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救与互救:自然灾害背景下个体社会网络的利用与重构分析

来源 :国际援助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7932021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社会网络作为社会个体成员之间通过互动而形成的相对稳定的关系体系,对研究自然灾害中个体和社会的行为与结构有着重要影响.本文在梳理个体面对自然灾害的自救与互救行为的基础上,分析了自然灾害背景下个体社会网络的利用与重构.研究发现,社会网络是政府灾后救援行动的重要辅助,是个体自救与互救的主要手段;面对自然灾害个体社会网络面临收缩与削弱的危险,也出现扩展和强化的趋势.
其他文献
中国高等旅游教育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经历了近40年的发展,目前进入了新的发展时期。2021年是我国“十四五”开局之年,新的发展阶段必须遵循新的发展理念、着力构建新的发展格局。高职旅游专业作为旅游人才培养的主力军,在人才培养方面需要持续研究、探索、创新,才能培养出切实满足市场需求的人才。
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给人类社会的公共生活带来了重要影响,也影响着国家与社会的互动.本文基于2020年新型冠状病毒疫情事件中国家与社会互动过程认为,信息化时代,国家与社会的
文章编号:1673-9973(2021)03-0061-07  摘要:政党法治包括规范政党活动的国家宪法、法律和政黨党内法规两个层面。日本是政党法治体系比较成熟的国家之一,既集中体现了西方国家强调民主、自由、法治的共性特点,又体现了其作为东方儒家文化圈国家强调伦理、集体、自律的个性特点。总结梳理日本政党法治体系的结构与特点,深入分析其形成和发展的背景,对于推进中国特色的政党法治建设具有重要借鉴意义
农业科技脱贫是脱贫攻坚战略落实的重要需要,有助于加快贫困人口脱贫,其在脱贫攻坚战略中属于重要组成部分.国家相关部门将农业科技扶贫放在重要位置,并针对科技扶贫工作作出
人的需要问题是马克思思想发展历程中的重要论域.《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是马克思就人的需要问题进行较为系统阐释的经典文本,其呈现人的需要理论的双重向度审视视角.中国
流量是当前信息交互时代最鲜明的特点之一,而流量时代则是对这一历史时间段的新称谓。这一阶段受惠于互联网技术及其运用的井喷式发展,社会生活呈现出诸多有别于传统发展阶段的时代特点和现象。而青年人作为流量时代的核心受众和参与主体,极易受到该时段社会及文化现象的影响,由于其价值观形成尚不完全,因而更容易产生价值认知层面的偏差,继而对个人或群体的成长成才产生较大影响。本文从为什么流量时代会造成青少年价值观偏差、存在哪些偏差和如何纠正偏差出发,阐释青少年价值观偏差问题如何应对以及在“流量时代”如何健康培育,这对当前关注
文章编号:1673-9973(2021)03-0101-07  摘要:为了助力中西部地区高新技术产业高质量发展,需要构建城市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水平综合测算指标体系,运用熵值法、聚类法、变异系数分析法和地理探测器来分析中西部15个城市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现状、差异及制约因素。结果显示:15个城市的高新技术产业现状差异明显,可聚类为高、中、低三类,在空间格局上呈“山”形态势;总体而言中部城市要优于西部城市,
价值判断在疑难案件中的适用,能够克服司法推理尤其是三段论推理下司法实践中的困局,满足个案正义的正当需求,形成完善的司法审判逻辑和体系.
在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提出“建设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社会治理共同体”背景下,国内城市逐步推行物业公司参与基层治理,但物业公司参与基层治理仍存在一些困境.调
当代中国共产党人的理想人格是党性的集中体现,是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的完美人格的典型。自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在党中央的领导下,无数共产党员冲锋在前、攻坚克难,以实际行动践行初心使命,彰显了中国共产党人特有的党性修养和人格魅力,充分体现了人民至上的价值立场和价值取向。从共产党人理想人格与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相关性切入,以党建为引领铸牢抗击疫情的战斗堡垒,以科学布控防控凝聚强大的抗疫合力,以实际行动彰显共产党人的人格力量,不仅有利于团结广大人民群众构筑全方位的防疫战线,还有利于中国共产党人在疫情大考中以坚定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