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课堂结尾几种延伸形式

来源 :中国科教创新导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asta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小学数学课堂结尾的延伸形式:课尾设计,要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课尾设计,要为今后学习做好铺垫;课尾设计,要运用新知解决实际问题;课尾设计,要让学生带着问题离开课堂;课尾设计,要具有目的性与针对性;课尾设计,应具有欣赏性。
  关键词:小学数学 课堂结尾 延伸形式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3)04(c)-0024-01
  在课堂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就是课尾设计,它如果能够在课堂结束后还存在的效果,这就是我们每一位教师所要追求的目标。怎样设计课尾才能达到课结束后,余味趣味还存在的效果呢?笔者认为:课尾设计,要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课尾设计,要为今后学习做好铺垫;课尾设计,要运用新知解决实际问题;课尾设计,要让学生带着问题离开课堂;课尾设计,要具有目的性与针对性;课尾设计,应具有欣赏性。
  1 课尾设计,要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在课堂快要结束时,教师不仅采用生动形象的语言,使每个学生都能积极的参与进来,还能够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调动起学生的兴趣。这让同学们感到了在学习中的快乐,从而也能悟出很多的道理,即使走出了课堂,同样也能感受到学习的氛围。为此,我们在课尾临近时要准备一些有趣的有戏,以及知识竞猜等活动,来巩固数学学习的知识,以达到会学不如乐学的境界。如笔者在教学“质数与合数”时,课尾是这样设计的。即:(1)座号是最小质数可以先下课?(2)座号是最小合数可以下课?(3)座号是质数可以先走?(4)座号是合数也可以走?(5)应留下是几号,为什么?此时,学生不仅体验到了快乐,更对其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2 课尾设计,作为铺垫为今后的学习打下基础
  课尾设计不仅对学习有着良好的帮助,还能为其打下坚定的基础病留下了与之相关的联系点。如在教学“长方形面积计算”时,笔者在课尾不是简单地出示几道计算长方形面积的题目,而设计了如下一道题目。想一想:三角形到(阴影部分)的面积是多少这一问题,既能巩固所学新知,也为今后学习三角形的面积的计算打下了基础。
  3 课尾设计,通过学习新知识从而解决实际问题
  课尾设计的主要目的是通过知识的延伸,不仅把课内的知识学好,同时更能利用所学来解决课外遇到的问题,这也是作为课尾设计的一大特点之一,他拥有很好的纽带作用,为今后的学习创造了条件,不仅对知识的理解透彻,更能通过数学知识来解决实际的问题。培养了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4 课尾设计,要让学生带着问题离开课堂
  一节课下来,教学任务完成了,学生作业做成了,学生没有问题了,就算结束了,这是一种普遍的现象。但我们必须反思:学生没有问题了,能在一定程度上说明学生学得不错,掌握了一定的知识,但反过来,學生没有问题是相对的,不是绝对的。课堂教学中,教师解决了一个又一个的问题,但是,问题不一定解决完,总会有新的问题出现,要让学生成为一个有思考的人,对所学的知识进行进一步的思考,由此延伸到更为广阔的天地去。课尾设计时教师应给学生留下更多的“问号”,让学生带着问题离开课堂。如在教学《三角形的内角和》一节课,学生通过量、剪、拼、折等方式认识了三角形的内角和等于180度。课尾教师抛出这样一个问题:三角形的内角和等于180度,那么,四边形、五边形的内角和该是多少度呢?引发出更多的问题,从而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5 课尾设计,要具有目的性与针对性
  课尾设计,要具有目的性与针对性,要抓住这一节课的重点、难点进行归纳与提炼,共同回忆所学的知识,共同梳理新知,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也可以引领学生自我进行概括与总结。例如教学“正比例”这一内容时,总结时重点引导学生归纳成比例的量的三个条件。一是两种相关联的量;二是一种量随着另一种量的变化而变化;三是相对应的量的比值(商)一定。这样的课堂教学总结,具有明确的目的性,既让学生理解了正比例的意义,又能使学生牢固掌握所学内容。
  6 课尾设计,应注意设置悬念与引导探究
  课尾设置悬念可以给学生心理创设“愤”与“悱”的意境,让学生欲停不止、欲罢不能,使其注意力始终处于积极的状态。也能给人留下回味无穷,让其发人深省,产生思绪联想,更有其茅塞顿开之感。教学时要根据具体的内容,在周密筹划的教学进度中,精心设计悬念断课,才能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这样,在课余的时间里学生们才有自觉探究学习知识的愿望。
  7 课尾设计,应具有欣赏性
  课尾设计应具有欣赏性,这种方式就是通过与本节课学习的内容有关的图片、录像或故事等方式,让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之间和谐之美,在美的享受中结束一节新课的学习。
其他文献
南诏大理文献是大理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研究大理历史不可缺少的基本要素,其文献与一般资料相比具有鲜明的特色。文章对南诏大理文献的特点、作用及其价值作了分析研究,并提出
黏胶长丝原液制备,针对板框滤机耗能高、消耗大、操作繁杂等缺陷,结合KK滤机过滤能力强、消耗低、自动化高等优势,在二道过滤以KK滤机取代板框式滤机。
设计了一款汽车变速箱在线加载试验台,通过静态换挡试验、空载检验、倒挡检验、正向加载检验、反向加载检验等试验内容,对变速箱总成工作运行状况进行试验,对各关键组成部件
依据辐射率的定义及测量方法,用工业机器人红外视觉系统对着同一个场景的本地氧黑快门、北京氧黑快门、贴细砂纸快门、贴青壳纸快门进行分组试验及非均匀性计算,通过快门辐射率的高低,评估补偿效果的好坏。
对国内外关于自然资源资产计量及核算的研究进行总结,发现已有研究多是基于经济增长或经济收益角度展开的,鲜有基于生态逻辑角度。鉴于此,在生态逻辑视角下,提出全新的草原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