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构建住房储蓄制度解决保障性住房资金缺口的若干思考

来源 :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r_Zho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保障性住房供给是关乎于国计民生的重大问题,而资金缺口是制约保障性住房供给的重要因素。如何采用合理融资手段填补资金缺口,成为确保保障性住房开发建设任务落地实施的重要前提。文章认为,借鉴以直接金融体系为主的成熟市场国家经验在中国存在较强的外部性,保障性住房资金来源与中介渠道搭建或应"另辟蹊径"。参考同样以间接金融为主导的德国经验,可以尝试建立健全住房储蓄银行,以一个有别于现有商业性金融机构的资金池和交易渠道作为政府补贴对象,并从立法、政策支持、降低准入门槛等方面入手,构建行之有效的住房储蓄制度来解决保障性住房资金缺口。
其他文献
本文借鉴美国高等学校在教育改革中的经验,概述了我国教育模式的演变并分析、提出了所存在的问题及解决问题的对策。
集成管理的运作机制是形成一图书馆先进的自我组织机制,它在系统的基本结构和功能上支持了图书馆动态的科学管理、文章论述了图书馆集成管理的运作机制、即整体优化,多维旋进、
文章针对建设现代化图书馆的需要,提高建设新馆前做的三项准备工作:明确新馆建设的指导思想;规划好新馆的业务布和机构设置,发挥,图书馆在新馆建设中的主动作用。
本文对高校“文检课”教学综合化问题进行了探讨 ,并提出了几点注意事项。
作者分析了传统的情报学研究观念的弊病,结合时代特征,提出情报学研究必须转变观念:树立“大情报观”和“大情报学”观念;重新认识情报学、情报工作、情报服务等概念;正确对待情报
论述了网络环境与注重图书馆数据安全的必要性、威胁图书馆数据安全的因素、在及保证图书馆数据安全的技术与措施。
本文针对图书馆转型时期期刊信息显现的特征及用户对信息需求的提高,探讨了图书馆转型时期期刊信息的开发策略。
本文分析了网络时代信息资源的特点,用户对图书馆信息服务的需求变化,探讨了深化信息服务的方式。
信息商品有多种定价理论,但目前仍没有一个共识。笔者分析了信息商品的特性,认为劳动价值论与效用论是统一的。在此基础上,分析了3种形式的价格歧视。
本文主要根据高校图书馆的未来发展 ,数字化期刊在高校图书馆的应用以及困难和要采取的对策。特别是因特网的普及和应用 ,高校图书馆必须做好数字化期刊的准备工作 ,促进数字