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讯】西双版纳州基诺族博物馆有望6月开馆

来源 :今日民族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ianshiye4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日,位于景洪市基诺山乡巴亚村巴坡村民小组的基诺族博物馆各项建设已接近尾声,正全力加紧文物布展工作,力争今年6月,国家正式确认基诺族为单一民族38周年之际完成文物布展并对外开放。
  建馆目的
  使基诺族民族文化资源得到有效保护和传承、具有基诺族特色的民俗风情得到充分展示。
  展馆概况
  动工时间:
  2012年3月
  占地面积:
  6533.3平方米
  建筑面积:
  1499.73平方米
  展区设置
  一楼为综合展区,主要展示基诺族民族特征及农耕文化和现代发展历程。
  二楼为传习室展区,主要为基诺族民族宗教传习室、民间舞蹈传习室、民间民歌传习室、民间乐器传习室(包括制作)、文史资料室和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基诺族大鼓舞传习所等。
  基诺山鄉是我国唯一的基诺族乡,为基诺族的主要聚居地。作为人口较少民族之一的“直过”民族,博物馆建成后,将把基诺族民族舞蹈、文学艺术、民俗文化等非物质文化遗产通过声、光、影、图、物及体验操作等方式,遵循参与性、文化性、乡土性、独特性、真实性和保护性原则,进行有效的传承和展示,保护好基诺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文化根基。
  图文来源于民族时报
  监制:刘瑜澍 编辑:李玉朋
  校对:彭烨 制作:李玉朋
其他文献
在普洱市困鹿山下有一位60多岁的彝族老人,守着母亲留下的百亩古茶园,不借助任何机器,固执地依照古法做着他的普洱茶。  这位老人,就是普洱茶(贡茶)制作技艺的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李兴昌。  普洱茶产自云南,是300年前的朝廷贡品,如今依旧备受追捧。在云南省普洱市,普洱贡茶的制作工艺还被完整地保留和传承着。  贡茶制作工艺第八代传人李兴昌,自豪而又毫无保留地将他的工艺传给爱茶、敬茶的人们。  他说:
期刊
昭通是座“宝山”,好气候、好物产、好风景俯拾即是;身居“宝山”,昭通哪怕是略偏远的民族地区的寨子,空气中都逐渐弥漫着抓住开放机会努力致富的滚烫。  一张张面孔跃跃欲试、踌躇满志,更有先行者已经在探明路径,“掘金”开放潮流。  丁琦谈起自己的创业路_副本.jpg丁琪谈起自己的创业路  身居“宝山” 不自满不放弃  丁琪,昭通市大关县上高桥乡人,回族,算是先行者中出发得很早的人。  他15岁外出学习,
期刊
做好一件事不难,难的是一辈子只做一件事。  年近九旬的老人肖时英,在茶界被人们尊称为“云南无性系茶叶之父”,民间有人直接称呼他“台地茶之父”。  在超过一个甲子的漫长岁月,肖时英和他的爱人张木兰只做了一件事,就是为大叶种茶树选育优良品种,进行无性繁殖的扦插育苗。  1933年,肖时英出生于湖南新化县。曾在当地一家茶厂当了1年工人后,考入武汉大学茶学专业。  大学期间,他首次见到云南大叶种茶标本就被
期刊
世界著名“经营之圣”稻盛和夫说:“一个企业家要像匠人一样用放大镜观察产品,用耳朵倾听产品的哭泣声。”  澜沧古茶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杜春峄,50年如一日地和一片树叶子打交道,用爱茶如子般的母爱支撑起了景迈山古树茶的筋骨。  位于普洱市澜沧拉祜族自治县惠民乡境内的景迈山,是普洱茶人心中的圣山。据考证,这里种茶有近2000年的历史。  至今,景迈山仍保留有占地面积2.8万亩的古茶园,实有茶树采摘面积达1
期刊
2017-06-21 今日民族  清真寺一角.jpg  踏进昭阳区永丰镇元龙村村口,整修中的元龙清真寺映入眼帘。  巍峨的大殿,整齐的圆柱,斗拱飞檐,雕梁画栋,无不彰显着传统文化对其深切地影响,建筑风格的融合,恰是元龙村民族团结??的写照。  投桃报李  元龙村是永丰镇三个贫困村之一,全村有16个村民小组1484户5498人,由汉、回、彝3个民族组成。  村民们是水库移民。在永丰水库山上屹立了28
期刊
为深入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工作,激励党员坚定理想信念,积极营造爱岗敬业的良好氛围,进一步增强党组织的凝聚力和向心力,4月25日至28日,省民族宗教委组织开展2017年党组织负责人培训系列活动。  25日,省民族宗教委机关全体干部,各党总支、党支部书记,党务干部、纪检监察联络员,扶贫挂钩联系点大理漾濞县太平乡太平村党总支、党支部负责人和党员代表在昆明参加了“贯彻落实全面从严治党责任专
期刊
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近年来大力实施“人才强州”战略,把引进和培养各类人才,尤其是把选拔使用民族干部和提高民族干部素质作为全州干部工作的重点,取得了明显成效。  一是贯彻落实党的民族政策,大力选拔使用少数民族干部。红河州居住着哈尼、彝等10个世居民族,少数民族人口占全州总人口的56.2%。特殊的州情决定了民族工作在全州的特殊地位。从一定意义上讲,全州的各项工作都与民族工作有关。在红河,不重视民族工作
期刊
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地处祖国西南边陲,是一个集民族、边境、贫困、山区为一体的少数民族自治州。境内居住着包括傣、景颇、阿昌、德昂、傈僳5个世居民族在内的30多个民族,2004年末全州总人口105.89万人,其中少数民族人口54.65万人,占总人口的51.61%,德昂族和阿昌族属人口较少民族。全州边境线长达503.8公里,有2个国家级口岸和2个省级口岸与缅甸相连。山区面积占全州国土总面积的82.9%,
期刊
藏族羌姆面具  发现地点:云南省香格里拉市  制作年代:1985年  外形尺寸:高57cm 宽47cm 厚27cm  收藏机构:云南民族博物馆  羌姆面具,也叫跳神面具,又称藏族白头金刚面具,是迪庆州香格里拉市藏族神职人员在举行宗教活动、跳神法会时佩戴的面具。  面具的造型大体可分为凶相面具、善相面具和动物面具三大类。  凶相面具主要指各种护法威猛忿怒相神,如大黑天神、怖畏金刚等;善相面具多为世俗
期刊
昆明六甲,优阳清真餐厅醒目的双月拱星门头矗立在路边。进到停车场,场子上停著黄绿底太阳图案的送餐车。登上餐厅二楼,穿过宽敞整洁的大厅,我找到了这次采访的对象——马武阳。  创业者  马武阳,回族,云南会泽新街人。2015年3月创办了云南优阳餐饮有限公司。在这之前他已经在清真食品行业摸爬滚打了二十余年。  上世纪九十年代,十七岁的马武阳少年离家来到昆明,身无分文寄宿在亲戚家,靠卖牛肉起家。每天起早贪黑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