打造了赤峰的良好形象,促进了区域间的合作,推动了全市招商引资工作的发展。
   三、几点体会及建议
   通过调研我们感到,赤峰市承接产业转移之所以呈现出快速发展势头,关键在于领导重视,高层推动。同时,围绕产业转移需求,着力在投资环境、服务水平、承接载体等方面加强建设,提升总体竞争力。据判断,新一轮国内产业转移黄金周期预计只有3-5年,我区如何抓住这个难得的机遇,总结赤峰的主要做法,下一步在承接产业转移中应重点加强如下方面能力建设。
   (一)更新观念,强化服务
   能否承接好本轮产业转移,产业是否向我区转移,关键是能否满足转移产业所需的条件。现在各地招商引资拼优惠政策的空间已经不大,主要应在改善软环境特别是服务环境方面下大功夫。因此,我区加快承接东部发达地区产业转移,关键是要把投资环境作为“生命线”来抓。通过持续深入开展“打基础、创环境”工作,创新服务机制,转变政府职能,提高办事效能,从严约束和规范部门行为,严厉打击破坏项目建设施工环境行为,给客商更多的安全感、亲切感、自由感,打造亲商、扶商、富商的“金字招牌”。
   (二)创新体制机制,破解发展瓶颈
   一是创新政策优势。争取把我区纳入国家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在更高层次、更宽领域、更大规模上享受国家的宏观政策支持,在承接产业转移方面培育更多的有利因素。二是创新投融资体制。建立健全中小企业融资担保体系,构建专业投融资平台,开辟信贷支持“绿色通道”,拓展投融资渠道,推动符合条件的投融资公司扩大股权和债券融资规模。加强银企沟通,积极推介重点项目,争取更多的信贷支持。三是创新土地开发管理机制。开展土地综合整治,充分盘活土地存量,用好现有闲置土地,用好荒废土地,解决好用地问题。制定切实可行的土地储备计划,建立土地综合整治目标责任制。
   (三)加强工业园区建设,提升承接能力
   在赤峰市调研最大的感受就是各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开发区(工业园区)建设。如我们考察的翁牛特旗玉龙工业园区、红山工业园区等都是如此。当前,我区工业园区虽然有了很大的发展,但还存在着布局不合理、功能定位不清晰、产业特色不明显、总体功能不强等问题,作为承接产业转移、加速产业集聚、培育产业集群的主要载体,必须加快建设和完善相关配套设施,大力推进以道路、水、电、汽、通信为主的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公共配套服务。进一步完善工业园区管理机制,构建统一、高效、便捷的管理新体制。
   (四)完善引资方式,提高承接针对性和实效性
   一是要注重链式招商和集群式招商。以市场和龙头企业带动产业转移,切实增强产业上、下游配套能力,从而实现产业的整体转移。二是进一步强化专业招商。建立专业化与产业化有机结合的招商队伍,积极推进委托招商,委托部分中介机构、商会、行业协会招商。三是积极推进网络招商、驻点招商、飞地招商等市场化招商方式,努力增强承接产业转移的针对性和配套集群。四是积极搭建合作平台。组织做好 “西洽会”、“西博会”、“东北亚博览会”等全国性投资促进活动,开展投资促进专项活动。
   (作者单位:内蒙古自治区发展研究中心)
其他文献
摘要:本文对资本形成中的内外资融合进行了深入的研究,通过ADF检验、OLS估计、协整检验和Granger因果检验,实证分析了FDI存量与国内资本存量的关系。结果表明:FDI对全国国内投资产生了微弱的挤入效应,对三次产业分别产生了显著的挤入效应。FDI与全国及第一、三产业国内投资之间分别存在单向因果关系,与第二产业存在双向的因果关系。基于此,本文提出了相应的结论及建议。  关键词:外商直接投资 全社
期刊
哈尔滨市是黑龙江省省会,地处东北亚中心位置,现辖8区10县(市),幅员面积5.31万平方公里,市区面积7086平方公里;总人口1063.6万,市区人口580万,是我国省辖市中面积最大、人口仅次于成都居第2位的特大城市,是东北北部最大的中心城市,也是欧亚大陆桥的重要枢纽。国家实施振兴东北政策以来,特别是我市实施了“北跃、南拓、中兴、强县”新的发展战略,哈尔滨经济实现了高速增长。2010年,全市实现地
期刊
第九次党代会是在内蒙古发展的关键时期召开的一次非常重要的会议。胡春华同志在第九次党代会上的报告(以下简称《报告》)体现了时代发展的新要求,顺应了各族人民的新期待,是内蒙古在新时期实现发展新跨越的行动纲领。分析解读《报告》精神,把各族干部群众的思想认识统一到党代会精神上来,是全面落实第九次党代会精神的重要前提。   一、全面领会统领全篇的鲜明主题   《报告》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坚持科学发展、推进富
期刊
一、蔬菜零供市场的双重矛盾   在我国蔬菜零供市场出现的“菜贱伤农、菜贵伤民”现象可谓怪异,批发市场菜价暴跌和零售市场菜价持续高水平的同时存在,似乎不存在符合逻辑的过渡空间。如果说同一商品在批发市场和零售市场间存在巨大的价格差异引人关注,而批零市场价格的逆向波动则更令人费解。因为从一般市场规律来看,无论在批发市场还是在零售市场,蔬菜价格的波动都可以在供求关系的变化层面上得到独立的解释。如“菜贱”
期刊
一、注意力经济与公关营销   公关市场是指以公关为交换要素,通过一定的可交互的互动方式来创造和获取优化组织环境和生存状态的经济运营过程。   注意力经济下的公关市场发展之路:   (一)创新公关市场的战略与盈利模式   创新是公关市场战略中的灵魂,缺乏创意是公关市场发展的瓶颈。注意力经济时代的到来要求公关从业人士学会竞争眼球的艺术,必须有意识地摆脱惯用的为组织的战略战术操作的方法。注意力属
期刊
摘 要:随着电影产业的飞速发展,国产电影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当观众对是否选择电影和选择何种电影消费具有更大的自由度时,电影营销研究就显得尤为重要。本文针对目前中国电影营销的现状与存在的问题展开深入分析,并给出了进一步研究的建议。   关键词:中国电影 电影营销 问题分析   一、引言   国务院在2010年陆续发布了一系列针对电影及文化行业的指导意见,对中国电影产业发展在宏观政策上给
期刊
摘 要:社区参与是旅游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内容和环节。本文以新疆喀纳斯景区为例,探讨该景区社区居民参与旅游发展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希望对旅游景区可持续发展起到一定的借鉴作用。   关键词:社区参与 喀纳斯景区 旅游可持续发展   墨菲(P.E.Murphy,1985)第一次把社区参与的概念引入旅游研究中,尝试从社区的角度研究和把握旅游。1997年,世界旅游组织、世界旅游理事会与地
期刊
摘 要:随着旅游经济的繁荣发展,功夫旅游产业迅速形成、蓬勃发展,其突出的社会综合效益与可持续发展等优势使其得到高度重视和重点开发。然而,功夫旅游在取得显著效益的同时,也伴随发展环境不完善、缺乏深度开发和专业人才等诸多待解决的问题。本文针对研究所发现的问题,认为应进一步完善管理体制,对功夫旅游资源进行深入挖掘,强化区域协作,加强宣传、品牌建设和专业人才培养,以推动河南省功夫旅游的发展。   
期刊
一、我国现有重化工业布局存在的缺陷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实施了沿海地区率先发展战略,优先在沿海地区布局了一批重化工业项目,导致对能源的需求不断增加。尤其是“十五”以来,东部部分省市再一次提出工业“适度重型化”和“重型化”战略,在政府主导下,纷纷扩大重化工业规模,延续传统重化工业发展道路,从西部地区调入能源的规模不断扩大,对一次性能源的依赖度进一步提高,能源资源和环境形势变得日趋严峻,成为制约
期刊
摘 要:内蒙古矿产资源丰富与贫困人口集中,经济迅速发展与地方财力紧张,资源开发带来的巨大收益与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贫困形成鲜明对比,这些都在民族地区具有代表性。通过调研发现,民族地区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所产生的生态问题极其严重。分析阐释矿产资源开发产生的一系列问题之间是相互关联的,民族地区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之间的制约关系反映出矿业发展是现今生态恶化的主要因素。建立以可持续发展理论指导的围绕民族地区矿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