彩色多普勒超声对原发性肝癌及转移性肝癌的诊断价值

来源 :康颐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1070310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对原发性、转移性肝癌患者应用CDFI诊断,并分析其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1年1月,在我院治疗的62例原发性肝癌患者,同时选取62例转移原发性肝癌,所有患者均进行CDFI检查,对比两组患者病灶内部、病灶周围的血流信号检出情况及相关血流参数。结果:原发性肝癌患者病灶内部、病灶周围血流信号0级~Ⅰ级检出率均明显低于转移性肝癌,Ⅱ级~Ⅲ级检出率高于转移性肝癌(P<0.05);与转移性肝癌患者对比,原发性肝癌患者的肝动脉峰值流速更高,阻力指数更大,肝动脉最小流速、门静脉流速更低,差异明显(P<0.05)。结论:原发性、转移性肝癌的血流信号、血流参数均有明显差异,可为临床诊断提供重要依据。
  【关键词】转移性肝癌;原发性肝癌;彩色多普勒超声
  【中图分类号】R445.1;R735.7 【文献标识码】A 【DOI】10.12332/j.issn.2095-6525.2021.04.220
  肝癌包括原发性以及转移性肝癌两类,其中,转移性肝癌的发生率约是原发性肝癌的1.2倍。一般情况下,原发性肝癌的特点为恶性程度高,进展速度快,死亡率高。转移性肝癌的临床表现与原发性肝癌类具有相似性,且症状一般较轻,无肝硬化[1]。两者在临床治疗方面也存在明显差异,对于原发性肝癌患者,应手术切除肝脏病灶;而对于转移性肝癌患者,还需要积极寻找原发病灶,因此,明确诊断鉴别患者的肿瘤类型非常重要[2]。彩色多普勒超声(CDFI)是目前肝癌检查的主要技术,本文将对患者应用CDFI诊断,并分析其诊断价值,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9年1月-2021年1月,在我院治疗的62例原发性肝癌患者。男性42例,女性20例,年龄27~77岁,平均(48.28±4.86)岁,肿瘤直径1.7~11.2cm,平均(5.04±1.22)cm。同时选取62例转移原发性肝癌,男性39例,女性23例,年龄28~79岁,平均(48.55±5.01)岁,肿瘤直径1.6~11.5cm,平均(5.11±1.43)cm。
  1.2方法
  所有患者均进行CDFI检查,使用仪器: LOGIQP5 型彩色多普勒超声仪(GE 公司),使用凸阵探头(3.5~5.0 MHz)、线阵探头(10.0~15.0 MHz)。采取平卧位,于静息状态下检查。充分显露肝部检测区,对病灶情况、血流情况进行检查。
  1.3评价标准
  对比两组患者病灶内部、病灶周围的血流信号检出情况及相关血流参数。
  1.4统计学方法
  数据应用SPSS22.0处理,计数资料、计量资料分别以(%)、(x±s)表示,检验使用x2、t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血流信号检出情况对比
  病灶内部血流信号检出情况:原发性肝癌患者0级~Ⅰ级检出24例(38.71%),Ⅱ级~Ⅲ级检出38例(61.29%);转移性肝癌患者0级~Ⅰ级检出47例(75.81%),Ⅱ级~Ⅲ级检出15例(24.19%),差异明显(x2=13.41,P<0.05)。病灶周围血流信号检出情况:原发性肝癌患者0级~Ⅰ级检出22例(35.48%),Ⅱ级~Ⅲ级检出40例(64.52%);转移性肝癌患者0级~Ⅰ级检出36例(58.06%),Ⅱ级~Ⅲ级检出26例(41.94%),差异明显(x2=6.35,P<0.05)。
  2.2血流参数对比
  与转移性肝癌患者对比,原发性肝癌患者的肝动脉峰值流速更高,阻力指数更大,肝动脉最小流速、门静脉流速更低,差异明显(P<0.05),见表1。
  3  讨论
  根据原发病灶位置,可将肝癌分为原发性、转移性肝癌,前者主要来源于肝管上皮、肝细胞索、血管等位置,后者主要来源于肺、胃、乳腺等脏器肿瘤细胞转移[3]。研究发现,两者的病理改变、血流动力学具有明显差异[4]。原发性肝癌为肝动脉、门静脉供血供氧,可为肿瘤细胞生长、繁殖提供营养和能量支持,因此属于富血管型肿瘤,血流信号多见Ⅱ~Ⅲ级,可见点状、条状血流信号。而转移性肝癌病灶由其他脏器转移所致,虽然病灶由门静脉转移至肝脏,由肝动脉供血,但大部分均缺乏血供,肿瘤内部无血供或仅有点状血流,血流信号多为血流信号多见,血供弱于原发性肿瘤细胞[5]。通过CDFI检查可利用其无创伤、无痛苦、无辐射、操作简便、成像清晰、可显示血流情况等优势,对肿瘤类型进行早期准确诊断。
  在本次研究中,原发性肝癌患者病灶内部、病灶周围血流信号0级~Ⅰ级检出率均明显低于转移性肝癌,Ⅱ级~Ⅲ级检出率高于转移性肝癌(P<0.05),同时,从血流参数上看,与转移性肝癌患者对比,原发性肝癌患者的肝动脉峰值流速更高,阻力指数更大,肝动脉最小流速、门静脉流速更低,差异明显(P<0.05),可见原发性肝癌的血流信号更丰富,血供更佳。其中,肝动脉峰值流速、最小流速可反映肝动脉的血流状况,门静脉流速可显示门静脉的血流状况,阻力指数可反映肿瘤恶性程度。
  综上所述,原发性、转移性肝癌的血流信号、血流参数均有明显差异,可为临床诊断提供重要依据。
  参考文献:
  [1]袁月德,刘梅存.三维彩色多普勒超声与超声造影对鉴别诊断原发性肝癌及转移性肝癌的价值[J].中国医疗设备,2018,33(6):78-81.
  [2]郭玉珊.彩色多普勒超声血流动力学特征对原发性和转移性肝癌鉴别的临床应用研究[J].河南外科学杂志,2020,26(5):124-125.
  [3]高洪彥,揭月高,张梅.超声造影联合CDFI对原发性及转移性肝癌的鉴别价值[J].中国现代普通外科进展,2020,23(5):385-387.
  [4]曾昭攀.三维彩色多普勒超声与超声造影鉴别原发性肝癌与转移性肝癌应用分析[J].中国疗养医学,2018,27(2):156-158.
  [5]刘继果.彩色多普勒超声对不同类型肝癌诊断及术后随访的价值[J].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2019,3(10):222-223.
其他文献
【摘要】目的:观察定向软通道血肿吸引术与微创锥颅血肿碎吸术治疗脑出血的疗效。方法:随机分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微创锥颅血肿碎吸术,观察组患者采用定向软通道血肿吸引术,对比观察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得分相比,具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NIHSS评分,分别为(25.16±2.21)、(12.56±1.26),与对照组相比略低,具有差异统计学意义(P0.05);观
期刊
【摘要】目的:评估分析心脏彩超诊断高血压心脏病左室肥厚伴左心衰竭的临床价值。方法:2020年2月-2021年2月为选定研究时间,择取本院就诊64例高血压心脏病左室肥厚伴左心衰竭患者为研究组,择取同期至我院健康体检64名健康人群为对照组,两组均行心脏彩超检查,分析具体检查结果。结果:对比两组LVEDD(左室舒张末期内径)、E/EA(舒张瓣口最大血流速度/舒张瓣环速度)、LAD(左心房内径)、LVEF
期刊
【摘要】通过在《北京朝阳区中药特色技术传承工程》系统性的学习,将中药特色技术知识和实践应用到基层医疗机构中药饮片质量检查工作中,并对所发现的中药饮片质量问题进行分类、描述及分析。  【关键词】中药传承;饮片鉴定;饮片质量责任师  【中图分类号】R-4;C975 【文献标识码】A 【DOI】10.12332/j.issn.2095-6525.2021.04.225  为更好地贯彻落实国家近年来关
期刊
【摘要】目的:为了更好的探索甘精胰岛素与阿卡波糖片联合治疗老年糖尿病的效果,本文针对于甘精胰岛素和阿卡波糖片的治疗方式以及治疗后期的反馈进行了一定的分析,希望能够得出更加科学的结论。方法:为了更好的分析甘精胰岛素和阿卡波糖片联合治疗老年糖尿病的作用,选取我院近两年的80例患者进行分析,对照组40例采用传统治疗方式,实验组40例采用甘精胰岛素与阿卡波糖片联合治疗。结果:甘精胰岛素和阿卡波糖片联合治疗
期刊
【摘要】目的:进行心血管内科心绞痛临床药物治疗的探讨。方法:选择我院2014年7月至2016年6月收治156例心绞痛患者,以患者临床资料为依据开展分析,并研究使用药物情况和随访1年结果。结果:治疗后156例患者全部生存,具有100.0%生存率;共出现心血管事件32例,再次出现心绞痛患者为24例,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2例,非致死心肌梗死患者2例,心衰4例,心血管发生率为20.5%。结论:在心血管内科患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中医辨证治疗泌尿系统结石临床疗效。方法: 2020年1月至2021年1月期间,对选取70例泌尿系统结石患者,随机划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均35例,对照组采用西医治疗方式,观察组采用中医辨证治疗方式,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临床症状得到了明显改善,治疗有效率达到了97.14%,对照组的治疗有效率为74.29%,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泌尿系统
期刊
【摘要】目的:研究神经内科救治脑出血患者的有效临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分析60例脑出血患者的临床治疗,患者入院时间是2019年5月~2020年6月,根据患者病情采取针对性神经内科救治措施,分析救治的结果。结果:经过救治,本研究患者的后脑出血量显著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是23.3%,救治成功率是90%。结论:针对脑出血患者,在分析病情前提下,采用针对性救治方法能快速稳定病情,有着减少并发症和降低出血量的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CT影像诊断老年慢性支气管炎的作用。方法:抽取本院2020年1月~2020年11月收治的老年慢性支气管炎患者80例,对其CT影像诊断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CT对老年慢性支气管炎的检出率为97.5%(78/80),误诊率0.0%(0/80),漏诊率2.5%(2/80);(2)在CT影像下,老年慢性支气管炎病灶表现为两下肺壁增厚,支气管管壁增厚,与X线垂直时可见平行的线状致
期刊
【摘要】目的:对风寒恋肺证患者使用经方射干麻黄汤展开治疗工作,并对其产生的价值进行研究与分析。方法:随机从我院风寒恋肺证患者中抽选出44名进行研究,抽选时间2019年1月~2020年12月,依据数字随即表内容将其划分至X组(实验组)与Y组(对照组),每22名患者被划分组成一组。X组患者接受经方射干麻黄汤,Y组患者接受口服盐酸丙卡特罗。将X组与Y组患者疗效表现、生活内容质量表现进行比较。结果:X组中
期刊
【摘要】目的:对比末梢血与静脉血在血常规检验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9年7月-2020年8月我院收治的64例受检者为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均是32例。其中对照组采取的是末梢血采血方式,观察组采取的是静脉血采血方式,检测后对各项结果分析和对比。结果:观察组CV、MHC、MCHC值等各项指标明显低于对照组。分析和对比两组的各项检测指标,其中观察组白细胞计数、血红蛋白低于对照组,血小板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